一、古詞形容情已逝的詩詞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追憶過去,盡管自己以一顆浸滿血淚的真誠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歲月、如珠的年華,值得珍惜之時卻等閑而過;面對現實:戀人生離、愛妻死別、盛年已逝、抱負難展、功業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風光不再。如泣如訴的悲劇式結問,又讓詩人重新回到對“人生價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該怎樣實現?”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強了詩作的震撼力。
也正是因為這種人生的悲劇色彩和詩作的悲劇氛圍,本詩才能“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望采納 o(︿_︿)o。
二、古詞形容情已逝的詩詞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追憶過去,盡管自己以一顆浸滿血淚的真誠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歲月、如珠的年華,值得珍惜之時卻等閑而過;面對現實:戀人生離、愛妻死別、盛年已逝、抱負難展、功業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風光不再。如泣如訴的悲劇式結問,又讓詩人重新回到對“人生價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該怎樣實現?”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強了詩作的震撼力。也正是因為這種人生的悲劇色彩和詩作的悲劇氛圍,本詩才能“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望采納 o(︿_︿)o
三、表示情已逝,同歸于盡的決心的古代詩詞
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綿綿無絕期
不過這是拼的,分別出自2首不同的詩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我最喜歡的詩句之一
全句是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情已逝的詩句有,同歸于盡的沒有印象,暫時想不出來
四、出句:心如止水情已逝斜煙寒草
出句:心如止水情已逝 [斜煙寒草] 對句: 病入膏肓命定懸 [紅袖暗香] 千古悲嘆林妹妹,一朝情觴葬花眠! 出句:心如止水情已逝 [斜煙寒草] 對句: 命似薄煙愛難回 [紅袖暗香] 葬花詞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g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
五、有關年華的詩句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出自
李商隱《錦瑟》讀解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關于這首詩的解讀從主意上主要分為兩類:
一是認為這是一首評悼妻子王氏的詩,首聯為“景”,看到素女彈五十弦瑟而觸景生情;次聯為比“喻”,借莊周化蝶,杜鵑啼血比喻妻子的死亡;三聯為“幻”,珍珠為之落淚,寶玉為之憂傷;末聯為“感”,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
二是認為這是詩人對逝去年華的追憶,首聯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之五十年華;次聯為比“承”,在渾然不覺間人生將走到盡頭;三聯為“轉”,以明珠寶玉比喻自己的才能;末聯為“合”,歲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
本人的對于以上兩種解讀不是很認同,這里把我的感覺寫出來,與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討論,請大家多多指教。
我認為要想了解一首詩的真意,首先要找到詩的點睛之處。本詩的真意自然是在最后兩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兩句表明了詩人對逝去的歲月的追憶,但卻又充滿了無奈和惘然!可是詩人在追憶什么呢?又是對什么充滿了無奈?那就要具體分析前面的鋪墊了。
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古瑟弦為五十,后演變為二十五,此處為古制。這里的五十實際上只是虛數,沒必要考證是否真的就是五十。無端,原指沒理由,無緣無故。華年,原意為美好的時光,即青春時光。我認為這里應該是指發生在逝去的歲月里面的諸多往事。這段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數年來之往事,“錦瑟呀,你為什么是五十根弦呢?每一根都象過去發生的件件往事,不管你愿意與否,都要一件件的與你邂逅,和你擦肩而過”。
次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莊周夢蝶的故事見《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歟,蝴蝶之夢為周歟?”即莊周夢中變成了蝴蝶,而醒來發現自己還是莊周,渾然間不知道是自己夢到蝴蝶,還是蝴蝶夢到了自己。而望帝傳說見《寰宇記》:“蜀王杜宇,號望帝,后因禪位,自亡去,化為子規”。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這里借莊周化蝶比喻世事無常,人生如夢!杜鵑啼血比喻自己人生的失落,托杜鵑的悲鳴,抒發心中的郁悶。全段應理解為:“世事無常,人生如夢,我哭問青天,命運為何待我如此之不公呀”!
三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而珠為何落淚呢?只因在這月明之夜,本應在滄海之間,吸取明月之精華,可如今卻淪落為凡間人們手中的玩物,觸景生情,如何能不流淚?戴叔倫曾說過:“詩家美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良玉雖生煙以示人,而俗人卻不見;陜西藍田東南,是有名的產玉之地,這里應該只是為對仗工整而加的。這段描述了詩人的懷才不遇的煩悶,我本明珠,本當吸明月之精華,炫光芒于世間,可如今卻淪落俗人之手,無奈老去,雖然我也竭力以“升煙”表明自己的才能,卻沒人識別,可嘆!
末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結尾點睛之筆,“此情”與首句的“華年”呼應,揭示了全詩的寓意,人生苦短,在自己行將老朽的時候,追思曾經的種種經歷,不禁潸然。迷茫之間,時光飛逝,自己雖然才華橫溢,雖然努力抗爭,可結果卻徒勞無功,沒人能夠賞識自己,無奈之間只能仰天長嘆。一切都過去了,還能怎么樣呢?只有當作回憶了。但此時心里卻充滿了惆悵,作詩一首,算作抒解吧!
總觀全詩,結合李商隱的人生經歷,抱著絕世才華卻莫名其妙地卷入牛李黨爭,終于不為世用。從懷才求仕時的期盼,到陷入黨爭之泥淖中而不能自拔時的迷茫和悲憤,乃至欲逃不得時之追悔,在詩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我覺得這首詩應該是李商隱以錦瑟為題抒發了對自己經歷了數十年來的官場生涯所能看到的當時社會生活的參悟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