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三笑與三哭哭與笑是一個對立的感情表象。
人可能傷心時哭,也有可能傷心時是笑。
曹操面對困境也有哭與笑。
赤壁戰敗是性命交關。
但作者并未將描寫的重點放在他如何謀劃逃命上,而是集中筆墨描寫了他在逃亡途中的三次大笑。
其一,在“烏林之西”,曹操在馬上“仰面大笑不止”,他說:“吾不笑別人,單笑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
若是吾用兵之時,預先在這里伏下一軍,如之奈何?”話音未落,趙子龍突然殺出,給還在沾沾自喜的曹操來了個“下馬威”。
其二,在“葫蘆口”,曹操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再次譏諷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結果殺出個燕人張翼德,嚇得他魂飛魄喪。
不僅損失慘重,馬匹糧食也被劫走。
其三,在“華容道”上,曹操又笑諸葛亮、周瑜是“無能之輩”。
可當關云長橫刀立馬出現在他面前時,他笑不出來了,只能低頭求饒。
這“三笑”是小說里的絕妙之筆,雖則可看出諸葛亮運兵之妙,但曹操與眾不同的性格特點卻也比較搶眼,身處險境,仍能頻頻發笑,嘲笑對手的缺智少謀,若是換了他人,逃命惟恐不及,哪有這份心思!尤其是他的第三笑,更讓人拍案叫絕。
人困馬乏,已無力再戰,而關羽又神勇無比,斬顏良、誅文丑,曹操是見識過的,如果硬來,那么就會兇多吉少。
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杰。
走投無路的曹操,以情義打動關羽,求他放自己一條生路。
因他過去對關羽有恩,關羽又是一個以“義”為先的人,他終于為自己化解了危難。
能屈能伸的人才是大丈夫,曹操的過人之處由此可見一斑。
曹操除了三笑也有三哭故事,他一哭是哭他全家被陶謙所殺,誰人沒有父母,曹操此哭可說是真心的哭;二哭是哭典韋,當年曹操引兵討伐張繡,誤中張繡奸計,身陷重圍,典韋夢中驚醒后,“奮力向前”,死戰不退,血流滿地而死,曹操得以脫險。
曹操整頓軍隊,擊退張繡后,立即祭奠典韋,并親自哭而祭之。
第二年,曹操再次引軍至宛城攻擊張繡,曹操忽然大哭,還說,我隨痛失長子,愛侄,但我唯哭我大將典韋。
這一哭是收買人心的哭;三哭是赤壁失敗哭郭嘉,“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此哭是掩飾自己的過錯又羞辱眾謀士的無能,當然他應該不會忘記曾經荀彧等人提醒過曹操東吳的詐降,連環,與東風的事,但是曹操沒有聽從,這哭是掩飾自己的過錯并且也暴露出他的虛偽狡詐。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曹操三哭三笑的故事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