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紅色和綠色的詩句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3.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4.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蘭 。
5.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
6.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7.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8.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9.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1.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線。
不知細對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豐樂亭游春 歐陽修
紅樹青山日欲斜,
長郊草色綠無涯。
游人不管春將老,
來往亭前踏落花。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有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2.含有“綠”的詩句或宋詞有哪些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
消魂,池塘別后,曾行處、綠妒輕裙.
遍綠野、嬉游醉眼,莫負青春.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綠暗紅嫣渾可事.綠楊庭院,暖風簾幕,有個人憔悴.
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窗濃睡.
池塘水綠風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面.---------《木蘭花 》 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墻頭丹杏雨馀花,門外綠楊風后絮.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綠陰春盡,飛絮繞香閣.
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游春路.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3.關于綠色的詩詞有哪些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鄉村四月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環山勝景 王良谷
三青高嶺峙東西,嶺上風光一望齊。
千頃綠疇平似掌,蒙蒙春雨動春犁。
環山勝景 王良谷
三青高嶺峙東西,嶺上風光一望齊。
千頃綠疇平似掌,蒙蒙春雨動春犁。
4.關于楓葉的宋詞
只找到一首,似乎宋人不怎么描寫楓,反而唐詩里比較多。
卜算子
蘇軾
缺月掛疏桐,
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
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
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也作:楓落吳江冷)。
【簡析】
這首詩寫于宋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因與時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見不合,出補外官。他看到當時地方官吏執行新法擾民,心中不滿,發泄于詞中,因而激怒新黨,被捕入獄,歷時百余日。出獄后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暫居定慧院。
這首詞的境界,確如黃庭堅所說:“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這種高曠灑脫、絕去塵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藝術技巧。作者“以性靈詠物語”,取神題外,意中設境,托物寓人;在對孤鴻和月夜環境背景的描寫中,選景敘事均簡約凝練,空靈飛動,含蓄蘊藉,生動傳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桐枝。有恨的,究竟是孤鴻還是幽人?靜夜如此寂寞,又何須漏壺提醒辰次?月兒依然殘缺。不見有清滿的佳期!疏淡的笑墨,似寫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詞境,難歇哀憤的心。
5.有關于春意紅的詩詞嗎散文,古詩詞均可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詩經·小雅·出車》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史記·秦始皇本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昚虛《闕題》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唐 劉昚虛《闕題》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唐 王涯《春游曲》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 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 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唐 丘為《題農父廬舍》 不覺春風換柳條 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唐 趙嘏《喜張沨及第》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
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唐·東方虬《春雪》 馬踏春泥半是花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唐·劉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劉方平《夜月》 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落花滿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儲光羲《答王十三維》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風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 唐·盧僎《歲晚還交臺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寂寞搖空枝 唐·楊凌《句》 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 唐·溫庭范《題望苑驛》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五代前蜀·韋莊《菩薩蠻》 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 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樓春》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 宋·錢惟演《木蘭花》 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 宋·張來《春日》 老樹著花無丑枝 宋·梅堯臣《東溪》:“野島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 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宋·梅堯臣《蘇幕遮》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宋·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春色惱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宋·王安石《春夜》 惱人天氣又春陰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宋·蘇軾《定風波》 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宋·蘇軾《一叢花》 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春風自恨無情水,吹得東流竟日西 宋·蘇軾《往年宿瓜步夢中得小詩錄示民師》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宋·秦觀《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
6.含有紅、黃、綠的詩句
含有紅、黃、綠的詩句如下:
1、青紫朱綠黃白紅-----宋 李石 《東山行》
2、紅黃萼綠蠟鴛鴦-----宋 楊萬里 《曉起探梅四首》
3、綠外濃黃白外紅-----宋 姚勉 《花障》
4、黃紅紫綠巖巒上-----宋 趙立夫 《楓》
《曉起探梅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楊萬里
一祖南枝泒五房,紅黃萼綠蠟鴛鴦。
杏紅千葉元無種,誰子翻騰個樣妝。
《楓》
年代: 宋 作者: 趙立夫
黃紅紫綠巖巒上,遠近高低松竹間。
山色未應秋后老,靈楓方為駐童顏。
7.關于“綠色”的詩詞有哪些
1.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五代: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譯文:春風吹回來了,庭院里的雜草變綠了,柳樹也生出了嫩葉,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繼續來到人間。
2.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先秦:佚名《綠衣》
譯文: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面子黃里子。
3. 綠蕪墻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宋代:陳克《菩薩蠻·綠蕪墻繞青苔院》
譯文:綠草叢生的圍墻,環繞著長滿青苔的庭院。
4.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去。--清代:納蘭性德《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
譯文:又來到昔日折柳相送友人的故地,騎馬默默垂鞭徐行,心緒沉沉惝恍迷離,在無望的秋思之途踏行。衰草無邊已了無生趣。大雁遠去關塞遙遠。
5. 綠凈春深好染衣。際柴扉。--宋代:賀鑄《釣船歸·綠凈春深好染衣》
譯文:綠色純粹,盛春時節的綠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濃烈春意觸近柴扉。
6.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宋代:賀鑄《綠羅裙·東風柳陌長》
譯文: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一見到綠茵芳草,便覺得是她穿636f7079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3396335著綠羅裙飄然而降,無限深情的眷戀也因此稍有依托。
7. 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予發曲局,薄言歸沐。--先秦:佚名《采綠》
譯文:整天在外采藎草,采了一捧還不到。我的頭發亂蓬蓬,趕快回家洗沐好。
8. 小綠間長紅,露蕊煙叢。花開花落昔年同。--宋代:晏幾道《浪淘沙·小綠間長紅》
譯文:小小的綠蔭叢中,開著嫣紅的鮮花;陰露滋潤著花蕊,隱約地嬌羞地藏在迷蒙的薄霧之中。花開花落,年年都是一樣的。
9. 綠蕪凋盡臺城路,殊鄉又逢秋晚。--宋代:周邦彥《齊天樂·綠蕪凋盡臺城路》
譯文:秋景蕭條,客子秋心寥落,正如雜草凋敝窮竭至極的臺城。身處異鄉又正逢晚秋心中悲中逢悲,更添傷感。
10. 綠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風靜帆收。--宋代:晁補之《臨江仙·綠暗汀洲三月暮》
譯文:正是三月暮春時節,水邊平地上長滿了青草,一片暗綠。花兒已開始凋謝,沒有一絲風,船帆也都卷起來了。
8.有關于春意紅的詩詞嗎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詩經·小雅·出車》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史記·秦始皇本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昚虛《闕題》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唐 劉昚虛《闕題》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唐 王涯《春游曲》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 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 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唐 丘為《題農父廬舍》 不覺春風換柳條 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唐 趙嘏《喜張沨及第》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
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唐·東方虬《春雪》 馬踏春泥半是花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唐·劉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劉方平《夜月》 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落花滿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儲光羲《答王十三維》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風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 唐·盧僎《歲晚還交臺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寂寞搖空枝 唐·楊凌《句》 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 唐·溫庭范《題望苑驛》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五代前蜀·韋莊《菩薩蠻》 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 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樓春》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 宋·錢惟演《木蘭花》 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 宋·張來《春日》 老樹著花無丑枝 宋·梅堯臣《東溪》:“野島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宋·梅堯臣《蘇幕遮》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宋·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春色惱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宋·王安石《春夜》 惱人天氣又春陰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宋·蘇軾《定風波》 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宋·蘇軾《一叢花》 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春風自恨無情水,吹得東流竟日西 宋·蘇軾《往年宿瓜步夢中得小詩錄示民師》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宋·秦觀《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