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劉備的詩句
其一 臨江仙 登樓懷劉備
斷了吳鉤真可恨,哪堪壯志東流!
登臨絕頂尚無羞.辭猶為景賦,獨忘眾生憂.
憑吊劉郎皆妄語,劉郎笑爾千秋:
求田問舍敢言愁?使吾升百尺,爾可臥低樓.
其二 登主樓懷劉備悼跳樓同門
求田問舍唯堪笑,報國忘家烈可聞.
不敢高聲因百尺,雖居鄙地亦三分.
孤樓一躍埋輕骨,明月豈能照使君?
自詡艱難無匹敵,只緣身已過浮云.
憶史口占兩首
其三 代許汜反譏劉備
少帝難升殿,陳留已入宮.廟堂扶孟德,湖海笑元龍.
未見凡梟隱,何嘲壯士慵?使君居百尺,我不在樓中.
其四 代劉備反駁許汜
子丹生豕犬,甘做富家翁.空負桓公意,枉交司馬情.
揮師亡漢水,授首送高平.此輩求田者,敢如嚴子陵?
二、描述劉備的詩句
《剔銀燈 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年代: 宋 作者: 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少癡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系?一品與千金,問白發、如何回避?
《李翰林》
年代: 唐 作者: 徐夤
謫下三清列八仙,獲調羹鼎侍龍顏。
吟開鎖闥窺天近,醉臥金鑾待詔閑。
舊隱不歸劉備國,旅魂長寄謝公山。
遺編往簡應飛去,散入祥云瑞日間。
《詠史下·曹操七首》
年代: 宋 作者: 陳普
劉備孫宇豈可忘,南來舉趾遽揚揚。
劉琮脫用王威計,送死何須到武昌。
《歷代詩·三國》
年代: 宋 作者: 楊簡
兩漢四百載,分為魏蜀吳。
曹操始居鄴,劉備據成都。
孫權在金陵,鼎足互相圖。
三、描寫“劉備”的詩句有哪些
1. 舊隱不歸劉備國,旅魂長寄謝公山。—— 徐夤《李翰林》
2. 野曠呂蒙營,江深劉備城。—— 杜甫《公安縣懷古》
3.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范仲淹《剔銀燈 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4. 魏則曹丕吳孫權,蜀則先主稱劉備。——陳普《歷代傳授歌》
5. 劉備孫宇豈可忘,南來舉趾遽揚揚。——陳普《詠史下·曹操七首》
補充:
1. 說甚孟德,休言劉備。——陳摶《對御歌》
2. 荊州昔號用武國,曹瞞落筆驚劉備。——沈繼祖《上章帥侍郎》
3. 曹操始居鄴,劉備據成都。——楊簡《歷代詩·三國》
4. 當時四海一劉備,至此已堪悲失腳。—— 雍有容《富樂山》
5. 北海知劉備,荊州小仲宣。——張舜民《秋暮書懷》
與劉備相關的成語:
1. 三顧茅廬: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2. 放虎歸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
3. 赤壁鏖兵 :chì bì áo bīng,鏖:激戰。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伐吳,孫權聯合劉備軍隊聯合抗曹,聯軍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戰。泛指激烈的戰斗。
4. 束手就縛: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同"束身就縛"。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吾計成矣:使劉備束手就縛,荊州反掌可得!"
5. 柔能克剛: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夠制服剛強的人。同“柔能制剛”。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某素知劉備寬以待人,柔能克剛,英雄莫敵。”
四、關于劉備的詩,和詩句表達的情感
其一 臨江仙 登樓懷劉備 斷了吳鉤真可恨,哪堪壯志東流!登臨絕頂尚無羞。
辭猶為景賦,獨忘眾生憂。憑吊劉郎皆妄語,劉郎笑爾千秋:求田問舍敢言愁?使吾升百尺,爾可臥低樓。
其二 登主樓懷劉備悼跳樓同門 求田問舍唯堪笑,報國忘家烈可聞。不敢高聲因百尺,雖居鄙地亦三分。
孤樓一躍埋輕骨,明月豈能照使君?自詡艱難無匹敵,只緣身已過浮云。 憶史口占兩首 其三 代許汜反譏劉備 少帝難升殿,陳留已入宮。
廟堂扶孟德,湖海笑元龍。未見凡梟隱,何嘲壯士慵?使君居百尺,我不在樓中。
其四 代劉備反駁許汜 子丹生豕犬,甘做富家翁。空負桓公意,枉交司馬情。
揮師亡漢水,授首送高平。此輩求田者,敢如嚴子陵?。
五、贊美劉備的詩句
1杜甫贊頌劉備的詩: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2臨江仙 登樓懷劉備斷了吳鉤真可恨,哪堪壯志東流!登臨絕頂尚無羞.辭猶為景賦,獨忘眾生憂.憑吊劉郎皆妄語,劉郎笑爾千秋:求田問舍敢言愁?使吾升百尺,爾可臥低樓.3登主樓懷劉備悼跳樓同門求田問舍唯堪笑,報國忘家烈可聞.不敢高聲因百尺,雖居鄙地亦三分.孤樓一躍埋輕骨,明月豈能照使君?自詡艱難無匹敵,只緣身已過浮云希望可以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