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唐詩一共有多少首
流傳到現在的有2000多位作者,約5萬多首詩 。
這問題問過了喲!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1月第一版《康熙御定 全唐詩》收詩49403首,詩作者2873人,凡900卷。
中國宋代 的長短句歌詞 。宋代是長短句歌詞的繁榮時代。在文學史上,詞以宋稱,體現了宋詞作為一代文學的重要地位。詞興起于唐代,入宋發展成為一代之勝,據《全宋詞》及《全宋詞補輯》載 ,作品有宋詞2萬余首(不包括殘篇 、附篇),有名可考的作者有1430余人。這不僅有宋代特定歷史環境的原因,也是文學自身發展演化的結果。
2. 唐詩宋詞一共是多少首的
第一首,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提到思鄉,詩仙的這首詩是所有只要是稍識文墨的中國人第一時間想起的。這首詩明白如話,讀起來瑯瑯上口,表達的是人們普遍共鳴的思鄉之情,所以千百年來廣為傳誦,成了炎黃子孫最熟悉的古典詩歌。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
無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第二首,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人類最偉大的情感——母愛。
尤其是詩的最后兩句,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對于春日般的母愛,被廣為傳頌.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第三首,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的這首詩尤以第二句最為有名,影響最大。“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激勵了多少輩中國人奮發向前,人不死,奮斗不止。
其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寫景抒情水**融,意境渾成,堪稱絕唱。 第四首,曹植的《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詩連同這個典故,都廣為中國人熟知。
曹植運用了十分貼切、淺顯生動的比喻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并因此逃過一劫。每當再出現兄弟相爭時,中國人都會想起這首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五首,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欲窮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愿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這兩句詩形象地提示了一個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望遠,必須登高。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也激勵著中國人昂揚向上。
3. 全宋詞
共收錄宋代詞人1330余家,約20000 首詞唐圭璋,共收錄宋代詞人1330余家,約20000 首詞 潘閬 范仲淹 柳永 張先 晏殊 歐陽修 杜安世 張伯端 韓維 王安石 韋驤 晏幾道 張舜民 蘇軾 李之儀 舒 黃庭堅 晁元禮 鄭僅 李元膺 劉 秦觀 米芾 李甲 趙令 賀鑄 晁補之 陳師道 張耒 周邦彥 陳 阮閱 謝逸 晁沖之 蘇庠 毛滂 謝 沈蔚 葛勝仲 米友仁 曾紆 吳則禮 趙子發 徐俯 王安中 張繼先 葉夢得 李光 劉一止 汪藻 曹組 王庭 陳克 朱敦儒 周紫芝 趙佶 李綱 李祁 張綱 李清照。
4. 宋詞一共多少首
宋詞跟唐詩一樣,太多了,那時一個時代的代表,人人喜歡,所以所流傳的詞也就很多,買本《宋詞三百首》平裝本的也就幾塊錢,買宋詞選也行,都不是很貴
要是全集就很貴了,和全唐詩是一樣的,不是一本,而是很厚的好幾本,我在我們學校圖書館見過,不過沒必要買全集的,因為什么東西都是有好壞之分的,宋詞中能廣為流傳的就是合乎標準,是不錯的,那些很少見的就沒必要去看,如果是做研究,倒是可以
可以買個宋詞選,放心一般的宋詞都有這些有名的詞人,李清照,辛棄疾,李煜,蘇軾,歐陽修等等,肯定會有的
5. 中國一共有多少首古詩詞
數不清的。
名篇: 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唐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