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宋詞兩首
不知道你想要關于那方面的宋詞。宋詞分為婉約和豪放派,我就把我喜歡的這兩派的詞寫上了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婉約派
如夢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雨霖鈴(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⑾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4鵲橋仙(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水調歌頭 中秋(蘇軾) 本人最愛堪稱經典啊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豪放派
念奴嬌 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
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
滿江紅(岳飛) 僅憑此詞之氣魄就可說經典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點秋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2. 描寫春天的宋詞兩首
寇準《江南春二首》(其一)杳杳煙波隔千里,白蘋香散東風起。日落汀洲一望時,柔情不斷如春水。
文彥博 清明后同秦帥端明會飲李氏園池 落蒲林塘春暮時,暫同游賞莫相違。風光不要人傳語,一任花前盡醉歸。
歐陽修 豐樂亭游春三首
綠樹交加山鳥啼,晴風蕩漾落花飛。鳥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歸。
春云淡淡日輝輝,草惹行襟絮拂衣。行道亭西逢太首,籃與酩酊插花歸。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3. 宋詞兩首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
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占。
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任職期間,采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打擊貪污豪強,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堅決主張抗金。在《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中,具體分析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對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協投降的謬論,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作戰準備,鼓勵士氣,以恢復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采納,并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晚年韓□(tuo1)胄當政,一 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
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為“蘇辛”。《破陣子·為陳 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 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不能實現而產生的消極情緒。有 《稼軒長短句》。
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主要詞作】 賀新郎(老大那堪說) 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水龍吟(舉頭西北浮云) 永遇樂(千古江山) 摸魚兒(更能消) 祝英臺近(寶釵分) 清平樂(茅檐低小) 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 西江月 辛棄疾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簡析】 本篇是作者閑居上饒帶湖時期的名作。
它通過自己夜行黃沙道中的具體感受,描繪出農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動逼真,感受親切細膩,筆觸輕快活潑,使人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這首詞反映了辛詞風格的多樣性。 上片寫晴,用的是"明月"、"清風"這樣慣熟的詞語,但是,當它們與"別枝驚鵲"和"半夜鳴蟬"結合在一起之后,便構成了一個聲色兼備、動靜咸宜的深幽意境,人們甚至忽略了這兩句的平仄和對仗的工穩了。
"月"和"驚鵲","風"和"鳴蟬"并非事物的簡單羅列,而是有著內在的聯系和因果關系的。三、四兩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農村最具有特點的事物,進一步加以生發。
因為夜里的能見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來攝取,有時還要靠嗅覺和聽覺這些器官來加以捕捉?quot;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就是從嗅覺和聽覺這兩方面來加以描寫的。這是詞中的主腦,是籠罩全篇的歡快和喜悅心情產生的根源之所在。
上片雖然寫的是夜晴,但卻已經埋伏著雨意了。有豐富農村生活經驗的人,似乎可以從"稻花香"里,從"蛙聲一片"之中嗅到和聽到驟雨將臨的信息。
下片筆鋒一轉,進人寫雨。但寫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
首句寫遠望之所見:"七八個星天外",說明烏云四起,透過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這境界,與上片的氣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
第二句?quot;兩三點雨山前",寫的是驟雨初來,大雨將至的信息。既然,雨滴已經灑向山前,那么緊接著便會灑向山后的。
作者的心情轉而有些惶急了,于是很自然地引起想快些趕路或尋地避雨的心情。第三、四句寫的就是這一心理活動:"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因為作者平時經常往來于黃沙道中,明叨知道樹林旁邊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時因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卻忽然不見了。可是,過了小溪上的石橋,再據個彎兒,那座舊時相識的茅店便突然出現在眼前,這該叫人多么高興阿! 這首詞充分反映了作者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之情以及他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水龍吟 辛棄疾 過南劍雙溪樓 舉頭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 人言此地,夜深長見,斗牛光焰。
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 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
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 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 【簡析】 這是辛詞中愛國思想表現十分強烈的名作之一。
作者在紹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撫使。從這首詞的內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饞害誣陷而落職時的作品。
作者途經南劍州,登覽歷史上有名的雙溪樓,作為一個愛國詞人,他自然要想到被金人侵占的中原廣大地區,同時也很自然地要聯想到傳說落入水中的寶劍。在祖國遭受敵人宰割的危急存亡之秋,該是多么需要有一把能掃清萬里陰云的長劍呵!然而,詞人之所見,卻只是莽莽群山,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欲待燃犀向潭水深處探著,卻又怕水面上風雷怒吼,水底里魔怪兇殘。說明,若想取得這把寶劍,組成統一的、強大的愛國抗金力量,這中間是會遇到重重阻撓與嚴重破壞的。
后片即景抒情,雖然流露出壯志難酬,不如困居高臥的隱退思想,但這一消極思想之產生,是與他當時的處境,與南宋王朝整個政治形勢分不開的。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圖恢復進取,一味妥協投降;對愛。
4. 獲得一等獎、二等獎和優秀獎的作品個各有多少副
題目:學校舉辦萌藝書畫作品比賽,共有210幅作品獲得一等獎、二等獎、優秀獎。獲得優秀和一等獎148幅,獲一、二等獎140幅,問各獲多少幅?
解:設一等獎有x幅,二等獎有y幅,優秀獎有z幅,
x+y+z=210 (1)
x+z=148 (2)
x+y=140 (3)
(1)-(2)得,
x+y+z-(x+z)=210-148
x+y+z-x-z=62
y=62
(1)-(3)得,
x+y+z-(x+y)=210-140
x+y+z-x-y=70
z=70
將z=70帶入(2)得,
x+70=148
x=148-70
x=78
即x=78,y=62,z=70
答:一等獎有78幅,二等獎有62幅,優秀獎有70幅。
5. 唐詩宋詞兩首,詩歌五首
將進酒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傾耳聽 一作: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不足貴 一作:何足貴;不復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古來 一作:自古;惟 通:唯)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陋室銘朝代:唐代作者: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