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朗讀亭是什么
朗讀亭”伴隨著央視中央電視臺開年力作,大型文化情感節目《朗讀者》的籌劃應運而生。帶著《朗讀者》節目的使命,“朗讀亭”將打通線上與線下的距離,走近每個朗讀者的身邊,將一段六十分鐘的客廳文化轉變為一場2017最具熱點的全民文化活動。“朗讀亭”搭建起品牌、媒體、受眾與**、**所大力提倡的全民閱讀活動的完美紐帶。
“朗讀亭”的推出旨在讓各行各業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里稍作暫停,走進“朗讀亭”朗讀名篇片段,用簡單的方式呈現內心中最想表達的情愫,用發至心靈的聲音朗讀自己的人生夢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朗讀亭3米高、占地約2.5平方米的亭子,外觀古樸別致,比普通電話亭略大一些,上面寫著大大的“朗讀亭”字樣,24小時開放。內部有兩個GO PRO攝像機以及一套完整的錄音設備。朗讀者只管對著圓形的麥克風念自己準備的內容,亭子外面的制作人員可以遙控“霧化”設備,將亭子玻璃調整成毛玻璃狀態,保障朗讀者在亭內不受干擾地釋放情緒、忘我朗讀。 [3]
普通人在朗讀亭的朗讀內容,也有可能會出現《朗讀者》節目的正片中,呼吁大家多去朗讀,去感受文字的力量。 [1]
地點編輯
朗讀亭第一站設立北京國家圖書館門口,之后陸續在北京前門大街、五道口等人流密集處擺放。第二站設立在廣州中山圖書館。情人節當天,廣州的朗讀亭外排起了長隊,為自己的愛人讀一首詩成為了“浪漫新方式”。此后,還陸續將在杭州、昆明、西安、上海、青島等全國多個城市設立“朗讀亭”。 [4]
意義編輯
“朗讀亭”伴隨著央視中央電視臺開年力作,大型文化情感節目《朗讀者》的籌劃應運而生。帶著《朗讀者》節目的使命,“朗讀亭”將打通線上與線下的距離,走近每個朗讀者的身邊,將一段六十分鐘的客廳文化轉變為一場2017最具熱點的全民文化活動。“朗讀亭”搭建起品牌、媒體、受眾與**、**所大力提倡的全民閱讀活動的紐帶。 [5]
《朗讀者》節目希望和觀眾有更多互動,朗讀亭邊的電子屏上不停滾動著幾行字:朗讀者啊,請告訴我們,您要把這段深情朗誦獻給誰。 [6]
設立初衷編輯
《朗讀者》制作人兼總導演董卿 [7] 也表示:“朗讀亭是我特別喜歡的設置。當初我們創意是希望能夠讓普通人也慢慢地開始接受有這樣一種傳遞感情的一種手段。其實朗讀真的應該像唱歌說話一樣,我想你了、我很喜歡你或者我忘不了這個人,我有時候可以用這種方式借文傳情,我真的是希望通過朗讀者能夠讓普通的人找到一種途徑。因為第一期大家看到的朗讀亭是有限的,是因為當時錄制的時候朗讀亭也是匆匆制作完成,只在北京和廣州兩個城市開始運營,那未來會有更多的成熟,一定會更全面的去展現普通人的風采。”
2.朗讀者們的朗讀將會產生那些效應
《中華詩詞大會》《朗2113讀者》的熱播,使得人文類綜藝節目有了一個新的突破口、嶄新的角度、新穎的方式,重溫了中國詩詞的情懷,讓文字與故事、朗讀成為了渾然天成的一體,讓國人在感受中華古詩、文字魅力的同5261時,也能深刻感受到文字背后的4102力量、中華文化的精深。
每天朗讀亭外迎來絡繹不絕的朗讀者,只是在熱愛背后,切忌用力過猛。我們應該給朗讀留一個空白,讓我們1653去回味、去思考、去追尋。
所謂空白效應,在藝術上,它指講的故事設置懸念,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激發好奇內心和求知欲。《朗讀者》的精妙之處也在于此,讓參與者分享,讓聆聽者共鳴,讓我們感受“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讀書樂趣。
我們不能將這個精妙之處機械化、臨時化,而應在朗讀亭外仍然容保持對朗讀、對生活的極大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