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group id="r9hwm"></optgroup><nav id="r9hwm"><label id="r9hwm"></label></nav>

    <tt id="r9hwm"><tr id="r9hwm"></tr></tt>
  1. 
    
  2.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3.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1. <listing id="r9hwm"></listing>
          <delect id="r9hwm"></delect>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ol id="r9hwm"></ol></samp></optgroup>

          肇東的簡短民間故事

          1.肇東有哪些民間故事

          肇東之前叫做甜草崗的時候,鐵東有一次發大水,水勢是在哪里來的不知道,但是浪頭很大。

          當時鐵東有一些土坯房都被沖倒了,有差不多上百個人吧,當時避難的人們就都往現在火車站那位置跑,據說那地方地勢高。這時候有個姓張的老大娘,腿腳不利索,人家都跑遠了,她自己剩下了,只能把梯子搭到房頂,顫顫巍巍的爬了上去。

          這時候水越來越大,她就看見在浪花頭上,有兩條巨大的泥鰍(肇東土話叫做泥了夠子)乘風破浪,身體足有以前電線桿那么大,在那里一掀,一股大浪就涌了上來,再一掀,又一股巨大的潮頭蓋住了天。老張大娘眼瞅著,這水就漫上來了,心里想著這回算是完了。

          可就是在這時候,呼啦啦一道白色光芒閃過,一條大白蛇不知道從哪里竄了出來,直奔著那兩條泥鰍沖去,頓時水勢暴漲,老張大娘只能看見黑乎乎的浪頭一個接一個,耳邊也只剩下嘩嘩的水聲,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了。等過了一袋煙的工夫,浪頭開始平息,水勢小了,但是想要再找那泥鰍和白蛇卻都看不見了。

          2.肇東的歷史及民間故事

          肇東開發于遼、金時代,始建于1735年(清雍正13年)。

          清代,系郭爾羅斯后旗游牧地。清光緒年間出放蒙荒,墾民漸稠。

          1906年2月1日(清光緒三十二年正月初八日),黑龍江將軍奏準,設置肇州廳的同時,于昌五城(今昌五鎮)設肇東分防經歷。翌年委任官員,至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肇東分防經歷正式到任。

          中華民國成立后,1912年11月 5日,裁撤肇東分防經歷,改設肇東設治局。設治員賀良楫奉命于11月30日前往“昌五”,1 2月4日開辦,啟用關防。

          1914年7月1日,奉令將設治局改設肇東縣,縣公署駐昌五城。隸屬龍江道。

          1929年2月,裁撤道制,由黑龍江省直轄。時為二等縣。

          東北淪陷后,初隸黑龍江省,1934年12月改隸濱江縣。1935年9月,將縣境西南部的第三區大部(今四站、西八里、澇洲、德昌、五里明鄉鎮一帶)劃歸郭爾羅斯后旗管轄。

          1937年12月3日,偽縣公署由昌五城遷至滿溝站(原名甜草崗,今肇東站),滿溝成為縣城,后稱“滿溝街”。為與縣名統一,1940 年5月1日,將滿溝街改稱肇東街。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同年12月,劃歸哈西專區管轄。專員公署駐肇東縣城。

          1946年3月,劃歸吉江行政區。同年4月,將郭爾羅斯后旗的八里、四興(今四站鎮)、向陽、三星、同仁村和呼蘭縣的樂安、安居、長發、萬寶村劃歸新設置的樂安縣管轄;5月,撤銷吉江行政區,劃歸嫩江縣;7月,撤銷樂安縣,并入肇東縣。

          1947年2月至9月,隸屬黑嫩聯合省第四專區管轄。黑嫩聯合省分設后,肇東縣隸屬嫩江省。

          1949年5月,嫩、黑兩省合并為黑龍江省,隸屬黑龍江省管轄。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并后,由黑龍江省直轄。

          1958年8月,劃歸哈爾濱市領導。1960年1月,將萬寶公社劃歸哈爾濱市。

          同年5月,將肇東縣劃歸松花江專區管轄。1965年6月,松花江專區更名為綏化專區,肇東縣隸屬綏化專區。

          1986年9月8日,**批準,撤銷肇東縣,設立肇東市(縣級),以原肇東縣的行政區域為肇東市的行政區域,隸屬綏化地區管轄。1999年,**批準改綏化地區為地級綏化市,肇東市由黑龍江省直轄,綏化市代管。

          3.肇東的民間故事 神話

          聽老人講,肇東之前叫做甜草崗的時候,鐵東有一次發大水,水勢是在哪里來的不知道,但是浪頭很大。

          當時鐵東有一些土坯房都被沖倒了,有差不多上百個人吧,當時避難的人們就都往現在火車站那位置跑,據說那地方地勢高。這時候有個姓張的老大娘,腿腳不利索,人家都跑遠了,她自己剩下了,只能把梯子搭到房頂,顫顫巍巍的爬了上去。

          這時候水越來越大,她就看見在浪花頭上,有兩條巨大的泥鰍(肇東土話叫做泥了夠子)乘風破浪,身體足有以前電線桿那么大,在那里一掀,一股大浪就涌了上來,再一掀,又一股巨大的潮頭蓋住了天。老張大娘眼瞅著,這水就漫上來了,心里想著這回算是完了。

          可就是在這時候,呼啦啦一道白色光芒閃過,一條大白蛇不知道從哪里竄了出來,直奔著那兩條泥鰍沖去,頓時水勢暴漲,老張大娘只能看見黑乎乎的浪頭一個接一個,耳邊也只剩下嘩嘩的水聲,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了。等過了一袋煙的工夫,浪頭開始平息,水勢小了,但是想要再找那泥鰍和白蛇卻都看不見了。

          **時期,據說肇東鐵東那地方,有一個白娘娘廟,后來**破四舊時候將廟拆了,并在廟下面找到了一條大白蛇,**們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幾十人上去,又是鍬又是鏟的,將那白蛇打死了。這事也就了了。

          4.簡短的民間故事

          白素貞是修煉千年的蛇妖,一心修煉只為做快活神仙。千年的修行,使她比人間的女子更美,只是沒有眼淚。觀音菩薩指點,只要集齊人間八滴晶瑩的眼淚,她就可以成為真正的神仙。

          前往寶芝堂學徒的書生許仙,遇到大胡子刀客八兩。兩人誤入“半步多”,與急于成仙的白素貞、小青姐妹和捉妖和尚法海不期而遇。

          在“半步多”,人妖仙混雜,處處是陷阱。白蛇和許仙在相互的舍命相助中,產生了感情。只是身為蛇妖的白素貞,還不能理解它。而法海分不清誰人誰妖,執 意妄為,遭受天雷之譴,盲了雙眼。

          白素貞歷經艱辛送許仙回人間,法海變作白素貞的模樣,騙許仙回頭,使他被無情槌擊中,忘了“半步多”的一切,忘了心中所愛白素貞。

          白素貞來到人間,開始悉心收集人間的眼淚。

          許仙在西湖斷橋遇到一場急雨,與白素貞再度重逢,留下借傘還傘的情緣,兩人產生感情。

          白素貞陸續收齊七滴眼淚。每滴眼淚背后都有一個人間致情摯愛的故事。它們風吹不散,水流不融,分別應在“生老病死恨離別”之上。

          法海利用自己天生生有天眼的小徒弟十天,設計逼迫白素貞現形,嚇死了許仙。法海又將許仙囚于金山寺中……

          白素貞盜來救命仙草,不見許仙。她跪上金山寺,哀求不成,水漫金山。法海將許仙掠到心境臺,讓他在心鏡中看到白素貞的蛇身。許仙坦然處之,要定了素貞。法海被心魔所困,忘情絕義,想成佛,卻成了魔。

          白素貞產子,成魔的法海故伎重演。白素貞不認為愛許仙是錯,自愿走進雷峰塔。訣別前,流下她第一滴也是最后一滴眼淚。她愛許仙一生,這滴眼淚應在“愛”上。白素貞被鎮于雷峰塔下,除非雷峰塔倒,否則永世不得出塔!

          許仙上山進寺,自愿剃度,只為法海一句雷峰塔百步之內,非出家人不得擅入。

          法海踉蹌地站起身,退了三步,一回頭,須發皆白。許仙每日掃塔,和娘子一個塔里一個塔外。白素貞用法術打開油傘為許仙遮陽。

          5.簡短的民間故事 越多越好 越短越好

          很久以前,察哈爾草原有個名叫蘇和的牧童。一天,他抱回了一匹沒有媽媽的小白馬駒。小白馬在蘇和的喂養下長成一匹漂亮的駿馬,它跑起來蹄下生風,能追得上梅花鹿呢。小白馬和蘇和形影不離,成了好朋友。

          有一年春天,王爺要舉行賽馬大會,還答應要賞給得第一名的騎手一群羊。

          蘇和騎著他的白駿馬參加了賽馬大會,小白馬跑在最前頭,得了第一名。

          王爺很喜歡這匹漂亮的白馬,又見騎手是個小牧童,就蠻橫地說:“給你三個元寶,把小白馬給我留下!”蘇和氣憤地說:“我不是來賣馬的!”王爺命令手下的人把蘇和打昏在地,搶走了小白馬。

          可是王爺剛騎上白馬就被摔了下來,小白馬掙脫了韁繩飛奔而去。王爺命令武士們用毒箭射殺小白馬,中了毒箭的小白馬跑到蘇和的蒙古包前就死去了。蘇和難過地大哭起來。

          蘇和思念小白馬,晚上,他夢見小白馬對他說:“你用我的筋骨做一把琴,我就能永遠和你在一起了。”

          蘇和按照小白馬的話,做了一把漂亮的琴。他用白馬的骨頭雕成馬頭做琴桿,筋做琴弦,尾巴做琴弓,這就是第一把馬頭琴。

          從此,美妙的馬頭琴聲傳遍了大草原.

          6.簡潔的民間故事

          頭懸梁

          晉朝有一個叫孫敬的人,每天讀書到深夜,經常怕打瞌睡,就用繩子系住頭發拴在房梁上,如果頭昏要打瞌睡,頭往下墜,繩子就會將他扯醒。他就用這種方法防止自己打瞌睡。

          鑿壁借光

          西漢人匡衡,小時家里很窮,非常喜歡讀書,但晚上家里沒有油點燈。鄰居房里點著燈,匡衡就把墻壁鑿一個洞,讓燈光從洞里透過來照著讀書。

          錐刺股

          戰國時,有一個叫蘇秦的人,因為在秦國求官不成,回家后被家人看不起,就將太公《六韜》、《陰符》等兵法書藉,不分白天黑夜的勤奮苦讀。每當到了夜深人靜,頭昏腦漲,眼睛發澀,總想睡覺的時候,就用錐子自己刺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清醒后又讀書。

          7.誰有一些簡短的民間故事

          還春節呢,就講點有關春節的 1."年"獸的傳說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

          "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 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

          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

          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

          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

          "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

          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 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著余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

          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

          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2.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

          為什么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

          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

          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年"從深山老林里竄了出來,摸進人群聚居的村落。

          只見家家戶戶宅門緊閉,門前還堆著芝麻桿,街上卻瞧不見一個人影兒。轉了大半個晚上的"年"毫無所獲,只好啃些芝麻桿充饑。

          再過些時,公雞啼曉,這些兇殘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過"年關"的人們欣喜不已,要感謝天地祖宗的護佑,要互相祝賀沒有被"年 "吃掉,還要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去同鄰里親友見面道喜……,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

          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么事情,人們對年獸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里。

          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后"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

          此后,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

          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后,竹節里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后來傳到天上的紫微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

          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3.門畫——據《山海經》載稱: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時,夢里常聽到鬼哭神嚎之聲,以至夜不成眠。這時,大將秦叔寶、尉遲恭二人自告奮勇,全身披掛地站立宮門兩側,結果宮中果然平安無事,李世民認為兩位大將太辛苦了,心中過意不去,遂命畫工將他倆人的威武形象繪之在宮門上,稱為“門神”。

          東漢蔡邕《獨斷》記載,漢代民間已有門上貼“神荼”、“郁壘”神像,到宋代演變為木。

          8.誰能告訴我一個短篇的民間故事

          二黑的故事

          從前有兄弟倆,父母早死,弟弟跟著哥嫂生活。嫂嫂嫌弟弟是累贅,必欲除之而后快。弟弟叫二黑,養了一只小黑狗,整天有什么心事就同小黑狗講,小黑狗也通人性,二黑高興時,他圍著二黑又蹦又跳,二黑不高興時,他就一聲不恒偎在二黑身邊。

          一天快到中午時,嫂嫂在家包包子,她包了黑、白兩種面的包子,黑的里面沒肉,白的里面有肉但也有毒藥。小黑狗看到了,他就跑到山上,告訴正在地里干活的二黑:二黑,中午你回家一定要吃黑面的包子,黑面的包子沒毒,白面的包子里讓你嫂子下了毒。

          中午二黑回家吃飯,一進門,他拿起黑面的包子就吃,嫂子連忙攔住他:二黑,吃個白面的包子吧,里面有肉。二黑一邊吃著黑面的包子一邊回答嫂子的問話:今天活干得不好,湊合吃個黑面的吧!氣得嫂子直瞪眼,把白面包子全倒了。

          第二天,嫂子又包包子,她想:你不是愿意吃黑面的嗎,我就在黑面的里面下毒。小黑狗看到了,它又馬上跑到山上告訴了二黑。二黑中午回家,嫂子連忙把黑面包子遞給他,二黑沒接。他拿起白面包子咬了一口,告訴嫂子:今天活干得好,就吃點白面的吧。嫂子見了只能干瞪眼,只好又把黑面的包子扔了。

          接連兩次,嫂子知道是小黑狗告的密,一氣之下,就趁二黑上山干活的時候把小黑狗打死了。二黑干活回來沒見小黑狗,就問嫂子:小黑狗哪去了?“它不聽話,讓我打死了。”“你怎么把它打死了?你把小黑狗埋在哪里?”“我把它埋在后面的山上。”二黑就來到后面的山上,撲到小黑狗的墳上就開始哭起來,哭著哭著,就見墳上長出一棵搖錢樹。二黑一搖,樹上就落下一地金錢,二黑就撿了一大兜的金錢回家。嫂子見了,就跟二黑商議:把你的搖錢樹借我用用吧!二黑答應了。嫂子高興得馬上去搖,卻搖下來一身的毛毛蟲,蜇得嫂子全身都痛,嫂子一氣之下,就把搖錢樹給砍了。

          二黑一看嫂子把搖錢樹砍了,心痛得不得了:你怎么把俺的樹給砍了?“誰讓它不落金錢專落毛毛蟲的!”二黑一邊哭,一邊用樹枝編了一個小筐子,放在屋檐下。東來的燕子在筐里下了一個蛋,西來的燕子在筐里下了一個蛋,一會兒筐子就滿了,二黑把筐子摘下了,里面盛滿了金蛋。嫂子見到了,馬上過來借筐子。二黑無法,只好把筐子借給嫂嫂。嫂子拿到筐子后,也學二黑放在屋檐下:東來的燕子在筐里拉了一迫屎,西來的燕子在筐里拉了一迫屎。過了一會兒,嫂子把筐子拿下來,卻不小心粘了一手的鳥屎。嫂子氣壞了,就把筐子踩了幾腳,放到鍋灶里燒了。

          二黑回家不見了筐子,就問嫂子:俺的筐子哪去了?“被我燒了。”“你怎么把俺的筐子燒了!”二黑舍不得,就用根棍子在鍋灶里撥拉,突然他在灶灰里發現了一顆金豆子,他就撿起來吃了,然后放了一個香屁。

          以后他就不下地干活了,整天忙著幫大姑娘小媳婦薰箱子。“賣香香屁來,誰要薰箱子,快來買呀!”掙了不少的錢。嫂子知道了,也學他的樣子,扔了一把黃豆到鍋灶里,燒好后,撥拉出來讓他丈夫吃。然后哥哥走街串巷叫賣:賣香香屁來!有戶人家姑娘要出嫁,就把他請到家里薰箱子,誰知道,他吃完黃豆又喝了涼水,不但沒放出香香屁來,還噴了人家一箱子的屎。把人家氣得要命,打了他一頓,又削了一個木橛子,給他釘到屁眼里。

          他只好一瘸一拐地往家走,半路帽子掉了,也沒法撿,只好踢著帽子往前走。離家老遠,他就開始喊:老婆子,撿帽子!老婆子,撿帽子!嫂子以為丈夫掙錢回來了,讓她撿錢呢,趕緊跑出去。一看,老頭子屁眼里被人釘了橛子,趕緊往外拔吧,一拔拔不出來,二拔拔不出來,只好用牙往外拔。橛子拔出來了,卻噴了她一臉的屎。

          從此,嫂子再也不敢欺負二黑了。

          肇東的簡短民間故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肇東的簡短民間故事

          短句

          元宵節資料簡短

          閱讀(21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元宵節資料簡短,內容包括有關于元宵節的資料要簡短的,最短的元宵節資料,有關元宵節的資料。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亦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這是春

          短句

          簡短姐妹網名三個人

          閱讀(24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簡短姐妹網名三個人,內容包括閨蜜三人網名簡短特別,有沒有短的姐妹網名,三個人的,三人閨蜜網名簡短。一人一句一光年?涼心涼意涼薄生?花謝花飛花滿天?心如薄荷天然涼╮心如檸檬天然酸╮心如西瓜天然甜╮幸福沉淪的悲傷

          短句

          成語新說簡短

          閱讀(23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成語新說簡短,內容包括成語新說怎么寫,成語新說,成語新說。茍延殘喘gǒu yán cán chuǎn[釋義] 勉強拖延一口沒斷的氣。殘喘:臨死前僅存的喘息。比喻勉強維持生存或維持殘局。[語出]

          短句

          紅樓夢第七回簡短賞析

          閱讀(35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紅樓夢第七回簡短賞析,內容包括紅樓夢第七回摘抄賞析,紅樓夢第七回摘抄賞析,紅樓夢第7回簡介。劉姥姥走后,周瑞家的到梨香院找王夫人回話,薛王二人大談特談家務人情。薛姨媽托她到王夫人處給鳳姐和諸姐妹送宮花。當周瑞家的

          短句

          歌頌祖國的簡短詩歌

          閱讀(27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歌頌祖國的簡短詩歌,內容包括歌頌祖國的短詩,贊美祖國的詩歌,歌頌祖國的詩歌短詩。沁園春·國慶 萬里晴空,壯麗山河,赤旗飄揚。 看九州方圓,普天同慶;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會穩定,人民幸福,改革開放譜新章。 新中國,

          短句

          城南舊事主要內容簡短

          閱讀(25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城南舊事主要內容簡短,內容包括城南舊事的主要內容,簡潔一點,城南舊事主要內容,<城南舊事>的主要內容,簡短點的。影片講述了20年代末的北京,六歲的小姑娘英子住在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鄰居住著”瘋”女人秀貞 ,別人都不理她,

          短句

          陳森的簡短的介紹

          閱讀(75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陳森的簡短的介紹,內容包括誰能給我陳森的資料,陳森的資料,歷史上的陳森。陳森(約1797~約1870),字少逸,江蘇常州人。他科舉不得意,道光中寓居北京,熟悉梨園舊事,遂以清代乾隆、嘉慶中優伶生活為題材,寫出

          短句

          簡短小動物故事

          閱讀(24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簡短小動物故事,內容包括請告訴我一個關于小動物的感人故事,動物小故事,關于動物的短小故事。蜥蜴的故事一所房子要拆遷了,這家房子的主人在一面已經拆除了一半的墻中發現了一只被釘子穿身而過的蜥蜴。主人記起來這個釘子使

          短句

          中國水墨畫簡短歷史

          閱讀(33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中國水墨畫簡短歷史,內容包括介紹中國水墨畫的歷史,中國水墨畫的發展史,中國水墨畫的發展史。中國畫的一種。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征性、自然性。相傳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有發

          短句

          請你幫高爾基的兒子寫一封簡短的回信

          閱讀(23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請你幫高爾基的兒子寫一封簡短的回信,內容包括幫高爾基的兒子寫一封簡短的回信,給高爾基兒子寫封簡短回信,給高爾基兒子寫封簡短回信。親愛的父親: 您好 父親,當我看到你給我寫的信時,我非常高興,熱淚都快從眼眶里流出來了。謝

          短句

          簡短的楠溪江導游詞

          閱讀(24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簡短的楠溪江導游詞,內容包括楠溪江導游詞作文280字,楠溪江導游詞,急,有沒有溫州楠溪江的的導游詞。各位團友:大家好,很高興能夠在今天和大家一起游覽美麗的楠溪江景區。楠溪江景區位于浙江省南部的永嘉縣境內,是國家重點風景

          短句

          元旦主持詞四人簡短新穎

          閱讀(25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元旦主持詞四人簡短新穎,內容包括元旦主持詞(四個人的),元旦主持詞(四個人的),4個人的元旦主持詞開場白快快快啊。踏著圣誕寧靜的鐘聲,我們又迎來了一個祥和的平安夜,滿懷喜悅的心情,我們即將迎來生機勃勃的2006年。 乙春風賀喜無

          短句

          關于大寒簡短古詩句

          閱讀(31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大寒簡短古詩句,內容包括關于大寒的四句古詩一,有關大寒的詩句大全,關于大寒的詩句。其一:題浮光丘家山寺年代:【宋】作者:王之道古寺鐘鳴漏向殘,馬嘶人起束征鞍。曈曚半弄陰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溪水斷流寒凍合,野田飛燒曉

          短句

          簡短的一句老師評語

          閱讀(26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簡短的一句老師評語,內容包括老師對學生的評語,50字左右吧,急用,求老師評語100字以上,老師對學生的評語。導師推薦評語(一)、思想積極進步;學習上目標明確、勤奮刻苦、成績優秀,在認真學習專業課的同時,重視基礎課程的學習,掌握

          短句

          元宵節資料簡短

          閱讀(21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元宵節資料簡短,內容包括有關于元宵節的資料要簡短的,最短的元宵節資料,有關元宵節的資料。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亦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這是春

          短句

          簡短姐妹網名三個人

          閱讀(24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簡短姐妹網名三個人,內容包括閨蜜三人網名簡短特別,有沒有短的姐妹網名,三個人的,三人閨蜜網名簡短。一人一句一光年?涼心涼意涼薄生?花謝花飛花滿天?心如薄荷天然涼╮心如檸檬天然酸╮心如西瓜天然甜╮幸福沉淪的悲傷

          短句

          成語新說簡短

          閱讀(23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成語新說簡短,內容包括成語新說怎么寫,成語新說,成語新說。茍延殘喘gǒu yán cán chuǎn[釋義] 勉強拖延一口沒斷的氣。殘喘:臨死前僅存的喘息。比喻勉強維持生存或維持殘局。[語出]

          短句

          紅樓夢第七回簡短賞析

          閱讀(35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紅樓夢第七回簡短賞析,內容包括紅樓夢第七回摘抄賞析,紅樓夢第七回摘抄賞析,紅樓夢第7回簡介。劉姥姥走后,周瑞家的到梨香院找王夫人回話,薛王二人大談特談家務人情。薛姨媽托她到王夫人處給鳳姐和諸姐妹送宮花。當周瑞家的

          短句

          歌頌祖國的簡短詩歌

          閱讀(27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歌頌祖國的簡短詩歌,內容包括歌頌祖國的短詩,贊美祖國的詩歌,歌頌祖國的詩歌短詩。沁園春·國慶 萬里晴空,壯麗山河,赤旗飄揚。 看九州方圓,普天同慶;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會穩定,人民幸福,改革開放譜新章。 新中國,

          短句

          城南舊事主要內容簡短

          閱讀(25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城南舊事主要內容簡短,內容包括城南舊事的主要內容,簡潔一點,城南舊事主要內容,<城南舊事>的主要內容,簡短點的。影片講述了20年代末的北京,六歲的小姑娘英子住在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鄰居住著”瘋”女人秀貞 ,別人都不理她,

          短句

          陳森的簡短的介紹

          閱讀(75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陳森的簡短的介紹,內容包括誰能給我陳森的資料,陳森的資料,歷史上的陳森。陳森(約1797~約1870),字少逸,江蘇常州人。他科舉不得意,道光中寓居北京,熟悉梨園舊事,遂以清代乾隆、嘉慶中優伶生活為題材,寫出

          短句

          關于杜牧的簡短資料

          閱讀(26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杜牧的簡短資料,內容包括關于杜牧的資料50字,關于杜牧的資料40字,唐朝詩人杜牧的簡單介紹。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唐代,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

          <optgroup id="r9hwm"></optgroup><nav id="r9hwm"><label id="r9hwm"></label></nav>

            <tt id="r9hwm"><tr id="r9hwm"></tr></tt>
          1. 
            
          2.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3.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1. <listing id="r9hwm"></listing>
                  <delect id="r9hwm"></delect>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ol id="r9hwm"></ol></samp></optgroup>
                  亚洲丰满少妇xxxxx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