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詞有哪些
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好事近·西湖【宋】辛棄疾日日過西湖,冷浸一天寒玉。
山色雖言如畫,想畫時難邈。前弦后管夾歌鐘,才斷又重續。
相次藕花開也,幾蘭舟飛逐。南柯子【宋】王炎山冥云陰重,天寒雨意濃。
數枝幽艷濕蹄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
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卜算子·落齒【宋】辛棄疾剛者不堅牢,柔底難催挫。
不信張開口角看,舌在牙先墮。已缺兩邊廂,又豁中間個。
說與兒曹莫笑翁,狗竇從君過。謁金門【宋】陳克愁脈脈,目斷江南江北。
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細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
簾外落花飛不得,東風無氣力。如夢令。
2. 中國古代十大詩詞作家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吧1.李白——中國人最為熟知的偉大詩人入選理由:人盡皆知,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一瀉千里,寄興無端的盛唐氣象,是文學史上不可復制與模仿的神話。
生平:( 701年2月8日-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 , “詩俠”之稱。
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 代表作品: 《望廬山瀑布》,《臨終歌》,《江上吟》,《蜀道難》 2.蘇軾——始開詞境的千古文豪入選理由:以詩為詞的第一人,提高詞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詩詞文章書畫皆絕。
生平:(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漢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3.杜甫——憂國憂民,一代詩史入選理由:其詩具有極高史學價值,亦有極高藝術價值。
生平:(712~770) 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400多首,詩藝精湛,被后世尊稱為“詩圣”。 4.白居易——天長地久有時盡,詩名綿綿無絕期入選理由:新樂府運動倡導人,其注重寫實的是個理論具有重要地位。
生平:(772年~846年),漢族,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唐代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5.辛棄疾——金戈鐵馬,一懷國恨入選理由:以文為詞,為宋詞發展帶來巨大改革,“辛派詞人”在南宋詞壇影響巨大。生平:(1140.5.18-1207.10.3),南宋愛國詞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軒,因此自號“稼軒居士”。漢族,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風閘村)人。
辛棄疾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
他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 6.李煜——春花秋月,后主遺恨入選理由:王國維先生評價:“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生平:著名的有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漢族,在位時間(961-975),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
后為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
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詩.被稱為“千古詞帝”。
7.納蘭性德——和淚泣血的真情人入選理由:愛情詩詞包含真情,歷來為人吟詠稱頌。宋代之后,詞史上的第一人。
生平: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康熙十二年進士。大學士明珠長子。
他淡泊名利,善騎射,好讀書,擅長于詞。蘭詞初名《側帽》,后名《飲水》,現統稱納蘭詞。
8.李清照——羞煞須眉的巾幗詞客入選理由:女性詞人中的佼佼者,其作品傳誦千古,為人民熟知與喜愛。生平:李清照(1084.2.5—1155.4.10)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濟南章丘人,婉約派代表詞人。
清照創詞“別是一家”之說,創“易安體”,為宋詞大家。詞集名《漱玉集》,今本皆為后人所輯。
9.劉永——才子詞人,白衣卿相入選理由:首開慢詞體制,以俚俗語言入詞,對宋詞改革創新貢獻巨大。“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生平:(約987年—約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鈴》。原名三變,字景莊。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
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許。
10.李商隱—— 朦朧濃麗,恍若仙境入選理由:愛情詩為其一絕,千百年來被傳誦不休,后世“西昆體”等皆以李商隱為宗。生平:晚唐著名詩人。
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以上不過我一家之言,主要考慮他們的知名度與對詩詞發展的貢獻,所列舉皆為唐宋時期的詩人詞人,像三曹父子,建安七子等其實也可入選,但因為十個名額實在太少,難以取舍。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3. 宋詞十首——注明作者
1蘇軾
⑴浣溪沙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⑵西江月 重九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凄涼南浦。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⑶南鄉子 自述
涼簟碧紗廚,一枕清風晝睡馀。睡聽晚衙無一事,徐徐,讀盡床頭幾卷書。
搔首賦歸歟,自覺功名懶更疏。若問使君才與術,何如?占得人間一味愚。
2陸游
⑴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凄涼.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
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
⑵夜游宮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候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3辛棄疾
⑴鷓鴣天 送人
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4歐陽修
⑴長相思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別離,低頭雙淚垂.
長江東,長江西,兩岸鴛鴦兩處飛,相逢知幾時
⑵清平樂
小庭春老,碧砌紅萱草。長憶小闌閑共繞,攜手綠叢含笑。
別來音信全無,舊期前事堪猜。門掩日斜人靜,落花愁點青苔。
5李清照
⑴好事近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后,正是傷春時節。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鴂。
⑵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4. 宋詞中最有名的作者是那些,他們的代表作又有哪些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代表作:《水調歌頭.中秋》《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辛棄疾,字稼軒。代表作《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清平樂.村居》《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破陣子》《青玉案.元夕》等等。
以上兩人并稱蘇辛,是豪放派代表。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代表作《點絳唇》《永遇樂.落日熔金》《武陵春》《如夢令》。
最有名的是以上三人。
柳永。代表作《雨霖鈴》
歐陽修,代表作《生查子》
范仲淹,代表作《漁家傲》
秦觀,代表作《鵲橋仙》
5. 宋代大約有多少個宋詞作家
1、婉約派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周邦彥、李清照、姜夔
代表作: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周邦彥:蘭陵王(柳陰直)、蝶戀花(月皎驚烏棲不定)、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
婉約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內容比較窄狹.由于長期以來詞多趨于宛轉柔美,人們便形成了以婉約為正宗的觀念.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彥等詞家為“詞之正宗”,正代表了這種看法.婉約詞風長期支配詞壇,直到南宋姜夔、吳文英、張炎等大批詞家,無不從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響.
2、豪放派
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張元干、張孝祥等.
代表作: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江城子·密州出獵》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張元干:賀新郎(夢繞神州路)
張孝祥:六州歌頭(長淮望斷)
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
豪放派的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
句法和字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黃庭堅、晁補之、賀鑄等人都有這類風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時代巨變,悲壯慷慨的高亢之7a686964616f31333361326265調,應運發展,蔚然成風,辛棄疾更成為創作豪放詞的一代巨擘和領袖.豪放詞派不但屹然別立一宗,震爍宋代詞壇,而且廣泛地沾溉詞林后學,從宋、金直到清代,歷來都有標舉豪放旗幟,大力學習蘇、辛的詞人.
6. 宋詞作者
北宋學者周敦頤的【愛蓮說】,是一篇議論散文。。不屬于詞。。
~~~~~~~~~~~~~~~~~~~~~~~~~~~
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án)。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有的版本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漣(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xiè)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愛,陶后鮮(xiǎn)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譯文:
水上和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可愛的是很多的。晉代陶淵明只愛菊花。自李氏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十分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歡蓮花的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是貫通(空心)的,外形是挺直的,不牽蔓,不分枝,香氣傳播得越遠越清幽,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它們,卻不可親近而輕慢的把玩它。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富貴的人;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人。唉!愛菊花的人,陶淵明后就很少聽見了。愛蓮花的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至于愛牡丹的人,當然人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