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罌粟花的詩句
種罌粟 宋.李復
前年陽亢驕,旱日赤如血。
萬里隨羽書,揮鞭無留轍。
炎毒乘我虛,兩歲苦病蝎。
遇夏火氣高,煩蒸不可活。
飽聞食罌粟,能滌胃中熱。
問鄰乞嘉種,欲往愧屑屑。
適蒙故人惠,筠篋裹山葉。
堂下開新畦,布藝自區別。
經春甲未坼,邊冷傷晚雪。
清和氣忽動,地面龜兆裂。
含滋競出土,新綠如短發。
常慮蒿莠生,鋤剃不敢闕。
時雨近沾足,乘凌爭秀發。
開花如芙蕖,紅白兩妍潔。
紛紛金蕊落,稍稍青蓮結。
玉粒漸滿房,露下期采折。
攻疾雖未知,適愿已自悅。
呼童問山鼎,芳乳將可設。
罌粟 文BY 紫馨惠蘭
多想——
蜷縮于恬靜寂寞的黑暗。
回到——
無數謄抄的夜晚。
不厭其煩的朗誦。
那些——
勇氣的大纛。
思念的卷帙。
美麗的文字。
訴說——
隱藏的雁聲。
似乎——
可以在紅色的天空中展開翅膀。
總是——
赫然一副張揚的恣意。
激情飛揚的唯我姿態。
眨眼——
我以為一千年會如此過去。
……
仿佛——
是一場蓄意的預謀。
世界已被誰改換了一種顏色?!
罌粟——
是那樣妖冶的花!
傷口——
如此讓我觸目驚心。
殷紅——
浸染年輕的翅膀。
我雙目迷離。
我無法飛翔。
我步履沉重。
……
墜落!!
用我不情愿的姿勢。
呼吸
顫抖
岸對面冷漠的語氣。
僵墜的碎瓣。
杜鵑的啼血。
塵心——
變成細沙穿越靈魂。
氤氳著孤獨的雨夜。
陽光亦可以彌漫感傷。
我望著暗中的花。
笑的渺茫。
罌粟花 文 / 夜寒楓
山岡把山岡的影子留給山岡
夜露掛在亂草叢等待
等待太陽來開荒
有彩虹一樣的罌粟花
成長在影子里的山岡
罌粟花站在暖土里
性感的芳香茂盛開放
又叫初醒的風吹散
紛紛撲向郊游蜜蜂的翅膀
夕陽的山岡送走山岡的夕陽
滿載而歸的蜜蜂
用黃金的淚水歌唱
罌粟花是愛,罌粟花是恨
罌粟花是奔放,罌粟花是死亡
山岡下有個成長的村莊
一個愛過罌粟花的老人
在黃昏歌聲里
聽到了罌粟花的細喘
他用僅剩的牙幫給小孫孫講故事
在那美麗的山岡上
罌粟花開向太陽
二、關于鳳凰木的詩句
眼下正值五月,也是鳳凰木開花的時節,由于鳳凰木“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故取名鳳凰。
那滿樹呈鮮紅色帶黃暈的花朵,火紅一片,烈焰一般盛開在高高的枝頭,很遠就能看到一朵朵火樣的祥云。經過鳳凰木,樹下是被雨點打落的花朵,絲絲縷縷的紅色鋪滿草地和小徑,雖然花朵被碾作塵土,但仍然不改其紅色的質地。
置身于那滿目的紅色讓我頓時感受到歡快熱烈的氣氛,而且覺得四周的天空瞬間也變得亮堂起來,深吸一口氣,仿拂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這足以讓我感受到愉悅,“抬首喜見有鳳凰木,頭也被染紅,這把巨傘,更似一幅圖畫,紅在夾道縫之間,亮起我撈起我,如像那鳳凰的火”。 這是一首唱鳳凰木的歌詞,很形象的唱出了我當時的感受。
原本以為理所當然的一次散步,卻因為火紅的色澤而變得異樣美麗。 鳳凰木花語-----“火熱青春”。
鳳 凰 樹 認識你在嶺南的冬季。 你身旁的相思樹蓊蓊郁郁,埋頭抒寫,密密麻麻的心事。
你,磊落的枝條將晴空定格。 高貴,不需要語言。
三月里我專程去看你。 鵝黃淺綠,雛鳳新啼。
絲絲脈脈,點點滴滴。 我用一支細細的銅管筆,描繪,銘記。
六月里,你紅碩的花朵,幻化成陽光下片片彩蝶。 杜鵑啼血,叫斷南國風物。
我站在山的那邊遠遠眺望:春意正濃。 紅塵巷陌,迷了多少歸路。
現在,寒露已至。 幾多香銷,幾多玉殞。
關于春天的記憶,早已零落成泥。 我會選擇一個凄清的日子,在你的身旁靜坐。
聽一聽飄零的心音;目送深秋的夕陽,漫過季節的河床。 (作者:愛莉)。
三、有關杜鵑鳥的詩句有
1、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唐李白《蜀道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4、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 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5、唐李賀《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饑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
村寒白屋念嬌嬰,古臺石磴懸腸草。 6、唐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7、唐沈佺期《夜宿七盤嶺》: 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
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
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8、唐溫庭筠《碧磵驛曉思》: 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
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9、唐崔涂《春夕》: 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
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唯滿鏡生。
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 10、唐柳中庸《聽箏》: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11、唐李群玉《黃陵廟》: 小姑洲北浦云邊,二女啼妝自儼然。
野廟向江春寂寂,古碑無字草芊芊。 風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鵑。
猶似含顰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12、唐無名氏《雜詩》: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13、宋文天祥《酹江月》: 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蟲四壁。
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杰。
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
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14、宋文天祥《金陵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15、宋王安石《出城訪無黨因宿齋館》: 關外尋君信馬蹄,謾成詩句任天倪。花枝到眼春相映,山色侵衣晚自迷。
今日笑談還喜共,經年勞逸固難齊。生涯零落歸心懶,多謝殷勤杜宇啼。
16、宋王安石《十五》: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17、宋蘇軾《筑堤》詩: 六橋橫截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卷蒼煙空。
昔日珠樓擁翠鈿,女墻猶在草芊芊。東風第六橋邊柳,不見黃鸝見杜鵑。
18、宋晁補之《臨江仙·信州作》: 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藥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云起坐看時。
一個幽禽(杜鵑)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19、宋賀鑄《子夜歌》: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
20、宋王瀾《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憑高遠望,見家鄉、只在白云深處。鎮日思歸歸未得,孤負殷勤杜宇。
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灑瀟瀟雨。長江萬里,難將此恨流去。
遙想江口依然,鳥啼花謝,今日誰為主。燕子歸來,雕梁何處,底事呢喃語?最苦金沙,十萬戶盡,作血流漂杵。
橫空劍氣,要當一洗殘虜。 21、宋秦觀《踏莎行》: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22、宋秦觀《畫堂春》: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手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23、宋朱敦儒《臨江仙》: 直自鳳凰城破后,擘釵破鏡分飛。天涯海角信音稀。
夢回遼海北,魂斷玉關西。 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今春還聽杜鵑啼。
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24、宋陸游《鵲橋仙·夜聞杜鵑》: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
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
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25、宋趙汝茪《戀繡衾》: 柳絲空有千萬條,系不住、溪頭畫橈!想今宵,也對新月,過輕寒、何處小橋? 玉簫臺榭春多少!溜啼紅(指杜鵑的叫聲),臉霞未消。
怪別來,胭脂慵傅,被東風、偷在杏梢。 26、宋趙崇嶓《清平樂·懷人》: 鶯歌蝶舞,池館春多處。
滿架花云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 相思夜夜情悰,青衫淚滿啼紅。
料想故園桃李,也應怨月愁風。 27、宋周邦彥《浣。
四、關于松樹的詩句
東晉女詩人謝道韞《擬嵇中散詠松詩》 遙 遠 山 上 松 , 隆 冬 不 能 凋 。
愿 想 游 下 憩 , 瞻 彼 萬 仞 條 。 騰 躍 未 能 升 , 頓 足 俟 王 喬 。
時 哉 不 我 與 , 大 運 所 飄 搖 。 樂府 艷歌行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離離。
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數圍。洛陽發中梁,松樹竊自悲。
斧鋸截是松,松樹東西摧。特作四輪車,載至洛陽宮。
觀者莫不嘆,問是何山材。誰能刻鏤此?公輸與魯班。
被之用丹漆,薰用蘇合香。本自南山松,今為宮殿梁。
魏 劉楨《贈從弟》三首之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南朝 梁 范云《詠寒松詩》 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
全唐詩 李嶠 郁郁高巖表,森森幽澗陲。鶴棲君子樹,風拂大夫枝。
百尺條陰合,千年蓋影披。 歲寒終不改,勁節幸君知。
柳宗元 孤松 孤松停翠蓋,托根臨廣路。不以險自防,遂為明所誤。
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籬護。猶有半心存,時將承雨露。
李商隱 高松 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后,僧來不語時。
有風傳雅韻,無雪試幽姿。上藥終相待,他年訪伏龜。
夏言 九里松 百盤云蹬八千峰,飛蓋穿行夾道松。長晝風雷驚虎豹,半空鱗甲舞蛟龍。
江濤夜合秋聲壯,湖雨春添黛色濃。欲籍丹青圖直干,恨無韋偃得相從。
李商隱《題小松》: 憐君孤秀植庭中,細葉輕陰滿座風。桃李盛時雖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蔥。
一年幾變枯榮事,百尺方資柱石功。為謝西園車馬客,定悲搖落盡成空。
杜荀鶴《小松》: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甫 嚴鄭公階下新松 弱枝豈自負,移根方爾瞻。細聲侵玉帳,疏翠近珠簾。
未件紫煙集,虛蒙清露沾。 何當一百長,欹蓋擁高檐。
白居易 澗底松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誰諭蒼蒼造物意,但與之材不與地。
金張世祿黃憲賢,牛衣寒賤貂禪貴。貂禪與牛衣,高下雖有殊;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
君不見: 沈沈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 。
五、寫出有關牛郎織女的詩句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五代·后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云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 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 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 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明旦試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