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蘇軾的經典詩詞
蘇東坡最出名的是他的兩首江城子 和 赤壁懷古。江城子中其一纏綿悱惻 其二志存高遠 而赤壁懷古 又是那么的大氣磅礴。一次呈示: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還有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膾炙人口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東坡的詩詞都很朗朗上口 但是這三首相信是經典中的經典。
二、蘇東坡最經典10詩詞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宋代:蘇軾 原文: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譯文: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忘懷。
孤墳遠在千里之外,沒有地方能訴說心中的悲傷凄涼。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認不出我來了,四處奔波早已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看見你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無言,只有淚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就是妻子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了吧。 2、《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蘇軾 原文: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高高興興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個大醉,寫下這首詞,同時也思念弟弟蘇轍。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3、《題西林壁》宋代:蘇軾 原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從側面看廬山嶺連綿起伏,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呈現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4、《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 原文: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譯文: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頭戴華美鮮艷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帶著隨從疾風般席卷平坦的山岡。
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我要像孫權一樣,親自射殺猛虎。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兩鬢微微發白,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樣信任我呢?那時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瞄準西北,射向西夏軍隊。
5、《念奴嬌·赤壁懷古》宋代:蘇軾 原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聳云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我今日神游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6、《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宋代:蘇軾 原文: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譯文:游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
山腳下蘭草新抽的幼芽浸潤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時分,細雨蕭蕭,布谷聲聲。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7、《記承天寺夜游》宋代:蘇軾 原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準備脫衣入睡,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戶照進來,于是高興地起身出門。考慮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
張懷民也還沒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的清水一樣澄澈透明。
水中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院中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8、《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三、蘇東坡最經典10詩詞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宋代:蘇軾 原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譯文: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忘懷。
孤墳遠在千里之外,沒有地方能訴說心中的悲傷凄涼。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認不出我來了,四處奔波早已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看見你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無言,只有淚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就是妻子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了吧。 2、《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蘇軾 原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高高興興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個大醉,寫下這首詞,同時也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3、《題西林壁》宋代:蘇軾 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從側面看廬山嶺連綿起伏,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呈現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4、《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 原文: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頭戴華美鮮艷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帶著隨從疾風般席卷平坦的山岡。
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我要像孫權一樣,親自射殺猛虎。 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兩鬢微微發白,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樣信任我呢?那時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瞄準西北,射向西夏軍隊。
5、《念奴嬌·赤壁懷古》宋代:蘇軾 原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聳云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我今日神游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6、《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宋代:蘇軾 原文: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譯文:游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
山腳下蘭草新抽的幼芽浸潤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時分,細雨蕭蕭,布谷聲聲。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7、《記承天寺夜游》宋代:蘇軾 原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準備脫衣入睡,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戶照進來,于是高興地起身出門。考慮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
張懷民也還沒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的清水一樣澄澈透明。
水中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院中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
四、跪求蘇軾詞中經典句子的賞析,簡單寫寫就好,差不多十來句吧
蘇東坡《蝶戀花·赤花褪殘紅青杏小》賞析 蝶戀花·赤花褪殘紅青杏小 ·蘇東坡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賞析】 以豪放派著稱的蘇軾,也常有清新婉麗之作,這首《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就是這么一首杰作.“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殘紅褪盡,青杏初生,這本是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但讓人感到幾分悲涼.睹暮春景色,而抒傷春之情,是古詩詞中常有之意,但東坡卻從中超脫了.“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作者把視線離開枝頭,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也隨之軒敝.燕子飛舞,綠水環抱著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掃起句的悲涼.用別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傷春與曠達兩種對立的心境化而為一,恐怕只有東坡可以從容為之.“燕子飛時”化用晏殊的“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點明時間是立春后的第五個戊日,與前后所寫景色相符合.“枝上柳綿吹又少”,與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本應同屬一組,寫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作者沒有接連描寫,用“燕子”二句穿插,在傷感的調子中注入疏朗的氣氛.絮飛花落,最易撩人愁緒.這一“又”字,表明詞人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見于言外.這是道地的婉約風格.相傳蘇軾謫居惠州時曾命妾婦朝云歌此詞.朝云歌喉將囀,卻已淚滿衣襟.“墻里秋千墻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說的那個“綠水人家”.由于綠水之內,環以高墻,所以墻外行人只能聽到墻內蕩秋千人的笑聲,卻見不到芳蹤,所以說,“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不難想象,此刻發出笑聲的佳人正在歡快地蕩著秋千.這里用的是隱顯手法.作者只寫佳人的笑聲,而把佳人的容貌與動作,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讀者隨行人一起去想象,想象一個墻里少女蕩秋千的歡樂場面.可以說,一堵圍墻,擋住了視線,卻擋不住青春的美,也擋不住人們對青春美的向往.這種寫法,可謂絕頂高明,用“隱”來激發想象,從而拓展了“顯”的意境.同樣是寫女性,蘇東坡一洗“花間派”的“綺怨”之風,情景生動而不流于艷,感情真率而不落于輕,難能可貴.。
五、蘇軾的生平及經典詩句
人物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二名蘇東坡,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享年64歲,史書記載蘇軾身長八尺一寸有余(186cm)蘇軾為人豁達心胸寬廣,宋高宗朝乾通6年,贈太師。
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漢族,是蘇洵的大兒子,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詩人、詞人,豪放派詞人代表。嘉佑二年(1057年)與弟蘇轍同登進士。
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年),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
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
元豐二年(1079年),罹“烏臺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文。哲宗立,高太后臨朝,被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4個月后,遷為禮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
元佑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昌化軍(今海南儋州市)。
徽宗即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 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
“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王安石、曾鞏。(分為唐二家和宋六家)】。
作為杰出的詞人,開辟了豪放詞風,同杰出詞人辛棄疾并稱為“蘇辛”。在詩歌上,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蘇軾的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在政治上屬以司馬光為領袖的舊黨。
在書法方面成就極大,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蘇軾生平】 嘉佑元年(1056年),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
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陰差陽錯地高中進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憂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年)服滿還朝,仍授本職。
他入朝為官之時,正是北宋開始出現政治危機的時候,繁榮的背后隱藏著危機,此時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在新法的施行上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
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的,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蘇軾因在返京的途中見到新法對普通老百姓的損害,很不同意參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認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書反對。
這樣做的一個結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離京的師友一樣,不容于朝廷。于是蘇軾自求外放,調任杭州通判。
蘇軾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滿后,被調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績顯赫,深得民心。
這樣持續了大概十年,蘇軾遇到了生平第一禍事。當時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詩句扭曲,大做文章。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獄,史稱“烏臺詩案”。 蘇軾坐牢103天,幾瀕臨被砍頭的境地。
幸虧北宋在太祖趙匡胤年間即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 出獄以后,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于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
這個職位相當低微,而此時蘇軾經此一獄已變得心灰意懶,于公余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蘇軾起的。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于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
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準。當他準備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聽政,新黨勢力倒臺,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蘇軾于是年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
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后,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 俗話說:“京官不好當。”
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后,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 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黨,又不能見諒于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
他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再次到闊別了十六年的杭州當太守。蘇軾在杭州修了一項重大的水利建設,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邊筑了一道堤壩,也就是著名的“蘇堤”。
【烏臺詩案】 宋神宗在熙寧年間(1068~1077)重用王安石變法,變法失利后,又在元豐年間(1078~1085)從事改制。就在變法到改制的轉折關頭,發生了蘇軾烏臺詩案。
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李定告發,后在御史臺獄受審。御史臺自漢代以來即別稱“烏臺”,所以此案稱為“烏臺詩案”。
北宋神宗年間蘇。
六、蘇軾的經典詩詞
蘇東坡最出名的是他的兩首江城子 和 赤壁懷古。
江城子中其一纏綿悱惻 其二志存高遠 而赤壁懷古 又是那么的大氣磅礴。一次呈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還有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膾炙人口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東坡的詩詞都很朗朗上口 但是這三首相信是經典中的經典。
七、蘇東坡經典詩詞
【鷓鴣天】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詞人貶官黃州,閑暇無事,便以悠閑的心境去對待周圍的景物。
他柱杖漫步村舍古城,雖然景致荒涼,周圍都是“亂蟬衰草”,但是,詞人依然能發現“林斷山明竹隱墻”的別致景色,仰視則是“翻空白鳥”,生機勃勃;俯看則是“照水紅蕖”,馨香燦爛。畫面色彩相宜,動靜相配,再加上雨后清新的空氣,詞人怡然自得其中。
結句化用唐詩,表現自己從自然景色中所獲得的愉悅。 【少年游】(潤州作) 去年相送,余杭門外,飛雪似楊花。
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卷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
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這首詞寫別后思念。
首先回憶起來的是“去年相送”。那送別之際,雨雪霏霏。
而今冬去春盡,離人猶不見回家。思念之時,只能飲酒解愁,對明月、雙燕而自我憐惜。
這么一首抒寫別離情思的詞作,蘇軾寫得也與眾不同,讀起來感覺到爽快利落,朗朗上口。與他人之牽腸掛肚、肝腸寸斷之作明顯不一樣。
【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從序中的介紹來看,這首詞寫的不過是途中遇雨時所持的態度和所得的感受,然而,詞人是在借此表露自己的人生態度,展示自己的寬闊胸襟。
面對突如其來的風雨,由于“雨具先去”,同行者皆不堪,可以想見他們通身濕透、急匆匆尋找避雨處所的“狼狽”相。而蘇軾卻是另一番氣度:他在風雨之中“竹杖芒鞋”,“吟嘯徐行”,另得一番樂趣。
驟雨潑身,可以置之度外;“穿林打葉”之聲,可以充耳不聞。自然界的風風雨雨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遇上了只需坦然對待。
仕途與人生旅途中也免不了有坎坎坷坷,有了這種坦然的態度就能安之若素。詞人“誰怕”之反詰與“一蓑煙雨任平生”之宣言,決不是故作姿態,那是詞人奉行的人生準則且落實于行動。
謫居黃州期間,詞人不斷地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可愛之處。詞人說:“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初到黃州》)并描述自己此時的生活方式與態度說:“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寓居定慧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直到晚年再遭重大打擊,謫居嶺南、海南,詩人還是樂觀地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做嶺南人。”(《惠州一絕》)“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
(《縱筆》)《定風波》表面上是寫詞人對待風雨的態度,實際上反映了詞人在政治風雨中的坦然與放達。詞人被貶期間,形同罪犯,而他卻能把失意置之度外,寄希望于未來:“山頭斜照卻相迎”。
“春風”吹面,既吹醒了酒意,又吹散了風雨,“山頭斜照”再次露出笑臉。自然界如此,人生旅途何嘗不是這樣?只要坦然相對,沒有什么過不去的難關。
詞人所期望的未來果然出現在現實之中:“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雨過天晴,回首往事,這些挫折坎坷都算不了什么。
這首詞充分反映了作者的胸襟和氣度,他能夠在逆境中保持樂觀情緒,解脫苦悶,充分表現出豪爽開朗的性格。這樣的詞在蘇軾以前是沒有誰能寫得出來的。
八、有關于蘇軾的經典詩詞
http://**html/poemt/*蘇軾的詩詞全集---詩詞大庫 【詩詞賦】 1《赤壁賦》 2《后赤壁賦》 3《東欄梨花》 4《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5《春宵》 6《海棠》 7《和子由澠池懷舊》 8《和子由踏青》 9《花影》 10《惠崇春江晚景》 (此詩為作者蘇軾觀看惠崇所畫《春江晚景》而作) 11《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13《三月二十九日》 14《上元侍宴》 15《石蒼舒醉墨堂》 16《書李世南所畫秋景》 17《題金山寺》 18《題西林壁》 19《望海樓晚景》 20《雪后北臺書壁》 21《飲湖上初晴后雨》 22《有美堂暴雨》 23《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24《贈劉景文》 25《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女王城東禪莊院》 26《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27《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28《卜算子·缺月掛疏桐》 29《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30《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 31《蝶戀花·密州上元》 32《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 33《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34《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35《洞仙歌·冰肌玉骨》 36《洞仙歌·江南臘盡)》 37《賀新郎·乳燕飛華屋)》 38《浣溪沙·覆塊青青麥未蘇》 39《浣溪沙·畫隼橫江喜再游》 40《浣溪沙·山色橫侵蘸暈霞》 41《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42《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 43《浣溪沙·細雨斜風作小寒》 44《浣溪沙·寓意》 45《浣溪沙·照日深紅暖見魚》 46《減字木蘭花·春月》 47《減字木蘭花·空床響琢》 48《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 49《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50《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 51《江城子·天涯流落思無窮》 5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53《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54《滿江紅·江漢西來》 55《滿江紅·清潁東流》 56《滿庭芳·三十三年》 57《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 58《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59《南鄉子·寒雀滿疏籬》 60《南鄉子·涼簟碧紗廚》 61《南鄉子·霜降水痕收》 62《南鄉子·送述古》 63《念奴嬌·赤壁懷古》 64《沁園春·孤館燈青》 65《沁園春·情若連環》 66《青玉案·三年枕上吳中路》 67《阮郎歸·初夏》 68《少年游·去年相送》 69《哨遍·為米折腰》 70《水調歌頭·落日繡簾卷》 71《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2《踏青游》 73《玉樓春》 74《方山子傳》。
九、蘇軾的著名詩詞
詩:《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惠州一絕》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動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