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始與宋詞有什么區別
唐詩、宋詞、元曲特點 (一)唐詩: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
詩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非格律詩或古體詩,如《詩經》、《楚詞》等;另一類是格律詩,在一首詩中,每句用字的平仄和韻腳,三、四兩句和五、六兩句應該分別對仗。唐帝國的經濟的發展必然導致文化的繁榮。
國內各民族的融合,日趨頻繁的國際文化交流,各階級各階層的生活變得豐富復雜,為詩詞創作提供了多種多機關報養料和素材。唐帝國制定和執行的科舉選拔人才的制度以詩賦主要內容,這種機制也直接促進了詩歌的創作。
唐詩的特點:唐詩從形式上講究調聲、隸事和內容上沿襲宮體,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纏綿婉轉、或英雄氣概或兒女情長。 (二)宋詞:是詩經及魏樂府之蛻變和唐代近體詩不斷發展的結果。
詞和詩的最大區別就是,詩為整齊的五、七言(齊言),而詞則長短句(雜言),依照樂曲的節拍而填制長短句的“詞”。“詞”就這樣產生的。
宋詞的成熟繁榮時期,則是詞創作的最高峰,數量質量都達到了巔峰時期。宋詞得到整個社會各階層人士的普遍認同和喜愛。
詞已深深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沃土之中,得到空前的發展,成為一個歷史時期文學樣式的代表。 宋詞的特點:它是一種既能合樂而唱又能講求格律的新體詩。
它包括有燕樂、民歌、近體詩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樂性、韻律美和濃郁的生活撥氣息的文學新形式。詞與詩有著密切的聯系,詞分豪放、婉約兩大流派。
(三)元曲:清李調元《雨村曲話》引《弦索辨訛》稱:“三百篇而為詩,詩變而為詞,詞變而為曲”,明王世貞《曲藻》又稱:“詞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諧南耳而后有南曲”,說明了曲的起源。曲與詞的主要區別是,詞的字數有一定限制,曲的字數不定,詞韻大致依照詩韻。
前期主要是文人和戲曲家創作后期產生專業的散曲作家,起了重要作用,使曲壇更為絢麗多彩。元散曲分為豪放、清麗兩大派別。
元曲的特點:元曲韻密,有時每保句韻,甚至句中的韻,同時元曲是平仄。元曲可加襯字,尤其是套曲,襯字較多 ,如不分正字襯字,作品的句式、平仄等就分不清。
2. 唐詩,宋詞和元曲之間的區別
(一)唐詩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非格律詩或古體詩,如《詩經》、《楚詞》等;另一類是格律詩,在一首詩中,每句用字的平仄和韻腳,三、四兩句和五、六兩句應該分別對仗.唐詩的特點:唐詩從形式上講究調聲、隸事和內容上沿襲宮體,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纏綿婉轉、或英雄氣概或兒女情長.(二)宋詞:詞和詩的最大區別就是,詩為整齊的五、七言(齊言),而詞則長短句(雜言),依 照樂曲的節拍而填制長短句的“詞”宋詞的特點:它是一種既能合樂而唱又能講求格律的新體詩.它包括有燕樂、民歌、近體詩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樂性、韻律美和濃郁的生活撥氣息的文學新形式.詞與詩有著密切的聯系,詞分豪放、婉約兩大流派.(三)元曲:曲與詞的主要區別是,詞的字數有一定限制,曲的字數不定,詞韻大致依照詩韻.元散曲分為豪放、清麗兩大派別.元曲的特點:元曲韻密,有時每保句韻,甚至句中的韻,同時元曲是平仄.元曲可加襯字,尤 其是 套曲,襯字較多 ,如不分正字襯字,作品的句式、平仄等就分不清.。
3. 如何理解唐詩宋詞之美
我喜歡唐詩宋詞元曲,為我國的文學瑰寶的魅力所折服,從而感嘆。想在這里介紹一點心得體會,或許對一些朋友有益。
我很喜歡文學,中國的文化讓我如癡入迷,文學是人的靈魂的折射,是民族才華和智慧的結晶。在浩瀚的文學大海中,唐詩,宋詞,元曲,經典之作、流芳百世之作相當多,茶余飯后信手拈來,或吟之,或書之,皆讓人亦喜,亦悲,亦嘆。詩以唐冠,宋以詞稱,曲以元盛。詩中有畫,詞中有畫,曲中有畫,詩情畫意,詞韻墨香,曲風賦骨,詩言志,詞詠懷,曲抒情。唐詩的豪邁灑脫,宋詞的清麗綺美,元曲的古樸明快;李白的浪漫,李清照的憂傷,蘇軾的豪放,陸游的柔情……都讓人迷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以為,源遠悠久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積淀孕育出魅力無窮的燦爛文明,精品文學作品琳瑯滿目,光彩照人,讓你愛不釋手,如癡似醉。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唐詩宋詞,多少代傳唱至今,就像是高山流水,停云落月,讓人流連忘返,魂牽夢繞;讓人眼界大開,獲益匪淺;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我以為,欣賞文學,鑒賞文學作品,要調動自己的想象力,要進入作者的感情世界,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再造作者的藝術境界,領會作品的深層意味,升華作品的審美情趣。從而深刻感受文學的精彩之所在,領會意境美,品味語言美,體會韻律美。讓好的作品陶冶我們的性情,培養我們的氣質,提高我們的修養,激勵我們熱愛生活,珍惜年華,創造自己的絢麗人生。
詩仙李白的詩,氣勢磅礴,狂敖不羈,飄逸瀟灑詩圣杜甫的詩,氣勢雄渾、絢麗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詩魔白居易,他的詩風格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可算是樸而近古,寫詩非常刻苦。宋詞中,我喜歡蘇軾、李清照、秦觀、李煜、陸游的詞。
應該說,我的文學修養,還遠遠不能很好地領略鑒賞這些文學大師作品的意境和韻律,這或許和我的個人悟性、文化程度、生活體驗有關。有個名人曾經說過,世間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種潛心的感悟和品味,只要用心去尋找、去發現、去聆聽、去體驗,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絢麗多彩。
千古絕句,萬代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