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瑞香的詩句
1.看了香梅看瑞香。——《鷓鴣天·看了香梅看瑞香》年代: 宋 作者: 韓淲
2.青錦成帷瑞香濃。——《眼兒媚·青錦成幃瑞香濃》年代: 宋 作者: 朱敦儒
3.曲瓊低卷瑞香風。——《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張孝祥
4.閑拾瑞香花萼。——《如夢令·鎮日春陰漠漠》年代: 宋 作者: 吳潛
5.瑞香旬占深蘭暖。——《宮詞》年代: 宋 作者: 張公庠
一、出處
1.《鷓鴣天·看了香梅看瑞香》
年代: 宋 作者: 韓淲
看了香梅看瑞香。月橋花檻更云窗。
不知是有春多少,玉水靈山醉幾場。
閑蝶夢,褪蜂黃。盡溫柔處盡端相。
珠簾十里揚州路,贏得潘郎兩鬢霜。
2.《眼兒媚·青錦成幃瑞香濃》
年代: 宋 作者: 朱敦儒
青錦成帷瑞香濃。雅稱小簾櫳。主人好事,金杯留客,共倚春風。
不知因甚來塵世,香似舊曾逢。江梅退步,幽蘭偷眼,回避芳叢。
3.《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張孝祥
寶蠟燒春夜影紅。梅花枝傍錦薰籠。
曲瓊低卷瑞香風。萬里江山供燕幾。
一時賓主看談鋒。問君歸計莫匆匆。
4.《如夢令·鎮日春陰漠漠》
年代: 宋 作者: 吳潛
鎮日春陰漠漠。新燕乍穿簾幕。睡起不勝情,閑拾瑞香花萼。寂寞。寂寞。沒個人人如昨。
5.《宮詞》
年代: 宋 作者: 張公庠
鬧紫繁紅裹綠枝,一翻風雨盡離披。
瑞香旬占深蘭暖,簾外春寒都不知。
二、瑞香
1.又稱睡香、露甲、風流樹,蓬萊花,千里香、沈丁花、蓬萊紫。
2.特征
耐寒的常綠植物,在早春開花,用芳香告訴人們季節的變化。其代表品種除了花瓣內外深紅的之外,還有白花品種。購買時要挑選葉片綠色較為濃郁的。
3.觀賞價值
著名的早春花木,株形優美,花朵極芳香。最適于林下路邊、林間空地、庭院、假山巖石的陰面等處配植,日本的庭院中也十分喜愛使用瑞香,多將它修剪為球形,種于松柏之前供點綴之用。
二、含有瑞香的詩句
1、領巾飄下瑞香風宋蘇軾 《西江月 真覺賞瑞香二首》2、看了香梅看瑞香宋韓淲 《鷓鴣天·看了香梅看瑞香》3、瑞香亂翠紅相倚宋黃裳 《滿江紅·綠蓋紛紛》4、青錦成幃瑞香濃宋朱敦儒 《眼兒媚·青錦成幃瑞香濃》5、曲瓊低卷瑞香風宋張孝祥 《浣溪沙》6、拈取瑞香一瓣張□□ 《喜遷鶯·英聲初發》7、閑拾瑞香花萼宋吳潛 《如夢令·鎮日春陰漠漠》8、瑞香霧暖宋吳文英 《絳都春·情黏舞線》9、見瑞香香裊宋無名氏 《瑞鶴仙·正迎長佳節》10、見瑞香噴獸宋無名氏 《滿江紅·五五芳辰》11、草瑞香難歇唐齊己 《贈仰上人》12、又有幽蘭瑞香金蔡松年 《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馀,歲在丁未,與故人東》13、寶猊晴暖瑞香云元劉敏中 《鷓鴣天 祖母壽日》14、瑞香亭下寒成陣元袁易 《燭影搖紅 春日雨中》15、瑞香風動翠羅裳元王冕 《素梅 四二》16、瑞香蓓蕾破寒晴宋白玉蟾 《冥鴻閣即事四首》17、瑞香本廬阜宋曹勛 《山居雜詩九十首》18、只有瑞香先臘開宋曹勛 《天臺書事十三首》19、瑞香滿檻深遮映宋曹勛 《天臺書事十三首》20、水仙盆間瑞香盆宋陳杰 《和友人生香四和》21、清風忽送瑞香浮宋陳宓 《東湖有雙蓮之瑞賡潘瓜山韻》22、瑞香花謝倚欄干宋毛滂 《寒食日過翠峰塔院示法海道人》23、瑞香蓓蕾破寒晴宋潘牥 《瑞香》24、想得瑞香花日多宋錢時 《寄家書有懷歲寒五友二首》25、光風霽月瑞香盤宋錢時 《借鄰家瑞香》26、瑞香那復夜團團宋錢時 《看花》27、照我床頭瑞香斗宋釋文準 《十二時頌》28、笑碾新茶看瑞香宋王之道 《春日訪道上人》29、瀹茗揮毫看瑞香宋王之道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園七首》30、黼帳鮮云蔭瑞香宋夏竦 《御閣春帖子》31、鵲尾爐煙起瑞香宋晏殊 《端午詞·御閣》32、瑞香端合譜離騷宋楊萬里 《初夏即事十二解》33、瑞香紫筍政團欒宋楊萬里 《火合午睡起負暄二首》34、牖外瑞香開宋楊萬里 《瑞香花新開五首》35、日到瑞香梢宋楊萬里 《元日癸卯占云大熟》36、瑞香在旁扶著渠宋楊萬里 《再并賦瑞香水仙蘭三花》37、瑞香綠陰濃如雪宋楊萬里 《再并賦瑞香水仙蘭三花》38、瑞香旬占深蘭暖宋張公庠 《宮詞》39、瑞香莫與蘭爭長宋趙蕃 《寄懷二十首》40、慈宣不老瑞香飄宋趙福元 《壽趙推官》。
三、含有瑞香的詩句
1、領巾飄下瑞香風宋蘇軾 《西江月 真覺賞瑞香二首》2、看了香梅看瑞香宋韓淲 《鷓鴣天·看了香梅看瑞香》3、瑞香亂翠紅相倚宋黃裳 《滿江紅·綠蓋紛紛》4、青錦成幃瑞香濃宋朱敦儒 《眼兒媚·青錦成幃瑞香濃》5、曲瓊低卷瑞香風宋張孝祥 《浣溪沙》6、拈取瑞香一瓣張□□ 《喜遷鶯·英聲初發》7、閑拾瑞香花萼宋吳潛 《如夢令·鎮日春陰漠漠》8、瑞香霧暖宋吳文英 《絳都春·情黏舞線》9、見瑞香香裊宋無名氏 《瑞鶴仙·正迎長佳節》10、見瑞香噴獸宋無名氏 《滿江紅·五五芳辰》11、草瑞香難歇唐齊己 《贈仰上人》12、又有幽蘭瑞香金蔡松年 《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馀,歲在丁未,與故人東》13、寶猊晴暖瑞香云元劉敏中 《鷓鴣天 祖母壽日》14、瑞香亭下寒成陣元袁易 《燭影搖紅 春日雨中》15、瑞香風動翠羅裳元王冕 《素梅 四二》16、瑞香蓓蕾破寒晴宋白玉蟾 《冥鴻閣即事四首》17、瑞香本廬阜宋曹勛 《山居雜詩九十首》18、只有瑞香先臘開宋曹勛 《天臺書事十三首》19、瑞香滿檻深遮映宋曹勛 《天臺書事十三首》20、水仙盆間瑞香盆宋陳杰 《和友人生香四和》21、清風忽送瑞香浮宋陳宓 《東湖有雙蓮之瑞賡潘瓜山韻》22、瑞香花謝倚欄干宋毛滂 《寒食日過翠峰塔院示法海道人》23、瑞香蓓蕾破寒晴宋潘牥 《瑞香》24、想得瑞香花日多宋錢時 《寄家書有懷歲寒五友二首》25、光風霽月瑞香盤宋錢時 《借鄰家瑞香》26、瑞香那復夜團團宋錢時 《看花》27、照我床頭瑞香斗宋釋文準 《十二時頌》28、笑碾新茶看瑞香宋王之道 《春日訪道上人》29、瀹茗揮毫看瑞香宋王之道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園七首》30、黼帳鮮云蔭瑞香宋夏竦 《御閣春帖子》31、鵲尾爐煙起瑞香宋晏殊 《端午詞·御閣》32、瑞香端合譜離騷宋楊萬里 《初夏即事十二解》33、瑞香紫筍政團欒宋楊萬里 《火合午睡起負暄二首》34、牖外瑞香開宋楊萬里 《瑞香花新開五首》35、日到瑞香梢宋楊萬里 《元日癸卯占云大熟》36、瑞香在旁扶著渠宋楊萬里 《再并賦瑞香水仙蘭三花》37、瑞香綠陰濃如雪宋楊萬里 《再并賦瑞香水仙蘭三花》38、瑞香旬占深蘭暖宋張公庠 《宮詞》39、瑞香莫與蘭爭長宋趙蕃 《寄懷二十首》40、慈宣不老瑞香飄宋趙福元 《壽趙推官》。
四、關于瑞香的詩句
1.看了香梅看瑞香。
——《鷓鴣天·看了香梅看瑞香》年代: 宋 作者: 韓淲 2.青錦成帷瑞香濃。——《眼兒媚·青錦成幃瑞香濃》年代: 宋 作者: 朱敦儒 3.曲瓊低卷瑞香風。
——《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張孝祥 4.閑拾瑞香花萼。——《如夢令·鎮日春陰漠漠》年代: 宋 作者: 吳潛 5.瑞香旬占深蘭暖。
——《宮詞》年代: 宋 作者: 張公庠 一、出處 1.《鷓鴣天·看了香梅看瑞香》 年代: 宋 作者: 韓淲 看了香梅看瑞香。月橋花檻更云窗。
不知是有春多少,玉水靈山醉幾場。 閑蝶夢,褪蜂黃。
盡溫柔處盡端相。 珠簾十里揚州路,贏得潘郎兩鬢霜。
2.《眼兒媚·青錦成幃瑞香濃》 年代: 宋 作者: 朱敦儒 青錦成帷瑞香濃。雅稱小簾櫳。
主人好事,金杯留客,共倚春風。 不知因甚來塵世,香似舊曾逢。
江梅退步,幽蘭偷眼,回避芳叢。 3.《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張孝祥 寶蠟燒春夜影紅。
梅花枝傍錦薰籠。 曲瓊低卷瑞香風。
萬里江山供燕幾。 一時賓主看談鋒。
問君歸計莫匆匆。 4.《如夢令·鎮日春陰漠漠》 年代: 宋 作者: 吳潛 鎮日春陰漠漠。
新燕乍穿簾幕。睡起不勝情,閑拾瑞香花萼。
寂寞。寂寞。
沒個人人如昨。 5.《宮詞》 年代: 宋 作者: 張公庠 鬧紫繁紅裹綠枝,一翻風雨盡離披。
瑞香旬占深蘭暖,簾外春寒都不知。 二、瑞香 1.又稱睡香、露甲、風流樹,蓬萊花,千里香、沈丁花、蓬萊紫。
2.特征 耐寒的常綠植物,在早春開花,用芳香告訴人們季節的變化。其代表品種除了花瓣內外深紅的之外,還有白花品種。
購買時要挑選葉片綠色較為濃郁的。 3.觀賞價值 著名的早春花木,株形優美,花朵極芳香。
最適于林下路邊、林間空地、庭院、假山巖石的陰面等處配植,日本的庭院中也十分喜愛使用瑞香,多將它修剪為球形,種于松柏之前供點綴之用。
五、蘇軾寫蓮花的詩有哪些
蓮花
蓮花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菡萏等。
A、由于“蓮子”即“憐子”諧音,“憐”意為“愛慕”,“子”,第二人稱
敬稱,“憐子”即愛慕心上之人,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南朝樂府《西洲曲》)這里虛實相生,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B、又由于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故又被視為處于濁世而仍保持氣節的高潔之士的象征。
【其他有關“蓮花”的詩句】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古辭《江南》)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李商隱《無題四首》)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唐?張籍《春別曲》)
鷓鴣天
【宋】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阮郎歸
【宋】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
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洗沉煙,
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
小荷翻,
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
瓊珠碎卻圓。
六、蘇軾描寫蓮的關于西湖詩句
《夜泛西湖五絕》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新月生魄跡未安,才破五六漸盤桓。
今夜吐艷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三更向闌月漸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誰料得,看到蒼龍西沒時。
蒼龍已沒牛斗橫,東方芒角升長庚。
漁人收筒及未曉,船過惟有菰蒲聲。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湖光非鬼亦非仙,風恬浪靜光滿川。
須臾兩兩入寺去,就視不見空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