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兒童詩兩首詩句解釋(童年的水墨畫全文)
童年的水墨畫(組詩)
街頭
聽不見馬路上車輛的喧鬧,哪管它借梢頭廣播聲高。書頁在膝蓋上輕輕地翻動,嘴角旁動著絲絲抹不掉的笑。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了膝蓋,也想著“黑旋風”水戰“浪里白條”。
溪邊
垂柳把溪水當作梳妝的鏡子,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人影給溪水染綠了,釣竿上停著一只綠蜻蜓。忽然撲拉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
樹上
黃柏樹上一柄翠綠的大傘,一群白鴿在樹陰下跳舞歌唱。陽光在葉縫里悄悄地看, 千萬只眼睛織成一張光光的網, 仿佛老樹也變得年輕了,一次次鼓著綠色的手掌。
江上
像剛下水的鴨群,扇動翅膀排水戲耍。一雙雙小手撥動著浪花,你撥我濺笑聲哈哈,是哪個“水葫蘆”一下鉆入水中,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對虎牙。
二、關于水墨畫的詩句有哪些
1、墨萱圖·其一
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
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游子是那樣的苦啊!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抬頭看著一片云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2、墨梅
元代: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譯文
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別人夸它的顏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3、墨梅
宋代:張嵲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譯文
在山邊的幽谷里和水邊的村莊中,疏疏落落的梅花讓過客魂斷不舍。一直遺憾的是東風沒有情趣,越發地吹拂著煙霧似的朦朧細雨使黃昏更加暗淡。
4、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代:納蘭性德
疑將。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荷裳。被風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從此羈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螀。
譯文
秋夜雨灑落在疏窗上,那雨痕仿佛是屏風上畫出的水墨畫。能否請求高高的梧桐樹和燒殘的燈燭細做掂量,不要在此時再添人的愁緒池塘里,荷葉已經被秋風吹殘,那今夜誰來代替荷葉為鴛鴦們遮風擋雨呢?你將上路遠行,從此旅途勞頓,夢醒之時,唯有悲切的寒蟬聲相伴。
5、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圖題詩
清代:鄭燮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譯文
在衙門里休息的時候,聽見竹葉蕭蕭作響,仿佛聽見了百姓啼饑號寒的怨聲。我們雖然只是州縣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牽動著我們的感情。
三、童年的水墨畫打比方的詩句是
天空 藍藍天空 白云飄 白云下面風箏搖 細細線兒 長又長 小鳥也來湊熱鬧學校聽見小鳥枝頭歌唱只讀書聲傳遍校園書頁課桌輕輕翻動墨水從筆尖慢慢流出小手高高舉老師跟前也想向老師訴說自己心聲 花叢 蝴蝶停綠葉上微微振翅 蜻蜓陽光沐浴下悄悄飛動 綠草布滿了整空地 調皮孩子互相嬉戲 歡聲笑語融入整草地 "哈哈哈----" "哈哈哈----" 榕樹下 水珠青青荷葉上滾動 蛙鳴聲聲富有節奏 簇簇枝葉長滿榕樹 更想樹下品味書香 哪知自己現實 卻沉醉美麗仙境 哇--- 童年像幅水墨畫 自由自 悠自得 我陶醉其 譜寫闕動聽樂章 太陽努力散發著熱量綠葉也抱怨天氣太熱長長地木桿頂粘著粘糊糊面團正慢慢爬向正擦汗知了忽陣扇動翅膀聲音打破了寧靜野外又聽見蟬急促長鳴聲和孩子歡樂笑聲。
四、關于水墨畫的詩句有哪些
1、墨萱圖·其一 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 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游子是那樣的苦啊!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抬頭看著一片云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2、墨梅 元代: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譯文 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別人夸它的顏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3、墨梅 宋代:張嵲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譯文 在山邊的幽谷里和水邊的村莊中,疏疏落落的梅花讓過客魂斷不舍。一直遺憾的是東風沒有情趣,越發地吹拂著煙霧似的朦朧細雨使黃昏更加暗淡。
4、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代:納蘭性德 疑將。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
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荷裳。
被風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從此羈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螀。
譯文 秋夜雨灑落在疏窗上,那雨痕仿佛是屏風上畫出的水墨畫。能否請求高高的梧桐樹和燒殘的燈燭細做掂量,不要在此時再添人的愁緒池塘里,荷葉已經被秋風吹殘,那今夜誰來代替荷葉為鴛鴦們遮風擋雨呢?你將上路遠行,從此旅途勞頓,夢醒之時,唯有悲切的寒蟬聲相伴。
5、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圖題詩 清代:鄭燮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譯文 在衙門里休息的時候,聽見竹葉蕭蕭作響,仿佛聽見了百姓啼饑號寒的怨聲。我們雖然只是州縣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牽動著我們的感情。
五、關于水墨畫的詩句
《陳式水墨山水》年代: 唐 作者: 方干造化有功力,平分歸筆端。
溪如冰后聽,山似燒來看。立意雪髯出,支頤煙汗干。
世間從爾后,應覺致名難。《徐道士水墨屏四首》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雁側風前字,煙凝雨后情。
不知誰氏子,持鈞立江城。《題王起宗大橫披水墨作遠淡勢》年代: 宋 作者: 方回臥龍峰下草廬幽,門外橋橫水自流。
瀟灑王郎只數筆,淡云疏樹一天秋。《觀水墨障子》年代: 唐 作者: 李洞若非神助筆,硯水恐藏龍。
研盡一寸墨,掃成千仞峰。壁根堆亂石,床罅插枯松。
岳麓穿因鼠,湘江綻為蛩。掛衣嵐氣濕,夢枕浪頭舂。
只為少顏色,時人著意慵。《題水墨云山雨意畫》年代: 明 作者: 止庵法師云壓樹頭兼雨氣,水流溪口夾秋聲。
就巖著個茅亭子,不必青山定有名。《題水墨蓼花草蟲》年代: 明 作者: 劉基為愛江頭紅蓼花,秋來獨作草蟲家。
尋香粉蝶應隨夢,采蜜黃蜂不趁衙。絡緯語殘涼露滴,蜻蜓立困晚風斜。
畫圖水墨驚初見,卻似扁舟過赤沙。
六、兒童詩:《我想》、《童年的水墨畫》(課文、作者)的資料
我想(一) 我想把小手, 化作三秋桂子, 飄香宇宙, 連嫦娥也頻頻回望。
我想把腳丫, 化作潺潺流水, 讓母親河 永遠載舟遠航。 我想把眼睛 化作中秋的月亮, 榕樹下的孩子我想把身體 化作肥沃的土地, 讓西北部的不毛之地, 也有小麥的芳香。
我想(二) 我想把耳朵, 高高地懸掛空中, 時時提高警惕, 讓犯罪分子無處躲藏。9、兒童詩兩首 【教材簡析】 《我想》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
《童年的水墨畫》以跳躍的鏡頭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場景,如“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生動地展現了一個個快樂場面。 【設計理念】 在兒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麗;在他們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們看來,夢想可以無限飛翔,快樂可以無限傳達。
因此,教學中應放手讓學生朗讀,讓他們讀個夠,讀個透,結合誦讀,以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文本,體會詩歌情感,并且鑒賞詩歌寫法,用詩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建議】 1、重視朗讀訓練: 《我想》節奏齊整,韻律感很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讀材料,教學中,在不同的環節安排朗讀訓練,但要注意層次性,提升朗讀的質量。
《童年的水墨畫》則應重在讀出每個活動場景的趣味性。 2、鼓勵大膽想象,如: 《我想》一詩,學生通過想象一個個心愿的畫面,感受童年的異想天開,《童年的水墨畫》通過想象體會詩句所包含的動感畫面,感受童年的瑰麗多彩。
3、借鑒詩歌寫法: 學生自主比較兩首詩的異同,借鑒詩歌的表達方法,詩化自己的表達方式,及時抒于筆端。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丫”“汲”,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水墨畫”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誦喜歡的詩歌,感悟兒童詩的特點,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教學難點】 比較兩首兒童詩表達方式上的區別,領悟兒童詩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學習《我想》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⑴此時,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幫你實現一個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這是一個讓人感興趣的話題,尤其是孩子們,這一環節能令他們暢所欲言,一吐為快。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師從中更真切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⑵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實現那該多好啊!這不,有一個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寫進了詩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趕緊去讀讀吧。 (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詩歌。)
2、初獨詩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節讀詩(注意“丫”、“汲”的讀音)。 自由讀詩,讀通順,讀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交流作者在每一個小節里所表達的美好心愿。
(師隨機板書。) 3、精讀詩歌,進入情境: ⑴那么多愿望中,哪一個最令你神往?說說理由。
⑵誦讀最神往的愿望,品讀這一節詩句,想象畫面。 (讀通詩句,讀好詩句,調動多種感官體驗詩歌描繪的意境,學生大膽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會是怎樣的情景、怎樣的感覺;把眼睛裝在風箏上,還會看到什么,把自己種在土地上,還會變成什么……) ⑶想象“我”是在怎樣的情景下產生這些愿望? 有感情地朗讀。
4、賞析詩歌,領悟寫法: ⑴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這首詩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⑵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每一小節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 每一小節里都有一個疊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這樣的語句。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⑶生再次自由讀文,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 ⑷全體齊讀。
二、學習《童年的水墨畫》 1、自由讀詩: 生自由朗讀全詩,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2、理解大意: ⑴指名生讀詩,其余生邊聽邊試著在每節的標題后加上動詞,概括主要內容。
⑵生個別回答,教師隨機板書:“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 ⑶分組讀詩,生概括全詩大意。
⑷學生質疑,釋疑。 3、賞析詩句: ⑴畫出文中精彩的語句,反復誦讀、體會。
⑵欣賞交流佳句,如: “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像剛下水的鴨群,扇動翅膀拍水戲耍”等語句,體會詩句所包含的動感畫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⑶感情朗讀。
4、鑒賞寫法: ⑴默讀兩首詩,比較這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區別? ⑵交流感悟。 ⑶小結: 第一首,每小節的結構基本相同,并且都圍繞“夢想”這一主題,語言比較跳躍。
第二首,主要通過捕捉鏡頭來記錄童年生活場景,有一種動態的美,還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性。 ⑷模仿這兩首詩中的其中一首,記錄下自己的童年夢想與童年趣事。
⑸生動筆習作,教師巡視。 ⑹交流作品,師生互動點評。
三、總結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們記憶、收。
七、描寫童年的兒童詩除了童年的>;水墨畫我想<;
《云》 云像一個忙碌的畫家 在天空中畫出一幅又一幅的圖畫 云像一個貪玩的小搗蛋 常常忘了回家 《猴子》 猴子像個頑皮的小丑 整天在樹上蕩來蕩去 一會兒拉拉榕樹公公的胡子 一會拔掉桃樹阿姨的裝飾品 二、暗喻法—表現豐富的聯想 《媽媽 》 媽媽是一個鬧鐘 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媽媽的手》 媽媽的手 可以把白凈的米 變成香噴噴的飯 《樹》 春天的樹 是花兒們選美的舞臺 夏天的樹 是蟬兒們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樹 是水果們睡覺的搖籃 冬天的樹 是風兒們賽跑的運動場 《爸爸》 爸爸高興的時候 說話特別大聲 天花板都會震動 爸爸傷心的時候 眼睛呆呆的 好像一個木頭人 爸爸生氣的時候 好像火山爆發 誰碰到了 誰就倒霉 《風》 風兒 微笑 在樹上蕩秋千 在草原上賽跑 在院子里拿樹葉兒玩飛鏢游戲 〈微笑》 微笑是開在臉上的花朵 微笑是掛在嘴上的蜜糖 微笑比糖更甜 微笑比花更香 〈汽水》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氣 請你脫脫帽 你就生氣 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還 神不神氣 六、摹聲法—增加趣味 模仿自然萬物的聲音 例: 《風 》 風最討厭了 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邊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氣死我了 《老祖母的牙齒》 時間真是惡作劇 愛在祖母的牙齒開山洞 風兒更頑皮 在那山洞里鉆來鉆去 噓!噓!噓! 老祖母話兒半天才說一句 去!去!去! 逗得我們笑嘻嘻 《如果》 如果我是老師 我要常常上體育課 免得學生失望 如果我是爸爸 我一定要戒酒 免得媽媽常常傷心流淚 如果我是上帝 我要使人類只會笑不會哭 因為 每一個人笑起來都很可笑 八、夸張法—制造特別效果、加深印象 以描寫的數量、時間、行為、加油添醋、夸大描寫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氣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為他有「氣功」 只要單手輕輕一推 幾十輛車子就一動也不動了 九、疑問法—引起興趣,深入思考 《螃蟹》 螃蟹!螃蟹! 你為什么嘴巴吐白沫? 是不是剛剛吃過午餐, 正在刷牙漱口? 是不是在流口水, 媽媽 想吃我手里的大蘋果? 《皺紋》 老人的臉上, 有一條一條的皺紋; 大海的臉上, 也有一波一波的皺紋; 大海是不是也老了呢? 十、重疊法—詩的〃心跳〃—節奏,注意節奏要和情感一致 白鷺鷥 飛 飛 飛 飛到牛背上 , 歇歇腳 風來了! 飛 飛 飛 飛到田野上 泡泡水 飛 飛 飛 飛到稻草邊 捉迷藏 《扇子》 祖母手上的扇子, 畫了一只鳥 祖母搧呀搧! 鳥也飛呀飛! 祖母睡著了, 鳥也睡著了。
十一、故事詩—將故事寫成詩 例: 《葡萄架》 葡萄架,高又高, 上邊吊著紫葡萄。 紫葡萄,大又圓, 個的個兒,香又甜。
狐貍看見往上跳, 跳了半天鉤不到。 靠不到,心不甘, 不說自己笨, 倒說葡萄酸。
十二、呼告法—不論是否面對面相見直接呼叫對方使內容更深刻、生動 例: 《換新裝》 媽! 花園更換了 彩色鮮美的春裝; 樹木也換了 淡綠色的新衣裳; 遠山脫去灰色的外套, 穿上淺綠色的襯衫; 小草也穿著新的綠裙子, 在春風里擺動著呢! 媽!您看看, 都換了新裝啦! 媽!人家都換了新裝啦! 十三、對話法—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邊,易接受 例: 《游戲》 小弟弟 我們來游戲 姊姊當老師 你當學生 那么妹妹呢 小妹妹太小了 她什么也不會做。 我看—— 讓她當校長算了 十四、對比法—突顯內容、性質,包括顏色對比、形狀對比、動作對比、事件對比、人物對比、空間對比。
《私房錢》 爸爸的私房錢, 藏在工作帽上; 媽媽的私房錢, 藏在皮鞋下; 我的私房錢, 藏在肚子里。 《路燈》 白天 路燈是一棵棵的樹 晚上 就變成一朵朵的花。
《6和9》 6和9玩踩氣球游戲, 一不小心, 9把6的氣球踩爆了。 6不服氣地說, 你怎么能把氣球系在頭上!。
八、描寫水墨畫的詩詞
1、《題畫梅》清代:李方膺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釋義: 揮毫縱橫,水墨淋漓,那紙上儼然是幾朵綻開的梅花,美麗的梅花呵,但愿天風把你吹到千家萬戶,門前屋后都能見到你報春的身影,讓家家戶戶都能享受到你的清香,感受到春天的溫暖。
2、《畫鷹》唐代:杜甫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絳鏇光堪擿,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釋義: 潔白畫絹之上,突然騰起風霜氣,原來紙上蒼鷹,兇猛不同一般。竦起身軀,想要捕殺狡兔;側目而視,目光深碧銳利。
只要解開絲繩鐵環,畫鷹就會凌空飛去;只要輕輕呼喚一聲,畫鷹就會拍翅飛來。何時讓它搏擊凡鳥,我們就會見到凡鳥血灑草原的壯觀景象。
3、《題畫》明代:沈周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 微吟不道驚溪鳥,飛入亂云深處啼。
釋義: 拄著拐杖悠閑漫步在青山綠水之間,還未落山的太陽斜斜的掛在小橋的西邊。輕聲低語卻不小心驚飛了溪鳥,它們啼叫著飛入那亂云的深處。
4、《金陵圖》唐代:韋莊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滿故城。
釋義: 誰說畫不出六朝古都的傷心事,只不過是那些畫家為了迎合當權者的心態而不畫傷心圖而已。你看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畫中,枯老的樹木和寒涼的云朵充滿了整個金陵城。
5、《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清代:納蘭性德 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
歲晚憶曾游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絕頂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錫,溪頭釣,澗邊琴。此生著幾兩屐,誰識臥游心?準擬乘風歸去,錯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
布襪青鞋約,但向畫圖尋。 釋義: 空山梵唄,水月洞天,這世外幽靜的山林,不惹一絲世俗的塵埃。
還記得那夕陽西下時,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在懸崖絕頂之上的茅草屋中,一位老和尚正在沉吟。
行走在云山之中,垂釣于溪頭之上,彈琴于澗水邊,真是快活無比。隱居山中,四處云游,一生又能穿破幾雙鞋子,而我賞畫神游、的心情又有誰能理解?往日誤入仕途,貪圖富貴,如今悔恨,想要歸隱山林,但是這一愿望要到何日才能實現呢?只希冀從這畫中找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