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贊美老師的宋詞
1、《堅老師相訪誦法華經如流》宋代李石
八十童顛抹霜雪,琉璃碧眼蓮華舌。
不將象步蹴驢騾,坐與如來過小劫。
白話譯文
八十個顛抹霜雪,琉璃碧眼蓮花舌頭。不將象步踢驢騾,因與如來一劫。
2、《南華老師示四韻,事忙,姑以一偈答之》宋代蘇軾
惡業相纏五十年,常行八棒十三禪。
卻著衲衣歸玉局,自疑身是五通仙。
白話譯文
惡業相纏五十年,常行八棒十三禪。拒絕穿僧衣歸玉局,自我懷疑自己是五通仙。
3、《西山凈土庵奉寄具足孤松老師》宋代釋紹曇
云檐掃榻延居夏,白蓮香散東林社。
澗水松風說苦空,不資中有生清泰。
殷勤寄問老孤松,具足門中有正宗,
灼然嫌佛不肯做,觀棲不在梧桐樹。
白話譯文
云檐掃床延在夏季,白蓮花香散東林社。澗水松風說苦空,沒有資金中有生清泰。
殷勤寄問老挺拔的孤松傲然,具備門中有正宗,顯然懷疑佛不肯做,看在不在梧桐樹。
4、《衡陽別妙喜老師》宋代釋了演
倒騎鐵馬渡瀟湘,澗草巖花不覆藏。
回雁峰高親到頂,了無佛法可商量。
白話譯文
倒騎鐵馬渡過瀟湘,山澗草巖花不覆藏。回雁峰高親到山頂,完全沒有佛法可以商量。
5、《芝田老師索余作松石因書此詩》宋代釋文珦
學畫同學書,藝精人已老。
三年始向學,一紙未能好。
墨淡石不蒼,筆枯松亦槁。
芝翁索此圖,遺笑應絕倒。
白話譯文
學習繪畫和學習,技藝精人已老。三年開始向學,一紙不能好。墨淡石不蒼,筆枯松也枯萎。芝翁索這圖,給笑著應傾倒。
2. 贊美老師的宋詞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遠知何處.
鳳銜杯
留花不住怨花飛。向南園、情緒依依。可惜倒紅斜白、一枝枝。經宿雨、又離披。
憑朱檻,把金卮。對芳叢、惆悵多時。何況舊歡新恨陰心期。空滿眼、是相思。
踏莎行
細草愁煙,幽花怯露,憑欄總是銷魂處.日高深院靜無人,時時海燕雙飛去.
帶緩羅衣,香殘蕙炷,天長不禁迢迢路.垂楊只解惹春風,何曾系得行人住.
唐多令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
浪淘沙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3. 關于“梅花的古詩詞老師要呢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云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立春日賞紅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東風轉斗杓,陌頭楊柳雪才消。
曉來一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 應是化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
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 《憶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 《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鴛鴦梅》 元·馮子振 并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畫角驚吹散,片影分飛最可傷。 《題畫墨梅》 元·陶宗儀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
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 《陽山道中》 元·釋善住 雨余春澗水爭分,野雉雙飛過古墳。
眼見人家住深塢,梅花繞屋不開門。
4. 贊美老師宋詞
學春蠶吐絲絲絲不斷
做蠟燭照路路路通明
三尺書案連接五湖四海
一寸粉筆貫通萬代春秋
1.鳥兒遇到風雨,躲進它的巢里;我心上有風雨襲來,總是躲在您的懷里--我的師長,您是我遮雨的傘,擋風的墻,我怎能不感謝您
2.假如我能搏擊藍天,那是您給了我騰飛的翅膀;假如我是擊浪的勇士,那是您給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滅的火炬,那是您給了我青春的光亮!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以此名句感謝老師,并祝他桃李滿天下。
1. 贈老師匡煥學
德高鴻儒博學,
望重英雄豪杰。
天時地利人和,
用筆如魔,
令人拍案叫絕。
2. 贈王本成
敢說敢作敢為,
無怨無恨無悔。
狂風暴雨驚雷,
吐氣揚眉,
天下舍我其誰?
3. 回瀾閣
為國為家為民,
風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尋。
5. 有誰知道王士祥老師的選修課唐詩宋詞鑒賞的作業是什么
唐詩代表人物 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孟浩然等 宋詞代表人物 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柳永等 代表作品: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全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感受:本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
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6. 贊美老師的詩詞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贊美老師 我曾記得您那沾滿粉末的雙手 我曾記得您那慈善的諄諄教導 我曾記得您那新增的幾根銀發 因為有您 莘莘學子才能成才 因為有您 世界才會如此文明 老師 您是明燈 為迷失方向的孩子找回HOME 老師 您是天使 九月,獻給老師 九月,如期而至。 世界因此燦爛。
我們歌唱九月, 因為這是您永恒的節日。 我們牢記九月, 因為這是我們真誠的表白。
九月,是只情滿四溢的杯子, 我們用雙手高高地舉起 一片真誠的祝福聲中, 請您干杯。 九月的樂章已經奏響, 請接受我們九月的獻禮吧, 所有拼搏在教育戰線的老師們。
教師頌 別人從生活中撈取黃金 您只能獲取花香 您的黃金是早晨的太陽 您的銀子是十五的月亮 但您依然快樂的吹著口哨 您的自豪是桃李芬芳 慶祝教師節詩歌文章——老師,辛苦了 是誰——把無知的我們領進寬敞的教室, 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 是您!老師!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剛破土的嫩苗。 是誰——把調皮的我們 教育成能體貼幫助別人的人? 是您!老師! 您的關懷就好似和煦的春風 溫暖了我們的心靈。
是誰——把幼小的我們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師! 您的保護讓我們健康成長。 在金秋時節結下碩果。
您辛苦了!老師! 在酷暑嚴寒中辛勤工作的人們。 您辛苦了!老師! 把青春無么奉獻的人們。
我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師! 我也只能幫到這里了老 師 老師——您如春天中的細雨, 滋潤著花兒,灌溉著大地, 而我們再著吮吸著細雨茁長成長。 老師——您如秋天里的一絲風, 吹黃了大地,喚金了稻谷, 而我們得到了豐收的碩果。
老師——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為我點燃了一盞最明亮的燈; 老師——再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 老師——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為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老師——是您給了我一雙強有力的翅膀,讓我在知識的世界里遨游! 你獻上一朵花, 我獻上一朵花, 讓我們編織個大花環, 獻給親愛的老師媽媽。 是您給了種子, 太陽般的溫暖; 是您用汗水, 把幼苗澆灌。
您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 閃爍著迷人的光華; 你的歌聲像春天的小溪, 把歡樂帶給了大家。 無論我們走到哪兒, 永遠記住你的情; 無論我們走到哪兒。
永遠記住您的話。 無論我們走到哪兒, 永遠記住您的愛; 無論我們走到哪兒, 永遠是您的一朵花。
金風送歡笑,丹桂花香飄。 老師的節日,今天又來到。
老師為我們的成長,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勞。 老師對我們的撫愛,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老師,您好! 人們把老師比作紅燭,照亮別人而把自己燃燒。 人們把老師比作園丁,培育桃李開遍天涯海角。
教師是太陽底下崇高的事業。 老師給了我們理想的陽光和智慧的陽光。
老師引導我們走上灑滿陽光的人生之路。 老師期望我們成為新世紀的太陽。
老師的話兒像春雨滋潤我的心。 老師用知識的雨露澆灌我們成長。
溫柔的春雨,就是老師對我們的撫愛。 老師的言傳身教,像春雨潤物細無聲。
老師甘當綠葉,把我們當紅花托起。 老師是一片綠葉,樂于默默奉獻。
綠葉的綠色象征著老師青春常在。 當我們像鮮花盛開時,永遠忘不了綠葉的恩情。
老師像大樹,頭頂藍天,腳踩大地,默默地為社會造福。 老師是大樹,為世界帶來一片春色。
老師播撒希望的種子,把我們培育成一片樹林。 小樹長成棟梁材,不忘園丁培育恩。
是啊,老師的熱情像太陽,老師的教誨像春雨, 老師的風格像綠葉,老師的事業像大樹,我們的老師就是好。
7. 細節的美麗——品讀宋詞
喜歡在靜室、茗煙、清燈、書卷所營造出的和諧、靜謐、純凈、儒雅的書香氛圍中,悠然地享受著讀宋詞帶來的雅趣。
品讀宋詞的最佳姿勢不是在書案前臨窗而坐,而是躺在床上,身心徹底放松,僅是摩挲著書頁就有一種愉悅了,書與我靈犀相通,將靈魂沉浸于淡雅的書香,還有什么比這更讓人感到愜意的呢? 不讀宋詞,不知道什么叫婉約。婉約自然是指一種極纖柔,仿佛楊花柳絮般旖旎的詩意。
有時反倒比大江東去、鐵馬金戈的豪放更令人蕩氣回腸,品讀溫柔、含情脈脈的婉約詞,我會下意識地屏住呼吸,生怕驚起了蒙在字面上的花粉。“聲聲慢”,“蝶戀花”,“憶秦娥”,“如夢令”,“虞美人”,“浣溪沙”……僅這些綺麗的詞牌就可以當作一個個感傷而美艷的故事來欣賞,在時空的煙云繚繞中,思緒就像斷了線的風箏,隨著風兒飛到了很遠很遠…… 蘇軾與辛棄疾是豪放詞派的兩大家,他們的詞作中引人注目而影響深遠的是那些愛國憂民、英雄氣慨、懷古思今、言志詠物以及寄情山水等豪邁之音,讀來令人振奮,諸如“漁家傲”、“滿江紅”、“浪淘沙”給人以一種雄渾大氣的質感,我認為豪放詞適宜印在泛黃古舊的毛邊紙上,大聲誦讀。
不像婉約詞,總被我視作精品屋中的易碎品,輕攏慢捻,低吟淺唱,怕失手打破。 柳詞的“新詞”配“新腔”,在當時就已獲得了“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廣大聲譽和“好之者以為無以復加”的社會效應。
想象中的柳永必定是位弱不禁風,羽扇綸巾的書生,穿行于一千年前的市井樓臺,亦雅亦俗。而微醺的李清照,恰如那雙溪上的舴艋舟,因虛無縹緲的愁思而超載了……回頭無岸。
讀婉約詞是自己給繁雜瑣碎的生活放一次假,對于我們負荷沉重的身心是從內到外的放松。遁入清靜之地,潛心研讀,“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享受遠離喧囂的恬靜閑適,也是一種幸福吧?“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不正是我們由衷向往的意境嗎? 人一生中的大多數光陰不得不忙忙碌碌、為稻粱謀,但總有夜闌人靜、曲終歌散后的悵然與失落在提醒我們:心靈同樣會饑渴的,同樣需要撫慰——這正是溫情脈脈、千古絕唱的宋詞在天地之間、心靈之間縈繞不息的原因…… 睡里消魂無處說,覺來惆悵消魂誤 墨綠封頁的《宋詞選》平躺在房間舊書櫥的一角,陽光照進來時從櫥上投下陰影,封頁上罩著一淡淡的霧色。
舊式的版本,豎行,繁體,扉頁有黃塵的味道。幾行印著金色的小楷畢恭畢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九月。
那個時候,他念“浮生長恨歡娛少”他念“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他念“楊柳岸,曉風殘月”……念著念著就在院子里陽光下的木椅上睡著了。欲望是遠處一縷輕淡的炊煙。
婉婉轉轉、深深淺淺的低吟里,那書頁,是漸漸地,一頁一頁地脆了,黃了,像衰老的女人的皮膚,他的手經過那些句子,繁體的中文,停頓復停頓,隱隱開始舉步維艱。他站起身,俯首拍了拍上衣粘住的零星的干草,喉嚨間忽掠過一股莫名的燥熱。
它被他撂下了。它被他結束了。
輕快地,決絕地,經過空氣里微微一道弧線,斜斜地貼在桌面,是一種隨意的慵懶。 城市,時代的劃痕深藏不露,恒溫,歡騰,沒有乍暖還寒,沒有羌管悠悠。
香車寶馬,于它的胸膛一夜一夜碾過,高樓一幢一幢自平地而起。近危欄而倚,卻再不曾見那登高臨遠的京華倦客,視野里,仍是樓內的瑣碎虛景。
宋詞從書頁里艱難地作一次出走,選擇將身體貼在路邊的玻璃櫥窗上,它看見他的目光穿過玻璃落在櫥窗里的陳設上。 它不復再渴望。
它老了。 歸時的路程,風里它默默地走,看著這城市深淺的皺紋細密地生長,夜魚犬舞的繁華里,處處是散落的風情和精致。
精致,的確是一個美好的形容詞,又是一種走向和愿景,若來追究它的表現形式,大約富麗精工是一種,溫潤秀潔亦是一種,前一種是現代,是生氣;后一種則是意境,是高致。 它聽見這城市上演的打擊樂嘎然而止,在這一刻,時空站成巨人的姿勢將心靈的魔力棒交給它。
復而又是,一行一行,一頁一頁的飄香軟語被整隊列出,這個夜晚搖身變成一朵盛開的荷瓣素心春蘭,莖細瓣凈,肩平心闊,它復而想起他,那個捧著的他,那一張午后陽光里沉沉睡去的,干凈的面龐。 安靜地回歸書頁罷,回首蕭瑟處,道也是“也無風雨也無晴”。
清晨,鳥聲如洗。微風撫過,送來了屋中百合的芬芳,淡淡的,不含雜質。
也將一縷縷清靈的空氣送入心脾,洗凈我的靈魂。我想,再美好的一切都與自己的心情有關,我絕不像賀濤一樣“厭鶯聲到枕,花氣動簾”。
看著窗外,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像天使,帶來無限光明,她驅走了夜的黑暗,照亮了躍動的生靈,不由心情也隨之漸漸輕快起來,多么美好的開始,我想。 習慣于每天早上接受大自然的問候;習慣于看著明媚的太陽,感受生命之美;習慣于明朗的夜晚,望著天邊的星河沉思;習慣于享受清風的撫慰;習慣于接受雨的洗禮;也習慣于不帶任何名利,以天地之本溶入時間的永恒。
好想站在無邊的草原上,讓風帶走塵世的喧囂與繁雜,讓雨潔凈我的心靈,彌漫于滿眼的綠,是否會將我的心帶到那沒有盡頭的地方;好想踏入海中,讓海水洗去身心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