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己亥雜詩的翻譯
己亥雜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釋
1.九州:中國。
2.風雷:疾風迅雷般的社會變革。
3.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沒有聲音。
6.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
7.究:終究、畢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擻: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縛。
12降:降生。
譯文
要是這么大的中國重新朝氣蓬勃,靠的是像疾風迅雷般的改革。像萬馬齊喑一樣的局面,畢竟讓人心痛。我奉勸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規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賞析
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
全詩層次清晰,共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了萬馬齊喑,朝野噤聲的死氣沉沉的現實社會。第二層,作者指出了要改變這種沉悶,腐朽的現狀,就必須依靠風雷激蕩
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須經歷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才能使中國變得生機勃勃。第三層,作者認為這樣的力量來源于人材,而朝庭所應該做的就是破格薦用人材,只有
這樣,中國才有希望。詩中選用“九州”、“風雷”、“萬馬”、“天公”這樣的具有壯偉特征的主觀意象,寓意深刻,氣勢磅礴。
詩的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中國形勢的看法。“萬馬齊喑”比喻在腐朽、殘酷的反動統治下,思想被禁錮,人才被扼殺,到處是昏沉、
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現實狀況。“風雷”比喻新興的社會力量,比喻尖銳猛烈的改革。從大處著眼、整體著眼、大氣磅礴、雄渾深邃的藝術境界。詩
的后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傳誦的名句。詩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現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著優秀杰出人物的涌現,期待著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它獨辟奇境,別開生面,呼喚著變革,呼喚未來。
2.《己亥雜詩》翻譯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字詞注釋:
浩蕩:形容愁思深廣;吟鞭:即甩鞭發出響聲;落紅:落花。
中文:
滿懷離愁而對夕陽西下,鳴鞭東指從此浪跡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鮮花。
背景:
清朝后期,統治腐敗。人才問題、思想問題都使詩人痛心。在這種狀況下,他寫了一系列的詩歌。這首詩表達了自己為國家甘愿犧牲自己的情操。
四、詳解:
出處:龔自珍《已亥雜詩》。龔自珍(1792—1841),一名鞏祚,字璱人,字定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政治家、文學家。詩氣勢縱橫,有《龔自珍全集》。
從字面看,花不是無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綠肥,還可以哺育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謂自己雖然處境艱難,但忠貞報國之心始終不變;自信其高尚志節更能感召年青一代。
這種“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偉大情操,令人肅然起敬。這正好比悲心回向、永遠利他的大乘精神;而無論盛開的花、落下的花、還是地上的泥土,其實原本就是一體,只不過是隨緣所處的位置不同罷了。
3.己亥雜詩 翻譯
我勸玉皇大帝重新振作精神,不受陣規束縛降生各種人材。
龔自珍:己亥雜詩(選3首,3-3)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說明】在這首絕句中,詩人對清朝末年那種扼殺生機、窒息思想,導致萬馬齊喑的局面,十分痛惜;并大聲疾呼:要振興國家,挽救危亡,就需要涌現出大批立志改革的仁人志士。
【解釋】①九州--古代把中國劃分為九州,所以用九州代稱中國。恃--依靠,風雷--風神和雷神。比喻變革社會的威力。②萬馬齊喑--比喻當時社會死氣沉沉,一切生氣都被扼殺。喑,啞,無聲無息。究--終究,畢竟。③天公--天老爺,抖擻--振作,奮發。④不拘一格--不拘泥于成規。拘,拘泥。格,成規。降--降生,涌現。
龔自珍(1792——1841),字璱人,原名鞏祚,浙江仁和人。蘇、松、太道麗正子。
幼聰明,能讀等身書。又獲聞其外祖段茂堂六書音韻之學,自視甚高。故事,凡翰詹科道子弟,別為官卷,較民卷易入彀。君顧不屑藉門蔭,以縣學生就民卷中式嘉慶戊寅恩科本省經魁。屢上春官不第,狂名滿天下。既購洞庭別業,又買昆山徐侍郎秉義故宅居之。道光己丑成進士,以不工書,不得入翰林。用知縣,改內閣中書,擢禮部議制司主事。丁父憂歸,掌教云陽書院,膺暴疾卒。
其為學,務博覽,喜與人辯駁,雖小屈,必旁征廣引,己說得申乃已。治經始由訓放,繼及劉申受、宋于庭游,聞常州莊氏說,則轉好今文之學。然所造顧不深,亦疏家法。惟所作《古史鉤沉論》謂:“五經者,周史之大宗也。”與章實齋“六經皆史”之主張相近。又熟習掌故,通蒙古文,長于西北輿地,旁逮諸子道釋金石術數,莫不貫串。為文瑰麗恢詭,詩亦奇境獨辟。著述極富,惜多佚弗傳。后人裒其遺集,僅存十有八卷。外《太誓答問》一卷、《春秋決事比》一卷,收《經經解》中。馀皆無從蹤跡矣。
4.《已亥雜詩的翻譯
【注釋】
1.這是《已亥雜詩》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國.
2.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啞.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究:終究、畢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擻: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譯文】
只有風雪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氣,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語終究是一種悲哀.
我奉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規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5.己亥雜詩全詩翻譯
已亥雜詩 (一)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釋] 1.這是《已亥雜詩》中的第二百二十首。
九州:中國。 2.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啞。
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究:終究、畢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
抖擻: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說] “萬馬齊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現了龔自珍對清朝末年死氣沉沉的社會局面的不滿,因此他熱情地呼喚社會變革,而且認為這種變革越大越好,大得該像驚天動地的春雷一樣。他又認為實行社會變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熱情地呼喚:天公啊!請你抖擻精神,把各式各樣的人才都賜給我們吧。
-------------------------------------------------------------------------------- 《己亥雜詩》(二)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注釋〕 1.龔自珍:近代杰出文學家。 2.浩蕩句:浩蕩,廣闊深遠的樣子,也就是浩茫之意。
白日斜,夕陽西下的黃昏時分。 3.吟鞭句:吟鞭,即馬鞭;東指,出城門向東;天涯,天邊。
本句說當自己出了北京城門,便從此與朝廷隔絕,也就如遠至天涯屯。
6.已亥雜詩的譯文
己亥雜詩
【作者及作品簡介】
龔自珍(1792-1841),又名鞏祚(zuò),字璱(sè)人,號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中國近代杰出的啟蒙思想家、學者、文學家和愛國主義者。
【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全詩抒發了自己辭官司離京時的復雜感情,展示了詩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淪、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全詩移情于物,形象貼切,構思巧妙,寓意深刻。
【對照譯文及譯注】
浩蕩離愁白日斜(xiá),吟鞭東指即天涯。
離愁滿懷,正對著白日西下,揚鞭東去從此辭官赴天涯。[浩蕩:廣大無邊,這里形容愁思無窮無盡。離愁:離別的愁思。白日:太陽。吟鞭:詩人的馬鞭。]
[評析]以“白日斜”“天涯”來烘托離愁,可見詩人辭官心情的痛苦。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花紛紛絕不是無情飄灑,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新花。[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這二句用來比喻自己雖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命運。]
[評析]形象、貼切地展示作者為國效力的獻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