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詞格體平仄表
從網上給你找的 你做什么用啊 不知道全不全 你看著給吧 星應該是中的意思詞牌名:賀新郎 詞牌別名:賀新郎·乳燕飛·賀新涼·貂裘換酒·金縷歌·金縷曲·唱金縷·金縷詞·金縷衣 詞格律 ★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是★平平仄仄,★仄★平★仄(韻)。
★★仄,★平★仄(韻)。★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仄(韻)。★平★仄平平仄(韻)。
仄★★、★★★仄,仄平★仄(韻)。★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韻)。
仄★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仄(韻)。 范詞:雙調仄韻 詞牌名:畫堂春(肆拾玖字) 詞牌別名:畫堂春·畫堂春令 詞格律 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韻)。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韻)。 范詞:雙調四十九字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1333332633033平韻 詞牌名:浣溪沙 詞牌別名:浣溪沙·浣沙溪·負心期·醉中真·頻載酒·掩簫齋·楊柳陌·換追風·最多宜·錦纏頭 詞格律 ★仄★平★仄平(韻),★平★仄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韻)。 范詞:(后闕頭兩句往往用對仗) 雙調四十二字平韻 詞牌名:江城子(柒拾字) 詞牌別名:江城子·江神子 詞格律 ★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韻)。 范詞:雙調七十字平韻 詞牌名:撼庭秋 詞牌別名:撼庭秋·感庭秋 詞格律 平平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范詞:雙調仄韻 詞牌名:浪淘沙(伍拾肆字) 詞牌別名:浪淘沙·浪淘沙近·過龍門 詞格律 ★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范詞:雙調五十四字平韻 詞牌名:六州歌頭 詞牌別名:六州歌頭 詞格律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韻)。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仄,仄平平(韻)。
★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韻)。仄★平仄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范詞:雙調平韻或同部平仄互葉 詞牌名:滿江紅 詞牌別名:滿江紅·傷春曲·念良游 詞格律 ★仄平平,★★仄,★平★仄(韻)。★★★,★平★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韻)。對仗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韻)。
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韻)。
對仗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韻)。 范詞:雙調九十三字仄韻 多用入聲 詞牌名:青玉案 詞牌別名:青玉案·橫塘路 詞格律 ★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韻)。★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韻)。
★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韻)。仄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韻)。
范詞:雙調六十七字仄韻 詞牌名:南鄉子(伍拾陸字) 詞牌別名:南鄉子 詞格律 ★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韻)。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仄仄平(韻)。★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仄仄平(韻)。
范詞:雙調五十六字平韻 詞牌名:沁園春 詞牌別名:沁園春·洞庭春色·壽星明·念離群 詞格律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韻)。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韻)。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韻)。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韻)。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范詞:雙調佰壹十四字平韻 適地多有對仗 詞牌名:菩薩蠻 詞牌別名:菩薩蠻·城里鐘 詞格律 ★平★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換平韻),★平★仄平(韻)。
★平平仄仄(換仄韻),★仄★平仄(韻)。★仄仄平平(換平韻),★平★仄平(韻)。
范詞:(前后闕末句多用●平平仄平,也可改用律句平。
2. 求唐詩宋詞的平仄押韻格式
律詩的平仄規則:(一)五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由這兩聯的變化可以構成五律的四種平仄格式 。(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一、三、四、五、七、八開頭第一個韻可平可仄)(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一、二、三、五、六、七開頭可平本仄)
(二)七律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特定格式:在五言“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可以使用“平平仄平仄”;七言中可用“仄仄平平仄平仄”
(三)古體詩的平仄
a)平平平
b)平仄平
c)仄仄仄
d)仄平仄
(四)詞的平仄 (同律句,不多說了),詳細請參閱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一書(中華書局出版)
3. 【關于宋詞的所有格式】
生查子 〔唐〕白居易 昨 宵 醉 里 行, ◎ ○ ◎ ● ○, 山 吐 三 更 月. ◎ ● ○ ○ ▲. 不 見 可 憐 人, ◎ ● ● ○ ○, 一 夜 頭 如 雪. ◎ ● ○ ○ ▲. 今 宵 醉 里 歸, ◎ ○ ◎ ● ○, 明 月 關 山 笛. ◎ ● ○ ○ ▲. 收 拾 錦 囊 詩, ◎ ● ● ○ ○, 要 寄 揚 雄 宅. ◎ ● ○ ○ ▲. 說明:又名《楚云深》, 雙調四十字,前后闋格 式相同,各兩仄韻,上 去通押. 浣溪沙 詞例:〔清〕納蘭容若 誰 道 飄 零 不 可憐? ◎ ● ○ ○ ● ● △. 舊 游 時 節 好 花 天, ◎ ○ ◎ ● ● ○ △. 斷 腸 人 去 自 今 年! ◎ ○ ◎ ● ● ○ △. 一 片 暈 紅 才 著 雨, ◎ ● ○ ○ ○ ● ●. 幾 絲 柔 柳 乍 和 煙, ◎ ○ ◎ ● ● ○ △. 倩 魂 銷 盡 夕 陽 前, ◎ ○ ◎ ● ● ○ △. 說明:雙調四十二字,前闋 三平韻,后闋兩平韻,一韻 到底.后闋開始兩句一般要 求對仗. 玉樓春 詞例:〔宋〕宋祈 東 城 漸 覺 風 光 好, ◎ ○ ◎ ● ○ ○ ▲, 轂 皺 波 紋 迎 客. ◎ ● ◎ ○ ○ ● ▲. 綠 楊 煙 外 曉 寒 輕, ◎ ○ ◎ ● ● ○ ○, 紅 杏 枝 頭 春 意 鬧. ◎ ● ◎ ○ ○ ● ▲. 浮 生 長 恨 歡 娛 少, ◎ ○ ◎ ● ○ ○ ▲, 肯 愛 千 金 輕 一 笑. ◎ ● ◎ ○ ○ ● ▲. 為 君 持 酒 勸 斜 陽, ◎ ○ ◎ ● ● ○ ○, 且 向 花 間 留 晚 照. ◎ ● ◎ ○ ○ ● ▲. 說明:又名《木蘭花》、《春曉曲》,雙調五十 六字,前后闋格式相同, 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如上,詞調中有長短不一的,也有全首齊言的,如《生查子》上、下片實為兩首五言絕句,《玉樓春》上、下片實為兩首七言絕句.詞體并不完全丟掉整齊之美. 去聲 就是第四聲 其他的,給的不是很詳細,就不太清楚了 至于說明嘛,我還可以翻譯一下: 這一曲調由宋代姜夔創作,共一百零一字. 上闕的第五句,也就是“(平)平仄、(平)平平仄”這一句,上半句三個字,下半句五個字,葉仄(還沒想明白),第四個字,可以是平聲,也就是一、二聲; 第七句【仄(仄)仄平平】有五個字,句式是,上句一個字、下句四個字,第七句的下半句【(仄)仄平平】可以和第八句【平平(平)仄】對仗;第九句【仄平平仄】和第十句【(仄)平平仄】也可以對仗. 下闕的第一句【仄仄】可以和之后的【(平)仄平平】這一句合為一句,連成六字句;第三句【(仄)仄平平仄】和第四句【(仄)平平仄】也可以合為一句——上句五個字、下句四個字的九字句. 這首詞都是按照姜夔的詞而來,幾乎沒有任何改動,其他作者也是一樣. PS:其實你可以多找些這個詞牌的詞對照一下.你也可以看一下“翠樓吟”的百科.剛想起來的,鏈接給你吧. 你還真是······ 剛找到了,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韻)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韻) 這是上下兩闕的第七句,領格的作用是領起下文,這首詞中,是一字領兩句 例如: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柳永 八聲甘州) “嘆” 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姜夔 齊天樂) “正” 領格,應即領字;在單字作用上最為明確,因為單字不成一個概念,作用只是領起下文. 一字領兩句,是說這一個字在句首,引出之后的兩句.上下闋,不要求相同! PS:不只有一字領兩句;還有一字領一句、領三句、領四句.只是一字領兩句最多! 所謂上一下四句,指的應該是下闕【(仄)仄平平仄】這一句!應該是說這一句如果要斷句的話,應該這樣劃分,#/####.。
4. 宋詞牌得平仄規律
詩詞要講究平仄,即按照規則,該用平聲字的地方必須用平聲字,該用仄聲字的地方必須用仄聲字。
下面講一下近體詩的平仄格式:
五言絕句的基本格式:(為了簡便起見,用p代表平聲,z代表仄聲)
*,
*.
*,
*.
做近體詩的平仄原則是對和粘。一聯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出句和對句要對,即平仄相對。對句和下一聯的出句要粘,即前面兩字(七言詩前面四字)要平仄相同,這是基本原則,依照這個原則可以把這個格式推廣。
五言絕句有4種格式,除了基本格式還有3種,分別是把基本格式的第2、3、4局作為首局,依照對粘原則寫下去。這樣我們又得到3種格式。
2412,3412,4234。
(因為第二,四句要押韻,這里只介紹平聲韻詩,所以2只能用4對,而不能用1對)
把基本格式再接下去寫4句,就是五律的基本格式
12341234
按照對粘原則也可以把其他3種五絕格式擴充成五律格式
24123412,34123412,42341234
七絕和七律就是在五言的格式的基礎上,每句前面加兩個字,這兩個字的平仄和原來前兩個字的平仄相反。如七言絕句的基本格式可以寫成:
ppzzppz,
zzppzzp.
zzpppzz,
ppzzzpp.
大家不難以照這個辦法推出七言絕句的其他3種基本格式和七言律詩的4種基本格式
5. 【宋詞詞牌名格式】
1、《十六字令》,又被稱作《蒼梧謠》、《歸字謠》,單調,十六字,三平韻.詞牌格式: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2、《搗練子》,又被稱作《搗練子令》,單調,廿七字,三平韻.詞牌格式: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江南好》《望江南》《夢江南》《望江南》《夢江口》《謝秋娘》《春去也》《歸塞北》,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北宋起開始有雙調,實際不過是將單片重復而已.詞牌格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4、《憶王孫》,單調三十一字,五平韻,句句用韻,亦有將單片重復做雙調者.詞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5、《如夢令》,又被稱作《憶仙姿》、《宴桃園》、《無夢令》,其調為單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上去通押.詞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疊句),(仄)仄(仄)平平仄.6、《烏夜啼》,此調原為唐教坊曲,亦稱《相見歡》《秋夜月》《上西樓》,雙調三十六字,前闋三平韻,后闋兩仄韻、兩平韻.詞牌格式:[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7、《長相思》,亦稱《長相思令》《相思令》《吳山青》.雙調三十六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三平韻,一疊韻,一韻到底.詞牌格式:仄(仄)平,仄(仄)平(疊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疊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8、《點絳唇》,亦稱《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萬年春》.雙調,上片四句,押三仄韻,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韻,二十一字,用仙呂調,共四十一字.詞牌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 (韻),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仄(韻),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韻).9、《浣溪沙》,雙調四十二字,前闋三平韻,后闋兩平韻,一韻到底.后闋開始兩句一般要求對仗.詞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10、《卜算子》,雙調,四十四字,前后闋各兩仄韻,上去通押.也有一體單押入聲韻.詞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11、《菩薩蠻》,四十四字,共享四個韻.前闋后二句與后闋后二句字數平仄相同.前后闋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詞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12、《采桑子》,亦稱《羅敷媚》、《丑奴兒》.雙調四十四字,前后闋各兩平韻,一韻到底.前后闋第三句也常用疊韻.詞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13、《謁金門》,上下闋共三十五字.一韻到底.詞牌格式: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14、《憶秦娥》,亦稱《秦樓月》、《碧云深》、《雙荷葉》.雙調四十六字,前后闋各三仄韻,一疊韻,均須押入聲字,一韻到底.詞牌格式: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疊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疊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15、《阮郎歸》,亦稱《醉桃源》《宴桃源》.雙調四十七字,前后闋各四平韻,一韻到底,后闋起首兩句要對仗.詞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16、《畫堂春》,本調四十七字.一韻到底.詞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17、《西江月》,亦稱《步虛詞》《白蘋香》《江月令》.雙調五十字,前后闋各兩平韻,一仄韻,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闋起首兩句例用對仗.詞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18、《南歌子》,亦稱《春宵曲》《水晶簾》《碧窗夢》《十愛詞》《。
6. 求宋詞的各種格式規定
唐宋詞格律十六字令又名《蒼梧謠》、《歸字謠》。
十六字,三平韻。 -(韻) + | - - | | -(韻) - - |(句) + | | - -(韻)漁歌子又名《漁父》,二十七字,四平韻。
中間三言兩句,以對偶為宜。 + | - - | | -(韻) + - - | | - -(韻) - | |(句) | - -(韻) - - | | | - -(韻)憶江南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
二十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
宋人多用雙調。 - + |(句) + | | - -(韻) + | + - - | |(句) + - + | |- -(韻) + | | - -(韻)長相思又名《雙紅豆》,三十六字,前后片各三平韻,一疊韻。
+ + -(韻) + + -(疊) + | - - + | -(韻) + - + | -(韻) + + -(韻) + + -(疊) + | - - + | -(韻) + - + | -(韻)浣溪沙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韻,下片兩平韻,過片二句多用對偶。 + |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句) + - + | | - -(韻) + - + | | - -(韻) 攤破浣溪沙: | |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句)| - -(韻) + | + - - | |(句) + - - | | - -(韻) - | | - - | |(句)| - -(韻)采桑子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
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韻。添字格兩平韻,一疊韻。
+ - + | - - |(句) + | - -(韻) + | - -(韻) + | - - +| -(韻) + - + | - - |(句) + | - -(韻) + | - -(韻) + | - - +| -(韻) 添字格: + - + | - - |(句) + | - -(韻) + | - -(疊) + | - -(句)+ | | - -(韻) + - + | - - |(句) + | - -(韻) + | - -(疊) + | - -(句)+ | | - -(韻)眼兒媚又名《秋波媚》。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后片兩平韻。
- | - - | - -(韻) +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韻) + - + | - - |(句) +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韻)太常引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韻,后片三平韻。兩結句倒數第二字定要去聲。
+ - + | | - -(韻) + | | - -(韻) + | | - -(韻) | + |(豆)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 -(韻) + | | - -(韻)| + |(豆) - - | -(韻)具體的看/bbs/*?BoardID=9&ID=7157。
7. 中國詩詞的格式與平仄
這個問題太復雜了,三言兩語講不請的啊!
1) 宋詞的格律
宋詞的種類要比唐詩的種類復雜得多,在此,必須先搞清一些與宋詞的種類相關的概念。
a. 詞調和詞牌
詞是配樂歌唱的,因此每首詞都有一個樂譜。而每個樂譜必定屬于當時的某種宮調,就好比今天的歌譜都有一個音調一樣,或者A調,或者C調等等。這種有一定音律,節奏屬于某種宮調的樂譜就是詞調。
每一詞調都有一個名稱,這個詞調的名稱就是詞牌。如《如夢令》、《水調歌頭》,等等。這些詞牌的來源本應根據樂調內容而定,但實際情況比較復雜。有的是舍棄原曲名而以填寫較早影響較大的一首詞的題目而襲用的,如《謝秋娘》。有的是以這個詞調創制的相關人物命名的,如《何滿子》是因歌者而得名的;《虞美人》因項羽訣別虞姬故事而得名;《雨霖鈴》因唐明皇夜聞雨淋鈴思念楊貴妃命樂工創制而得名。但必須指出后人寫的詞內容已大多數與詞牌沒什么關系。
b. 小令、中調、長調
根據字數的多少,詞有小令、中調、長調之分。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上為長調。但一調數體的情況又很難說明這種以字數多少進行上述三分是唯一標準,因此有人也提出這種三分法可能與樂曲相關。
c. 單調、雙調
詞有的分段,有的不分段。不分段的叫單調,分兩段的叫雙調(分三段、四段的叫三疊、四疊)。雙調的第一段稱為上闋或上片,第二段稱為下闋或下片。
(2) 宋詞的平仄
宋詞的平仄安排與句子字數多少有關。宋詞的句子最短的只有一個字,最長的有十一個字。
(3) 宋詞的押韻
詞的壓韻與詩的押韻方式有幾點不同之處:
第一, 唐詩的韻腳一般都在句末,但是詞的韻腳有可能卻在句中。因為詞的格律需要,一句話可能被分成數句,韻腳就有可能出現在意思上并未成句的地方
第二, 詞有的與近體詩一樣,限定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而且平仄有限定,有的卻平仄兩可。
第三, 詞的押韻間隔,很難以奇偶來論定,只能講一般短調較密,長調較疏,密的甚至句句入韻。唐、五代有的詞調較密,宋以后新創的較疏些。宋代的語音與詩韻已有很大不同,因此宋代的詞人往往將詩韻根據當時的實際語音加以變通。詞韻比詩韻寬了很多,只要主要元音相近就可以押韻,從整個音系來看與近代的北方音系更加接近了。
(4) 宋詞的對仗
宋詞的對仗要求也比唐代近體詩寬的多。首先,近體詩對仗要求平仄相對,但宋詞對仗平仄不限。其次,近體詩對仗要求避免相同的字,但宋詞沒有這條限制。如蘇軾《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上下句平對平、仄對仄,且用了“有”這個相同的字。宋詞對仗的位置雖然不象近體詩那樣固定,但大體上也有個規律,一般都是在相連的并且字數相同的詞句用對仗。然而,即使可以用對仗的地方,如果內容和表達不需要用,也可以不用,因此常有同一詞牌、同一位置,有的用對仗,有的卻不用對仗。總之,宋詞的對仗要求遠沒有唐代的今體詩那么嚴格。
以上將唐詩宋詞的格律作了一個簡要的介紹。這些格律我們不能僅看作是對寫詩填詞的要求,應該明白這些格律在詩詞的吟誦時音律上帶來的變化和美感。可以這樣說,這些格律不是為寫作為閱讀,而是為吟誦而制定的,否則這些格律將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因此,我們認為要吟誦好唐詩宋詞,除了要對其文學上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還必須知嘵其一些簡要的格律。
8. 宋詞是否講格律平仄
首先,宋詞是一篇一篇的,每一篇,有個詞牌名,每一個詞牌名的格式,都是不一樣的,是固定的
比如虞美人的格式,就是:
⊙平⊙仄平平仄(仄韻)
⊙仄平平仄(葉仄)
⊙平⊙仄仄平平(換平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葉平)
⊙平⊙仄平平仄(換仄韻)
⊙仄平平仄(葉仄)
⊙平⊙仄仄平平(再換平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葉平)
其次,曲(或者說元曲中的小令),也有類似的格式。
最后提點建議:要寫這種東西,最好能押韻。
比如“征夫去,望江山。”,如果改成“征夫去,江山望”,會不會更順口一些?
無論是唐詩、宋詞還是元曲,要寫的話,首先必須確定一個韻腳,當然拋開唐詩不談,在整個篇幅中是允許轉韻的,但是一般不提倡隔一句兩句就轉韻,不然就沒有韻味了……
9. 宋詞有什么格式嗎
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
從配音樂這一點上說,它和樂府是同一類的文學體裁,也同樣是來自民間文學。后來詞也跟樂府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余"。
文人的詞深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詞中的律句特別多。 詞是長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數是有一定的。
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詞大致可分為三類:⑴小令;⑵中調;⑶長調。
有人認為: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①。這種分法雖然未免太絕對了,但是,大概的情況還是這樣的。
敦煌曲子詞中,已經有一些中調和長調。宋初柳永寫了一些長調。
蘇軾、秦觀、黃庭堅等人繼起,長調就盛行起來了。長調的特點,除了字數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韻較疏。
一詞牌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②(這些格式稱為詞譜)。
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
有時候,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有時候,同一個格式而有幾個名稱,那只因為各家叫名不同罷了。 關于詞牌的來源,大約有下面的三種情況: ⑴本來是樂曲的名稱。
例如《菩薩蠻》,據說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蠻國進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瓔珞是身上佩掛的珠寶),象菩薩。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
據說唐宜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都是屬于這一類的。
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 ⑵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
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④,又叫《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后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
《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后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是由于蘇軾有一首《念奴嬌》,第一句是"大江東去"。
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最后三個字是"酹江月"。 ⑶本來就是詞的題目。
《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唉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拋球樂》詠的是拋繡球,《更漏子》詠的是夜。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
凡是詞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有詞題。
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在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不發生任何關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講到浪,也不講到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講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何罷了。
二單調、雙調、三疊、四疊 詞有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的分別。 單調的詞往往就是一首小令。
它很象一首詩,只不過是長短句罷了。例如: 漁歌子⑤[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如夢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雙調的詞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調或長調。
雙調就是把一首詞分為前后兩闋⑥。兩闋的字數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
這樣,字數相等的就象一首曲譜配著兩首歌詞。不相等的,一般是開頭的兩三句字數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換頭"⑦。
雙調詞中最常見的形式。例如:踏莎行 郴州旅舍[宋]秦觀 霧失樓臺,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 鷓鴣天(元溪不見梅)[宋]辛棄疾 千丈冰溪百步雷。
柴門都向水邊開。 亂云剩帶炊煙去, 野水閑將日影來。
穿窈窕, 過崔嵬, 東林試問幾時栽? 動搖意態雖多竹, 點綴風流卻欠梅。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赴新州)[宋]張元干 夢繞神州路。
悵秋風連營畫角, 故宮離黍。 底事昆侖傾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聚萬落千村狐兔。
天意從來高難問, 況人情易老悲難訴。 更南浦, 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 斷云微度。
萬里江山知何處? 回首對床夜語。 雁不到, 書成誰與? 目盡青天懷今古, 肯兒曹恩怨相爾汝。
舉大白, 聽金縷。 ("雁不到書成誰與?"依詞律應作一句讀。)
象《踏莎行》、《漁家傲》,前后兩闋字數完全相等。其他各詞,前后各詞,前后闋字數基本上相同。
三疊就是三闋,四疊就是四疊。三疊、四疊的詞很少見,這里就不舉例了。
①這是根據《類編草堂詩余》所分小令、中調、長調而得出的結論。 ②萬樹《詞律》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個"體"。
徐本立《詞律拾遺》增加四百九十五個"體"。清代的《欽定詞譜》共有二千三百零六個"體"。
③大中,是唐宣宗年號(公元847-859年)。 ④這是依照一般的說法。
⑤原名《漁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