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賞中國古代瓷器
(一)看造型 ,由于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準,因此體現在瓷器上也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根據每個瓷器特點與特質來判斷他到底屬于哪個年代;
(二)看胎釉 ,由于胎釉成分和燒造條件的不同,燒造的器物質地、胎色、釉色各不相同,成為鑒定的重要依據。
(三)看紋飾 ,每個時代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有的紋飾風格與特點,我們可以以此來判斷的。
(四)看彩料 ,這主要是針對帶釉彩的瓷器來說,由于所用彩料成分不同、配制方法不同、燒制條件也是不同的,在這里彩料的呈色也會有區別,有些區別雖然是十分細微的,但任然要仔細觀察才會發現,在發現這些細微差別中你會體會到鑒賞瓷器的愉快。
(五)看工藝,工藝是一個需要認真鑒賞的程序,由于工藝不同,可能會導致在這個瓷器上所留下的痕跡是不同的。
(六)看款識 , 刻、劃、印、寫在器物上的文字。不同時代會有不同的款式的瓷器
關于鑒賞古代陶瓷的知識
“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 定窯 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為民窯。
始建于唐,興盛于北宋,終于元代,燒造時間近七百余年。窯址分布于河北曲陽縣磁澗、燕川以及靈山諸村鎮,這里唐代屬定州,稱為定窯。
定窯以燒白瓷為主,瓷質細膩,質薄有光,釉色潤澤如玉。 黑釉、醬釉稱為“黑定”、“紫定”,也別具特色,制作精湛,造型典雅。
花紋千姿百態,有用刀刻成的劃花,用針剔成的繡花,特技制成的“竹絲刷紋”,“淚痕紋”等等。 出土的定窯瓷片中,發現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樣,這說明定窯的一部分產品是為官府和宮廷燒造的。
鈞窯 鈞窯分官鈞窯、民鈞窯。 官鈞窯是宋徽宗年間繼汝窯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窯。
鈞窯廣泛分布于河南禹縣(時稱鈞州),故名鈞窯,以縣城內的八卦洞窯和鈞合窯最有名,燒制各種皇室用瓷。 鈞瓷兩次燒成,第一次素燒,出窯后施釉彩,二次再燒。
鈞瓷的釉色為一絕,千變萬化,紅、藍、青、白、紫交相融匯,燦若云霞,宋代詩人曾以“夕陽紫翠忽成嵐”贊美之。這是因為在燒制過程中,配料摻入銅的氣化物造成的藝術效果,此為中國制瓷上的一大發明,稱為“窯變”。
因鈞瓷釉層厚,在燒過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補裂紋,出窯后形成有規則的流動線條,非常類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跡,故稱之為“蚯蚓走泥紋”。 鈞窯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剛”之需,以花盆最為出色。
官窯 官窯是宋徽宗政和年間在京師汴梁建造的,窯址至今沒有發現。 官窯主要燒制青瓷,大觀年間,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
官瓷胎體較厚,天青色略帶粉紅顏色,釉面開大紋片。 這是因胎、釉受熱后膨脹系數不同產生的效果。
瓷器足部無釉,燒成后是鐵黑色,口部釉薄,微顯胎骨,即通常所說的“紫口鐵足”。這是北宋官窯瓷器的典型特征。
北宋官窯瓷器傳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貴。 哥窯 哥窯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窯之一,確切窯場至今尚沒有發現。
拒歷史傳說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兩浙路處州、龍泉縣各建一窯,哥哥建的窯稱為“哥窯”,弟弟建的窯稱為“弟窯”,也稱章窯、龍泉窯。有的專家認為傳世的宮藏哥窯瓷,實際上是南宋時修內司官窯燒制的。
哥窯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規則的開裂紋片,俗稱“開片”或“文武片”。 細小如魚子的叫“魚子紋”,開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紋”;開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
小紋片紋理呈金黃色,大紋片的紋理呈鐵黑色,故有“金絲鐵線”之說。其中仿北宋官窯的瓷器為黑胎,也具有“紫口鐵足”。
哥窯瓷胎體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黃數種,釉面光澤如膚之微汗,是為上品。 器形以洗、爐、盤、碗為多。
汝窯 汝窯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間建立的官窯,前后不足20年。窯址在河南汝州(一說在河南省寶豐清涼寺),因此而得名。
汝窯以青瓷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蝦青等,汝窯瓷胎體較薄,釉層較厚,有玉石般的質感,釉面有很細的開片。 汝窯瓷采用支釘支燒法,瓷器底部留下細小的支釘痕跡。
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銅器式樣,以洗、爐、尊等為主。汝窯傳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貴。
。
對青花瓷歌詞的賞析
青花瓷 詞/方文山 曲/周杰倫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 走筆至此擱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 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于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里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 猶如繡花針落地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于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里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 猶如繡花針落地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在潑墨山水畫里 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 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瓷器鑒賞】從哪些方面對瓷器進行鑒賞
??導語:中國是陶瓷之都,它們擁有著悠久的歷史,瓷器的種類繁多,凝結了我國的文化中的精華。一些古玩愛好者喜歡收藏陶瓷器,但是對于一些剛剛入門的新手來說,對陶器鑒定的方法還不是很熟練,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介紹如何對陶瓷進行鑒賞???
一、對于陶瓷的鑒賞是通過陶瓷的款識、紋飾、造型和鈦釉等具有特征的方面,對陶瓷進行鑒賞。款識的鑒賞,在鑒賞過程中,對陶瓷下方的款識來判斷陶瓷器具的新舊程度和器具的真偽。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仿制陶瓷器混入市場,尤其是仿制明清兩朝的陶瓷。在明清瓷器底部都有落款年款,所以我們鑒賞陶瓷的時候首先要觀察陶瓷的款識。但在我國元代時期的官窯是帶有年款,據文獻記載,北宋時期的瓷器下方有“景德年款”的年款。還要注意款識的樣式,明清時期多用青花。
二、對陶瓷器型的鑒賞:在對一款陶瓷進行鑒賞的時候,可以通過對陶瓷外形進行鑒定。首先要對歷史有個詳細的了解,還要了解當時人們的一些生活習慣和他們當時的審美標準。例如在元明清時期,元代的陶瓷造型比較顯得笨拙,陶瓷的器型較大,器口大,胎體較厚,燒制過程很難。在明清時期的瓷器,多為盤、碗,它的底部大多是外凸內凹的特點。宣德年間的瓷器造型獨出心裁,富有創新意義。雍正年代的瓷器有著小巧玲瓏、曲線美的特點,在紋飾上采用的工筆畫的手法,使得瓷器更加的形象生動。
三、瓷器對紋飾色彩方面的特點,根據瓷器的紋飾和色彩對瓷器進行鑒賞。陶瓷器上的紋飾有著鮮明的時代象征,瓷器上的紋飾是從簡單到復雜,從簡潔到樣式繁多,從單一色彩到色彩絢麗。著這些方面,元代時期的瓷器紋飾就是一個鮮明的轉折點,元代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青花、釉下彩等,在瓷器歷史中是一個轉折時期,打破之前原有單一色彩的瓷器。在瓷器上繪制紋飾的材料也有所改變,元末時期采用的是進口的青料作為繪制顏料。
四、瓷器胎釉的鑒賞:根據胎釉對瓷器進行鑒賞,因為時期和區域的不同,瓷器制作的胎釉和燒制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在一些古瓷的鑒賞方面,注意觀察釉質的粗細和釉質的光澤。鑒賞胎質就是觀察瓷器的底足,一般元代時的瓷器的底足較粗糙,明清時期較為細膩。
經過小編對瓷器鑒賞方面的介紹,大家對瓷器方面的鑒賞是不是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呢。
清代瓷器如何品鑒
輝煌的清代御窯 清代江西景德鎮御窯,專供燒制宮廷御用的瓷器,承前啟后,制作亦愈見精辟。
御窯燒造的瓷器質地細膩,釉光瑩潤、色彩豐富,令人嘆為觀止,無論是青花、斗彩、五彩、粉彩及彩瓷器均享負盛名。 清代是中國陶瓷生產的巔峰時期,景德鎮更是全國的制瓷中心,它以工藝精湛、品種繁多、釉彩艷麗而聞名于世,其釉下彩、釉上彩和顏色釉是明清時期景德鎮制瓷業的三大主流產品,故清官窯瓷器具有很大的觀賞性和收藏價值。
青花瓷是釉下彩瓷,是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唐代為其初創期,元代為成熟期,以景德鎮窯青花瓷質量最好,深受人們喜愛。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青花瓷燒制的鼎盛時期,清代督窯官唐英監燒的乾隆青花纏枝蓮紋觚,造型別致、繪制精工,紋飾繁縟,但層次分明,青花色澤明艷,為“唐窯”中的精品,傳世銘記唐英款的青花五供器有花觚、燭臺等,彌足珍貴。
清代各朝的瓷器,內容豐富,既有共同風格,又各具不同的特點。從造型上來看,順治、康熙時的瓷器古拙、豐滿、渾厚,雍正時秀巧雋永,乾隆時則顯規整,嘉慶、道光以后則稚拙笨重。
從胎體來看,琢器類,一般薄厚適中,圓器類則有厚有薄。康熙時瓷器胎體體重,質地堅硬細密。
雍正時則胎質輕薄、細潤,潔白度高。道光以后的胎體厚笨、質地粗松。
清代的琢器類腹、頸部接痕極為少見。明代留器露胎處,常泛火石紅色斑,到清代已基本消失。
清代瓷器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色澤略顯青白。順治、康熙兩朝,釉面平整細膩,胎釉結合緊密,釉面分別呈青白、粉白、醬白,硬亮青等幾種色澤。
雍正時釉面瑩潤,多有桔皮皺紋。乾隆時的平整泛青,嘉慶、道光以后的不夠平整,波浪明顯。
晚清時施釉稀薄,釉質疏松,不夠堅致。清代瓷器紋飾深受同時期繪畫的影響,民窯瓷器,寫意寫實并存,用筆豪放。
御用官窯連器,圖案趨向規范化,用筆細致入微,構圖拘泥、繁復。早期紋飾中的山水、樹木多采用斧劈簸,并加鍍點,柔細的花繪采用沒骨畫法。
晚期紋飾中的人物面部無神,鼻部隆大。這一時期龍紋形態不一,既有方頭大額、正肅蒼勁的,也有纖柔細身的,一般為獅子頭,龍發較多,龍腳明顯突出,兩腳立體感強,龍身粗笨,一般畫為四爪和五爪。
在清代,由于瓷器工藝受到了西方繪畫藝術的影響,因而在瓷器上出現了具有西方繪畫風格特點的花紋圖案。如在琺瑯彩瓷器和部分出口瓷器上,時常可以看到一些繪畫西洋人物、樓房、船和狗之類的花紋圖案。
清代八寶圖案為輪、螺、傘、蓋、花、罐、魚、腸。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為光滑的砂底。
順治、康熙時瓷器足型較為多樣。有雙圈層底、斜削式底、二層臺式底、臥足、滾圓泥鰍背形足等。
景德鎮官窯多屬皇帝年號款,民窯有干支年款、吉祥語款、私家款及圖記款等。有印、刻、青花、紅釉、金彩、料彩等多種,楷篆均有。
康熙楷多篆少,雍正楷、篆并用,乾隆以后篆多楷少。晚期同治、光緒、宣統三朝,又以楷書款為多,外圍以圓圈或方框格式。
民窯款識則隨意寫就,字體草率。清代制瓷成就 清代是我國制瓷史上的黃金時期,特別是康、雍、乾三朝盛世,在器型、釉彩的工藝制作方面,均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創燒出大量新器型。在釉色方面,創燒出了粉彩、琺瑯彩、古銅彩和多品種的單色釉。
還產生出大量制作精美的民窯堂銘款器。 江西瓷業公司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成立,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投入生產。
它的管理體制為官商合辦,清政府把御窯廠劃歸瓷業公司。江西瓷業公司出產的瓷器以制作精良長期被收藏界譽為“民國官窯”,曾在南洋勸業會、巴拿馬賽會獲優秀獎牌。
公司生產的瓷器。不僅釉水滋潤肥厚,呈略透明玻璃光澤,體現了景瓷白如玉的風格,它還繼承了歷代官窯瓷器的優良傳統,而且延請名家制作,技術上不斷創新,精益求精,采用先進的機器制坯、煤窯燒煉和二白釉等先進技術。
對后來民國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江西瓷業公司 集封建時代文學發展之大成的清代文學 清代文學各種文體無不具備,蔚為大觀,諸多樣式齊頭并進,全面繁榮。
詩、詞、散文等傳統文學樣式,清代使之得到復興;小說、戲曲、民間講唱等新興文學樣式,清代使之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尤其是清代小說,象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
《醒世姻緣傳》、《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紅樓夢》和《桃花扇》等名著把我國古典小說的創作推到了頂峰。《鏡花緣》、《歧路燈》等長篇小說也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它們是清代文學輝煌的標志。
。 在康熙二十年之后,瓷器上書寫長篇詩詞歌賦等文字裝飾更為盛行。
常能見到以清雋規整的館閣體小楷,書寫《圣主得賢臣頌》、《四景讀書樂》、《岳陽樓》、《蘭亭集序》、《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這時所制筆筒的長篇文章書寫得相當精妙。 清代名瓷屢見各大拍賣會 清代早期青花一般以康熙到雍正時期為代表,特別是康熙青花瓷器成就最大,其造型多樣,工藝精細,色調青翠欲滴,有"翠毛藍"、"寶石藍"和"青花五彩"之譽,為清代之冠。
常見器形有碗、盤、瓶、尊、香爐和文房用具等。
《青花瓷》的歌詞和每一句的賞析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沒來更換部落格的文章了,眼見這片田地日漸枯萎荒蕪,殘垣斷壁,人煙稀少,人氣僅剩下一個荒村野寨的規模。
不過沒關系,杰倫很忙,其實我也很忙,這年頭不景氣大家都寧愿很忙,但不管再忙也還是要跟網友們聊聊天把酒話桑麻一番。所以,我決定今后要在自己的這塊園地里勤于筆耕,好好的栽種字苗,祈望不久后,網友們的響應與留言能蔚然成林,綠樹成蔭,重建起昔日的漢唐盛世那行人熙攘,歌舞升平的長安城。
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而我則是:「文不在多、有換則新、人不在擠、有來就行」呵呵… 宋汝窯/ 天青釉色長頸瓶 (無價/傳世僅70余件) 青花瓷 詞/方文山 曲/周杰倫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 走筆至此擱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 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于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里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 猶如繡花針落地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在潑墨山水畫里 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 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元〈青花魚藻紋大罐) 國際拍賣價成交價/ 臺幣NT:128,160,000 首先跟親愛的網友們分享此次填寫杰倫新專輯里這首「青花瓷」的創作過程。
前一陣子我認識了幾個鑒賞古董藝術的朋友,在與他們時而青銅、時而宋瓷、時而明清家具等橫跨千年談古論今的聊天中,觸發我想用那些傳世的國之瑰寶來當歌名的動機。當時第一個想到的便是青銅器,以殷商時期開始鑄造的青銅器來做為詞曲名,用青銅的厚實象征愛情的堅真;以千年斑駁的銅銹來比喻世事的滄桑;以器皿上難解的銘文來闡述誓言的神秘。
但才剛開始落筆時便發現杰倫這首「青花瓷」的曲調溫柔委婉、淡雅脫俗,以至于我腦海中浮現的全是煙雨江南的畫面。又因當時的青銅器也同時制作成殺敵的兵器,這使得「青銅器」這三個字看來太過厚重不夠輕盈,充滿廝殺的硝煙味,于是尚在構思中的歌詞還未落筆便已放棄。
后來我再次選定宋朝時曾盛極一時的「汝窯」為歌名,主要原因是為它舉世無雙的珍稀度所震撼。因為戰亂的關系,與釉料配方跟燒制過程會窯變等因素,全世界現所傳世的汝窯珍品竟只有70余件,堪稱國之瑰寶,彌足珍貴。
但問題又來了,因為純正上品的汝窯,只有一種顏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沒有任何花俏的紋飾,而且造型簡單素雅,在我看來猶如現今極簡主義大師的作品,雖有一種樸素的內涵,與經久耐看的質感,但總覺得不足以形容詭譎多變,愛恨兼具的愛情。雖然最后還是沒能用汝窯當歌詞名,但我在收集寫作資料的過程中,卻因為一句「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的詞句,觸發我靈感而寫下副歌的第一句「天青色等煙雨」。「雨過天青云破處」此話據傳語出宋徽宗,因當時的汝窯專供宋皇室使用,而窯官將汝窯瓷燒制完成后,請示宋徽宗為其色定名時,徽宗御批:「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此后,天青色即為汝窯瓷欽定的顏色名。(此句另有一說為五代后周柴世宗所說)但后來我還是放棄用汝窯當歌名,除了因為它的特性不適用于纏綿誹側的愛情外,汝窯的名字也稍嫌不夠凄美。
幾經轉折,最終歌名才確定用初燒于唐代至今已綿延一千多年為中國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外銷藝術品—「青花瓷」。 當初當我確定了「天青色等煙雨」的歌詞后,沒多久就又順手寫下副歌第二句「而我在等你」,于是副歌第一行的關鍵詞即孕育而出:「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因我歌詞里所描述的天青色,是無法自己出現的,它必須耐心的等待一場不知何時會降臨的雨,才能夠在積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顏色出現。因為雨過天晴后才會出現天青色,故必先降雨才能有天青,但我倒過來說,天青色在期待著雨天的來臨。
還有,之所以用「煙雨」,而不用「降雨」,則純粹是因為煙雨的意境比較美。而我用「天青色等煙雨」此句來對仗較為白話的下一句「而我在等你」,一連用了二個“等”字,是為來強調愛情里最無力的無奈就是「等待」。
換個散文式的說法就是:「這天氣的變幻莫測,那里是我們平凡人所能掌握的呢?想看到純凈被雨洗滌過的天青色,就只能耐心的等待雨停,就如同我也只能被動而安靜的等待著不知何時才會出現的你。」 這首青花瓷里還出現「芭蕉」這個歌詞里較不常出現的草本植物,實在是因為個人對「芭蕉」這款植物情有獨鍾莫名熱愛。
就像椰子樹會讓人聯想南臺灣,棕櫚樹等同于熱情的海灘,仙人掌的場景則理所當然在沙漠一樣,不知怎地,對于「芭蕉」,我就自然而然的會聯想起宋詞中煙雨。
形容瓷器的特點有哪些優美的詞
形容瓷器的特點有哪些優美的詞有栩栩如生、小巧玲瓏、豐滿、渾厚、古樸。
1、栩栩如生【xǔ xǔ rú shēng】: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出自:《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茫茫然周也。”
2、小巧玲瓏【xiǎo qiǎo líng lóng】:形容東西小而精致。
出自:宋·辛棄疾《臨江仙·戲為山園蒼壁解嘲》:“莫笑吾家蒼壁小;棱層勢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華;無意巧玲瓏。”
3、豐滿【fēng mǎn】:
(1)人體胖得適度好看
(2)充足;達到所需要的程度
造句:夏天過去了,小燕子已經長出豐滿的羽毛。
4、古樸【gǔ pǔ】:古老而質樸
造句:莊園的古樸典雅正應和了我們的心境。
5、渾厚【 hún hòu】:
(1)淳樸;樸實
(2)[詩文、書畫的風格]樸實雄厚
造句:他這一聲喊,渾厚而沙啞。就像天空滾過一陣悶雷。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對明清瓷器的鑒賞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