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仕途不順的詩句,杜甫的
遣懷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陳留亞,劇則貝魏俱。
邑中九萬家,高棟照通衢。舟車半天下,主客多歡娛。
白刃讎不義,黃金傾有無。殺人紅塵里,報答在斯須。
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兩公壯藻思,得我色敷腴。
氣酣登吹臺,懷古視平蕪。芒碭云一去,雁鶩空相呼。
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
百萬攻一城,獻捷不云輸。組練棄如泥,尺土負百夫。
拓境功未已,元和辭大爐。亂離朋友盡,合沓歲月徂。
吾衰將焉托,存歿再嗚呼。蕭條益堪愧,獨在天一隅。
乘黃已去矣,凡馬徒區區。不復見顏鮑,系舟臥荊巫。
臨餐吐更食,常恐違撫孤。
二、祝福別人仕途順利的詞語
大有可為、大有作為、鵬程萬里、前途無量、飛黃騰達等。
1、大有可為【解釋】:比喻所做之事很有價值,很有發展前途。原意不能指人,現也可用以形容人,同"大有作為"。
【出自】:清·李寶嘉《文明小史》:"地方雖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為。”【譯文】:地方雖然一千里,仙民成俗,很有可能是。
2、大有作為【解釋】:作為:做出成績。能夠極大地發揮作用,作一番貢獻。
【出自】:戰國·孟子《孟子·公孫丑下》:“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朱熹集注:“大有為之君,大有作為,非常之君也。”
【譯文】:所以將大有作為的君主,一定有什么不召的我,要有計劃了就的。“朱熹集注:“大有作為的君主,大有作為,不尋常的你啊。
3、鵬程萬里【解釋】: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
【出自】:戰國·莊子《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譯文】:大鵬鳥在飛往南海的時候,水濺起來的浪花就有三千里之高,兩個翅膀乘著盤旋向上的旋風而飛上九萬里的高空。
4、前途無量【解釋】指一個人的前途沒有限量。【出自】:現代·錢鐘書《圍城》:"鴻漸還低頭不響--'我只希望方先生前途無量。
'"5、飛黃騰達【解釋】:飛黃:傳說中神馬名;騰達:上升,引伸為發跡,宦途得意。形容駿馬奔騰飛馳。
比喻驟然得志,官職升得很快。【出自】: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
【譯文】:宦途得意去,不能只是癩蛤蟆。
三、有沒有仕途比較順利的詩人啊
高適(約702~765),字達夫。
我國盛唐時期的杰出詩人,又是戰功卓著的將領。在唐代重要詩人中,高適算是唯一取得較高政治地位者。
曾任淮南節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劍南節度使等職,官至左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
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少孤貧,愛交游,有游俠之風,并以建功立業自期。
早年曾游歷長安,后到過薊門、盧龍一帶,尋求進身之路,都沒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與李白、杜甫結交。
天寶八載(749),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應舉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載,因不忍“鞭撻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長”而辭官,又一次到長安。
次年入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為掌書記。高適作品的編集,原有天寶七載左右張九皋編、顏真卿作序的詩集,今佚。
新、舊《唐書》著錄其文集20卷,亦不存。今有《四庫全書》所收明汲古閣影宋抄本《高常侍集》,凡詩8卷、文2卷。
又有《四部叢刊》影印明活字本8卷。另有明張遜業、許自昌等輯本,皆為2卷。
明楊一統輯《高適集》 1卷。敦煌《唐詩選殘卷》、《高適詩集殘卷》等,尚存部分佚詩。
四、仕途不順對詩詞內容的影響
仕途不順對詩詞內容的影響太籠統了,你可以用具體的詩人,來說明仕途不順對詩詞內容的影響,杜甫的詩詞就很說明問題。
杜甫可分為四個時期,1讀書游歷期2困守長安期3陷賊與為官期4漂泊西南期。
按你的需要,只要了解一下第一期和第二期就對比出來了。
讀書游歷期的杜甫還是一個英姿勃發,非常有抱負的青年。這在他《壯游》中可以看到。他還稱自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游歷和涉獵就是生活的內容,寫了一些這方面的詩歌,比如有名的《望岳》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還有一些這樣有氣勢的,意氣風發的詩。
困守長安期,當時唐朝已經衰落,統治階級日益腐朽。杜甫做官,做大官的理想也渺茫了。當杜甫應詔失敗以后,不要說政治抱負,就連生活都成問題。杜甫的詩歌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更多的關注抒寫下層人民和自己落魄的生活。如《兵車行》《麗人行》《奉贈韋左丞丈》。深入現實,接近人民,認識當時政治的罪惡本質,是第一期沒有,也不可能有的。
當然你還可以把后三期結合起來比較。大概給你說一下吧,一個一個字的輸太難了。杜甫是詩圣,資料很多,想找他的詩也容易。你按我給你說的這個意思發揮就行了。
五、比李白杜甫更成功,詩詞,仕途均獲成功的詩人是誰
個人覺得是白居易
白居易算得上唐代大詩人中在世時最為顯達、仕途最為順遂者,這一點,連出生于名門望族的王維都不如。他于大歷七年(772)出生時,李白已離世十年,王維辭世十一年,杜甫故去兩年,大唐詩壇領跑的接力棒,歷史性地交到這位神童的手上。以官場成就而言,他年年輕輕就授翰林學士,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書,是二品大員。從文學成就而言,他生前就文名婦孺皆知,文集流傳天下,這是死后多年文學成就才被承認的杜甫所不能比的。最關鍵的是,他活了七十五歲,在古代士大夫中,是絕對的高壽。退休后他在洛陽的豪宅里詩酒會友,遠比晚年卷入政治風波的李白、王維和死在漂泊途中的杜甫幸運。
撇開這些庸俗的指標,我認為一位文豪的成功標準應該考察其所擔負的責任完成得如何。對讀書出仕的文豪來說,他身上的責任無非是這幾方面:作為詩人所盡到的文化責任;作為官員所盡到的社會責任;作為男人所盡到的家族家庭責任。
文化責任,應該指這個人當時和后世的文化影響如何,對整個民族的文化發展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就此而言,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三座高峰。
社會責任,主要是作為一個士大夫對整個社會的治理做出貢獻。這差別大了,不僅僅要看能力,更要看運氣,因時勢、地位不同而差別甚大。李白、杜甫、白居易可以說年少時都有安世濟民、澄清天下的偉大抱負。但李、杜一生不得志,白居易除在中樞擔任過重要職務外,還做過蘇州、杭州、同州的一把手,自己的政治抱負有不錯的施展舞臺,李、杜若地下有知恐怕會十分羨慕。
家庭責任是一個男人為人子、為人父、為人兄弟的責任盡到了幾分。這一方面,李白和杜甫亦不能交出較好的成績單——李白一生像個獨行俠一樣,到處游歷,常年把老婆孩子寄居在別處,他的幾位老婆對他都是不滿意的。杜甫一家的生活更是凄慘,妻兒跟著他到處流浪、受苦,有幼子缺糧而餓死。
于家庭責任這一端,白居易的成績單比李、杜更是好得多。自古詩人皆多情,香山居士更是如此,到處留情乃尋常,然而他的家庭是幸福的。他早年在徐州遇到了初戀情人湘靈,因故未能結為夫妻,他一生為之不忘,在詩人中常常思念;他晚年有樊素、小蠻幾位年輕漂亮的侍妾。然而他對妻子楊氏一直很尊重。楊氏是豪門女,幾位哥哥是大官。兩人新婚后,白居易寫了一首《贈內》,詩中云:“我亦貞苦士,與君新結婚。庶保貧與素,偕老同欣欣。”據說婚后白居易有些懼內,丈夫怕老婆的家庭一般說來比較和諧。
除小家庭外,白居易對整個家族也是盡心盡責的。白居易有四兄弟,上面有個哥哥白幼文,四十來歲就死了。下面有兩個弟弟,一個九歲就夭亡了,另一個就是文學成就相當高的白行簡,比白居易小四歲。元和十二年(817),東川節度使盧坦死了,在其手下當掌書記的白行簡沒了靠山,于是離開巴蜀,順長江東下。第二年春天來到江州與任江州司馬的白居易團聚。兄弟倆會面后,完成了一件大事,就是白居易詩中所言“復有雙幼妹,笄年未結褵。昨日嫁娶畢,良人皆可依”。
這一年白居易虛歲四十七,行簡四十三。那么兩位幼妹很可能是白居易父親小妾所生的。古代過了及笄之年(十五歲)就應該出嫁,二十歲便是老姑娘了。白父卒于貞元十年(794),即使他死前某位**剛剛出生,到元和十三年也虛歲二十五了,已是不折不扣的剩女。父親亡故后撫養幼妹成人并擇婿嫁出去的責任落在白居易、白行簡肩上。如果兩位幼妹長期呆在娘家不出家,于死去的父親而言,白氏兄弟是不孝;于社會而言,有損兩位大文豪的聲名。
所以我們能明白為什么白居易將兩位妹妹一次嫁出去,而且所找的丈夫是“良人皆可依”,他是那么高興,要和弟弟喝酒慶賀。正因為對家庭最后的大責任盡到了,一身輕松,才能和弟弟共勉,“不嘆鄉國遠,不嫌官祿微。”
白居易于國,于家,于文化的責任成績單是相當不俗的,無疑他是唐代文豪中少有的幸運者。可在宋代,白居易這樣的幸運者屢見不鮮。“詩人多薄命”在宋代基本是不成立的,原因無他,宋代總體上政治清明、經濟富足、文化繁榮、社會安定,文豪們所受的人生苦難自然比唐代前輩少得多。
六、求一些描寫官場險惡的詩句
描寫官場險惡的詩句有很多,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詩句。
1.一年清知府, 十萬雪花銀。(出自清朝吳敬梓《儒林外史》) 釋義:即使是“清廉”的知府,三年下來也會有十萬兩銀子的灰色收入。
是對古代當官的一種諷刺。 2.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出自唐朝杜甫《佳人》) 釋義:山上的泉水本來是清澈的,但出山后就變得污濁了。指當官以后隨波逐流,漸漸的變得不在清廉。
3.官倉老鼠大如斗 ,見人開倉亦不走。健兒無糧百姓饑, 誰遣朝朝入君口。
(出自唐朝曹鄴 《官倉鼠》) 釋義:官府糧倉里的老鼠,肥大得像量米的斗一樣,看見人來開啟糧倉也不逃走。守衛邊疆的將士沒有糧食,辛勞的老百姓正在挨餓,是誰天天把官倉里的糧食送入你們這些官倉老鼠嘴里去的呢?用官倉鼠暗指貪官,譴責大大小小的貪官污吏。
4.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出自唐朝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釋義:貴族人家里飄出酒肉的香味,窮人們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
體現了當時當官的不作為,社會貧富差距過大。 5.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出自唐朝李紳《古風二首》) 釋義: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七、形容仕途的詞語有哪些
一步登天、魚躍龍門、升堂入室、步步高升、錦繡前程等。
1、一步登天【解釋】:登:上。一步跨上青天。
比喻一下子就達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有時也用來比喻人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出自】:清·徐珂《清稗類鈔·三十四》:“巡檢作巡撫,一步登天,監生當監臨,斯文掃地。”【譯文】:巡檢作巡撫,一步登天,監生當監督,斯文掃地。
2、魚躍龍門【解釋】:比喻舉業成功或地位高升。【出自】:清·王謨輯《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禹鑿山開門,闊一里馀,黃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車馬。
每逢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過者便化為龍。”【譯文】:黃河渡口又名龍門,大禹鑿山開了門,寬一里多,黃河從中流下,而岸不通行車馬。
每逢春天的時候,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到過的就化為龍。3、升堂入室【解釋】:古代宮室,前為堂,后為室。
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的成就。【出自】:春秋·孔子《論語·先進》:“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譯文】:孔子說:“由也升堂了,還沒到家了。”4、步步高升【解釋】:步步:表示距離很短;高升:往上升。
指職位不斷上升。【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8回:“并且事成之后,大人步步高升,扶搖直上,還望大人栽培呢!”【譯文】:并且事情完成之后,大人步步高升,神木扶搖直上,還望大人栽培呢!5、錦繡前程【解釋】:象錦繡那樣的前程。
形容前途十分美好。【出自】:元·賈仲名《對玉梳》第四折:“想著咱錦片前程,十分恩愛。”
【譯文】:想象著咱們錦片前程,十分恩愛。
八、為什么著名的詩人全都仕途不順啊
正因為他們的仕途不順,造成了生活的顛沛流離,引發了內心的復雜感情,要用詩句表達出來才能暢快,所以才成了詩人。
反之,如果仕途得意,生活悠閑,內心愉悅,寫出來的詩作也只能是表現富貴安康、為統治者歌功頌德的淺顯之作。最好的例子就是晏殊、晏幾道父子。
晏殊一生富貴,位極人臣,有才華,詞作雖多卻大都寫富貴生活,詞風華麗。晏幾道一生多災多難,顛沛流離,詞作多寫失意、愁緒。
就其詞作價值而言,晏幾道高于其父。 的確,但也不是完全哦。
陶淵明說過: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我想這也正是李白只能夢游天姥的原因吧。
古代文人有錢有權的不多,即便有權也經常出現挫折,也許正因為他們的仕途不順才有了很多對現實的不滿,凝諸心,發諸筆,便出現了很多“貶官詩人”,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年輕時大濟蒼生在現實的面前摔得粉碎,所以詩人只能在詩里尋求一種心靈上的慰藉。 現實,畢竟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