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詩中有哪些難懂的詩句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
第一次讀到這句時,只是略微體會了其中孤獨的境界,但更細致的解釋就沒法兒理解了
后來某一日偶然翻到《孟子.盡心篇》:【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 又看了下注解,才恍然大悟原詩中的艱深意境
此句喻意精妙。滄海無比深廣,以至別處之水比之便相形見絀。巫山有朝云峰,勢臨長江,云蒸霞蔚。宋玉在《高唐賦》中描寫到:“其上獨有云氣,〈山卒〉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認為云是神女所化,茂如松濤,美如嬌姬,氣象萬千。人在觀其之后,就不會再留意到別處的云了。詩人用這兩句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巫山之云,至美至真,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因此除愛妻之外,就再沒有使自己為之動情的女子了。其情之真切,發自內心,世間少有。因而也就--有了第三句“取次花叢懶回顧“。自己信步經過“花叢”,卻懶于顧視,表示自己對其他女色已無眷戀之心。
現今,這兩句已突破了悼念原意,示人以歷盡滄桑之感。
附:
《離思》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2. 宋詞婉約派中誰的詞最好呢
你這個說法不太科學,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誰敢說自己是天下第一,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觀察角度,不同的人眼中,可能會有不同的選擇。
泛泛而談,北宋初年柳永首開風氣,將婉約詞局面展開,其后晏幾道秦觀兩人的婉約詞以深情真摯感人,北宋末年周邦彥將婉約詞的音樂性發展到極致,成為音樂和技巧上的頂峰。
宋朝南渡,李清照巾幗須眉,寫盡了時局的動蕩和個人的情感起伏,吳文英周密繼承周邦彥的風格,讓婉約詞更加富麗堂皇,到了姜夔,雅正清空的藝術風格成為宋詞最后一個高峰,宋朝末年,張炎為婉約詞乃至宋詞畫上了句號,成為最后一個大師。
這些人在不同的時代,創制了藝術風格不同的婉約詞,形態各異,難分軒輊。
3. 為啥唐詩宋詞容易懂,同朝代文言文卻難懂
詩詞所要描述的往往是一件事或一種現象,而且目前一直到大學本科所能接觸到的詩詞都是比較淺顯易懂的。事實上也有好多唐宋時期的詩詞是很難讀懂的,只是這樣的作品我們暫時還沒有接觸到而己。所以才會給你以這樣的錯覺。
但古代散文不一樣,散文中有一些用字用詞是以當時的語言習慣來寫的。有好多現代己經不再應用了。其實不論是古詩詞還是古代散文都有易懂也都有難懂的。比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記,都是散文中的游記小品,讀起來很易懂,很通暢。而屈原的《離騷》作為詩詞的一篇讀起來就沒那么簡單了。
4. 誰有稍微難理解的宋詞,急
都是比較偏的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
長風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峻似呂梁千仞,壯似錢塘八月,直下洗塵寰。
萬象入橫潰,依舊一峰閑。仰危巢,雙鵠過,杳難攀。
人間此險何用,萬古秘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飛強射,有力障狂瀾。
喚取騎鯨客,撾鼓過銀山。念奴嬌——朱敦儒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
照我藤床涼似水,飛入瑤臺瓊闕。霧冷笙簫,風輕環佩,玉鎖無人掣。
閑云收盡,海光天影相接。誰信有藥長生,素娥新煉就、飛霜凝雪。
打碎珊瑚,爭似看、仙桂扶疏橫絕。洗盡凡心,滿身輕露,冷侵蕭蕭發。
明朝塵世,記取休向人說。水龍吟——朱敦儒放船千里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
云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北客翩然,壯志偏感,年華將暮。
念伊嵩歸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 鐵鎖橫江,錦帆沖浪,孫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賀新郎——張元干夢繞神洲路。
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 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
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六州歌頭——張孝祥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 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
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
笳鼓悲鳴,遣人驚。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
渺神京。干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
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念奴嬌(過洞庭)——張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
盡吸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