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過往云煙的詩句、一切都是云煙的詩句
形容過往的一切都是云煙的詩句:“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原文】酌酒與裴迪唐·王維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詩意】詩人與朋友相酌對飲,由勸酒而談及朋友相交,感慨世態炎涼,人情冷暖。首聯“人情翻覆”句詩人心中憤懣之情溢于言表。
頷聯便是赤裸裸地批判,表達對友情的懷疑及真情難覓的郁悶。句意為相知很多年的老朋友都還會拔刀相向,反目成仇,那些先朋友一步發達的人取笑于靠自己做官的朋友。
頸聯延續王維的詩畫風格,而又暗含朋友相交的關系。尾聯筆鋒一轉,似乎超然物外,實體現詩人內心的矛盾。
【作者介紹】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mó jié) ,人稱詩佛。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
他的詩句被蘇軾稱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
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二、有關云煙的古詩詞
1、萬事云煙忽過,一身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西江月·示兒曹以家事付之 / 西江月·萬事云煙忽過》辛棄疾(宋) 平生所經歷的事情千頭萬緒,都像過眼云煙般的消失了。
近來我的身體非常孱弱,就像入秋的蒲柳,過早地衰老了。如今,對于我來說,一天做點兒什么事兒最為適宜呢?那就是飲酒、游覽、睡覺。
2、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飲中八仙歌》杜甫(唐) 張旭飲酒三杯,即揮毫作書,時人稱為草圣。
他常不拘小節,在王公貴戚面前脫帽露頂,揮筆疾書,若得神助,其書如云煙之瀉于紙張。 3、蘭皋新漲綠溶溶。
流恨落花紅。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
相思謾然自苦,算云煙、過眼總成空。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戴復古(宋) 長滿蘭草的沼澤地,新漲起一片碧綠溶溶,凋落的紅花含著遺恨翻騰。看身上已經穿得破舊的春衫,清楚地記得這是當年送別時,你在燈下連夜剪裁制成。
折磨我的是無邊無際的思念之苦,算起來,往事像云煙一樣,從眼前經過一切總是成空。在暮色中仰望楚天漫無邊際,只能靠著闌干目送遠去的飛鴻。
4、中原北門形勢雄,想見城闕云煙中。——《過晉陽故城書事》元好問(金) 你這中原的北門氣勢多么雄壯,云煙籠罩著城闕還能讓人想象。
5、綽綽下云煙,微收皓腕鮮。——《箏》張祜(唐) 綽約風姿,好像天上仙子一樣,從云端翩然而至,手腕的潔白如凝脂。
6、瘴江南去入云煙,望盡黃茆是海邊。——《嶺南江行》柳宗元(唐) 江水南去隱入那茫茫云煙,遍地黃茅的盡頭便是海邊。
7、落紙云煙君似舊,盈巾霜雪我成翁。——《送陸務觀福建提倉》韓元吉(宋) 落日好像過眼云煙,等到了下次霜雪降臨時已成了白發老頭。
8、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長鎖清秋。對孤峰絕頂,云煙競秀,懸崖峭壁,瀑布爭流。
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親曾見,是龍潭白晝,海涌潮頭。
——《沁園春·憶黃山》汪莘(宋) 在這首詞中,作者仿佛在讀者面前打開一座神界仙山,想象豐富,情思變化多端,筆觸多樣,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千姿百態的秀麗景色,使人應接不暇。 9、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舊管些兒,管竹管山管水。——《西江月·示兒曹以家事付之 / 西江月·萬事云煙忽過》辛棄疾(宋) 今后料理家計的重任就由你們承擔了,到了官府催繳租稅的期限,你們就及早交納完畢;家中的出入收支,你們也要做到心中有數,妥善安排。
我老頭子也是要管一點兒事情的,那就是管竹、管山、管水。 10、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
舉頭仰望兮空云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胡笳十八拍》蔡文姬(兩漢) 天無涯地無邊,我心中的愁苦也沒有休止。人生短暫仿如白駒過隙,可是我年華正當卻是滿懷憂愁,一點都不快樂。
怨恨至極欲問天,上天遙遙無路攀登。仰望天幕只余滾滾云煙,九拍曲中滿懷深情,可又能向誰傳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