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樓夢第七回摘抄賞析
劉姥姥走后,周瑞家的到梨香院找王夫人回話,薛王二人大談特談家務人情。
薛姨媽托她到王夫人處給鳳姐和諸姐妹送宮花。當周瑞家的把最后兩支宮花順路送給黛玉時,引起黛玉的猜疑,認為是別人挑剩下抄的才給她送來。
于是,黛玉用話來諷刺周瑞家的。第二天,寶玉隨風姐到寧府閑逛。
秦氏向寶玉介紹她弟秦鐘,兩人互相傾慕,十分投機,寶玉邀請秦鐘來賈府私塾讀書,秦鐘欣然接受。寶玉回府時,焦大當著鳳姐和寧府諸人的面zhidao把賈府上下痛罵一遍。
最后,焦大被捆并塞進一嘴的馬糞。鳳姐則讓寧府的人把焦大遠遠打發掉。
2.紅樓夢第七回摘抄賞析
劉姥姥走后,周瑞家的到梨香院找王夫人回話,薛王二人大談特談家務人情。薛姨媽托她到王夫人處給鳳姐和諸姐妹送宮花。
當周瑞家的把最后兩支宮花順路送給黛玉時,引起黛玉的猜疑,認為是別人挑剩下抄的才給她送來。于是,黛玉用話來諷刺周瑞家的。
第二天,寶玉隨風姐到寧府閑逛。秦氏向寶玉介紹她弟秦鐘,兩人互相傾慕,十分投機,寶玉邀請秦鐘來賈府私塾讀書,秦鐘欣然接受。寶玉回府時,焦大當著鳳姐和寧府諸人的面zhidao把賈府上下痛罵一遍。
最后,焦大被捆并塞進一嘴的馬糞。鳳姐則讓寧府的人把焦大遠遠打發掉
3.紅樓夢第7回簡介
第七回
周瑞家的送走劉老老,上來回王夫人話。恰好薛姨媽在王夫人那里,有宮里采辦的十二枝堆紗花,讓她帶給迎春、探春、惜春各二枝,剩下的送黛玉二枝,鳳姐四枝。
周瑞家的領命,先到了迎春、探春、惜春處,三位姑娘收了,都道了謝。再來到鳳姐院中,堂屋前的丫頭連連擺手,示意回避。周瑞家的會意,躡手躡腳地躲到東屋。只聽堂屋內有賈璉的戲笑聲。過一會兒平兒拿著大銅盆出來叫人舀水。周瑞家的這才將宮花托平兒帶進去。過了半刻工夫,鳳姐方吩咐平兒出來將其中兩枝轉送秦氐,又命周瑞家的回去道謝。
周瑞家的在外轉了一圈,然后去找黛玉送花,黛玉卻在寶玉房中。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這是單送我一個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次日寧國府尤氏請鳳姐過去赴宴,寶玉也定要跟去。恰好秦氏的兄弟秦鐘來看姐姐,同寶玉見上了面。那秦鐘眉清目秀,粉面朱唇,俊俏風流似更在寶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些女兒之態。寶玉一見,心中便如有所失,呆想道:“天下竟有這等人物!可恨我為什么生在這侯門公府之家?要也生在寒儒薄宦的家里,早得和他交接,也不枉生了一世。”那秦鐘見寶玉形容出眾,舉止不凡,更兼金冠繡服,美婢嬌童,也在心中艷羨不已,自傷家門清寒。一來二去,兩人越覺親密起來。
午宴后寶玉、秦鐘單獨在一起,想出了一個日日見面的法子,兩人商議,由寶玉明日稟告賈母要去家塾念書,讓秦鐘作為伴讀,既可進學,又可交友,真是兩全其美了。
晚飯后寧府派車送秦鐘回家,派了老家人焦大。這焦大小時曾跟著寧國公出兵,從死人堆里救出了賈演,雖是下人,府中誰也不敢難為他。這時正喝醉了酒,大罵大總管賴升派差使不公。此日賈珍不在,賈蓉在鳳姐面前面子下不來,就喝令家人把他捆起來。焦大益發連賈珍都說出來,亂嚷亂叫,說:“要往祠堂里哭太爺去,哪里承望到如今生下這些畜生來!每曰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眾小廝唬的魂飛魄散,把他捆起來,用土和馬糞滿滿地填了他一嘴,才總算家丑不致過分外揚。
4.紅樓夢賞析 第七十回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詞
要點:從柳絮詞看紅樓裙釵們的命運
千紅一哭,萬艷同悲,是《紅樓夢》的主旨。專制社會中被壓在第10層的女人,(魯迅語),在末世來臨之時,命途多舛,其愛情婚姻多是一場悲劇。這一回中的林黛玉的《桃花詩》,對著自己的悲劇性命運,一片無可奈何的傷感,是《葬花詞》的延伸和補充;幾個女人的“柳絮詞”,可以看作是:用女人特有的第六感覺,在對自己渺茫的、悲劇性的命運前途,作無可奈何的吶喊與掙扎。
賈寶玉讀了林黛玉的“桃花詩”,癡癡呆呆,竟要流下淚來。我們若用尊重女人,同情她們的不幸命運的視角來讀她們的這幾首詞,也是會發癡流淚的。
書中的柳絮,和桃花一樣,都是女人命運的象征。柳絮,意味著春光將去,意味著人生的命運飄浮無定,意味著美好東西的即將滅亡。這幾首“柳絮詞”,都是填詞人的命運,可以看作是愛情悲劇的絕唱。你聽:
史湘云在《如夢令》中,面對著芳香的殘吐著的柳絮,無可奈何地嘆息:“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請你停留下來吧!美麗的春光景色,不要離開我呀!——讀得心里痛,使人聯想到德國大詩人歌德的《浮士德》,當浮士德用了一生的精力剛剛追求得美時,他面對眼前的美景大呼:“美啊,請你停留一下吧!”旋即倒地而死。
賈探春算得是個女中強人,她曾立志改革,企圖挽救即將毀滅的賈府;但卻枉費盡心機,以徹底失敗告終。眼看柳絮紛飛,春光將逝,她這個女強人也只好無可奈何地嘆息“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人力是無法挽救大廈傾倒的趨勢的,聽憑命運的擺布吧!——多么沉痛的嘆息啊!
李紈是以正統的婦道來忍受和抗拒命運的人,也不算是一個弱者。面對著春光別去,她說:“鶯愁蝶倦晚芳時,總是明春再見隔年期。”等待吧,春去了是夏,夏去了是秋,秋去了是冬,冬天來了,春天也就不遠了。——李紈的自身雖然是一種毀滅,但她還有兒子賈蘭啊,把希望寄托在兒子吧!這聽起來好像是一派樂觀,實際上也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期盼。
林黛玉的聲音當然只是哭:美麗的春景就要消逝了,一切都是空:我的美貌,我的才能,我的詩,我的愛!去吧!去吧!寄人籬下,誰來護你!——這就是林黛玉對自己不幸命運的嘆息與哭泣!
賈寶琴在紅樓眾裙釵中算是較幸運的,有人說她是“獨占花中第一魁”;你看她在那白雪皚皚,四面粉妝銀砌的琉璃世界中,身著紅鳧靨裘,好不出眾。其實,她與所有紅樓女子一樣,生存的環境同是在冰天雪之中,悲劇于她是同等的。所以她會唱出“江南江北一般同”的敗喪調子來。
最后,讓我們來聽一聽薛寶釵的聲音。她似乎是與眾不同的。你們諸人唱的是悲觀低調,我卻要唱樂觀高昂之調:“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云。”面對坎坷命運,她要尋求庇護者,要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頑強奮斗意志,不達高峰,誓不罷休。
然而,細細品聽她的音調,高昂之中依然潛藏著一種勉強與無奈。所謂“好風頻借力”,還是要依賴于他人的力量啊!所謂“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實際上是說,等待著飄渺無定柳絮的前途,終究是“逝水”與“芳塵”啊!所以,正當眾人贊美寶釵“這首為尊”之時,那窗外上空掙扎著飛上青云的一只大風箏,突然從半空掉了下來。悲劇的命運,是空虛的高調難以挽回的。
等待她們的路只有一條:埋香冢
忽然想到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的小說《飄》(《gone with the wind》)。這小說也是寫女人的命運的;內容不說,這名字叫“飄”——電影的最初譯名為“隨風而去”;真妙啊。在這個個人難以掌握自己命運的世界上,人的命運,尤其是女人的命運,用“飄”這個名字來加以概括,是最恰當不過的了。“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飄塵”**。《紅樓夢》這一回中的“柳絮詞”,
也就是這個寓意吧。
**《古詩十九首》之四
5.紅樓夢第七回 簡介
●第七回
送宮花賈璉戲熙鳳
宴寧府寶玉會秦鐘
周瑞家的找王夫人回話,薛王二人長篇在套地談家務人情.薛姨媽托她到王夫人處給迎、探、惜和鳳姐送宮花,她女兒求她為女婿冷子興說情(因賣古董和人打官司);給黛玉送宮制假花,黛玉用話刺周瑞家的。
鳳姐言珍大嫂子叫她明日過去逛逛,王夫人答應叫去。
秦氏向寶玉介紹她弟秦鐘,鳳姐要見,賈蓉帶來見鳳姐。
秦寶二人互相傾慕,寶玉要秦鐘來賈府私塾讀書。
焦大當著鳳姐和寧府諸人面罵街。
6.紅樓夢七十到八十回的感悟 人物賞析 主要情節
【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詞 寶玉因冷遁了柳湘蓮,劍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氣病了柳五兒,閑愁胡恨,一重不了又添一重,情色若癡,語言常亂。
寶琴故意說黛玉寫的桃花詩是他作的。寶玉說寶琴雖有此才,寶釵決不會讓他作此傷悼之詩。比不得林妹妹幾經離喪,作此哀音。眾人改海棠社為桃花社,推黛玉為社主。
湘云填柳絮詞,黛玉邀眾填柳絮詞。探春寫半首,寶玉續了半首。眾人看了黛玉的唐多令后認為太作悲了。寶釵說寶琴的過于喪敗。寶釵詩中有送我上青云之句。眾人放風箏,黛玉欲放走晦氣。
7.紅樓夢第7回概括350字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圖畫,極其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
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 女媧煉石補天時,所煉之石剩一決未用,棄在青埂峰下。
此石已通靈性,大小隨心,來去任意,因未被選補天常悲傷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見其可愛,送到“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旅、花柳繁華地、富貴溫柔鄉走了一道”。
不知多長時間以后,空空道人經過這里,見石上刻著它那番經歷,便從頭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閱增刪、分出章回。以下便為石上所刻內容。
姑蘇閻門外有個葫蘆廟,鄉宦甄士隱居住廟旁,可憐寄居廟內窮儒賈雨村,贈銀讓他趕考。元宵之夜,甄的女兒英蓮被拐走;不久因葫蘆廟失火;甄家又被燒毀。
甄帶妻子投奔岳父,遭白眼,隨跛道人出家。 賈雨村中進土,任縣令,由于貪財被革職,到鹽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兒林黛玉讀書。
京城起復參革人員。賈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榮國府幫助:林的岳母賈母因黛玉喪母,要接黛玉去身邊。
林便托賈雨村送黛玉到京。賈雨村與榮國府聯宗。
并得林如海內兄賈政幫忙,得任金陵應天府。 黛玉進榮國府,除外祖母外,還見了大舅母,即賈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賈政之妻王夫人,年輕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賈赦兒子賈璉之妻王熙鳳,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銜玉而生的賈寶玉。
寶黛二人初見有似曾相識之感,但寶玉因見美如天仙的表妹無玉,便砸自己的通靈玉,惹起一場不快。 賈雨村在應天府審案,英蓮被拐賣。
買主為皇商之家、王夫人姐姐薛姨媽之子薛蟠。薛蟠雖為爭英蓮打死原買主,但賈雨村胡亂判案,放了薛蟠。
薛蟠與母親、妹妹薛寶釵也一同到榮國府住下。 寧國府梅花盛開,賈珍妻尤氏請賈母等賞玩。
賈寶玉睡午覺,住在賈珍兒媳秦可卿臥室,夢游太虛幻境,見“金陵十二釵”圖冊,聽演《紅樓夢》曲,與仙女可卿云雨,醒來后因夢遺被丫環襲人發現,二人發生關系。 京官后代王狗兒已淪落鄉間務農,因祖上曾和王夫人、鳳姐娘家聯宗,便讓岳母劉姥姥到榮國府找王夫人打秋風。
王熙鳳接待,給了二十兩銀子。 薛寶釵曾得癩頭和尚贈金鎖治病,以后一直佩帶。
黛玉忌諱金玉良緣之說,常暗暗譏諷寶釵,警告寶玉。 賈珍之父賈敬放棄世職,離家求仙學道。
他生日之日,賈珍在家設宴相慶。因林如海得病,賈璉帶黛玉去姑蘇,他的族弟賈瑞調戲鳳姐,被鳳姐百般捉弄而死。
秦可卿病死,賈珍恣意奢華,不僅東西都選上等,還花千兩銀子為兒子捐龍禁尉,以便喪禮風光。送喪途中,鳳姐貪圖三千兩銀子,拆散情人,使一對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殺。
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榮府。一種寄人籬下的凄涼感籠罩著她,常暗暗流淚,身體也更加病弱。
賈政長女元春被冊封為妃,皇帝恩準探家。榮國府為了迎接這大典,修建極盡奢華的大觀園,又采辦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門的妙玉也進榮府。
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會兒,要寶玉和眾姐妹獻詩。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作一首,深感遺憾寶玉說將來不放襲入,襲人趁機規勸寶玉讀書“干正事”。
寶玉和黛玉兩小無猜,情意綿綿。又因有薛寶釵或其他小事。
二人常吵,在不斷爭吵中情感愈深。 寶釵過生日唱戲,小旦像黛玉,賈母娘家孫女史湘云口快說出,寶玉怕黛玉生氣阻攔、結果惹得二人都生寶玉氣。
元春怕大觀園空閑。便讓寶玉和眾姐妹搬進居住。
進園后,寶玉更成天和這些女孩子廝混;書童將《西廂》等書偷進園,寶玉和黛玉一同欣賞。 賈政妾趙姨娘所生子,寶玉庶弟賈環嫉妒寶玉,抄寫經書時裝失手弄倒蠟燭燙傷寶玉,王夫人大罵趙姨娘。
趙姨娘又深恨鳳姐,便請馬道婆施魔法,讓鳳姐、寶玉中邪幾死。癩和尚、跛道人擦拭通靈玉、救好二人。
黛玉性格憂郁,暮春時節傷心落花,將它們埋葬,稱為花冢,并寫《葬花辭》。寶玉丫環晴雯失手跌壞扇子,寶玉說她.她頂撞,襲人勸,她又諷刺,氣得寶玉要趕走她。
到晚間晴雯乘涼。寶玉又讓她撕扇子以博她一笑。
有一次史湘云勸寶玉會官員,談仕途,被寶玉搶白,并說黛玉從不說這種混賬話;恰巧黛玉路過聽到,深喜知心。王夫人丫環金釧兒與寶玉調笑,被王夫人趕出投井而死,賈環告賈政。
寶玉又結交一位王爺喜歡的伶人,使得王爺派人來找。賈政大怒,將賈寶玉打得皮開肉綻。
王夫人找襲人,要她隨時報告情況。并決定將來襲人給寶玉做妾。
大觀園中無所事事,探春倡導成立詩社。第一次詠白海棠,寶釵奪魁;第二次作菊花詩,林黛玉壓倒眾人。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被賈母知道,便留她住下。在大觀園擺宴,把她作女清客取笑;這位飽經世故的老婦也甘心充當這一角色。
賈母又帶劉姥姥游大觀園各處。在攏翠庵,妙玉招待黛玉、寶釵飲茶,寶玉也得沾光。
為風姐慶生辰,從賈母起,各人出分子辦席。鳳組飲酒過多,想回家休息,撞到賈璉正勾引仆婦。
鳳姐哭鬧。逼得仆婦上吊,賈母迫使賈璉向鳳姐賠禮。
由于行酒令黛玉引了幾句《西廂》曲文,被寶釵察覺,并寬容了她,二人關系好轉。黛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紅樓夢第七回簡短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