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唐詩宋詞的班會
題龍陽縣青草湖 唐溫如西風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發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滿船星夢壓星河。初唐的《春江花月夜》,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與之相對應的另一首唐詩,晚唐詩人唐溫如唯一的傳世之作《題龍陽縣青草湖》,似乎可以作為晚唐詩歌的一個清新點綴。關于作者,歷史上沒有只言片語的記載。
這首詩就像是他的一幅自畫像,讀過之后詩人的風貌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詩題中的龍陽縣,即今天湖南漢壽。
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東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試題中說青草湖,而詩中又寫為“洞庭”,是因為兩水相連相通的緣故。
這是一首極富藝術個性的紀游詩。開首兩句,詩人把對歷史的追憶與對眼前壯闊的自然景色的描繪巧妙地結合起來,以虛幻的神話傳遞出真實的感情:在秋風颯颯、廣袤無垠的洞庭湖上,泛起層層白波,讓人不由想起白發湘君的形象。
傳說湘君聞帝舜死于蒼梧之野,啼竹成斑,那是夠悲切了;而今蕭瑟的秋景,也使美麗的湘君一夜白發,洞庭秋色是多么觸目驚心。后兩句則是對夢的描述,醉酒之后的詩人感覺好像是在銀河里蕩波,夢境里留下的是無盡的惆悵。
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筆調輕靈,無一粘筆,是這首詩在藝術上的主要特色。詩人著意于真情實感的表現,并不拘泥于形貌,因而寫來不拘一格,超塵脫俗。
古代寫夢的詩歌不少,象這首詩歌寫得清新奇麗而又含蓄豐富,無論寫景敘夢,詩境之縹緲奇幻,構思之新穎獨特,為前人詩作少見。望洞庭 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中一青螺。歷來描寫洞庭景色的詩文很多,要寫得別開生面、獨樹一幟是十分不易。
劉禹錫這首《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輕輕著筆,配以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把洞庭美景再現紙上,表現出驚人的藝術功力。尤其是后兩句,把君山比喻作“白銀盤中一青螺”,是匪夷所思的妙句。
然而,它的擅勝之處不只表現在設喻的精警上,可貴的是它所表現的壯闊不凡的氣度和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這首詩歌沒有蕩思八極、納須彌于芥子的氣魄,是難以措筆的。
一首山水小詩,見出詩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采。花非花 白居易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風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白居易詩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
這首“花非花”卻頗有些朦朧的味道,是白詩中的一個特例。該詩由一連串比喻構成,它們環環相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復以鮮明的形象突出一個未曾說明的喻意。
這叫做博喻。此詩中只見喻體而不見喻本,從而為此詩的意境蒙上了一層“朦朧”色彩。
此詩運用三字句與七字句輪換的形式,是當時民間歌謠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節律整飭與錯綜之美,極似后來的小令。后人竟采此詩句法為詞調,以“花非花”為調名。
詞對五七言詩在內容上的一大轉關,就在于更傾向于人的內在心境的表現。在這點上,此詩也與詞相近。
這種“詩似小詞”的現象,出現在唐代較早從事詞體創作的詩人白居易筆下,很自然。南園十三首(其一) 李賀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
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南園十三首》是李賀回鄉居住,家中所作。
這是一首描寫南園景色、慨嘆春暮花落的小詩。前兩句寫花開:春回大地,南園百花競放,艷麗多姿,把鮮花比喻作越地美女的面頰,賦予物以某種人的素質,顯得格外精神。
后兩句寫花落:日中花開,眼前一片姹紫嫣紅,日暮就落下了,隨著春風飄落滿地。一前一后“越女腮”和“嫁”相映照,越發顯得有些辛酸。
這首七言絕句,以賦筆為主,兼用比興手法,清新委婉,風格別具,是不可多得的抒情佳作。隴西行 王維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
都使軍書至,匈奴圍酒泉。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
這是王維用樂府舊題寫的一首邊塞詩。詩一開頭,便寫告急途中,軍使躍馬揚鞭,飛馳而來。
一、二句形容“一走馬”、“一揚鞭”,“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風馳一般閃過,以夸張的語言渲染了十萬火急的緊張氣氛。中間兩句點明了騎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
一個“圍”字顯示了情形嚴重,一個“至”字則交待了軍書終于及時送達。最后兩句,補充交待了氣候對烽火報警的影響。
按理,應該先見烽火,后到軍書,然而現在是先接到軍書,卻見滿天大雪,望斷關山,不見烽火。寫到這里,全詩嘎然而止,給讀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盡管形勢告急,氣氛緊張,詩中表現的情緒卻是熱烈、鎮定和自信。這首詩取材很有特點。
它反映的是邊塞戰爭,詩人著眼點不在邊關如何被圍、軍書送達后援軍如何出動,而是擷取軍史飛馬告急的片斷去描寫。這種寫法,節奏短促、一氣呵成,在藝術構思上顯得不落俗套。
霜 月 李商隱初聞征雁已無蟬,白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它的特點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興。讀了李商隱這首《霜月》,就會有這樣的感受。
這詩是寫深秋季節,在一座臨水高樓上觀賞霜月交輝的夜景。秋天,草木搖落而變衰,清霄的月影霜痕卻格外光明皎潔。
樹枝上已聽不見。
2.關于古詩的小學生的班會串詞
1、月落烏啼霜滿天(《楓橋夜泊》張繼) 2、天街夜色涼如水(《七夕》杜牧) 3、水村山郭酒旗風(《江南春》杜牧) 4、風光不與四時同(《曉出凈慈寺》楊萬里) 5、同作逐臣君更遠(《重送裴郎中貶吉州》劉長卿) 6、遠芳侵古道(《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7、道人不是悲秋客(《題淮南寺》程顥) 8、客心爭日月(《蜀道后期》張說) 好山好水看不夠,馬蹄催趁月明歸。
——岳飛《池州翠微亭》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238653332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子夜吳歌(三)秋歌》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李白《軍行》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潛《歸田園居》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李賀《馬詩》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境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繆氏子《賦新月》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戴叔倫《蘭溪棹歌》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司空曙《江村即事》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月下獨酌》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 建《十五夜望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月夜》 劉方平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月懷遠》 (張九齡)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霜月》 (李商隱)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中秋月》(蘇軾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劉禹錫) 舉杯邀明月——月行卻與人相隨——隨君直到夜郎西 西風殘照,漢家陵闋 闕下名不聞 聞說雙溪春尚好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漫步從頭越。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獨釣寒江雪 謝公行處蒼苔沒 沒入石棱中 眾星羅秋旻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村南村北響繅車。
3.關于古詩的小學生的班會串詞
1、月落烏啼霜滿天(《楓橋夜泊》張繼)
2、天街夜色涼如水(《七夕》杜牧)
3、水村山郭酒旗風(《江南春》杜牧)
4、風光不與四時同(《曉出凈慈寺》楊萬里)
5、同作逐臣君更遠(《重送裴郎中貶吉州》劉長卿)
6、遠芳侵古道(《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7、道人不是悲秋客(《題淮南寺》程顥)
8、客心爭日月(《蜀道后期》張說)
好山好水看不夠,馬蹄催趁月明歸。——岳飛《池州翠微亭》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238653332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子夜吳歌(三)秋歌》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李白《軍行》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潛《歸田園居》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境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繆氏子《賦新月》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戴叔倫《蘭溪棹歌》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 建《十五夜望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月夜》 劉方平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 (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月懷遠》 (張九齡)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霜月》 (李商隱)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中秋月》(蘇軾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劉禹錫)
舉杯邀明月——月行卻與人相隨——隨君直到夜郎西
西風殘照,漢家陵闋
闕下名不聞
聞說雙溪春尚好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漫步從頭越。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獨釣寒江雪
謝公行處蒼苔沒
沒入石棱中
眾星羅秋旻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村南村北響繅車
4.主題是古詩詞的班會,求稿
贊美梅的不畏嚴寒,綻放美麗: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贊美菊高潔: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贊美竹的堅韌和氣節: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詠鵝:
鵝 鵝 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詠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稱贊野草的生生不息: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初春,草色迷人: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贊美大自然生意盎然,欣欣向榮: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贊美蓮花潔身自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贊美女子的美麗: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妍姿巧笑,和媚心腸。
知音識曲,善為樂方。 哀弦微妙,清氣含芳。
流鄭激楚,度宮中商。 感心動耳,綺麗難忘。
離鳥夕宿,在彼中洲。 延頸鼓翼,悲鳴相求。
眷然顧之,使我心愁。 嗟爾昔人,何以忘憂?
贊美魚的自在: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中有雙鯉魚,相戲碧波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5.小學經典誦讀主題班會 主持人稿
甲:敬愛的老師乙:親愛的同學們,合:大家早上好!甲: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 乙:華夏源遠流長的經典詩文,是文化藝苑中經久不衰的瑰寶。甲:我們贊美那些古代的詩人們,他們對生活有獨特的體驗,譜寫了一首首動人的詩句。乙:我們吟頌那些優美的詩歌,他們膾炙人口,意境相隨,使人得到心靈的熏陶甲:讀千古美文,同經典相伴。 乙:誦中華經典,與圣賢同行。 合:現在開始! 乙:首先,請欣賞甲:從古至盡,多少詩人望月抒懷,借月詠懷之作,世代不絕。千百年來,我們吟詠著它,在花前月下與親朋相聚;在異地它鄉思念故鄉親人。接下來,讓我們和三(2)班一起步入月的世界。請欣賞《詩歌與月亮》。請三(3)班做好準備。乙:華夏五千年,我們都是龍的子孫,我們都流淌著龍的鮮血。請欣賞三(3)班的同學為我們帶來配樂吟唱《龍的傳人》。三(4)班請準備。甲:我們讀詩文,讀經典,并不是讓我們變成書呆子,而是讓我們能從經典詩文里面學習做人的道理。下面請三(4)班同學給我們展示《讀千古詩文,做少年君子》。乙:我們的古詩文,形式多樣 內容豐富,特別是其中的送別詩文,猶如陣陣春雨,滋潤著我們的心靈。甲:送別詩像一杯酒、一首歌,又像一道風景,悠悠流長,請欣賞四(1)班同學帶來的《送別詩組合》。四(2)班請準備。乙:四(2)班也為我們帶來了膾炙人口的古詩,請欣賞《春天的贊歌》。請四(3)班做好準備。甲:今天我們相聚,一首首搖曳的小詩讓我們心醉。聽,明媚的陽光帶來了春的聲音。下面請四(3)班同學為我們朗誦《春之聲》。四(4)請做好準備。乙:今日事今日畢,莫等明日在努力,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抓住今天的寶貴時間,好好學習,銳意進取。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下面,請欣賞由四(4)班同學為大家帶來的《昨日歌今日歌明日歌》。五(1)班請做好準備。甲: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戰鼓咚咚敲響時,當祖國陷于危難之時,就需要我們挺身而上。五(1)班的同學們則要用他們滿腔的熱情來朗誦《我的中國心》。請五(2)班同學做準備。
乙:李白的一曲《將進酒》,傾訴了一片赤子情懷
甲:報效祖國,從來就是每個人心中最偉大的理想。乙:春天又是一幅水彩畫,艷麗而真切。春天孕育著生命與希望,春給人以鼓舞和信心,引來無數的文人墨客對它的贊美。下面,請欣賞五(2)班為我們帶的配樂吟唱《春之聲》。五(3)班請準備甲:中國曾被稱為詩的國度,中華優秀文化的發展,需要我們去傳承與張揚,請欣賞五(3)班帶來的《誦讀千古美文,承傳中華文明》。請五(4)班做準備。乙:在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松林升起,小舟在日月湖面蕩漾,花影在水畔輕輕搖曳甲:如此怡情美景,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五(4)帶來的《春江花月夜》 甲:中華經典的鏗鏘音韻還在我們耳邊回響。
乙:中華經典的千古風韻還在我們心頭蕩漾。
甲:誦讀中華經典,讓優秀的民族精神在我們血脈中流淌。
乙:誦讀中華經典,讓民族文化智慧支撐我們人格的脊梁。
甲:讓我們學詩、用詩、賞詩、寫詩,讓經典詩詞豐富我們的生活,美化我們的心靈;男:讓我們生活有詩意,心中有詩情,做一名感情豐富,心靈高尚,會生活、懂生活、愛生活的人,讓我們:——(合)把經典誦讀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飛向未來。甲: 經典古詩文誦讀比賽活動(合)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