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臥冰求鯉故事的簡單復述
晉王祥,字休征。
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于父母。
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臥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并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于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2.臥冰求鯉的故事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并不養他,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
他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總是讓他打掃牛棚。父母生病,他忙著照顧父母,連衣帶都來不及解。
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于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繼母又想吃烤黃雀,但是黃雀很難抓,在王祥擔心之時,忽然有數十只黃雀飛進他捕鳥的網中,他大喜,旋即又用來供奉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3.臥冰求鯉的故事100字字
王祥字休征,瑯邪人。
性至孝。早喪親,繼母朱氏不慈,數譖之。
由是失愛于父,每使掃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帶。
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
母又思黃雀炙,復有黃雀數十入其幕,復以供母。鄉里驚嘆,以為孝感所致。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并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總是讓他打掃牛棚。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于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從此,繼母像變了一個人,對王祥非常好,王祥又去捉了幾只黃雀讓繼母吃,繼母病也好了。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
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4.臥冰求鯉講述怎么一個故事
臥冰求鯉
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時失去了母親。后來繼母朱氏對他不慈愛,時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親對他也逐漸冷淡。
王祥的繼母喜歡吃鯉魚。有一年冬天,天氣很冷,冰凍三尺,王祥為了能得到鯉魚,赤身臥在冰上。他渾身凍得通紅,仍在冰上禱告求鯉魚。正在他禱告之時,他右邊的冰突然開裂。王祥喜出望外,正準備跳入河中捉魚時,忽從冰縫中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高興極了,就把兩條鯉魚帶回家供奉給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
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我是王祥的老鄉,在寒冷的河北,現在王祥臥魚的那條河冬天都不凍冰,據說是他的孝心感動了河神。
5.成語故事大全臥冰求鯉
臥冰求鯉是古老的漢族民間傳說故事。
最早出自干寶的《搜神記》,講述晉人王祥冬天為繼母在冰上捕魚的事情,被后世奉為奉行孝道的經典故事。房玄齡等編撰《晉書》亦收錄此事,元代郭居敬則將其列入《二十四孝》中。
臥冰求鯉也是山東省民間文學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臥冰求鯉北風呼嘯,寒風凜冽。
王祥背著一大捆干柴,頂著大風,好不容易從山里打柴回到家里。他就覺得頭疼發熱,全身無力。
剛一到家,他就異常難受地躺下了。剛過片刻,繼母走進房內。
“王祥,起來,快去給我和你父親把炕燒熱!”“我,可是……”還沒有等王祥把話說完,繼母就大喊起來:“懶豬,還不快點起來干活!”王祥只好強打著精神起了床,按繼母說得去做。這時,父親回來了。
繼母立刻在王祥父親面前讒言道:“夫君,祥今不知怎么回事,異常懶惰。方才我發現他沒有燒炕就睡大覺了。
真是豈有此理!”父親一聽,立刻大發雷霆。他立即叫來了王祥,不問三七二十一就訓斥道:“祥兒,今日你不干完活就睡懶覺。
到底為何?”“父親,今日我……”王祥有口難言。平時,自己受再大的委屈,也從不頂父親。
“以后不可這樣,下不為例!”王祥委屈地退了出去。不久,繼母感到心口憂悶,很不舒服。
父親叫來郎中,給繼母號了脈。郎中開了藥方,聲稱要治好這種病,只能喝鯉魚湯才有會見效。
可是,到哪去買鯉魚呢?這個寒冷的季節,市場上根本就沒有買鯉魚的。怎么辦?大家為此都在發愁。
這時,王祥二話沒說,自己便獨自一人向村外那條河流走去。“王祥,你到哪去?”父親問道。
“我去村外那河上。”“大冬天那里封冰,你去那里干什么?”“父親,你別管了!”“那孩子肯定又是去那里玩了。
你看看,要這孩子有啥用?這么多年,我看是白養了。我如今重病在身,他竟然跑出去玩,真是不孝之子!”繼母指著王祥說。
王祥來到河上,只見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這時,王祥脫掉了上衣,躺在了冰上。
王祥硬是用自己的體溫融化了一塊冰。王祥敲開冰,只見冰下有好多鯉魚。
他不顧天氣的寒冷,伸手就抓到了兩條鯉魚。他高興地把魚帶回了家。
“爸爸,有了,有魚了,有魚了!”“哪來的?”父親感到莫名其妙。王祥就詳細地介紹了得到魚的過程。
王祥的父親和繼母頗受感動,尤其是那繼母,她羞愧不已,拉著王祥,羞怯地說道:“祥兒,你真是個好孩子,以前為娘錯怪你了,以后我再也不會嫌棄你了。”父親也說道:“祥兒為人善良,寬厚待人,真令人欽佩!這下,你親生母親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了。”
一時間,三人歡樂地相擁在一起,臉上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
6.臥冰求鯉的故事800字
孝,善事父母者。
——題記北風呼嘯,寒風凜冽,當王祥背著一捆柴回到家時,他已經疲憊不堪了。星星點綴著美麗的夜空,王祥覺得又累又困,躺在床上就昏昏地睡去了……在夢里,他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只小鳥,翱翔在廣闊的天空中,無拘無束……王祥的母親很早就過世了,只剩下他與父親相依為命,前幾年,父親又娶了一個繼母,這個繼母又年輕又漂亮,可是她對王祥又打又罵,還讓他做體力活。
王祥天天一早起來就上山砍柴,然后回家燒水、做飯,受了傷都不見家里人噓寒問暖,手磨出了泡,露出里面的嫩肉,鉆心地疼。“王祥!你竟然給我偷懶?!”說話的人正是他的繼母。
王祥極不情愿地從床上坐起,揉揉惺忪的雙眼,背起斧頭,就上山砍柴了。父親從前都待他不錯,因為繼母挑撥,父親對王祥也是又打又罵,王祥苦不堪言。
想著想著,王祥就流出淚來,淚水浸濕了他的衣襟,他用衣袖抹了抹眼淚,到深夜才回到家,回到家倒在床上就進入了夢鄉……第二天醒來時,已是大早,父親匆匆地來告訴王祥:繼母生病了,讓王祥照顧一下繼母,然后他便出去找郎中給繼母看病了。王祥來到繼母的床邊,繼母喃喃地說想吃鯉魚。
可是這大冷天的哪里有鯉魚呢?王祥好像想到了什么,父親正好也回來了,王祥就讓父親照看繼母,說自己一會兒就回來。王祥來到一條河邊,河水都結了一層厚厚的冰,王祥脫去上衣,臥在冰上,想把冰暖化。
也許是他的孝心感動了上天,凍得厚厚的冰居然開裂了,那裂縫越來越長,從水里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抓起鯉魚就往回家的方向跑去。父親問他魚是哪里來的,王祥就把事情告訴給了父親,繼母喝了魚湯之后,病居然奇跡般的好起來了!從此,就流傳著這樣一首詩: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
至今喝水上,留著臥冰模。
7.臥冰求鯉的典故成語臥冰求鯉講了誰的故事
王祥,晉朝瑯琊(今山東臨沂)人,性至孝。
臥冰求鯉其母早亡,繼母朱氏,生子王覽。朱氏偏愛親生兒子,常令王祥干重活、吃糙飯。
但王祥對父母孝敬,從不懈怠。父母生病,王祥衣不解帶,日夜照顧,湯藥必先嘗后進。
繼母要吃鮮魚,天寒冰凍,無處購買。王祥冒著凜冽寒風,在河上脫衣臥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躍出兩條鯉魚,他高興地拿回家孝敬繼母。
這件事,深深地感動了繼母。繼母死后,王祥悲痛,依禮安葬。
王祥對其弟王覽,十分愛護,王覽對兄長特別尊敬,兄友弟恭,遠近聞名,時人把他們的居處稱作"孝悌里"。臨沂"孝悌里"至今猶存。
孝梯里中頌王祥臥冰求鯉傳四方一片孝心感繼母王覽效法敬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