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什么歌是以唐詩宋詞為歌詞的呢
推薦幾首有名的好聽的:1.歌名:月滿西樓演唱:廖昌永詞:李清照(原詞名: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
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2.歌名:送別演唱:合唱
詞: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3.三國演義主題曲: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演唱:楊洪基詞:楊慎(1488——1559)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4.歌名:葬花吟詞:出自紅樓夢唱:童麗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5.幾多愁唱:鄧麗君詞: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
只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
只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雕欄玉砌應猶
只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請問,有哪些現代的流行歌,是以唐詩宋詞做歌詞的
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是一張《淡淡幽情》的專輯,其中收錄了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戲樓),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范仲淹的《蘇幕遮》(碧云天,黃葉地),秦少游的《桃園憶故人》(玉樓深鎖多情種),聶勝瓊的《鷓鴣天》(玉慘花愁出鳳城),李煜的《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和《虞美人》,歐陽修的《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這個瓊瑤也用過,用在她為《煙鎖重樓》還是《新月格格》所寫的插曲《鴛鴦錦》里,柳詠的《雨霖鈴》,辛棄疾的《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等,有臺灣名聲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劉家昌、翁清溪、陳楊等譜曲,曲與詞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是這張專輯成為現代音樂史上足以傳頌的極品,《音像世界雜志》曾將該片評為“十張最適合在夜晚用心聆聽的專輯”。
這張專輯里最有名的兩首,一個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一個就是后來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長久》,那倒是對這首古典佳作現代版詮釋了。這首詞其實在大陸也有多個譜曲版本,映象最深的是在83、84年播出的電視連續劇《武松》中,張都監家的丫鬟,后來為武松跳樓的那個,就曾彈唱了這一曲。
但這些多屬于聲樂作品的范疇,與流行隔著一段距離。但從另一個角度上,說明了經典詩詞與音樂的融合性。
我們再來換一個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現一種通俗文化,而古典詩詞的介入,恰好將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眾人面前,也正說明了,藝術其實并無雅與俗不可逾越之鴻溝,關鍵在于融合的手段了。 要說的是,很多拿來主義的詩詞歌曲,較為普遍地被運用在反映一些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恰到好處來表現或烘托劇中人物的一種情緒或胸懷。
大家比較熟悉的有岳飛的《滿江紅》,在電視連續劇《射雕英雄傳》和其他一些與岳飛相關的影視作品中都曾被譜曲配唱,最有名的可能要數張明敏的那個版本到了。香港的武俠劇和歷史劇中是最愛用這類作品的。
而大陸方面,則多在表現某一主題的文藝活動中,喜歡講一些相關的唐詩宋詞譜曲演唱,比如孟郊的《游子吟》等,來表現一種既定的主題,籍詩詞的影響力與歌曲的感染力來引導聽眾進入狀態,從而受到預定的效果。另外一首廣為傳唱的則是徐小鳳的那首《別亦難》,用的是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唐詩宋詞構成了現代流行歌曲與創作的一個重要素材來源,并成為其創作的一種表達方式. 文學創作素來講究一個廣征博引,引經據典,物為我用,從而提示其所表現主體的廣泛性.許多現代的流行詞作人,更是希望借用一些古典詩詞中的典故或內容,將其展開或以其為思路加以演繹,繼而展現一段現代的故事情感。這方面最為突出的有兩個人,一是臺灣的瓊瑤,她的很多歌詞里都喜歡借用一些唐詩宋詞中的名句,如“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庭院深深幾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等,這與她一貫苦惱經營的古典婉約女子的形象是十分吻合的,也非常配合她所創作出的各種形象,一派的詩情畫意,不食人間煙火狀。
另一個是大陸的陳小奇,他是大陸歌壇嶺南派創作人的領軍人物。他又一個頗有吳市影響的的“濤聲依舊三部曲”,《濤聲依舊》(毛寧)、《白云深處》(廖百威)和《巴山夜雨》(李進),單從歌名上來看,已經是和古詩詞有扯不斷的聯系了。
《濤聲依舊》中他分別用到張繼的《楓橋夜泊》(“留下一盞漁火讓它停泊在楓橋邊”,“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白云深處》則分別用到“白云深處有人家”還有杜牧的《山行》(“坐在路口對著夕陽西下,白云深處沒有你的家,你說你喜歡這楓林景色,其實這霜葉也不是當年的二月花”,“等車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幅畫,卷起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車的你為什么還慘不破這一霎那?別為一首歌把你的心唱啞”。后來他又寫了《煙花三月》,《朝云暮雨》(均為吳滌清演唱),還有一首毛寧的《大浪淘沙》,他是大陸詞作家里古風最重的一個,喜歡講古詩詞中的名句或典故經過演繹與現代人的情感相結合而成歌詞,由此而形成他獨特的陳氏風格,也為中文流行歌詞創作形成一個典范。
不過他主要是以描寫個人情感為主. 后來有一個馮小泉,因為他本身史學民族樂器出身的,所以對民族文化自認就有很深的興趣與植根,他的詞作中也較多運用古詩詞典故或名句,多是以古詩詞來營造一種氛圍,表現一種氣魄,表達一種情懷,更偏重于一種社會責任和民族情懷的東西,比較熟悉的有《中華民謠》(“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風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沒有,大雁飛過菊花插滿頭”)哈有《秋水長天》等。 還有一些流行歌曲喜歡用唐詩宋詞的標題或名句來作為歌詞,這方面的例子就比較多了,有劉海波的《人面桃花》,白雪的《聲聲慢》,AGIN樂隊的《烽火揚州路》,陳明的《回首燈火闌珊處有你》,唐朝樂隊的《夢回唐朝》、《月夢》等等,這些歌詞創作只是借用唐詩宋詞或其中某個著名詞語,其實。
3.帶有唐詩宋詞的流行歌曲歌詞
歌曲:明月光
歌手:陸毅/張靜初
電影七劍主題曲
窗前明月光,
讓塞外的人都愁斷了腸;
疑是地上霜,
相思都寫在了誰的臉上;
舉頭望明月,
到底天上人間有何分別;
低頭思故鄉,
是因為菊花黃.
窗前明月光,
讓我的夢境里月圓又亮;
疑是地上霜,
可心卻不知不覺發了燙;
舉頭望明月,
淚水就順著臉龐倒流淌;
低頭思故鄉,
是因為菊花香.
情字怎么能讓愛人受傷,
才知道相思也有重量,
今生卻不是夢一場,
前世我倆是對鴛鴦,
游戲在屋前小池塘,
風吹少年郎,
獨來獨往,
眼前的船兒吶,
如月亮,
都上了情的當,
各在一方人海茫茫,
誰又比誰的相思長.
窗前明月光,
讓塞外的人都愁斷了腸;
疑是地上霜,
可心卻不知不覺發了燙;
舉頭望明月,
到底天上人間有何分別;
低頭思故鄉,
是因為菊花香.
4.有什么歌是用唐詩宋詞來做歌詞的
你和我的時光 - 張惠妹詞:吳青峰曲:吳青峰開始的我單純唱著歌有時孤單有時哼著快樂最難忘的全是你們讓我總不是一個人后來我們走遍了青春用我歌聲填滿紀念場合也許清晨也許黃昏多少過程多少人生來吧容我繼續唱 任故事流轉好像是稀松平常 簡單的晚餐夢吧讓我唱出你 未完成的告白回憶聚又散 晚安過每一個夜晚多少吶喊 你陪我度過一段時光 你們和我相擁陪我笑 陪我哭慶幸有你分擔感傷來吧容我繼續講 故事的平凡好像是一起分享 同桌的晚餐是吧 是你給的愛 一如繁花盛開季節去又來 暖和了每一個溫暖來吧容我繼續講 故事的平凡好像是一起分享同桌的晚餐是吧 是你給的愛 一如繁花盛開季節去又來 暖和了每一個溫暖回憶聚又散 晚安過每一個夜晚。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哪些歌是唐詩宋詞昆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