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又是大部分同學在考試作文中首選文體,也是考前作文訓練的重點。
舉例論證是大家最熟悉最常用也是最管用的方法之一。
在考試中,特別是在中、高考中,要想讓自己的議論文體作文脫穎而出,必須學會巧妙舉例。
一、舉例要扣題
扣題是考場作文的重要規則,當然更是議論文舉例選材的重要規則。
只有圍繞主題中心去選取生活事例來證明論點才有針對性、說服力。
即所選事例材料表達出來主旨要和作文主旨一致。
例如:
文段一:勤能補拙,就是說,天資差是可以用后天的努力來補償的。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很笨,屢次失敗而從不氣餒,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憑著這種勤奮的工作態度,他終于登上了科學的頂峰。
同樣,我國數學巨匠華羅庚上小學時,被視為最笨的學生,但他憑著頑強的毅力,勤奮學習,在數學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可見,勤奮是能補拙的。
(《勤能補拙》)
文段二:勤能補拙,就是說,天資差是可以用后天的努力來補償的。
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在國外留學時,剛進校成績很差,外國學生都瞧不起他,笑他笨,他暗暗憋著這口氣,勤奮學習,一個學期下來,他成績躍居全班第一。
還有張海迪,她全身三分之二癱瘓,但她不屈服,自學了大學的課程,還學會了幾門外語。
可見,勤奮是能補拙的。
(《勤能補拙》)
文段一扣題,所舉兩個事例都能緊扣從小天資差,通過后天勤奮,取得了輝煌成就。
而文段二中所舉事例中,童第周和張海迪并非天資差,這兩個事例用來論證學貴有志,可能會更好一些。
舉例中扣題,能鮮明地突出話題和文題,使閱讀老師非常清楚文章的舉例目的,也能使文章的內容與題意結合得更緊密。
這樣,考試中作文才能獲高分。
二、舉例要敘議結合
敘議結合就是以評論性的語言來舉例,避免過于單調直白。
同時,敘議結合還能傾注自己的感情態度,使褒貶色彩更鮮明。
如:
文段一:汶川地震中遵道鎮歡歡幼兒園發生整體垮塌。
救援隊發現該園瞿萬容老師時,“當時老師撲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里還緊緊抱著一名小孩。
小孩得救了,但瞿老師永遠離開了我們”。
瞿萬容老師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孩子!這就是一個普通教師的選擇。
(《面對災難,我們義無反顧》)
文段二:誠然,災難是可怕的,失去生命也是可怕的,但留住了希望一切便不再可怕了。
汶川地震中遵道鎮歡歡幼兒園發生整體垮塌。
救援隊發現該園瞿萬容老師時,“瞿老師撲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里還緊緊地抱著一名小孩”。
瞿萬容容老師用自己的責任與堅定換取了孩子的生命!人們常說,在危險的瞬間,往往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性。
如此在災難中爆發、在細節中升騰的人性之美,再一次使我們的心靈受到凈化和震撼。
瞿萬容老師保護的不僅是一個幼小的生命,更是留住了一個美好的希望、一種堅毅的精神、一種神圣的責任。
有了瞿萬容這樣的老師,還有什么值得我們害怕呢。
(《面對災難,我們義無反顧》)
文段二比文段一在敘議結合方面要好一些,文段一幾乎只是敘述,沒有議論升華。
運用“敘議結合”進行寫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敘述精練,議論恰當。
敘述事件要抓住事件主要屬性,不能泛泛而談,更不能隨意增添內容,“議”要恰當,不能隨意拔高或降低。
要以事件為基礎,在事件的基礎上展開議論。
2.敘議之間要銜接,要有連接點。
敘述是為理論服務的,而議論是敘述的升華,是文章的靈魂所在。
3.要區別與記敘文中的“敘”。
夾敘夾議的敘述是為議論服務的,它要和議論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表達作者的思想觀點。
“敘”要體現人物思想,“議”要升華人物思想。
三、舉例要簡練
議論文的特點在于說理,重在議而不是敘,這是由體裁所決定的。
因此,舉例一定要簡練,高度概括,切莫當作記敘文來洋洋灑灑,更不能詳細描寫。
否則,會導致文體不分的錯誤。
例如:
文段一:
公元前698年冬十二月齊僖公駕崩,留下三個兒子:太子諸兒、次子公子糾、幼子小白。
依據周朝禮制,太子諸兒即位,他就是后來人們所說的齊襄公。
公元前686年冬十二月,齊襄公被堂兄弟公孫無知所殺兩個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見時機成熟,都想方設法急忙回國,以便奪取國君的寶座。
公子糾的師傅管仲想射殺小白,擁立糾登上國君寶座,誰知箭射在衣帶鉤上,小白幸免于難,后奪取國君寶座,即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后,不忘鮑叔牙之功,請他出來任齊相。
鮑叔牙誠懇地對齊桓公說:“臣是個平庸之輩,能力不行。
我任國相,只會使我的子孫后代有口飯吃。
若國君真想使齊國富強,并有一番大作為,還得仰仗管仲。
”齊桓公聞言勃然變臉:“您不知道他是我的仇人嗎?他有什么值得您這樣推薦的?”鮑叔牙不慌不忙地回答道:“管仲,天下奇才。
他英明蓋世,才能超眾。
他有五大優點,是我所不及的。
”后齊桓公不計前嫌,重用管仲,終成一代霸主。
(《勿以好惡論斷之》)
文段二:
當一個人可以將對事物的判斷游離于感情的親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了!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射衣帶鉤,自是對其痛恨無比。
然而,當他認識到管仲的才識時,放下心里的厭惡,重用管仲,終成一代霸主。
劉邦不喜韓信的出言無忌,卻委其以重任,讓韓信統兵作戰,征討四方,終于滅了西楚霸王,成為天之驕子。
房玄齡曾為李建成出謀暗害李世民,李世民又豈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計前嫌,重用房玄齡為相,遂有“貞觀之治“之盛世。
(《勿以好惡論斷之》)
文段一寫成了記敘文,文段二用語高度凝練,信息量大,材料豐富更符合議論文的寫作要求。
四、舉例要有文采
寫議論文絕不能抽象地說理,也不能生硬地舉例。
任何文章都應體現作者的語言表現能力,尤其是高考作文,更應盡顯語言個性,展示文采。
是那泛舟于赤壁之下,任憑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東坡嗎?你在云堂的一番天地里映出最美的臉龐。
是那徘徊于日落盡頭,斷鴻聲中的江南游子,不啼清淚而啼血的稼軒嗎?你在煙雨斷腸映出最美的臉龐。
是那低吟庭院深深,楊柳堆砌簾無數的范仲淹嗎?你在任花開花落,看云卷云舒的坦然中映出最美的臉龐。
(《最美的臉龐》)
這一組排比句用散文式的語言,設問兼引用的手法,列舉了作者心中所認為的三張最美的臉龐,這種舉例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這是文采的體現,更是才情的展示。
所以,要想讓作文文采飛揚,既要做到善用多種修辭手法,又要做到用詞精妙、傾注情感。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議論文舉例論證的段落怎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