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呼吸的正確方法
呼吸是人生命存在的征象。
當發生意外傷害,呼吸困難甚至停止時,如不及時進行急救,很快造成死亡。人工呼吸就是用人為的力量來幫助傷員進行呼吸,最后使其恢復自主呼吸的一種急救方法。
病人仰臥,松解衣領衣服,清除病人口鼻中泌物和污泥、假牙等,必要時將舌拉出來以免舌根后墜阻塞呼吸道。將病人頭部后仰,使呼吸道伸展,救護人員將口緊貼病人的口(最好隔一紗布),另一手捏緊病人鼻孔以免漏氣,術者深吸一口氣,向病人口內均勻吹氣,使病人**能隨吹氣16-18次、如果病人牙關緊閉,無法進行口對口呼吸,可以用口對鼻呼吸法(將病人口唇緊閉)。
直到病人自動呼吸恢復為止。此外,還有仰臥壓胸式人工呼吸,俯臥壓背式人工呼吸,仰臥牽臂式人工呼吸等方法。
人工呼吸注意要點:保持病人呼吸道通暢,松解衣服,防止用力過猛。如有胸肋骨骨折或其他情況不宜做人工呼吸時,應立即采取其他急救措施。
如果呼吸心跳均停止是,應同時進行心臟按摩術。
2.最簡便的人工呼吸方法是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兩種,即口對口呼吸和口對鼻呼吸。
1.口對口呼吸
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打開氣道的方法,患者取仰臥位,搶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額,并用拇指和示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頦部使頭盡量后仰,保持氣道開放狀態,然后深吸一口氣,張開口以封閉患者的嘴周圍(嬰幼兒可連同鼻一塊包住),向患者口內連續吹氣2次,每次吹氣時間為1~1.5秒,吹氣量1000毫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氣,松開貼緊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將臉轉向一旁,用耳聽有否氣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鮮空氣為第二次吹氣做準備,當患者呼氣完畢,即開始下一次同樣的吹氣。如患者仍未恢復自主呼吸,則要進行持續吹氣,成人吹氣頻率為12次/分鐘,兒童15次/分鐘,嬰兒20次/分鐘,但是要注意,吹氣時吹氣容量相對于吹氣頻率更為重要,開始的兩次吹氣,每次要持續1~2秒鐘,讓氣體完全排出后再重新吹氣,一分鐘內檢查頸動脈搏動及瞳孔、皮膚顏色,直至患者恢復復蘇成功,或死亡,或準備好做氣管插管。
2.口對鼻呼吸
當患者有口腔外傷或其他原因致口腔不能打開時,可采用口對鼻吹氣,其操作方法是:首先開放患者氣道,頭后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頜使其口閉住。深吸一口氣,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內吹氣,直到**抬起,吹氣后將患者口部張開,讓氣體呼出。如吹氣有效,則可見到患者的**隨吹氣而起伏,并能感覺到氣流呼出。
3.人工呼吸的方法
人工呼吸是采取人工方法幫助病人呼吸,最后使病人恢復呼吸功能的急救技術。
人工呼吸不僅在麻醉時使用,對溺水、電擊、中毒、工礦事故、地震、航海意外和戰地急救等往往是搶救能否成功的先決條件。2人工呼吸有多種方法,最常用的是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和口對鼻人工呼吸法。
口對口人工呼吸不需任何器械,操作時病人仰臥,頭后仰,將病人衣領解開,腰帶放松,清除口鼻內異物痰液,取出假牙,拉出舌頭,保持呼吸道通暢。操作者一手托起下頜,另一手捏緊鼻孔,術者先深吸一口氣,再對病人口部用力吹入,如此反復施行。
如病人胸壁能隨每次吹氣而舉起,吹氣停止后于病人口部能感到氣流呼出時,即證明人工呼吸有效。人工呼吸每分鐘進行16次。
如病人牙關緊閉,不能口對口呼吸則可行口對鼻呼吸。如同時有心跳停止,則可人工呼吸同時作胸外心臟按摩。
一般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按摩比率為1∶4,即作一次人工呼吸,需作4次人工胸外心臟按摩。3人工呼吸必須進行到病人出現自主呼吸,并繼續間斷進行才能有效。
4.人工呼吸的方法
人工呼吸不是獨立的,是CPR里的一個過程 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CPR)是針對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癥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搶救關鍵措施,即胸外按壓形成暫時的人工循環并恢復的自主搏動,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電除顫轉復心室顫動,以及盡早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來重新恢復自主循環的急救技術。
心肺復蘇的目的是開放氣道、重建呼吸和循環。人們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復蘇的知識并接受過此方面的訓練后才可以為他人實施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壓 + 后續的專業用藥 據美國近年統計,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數達百萬人,約占總死亡病因1/2。而因心臟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發生在院前。
因此,美國成年人中約有85%的人有興趣參加CPR初步訓練,結果使40%心臟驟停者復蘇成功,每年搶救了約20萬人的生命。心臟跳動停止者,如在4分鐘內實施初步的CPR,在8分鐘內由專業人員進一步心臟救生,死而復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時間就是生命,速度是關鍵,初步的CPR按ABC進行。
A:開放氣道 B:口對口人工呼吸 C:人工循環 A 開 放 氣 道 < 拍搖患者并大聲詢問,手指甲掐壓人中穴約五秒,如無反應表示意識喪失。這時應使患者水平仰臥,解開頸部鈕扣,注意清除口腔異物,使患者仰頭抬頦,用耳貼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氣流或**無起伏,則表示已無呼吸。
B 口 對 口 人 工 呼 吸 在保持患者仰頭抬頦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閉的鼻孔 (或口唇 ),然后深吸一大口氣,迅速用力向患者口 (或鼻 )內吹 氣 , 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鐘反復一次,直到恢復自主呼吸。 每次吹氣間隔1.5秒,在這個時間搶救者應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繼續口對口呼吸,直至專業搶救人員的到來。
C 人 工 循 環 檢查心臟是否跳動,最簡易、最可靠的是頸動脈。搶救者用2-3個手指放在患者氣管與頸部肌肉間輕輕按壓,時間不少于10秒。
如患者停止心跳,搶救者應握緊拳頭,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擊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此舉有可能使患者心臟復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擊一次。
如心臟不能復跳,就要通過胸外按壓,使心臟和大血管血液產生流動。以維持心、腦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選擇胸外心臟按壓部位:先以右手的中指、示指定出肋骨下緣,而后將右手掌側放在胸骨下1/3,再將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鄰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劍突上。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間互相交錯或伸展。
按壓力量經手跟而向下,手指應抬離**。 ·胸外心臟按壓方法:急救者兩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雙肘關節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壓,對中等體重的成人下壓深度為3—4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壓力,讓胸廓自行復位。
如此有節奏地反復進行,按壓與放松時間大致相等,頻率為每分鐘80—100次。 一人心肺復蘇方法:當只有一個急救者給病人進行心肺復蘇術時,應是每做15次胸心臟按壓,交替行2次人工呼吸。
二人心肺復蘇方法:當有兩個急救者給病人進行心肺復蘇術時,首先兩個人應呈對產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換。此時,一個人做胸外心臟按壓;另一個人做人工呼吸。
兩人可以數著1、2、3進行配合,每按壓心臟15次,口對口或口對鼻人工呼吸2次。) 注意事項: 1、口對口吹氣量不宜過大,一般不超過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
吹氣時間不宜過長,過長會引起急性胃擴張、胃脹氣和嘔吐。吹氣過程要注意觀察患(傷)者氣道是否通暢,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臟按術只能在患(傷)者心臟停止跳動下才能施行。 3、口對口吹氣和胸外心臟按壓應同時進行,嚴格按吹氣和按壓的比例操作,吹氣和按壓的次數過多和過少均會影響復蘇的成敗。
4、胸外心臟按壓的位置必須準確。不準確容易損傷其他臟器。
按壓的力度要適宜,過大過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氣胸血胸;按壓的力度過輕,胸腔壓力小,不足以推動血液循環。 5、施行心肺復蘇術時應將患(傷)者的衣扣及褲帶解松,以免引起內臟損傷。
2005年底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與舊版指南相比,主要就是按壓與呼吸的頻次由15:2調整為30:2. 心肺復蘇有效的體征和終止搶救的指征 (1)觀察頸動脈搏動,有效時每次按壓后就可觸到一次搏動。若停止按壓后搏動停止,表明應繼續進行按壓。
如停止按壓后搏動繼續存在,說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復,可以停止胸外心臟按壓。 (2)若無自主呼吸,人工呼吸應繼續進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時仍應堅持人工呼吸。
(3)復蘇有效時,可見病人有眼球活動,口唇、甲床轉紅,甚至腳可動;觀察瞳孔時,可由大變小,并有對光反射。 (4)當有下列情況可考慮終止復蘇: ①心肺復蘇持續30分鐘以上,仍無心搏及自主呼吸,現場又無進一步救治和送治條件,可考慮終止復蘇; ②腦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將病人頭向兩側轉動,眼球原來位置不變等,如無進一步救治和送治條件,現場可考慮停止復蘇; ③當現場危險威脅到搶救人員安全(如雪崩、山洪爆發)以及醫學專業人員認為病人死亡,無救治指征時。
學會心肺復蘇對于每個人都會很有用,生活中有很多意。
5.人工呼吸的正確方法
呼吸是人生命存在的征象。當發生意外傷害,呼吸困
難甚至停止時,如不及時進行急救,很快造成死亡。人工
呼吸就是用人為的力量來幫助傷員進行呼吸,最后使其恢
復自主呼吸的一種急救方法。
病人仰臥,松解衣領衣服,清除病人口鼻中泌物和污
泥、假牙等,必要時將舌拉出來以免舌根后墜阻塞呼吸道。
將病人頭部后仰,使呼吸道伸展,救護人員將口緊貼病人
的口(最好隔一紗布),另一手捏緊病人鼻孔以免漏氣,
術者深吸一口氣,向病人口內均勻吹氣,使病人**能隨
吹氣16-18次、如果病人牙關緊閉,無法進行口對口呼吸,
可以用口對鼻呼吸法(將病人口唇緊閉)。直到病人自動
呼吸恢復為止。
此外,還有仰臥壓胸式人工呼吸,俯臥壓背式人工呼
吸,仰臥牽臂式人工呼吸等方法。
人工呼吸注意要點:保持病人呼吸道通暢,松解衣服,
防止用力過猛。如有胸肋骨骨折或其他情況不宜做人工呼
吸時,應立即采取其他急救措施。如果呼吸心跳均停止是,
應同時進行心臟按摩術。
6.進行人工呼吸主要有哪幾種方法
人工呼吸主要有哪幾種方法? 答:主要有三種:即 (1)口對口吹氣法;捏鼻張嘴,貼緊吹氣,放松呼吸,反復進行,直至復蘇。
(2)仰臥壓胸法;此法不適用于**有外傷者。 (3)俯臥壓背法。
此法適用于搶救溺水者。人工呼吸前,首先需將溺者的領扣、褲帶和衣服解開,然后將溺者嘴里的泥土、血塊、黏液或假牙等取出,同時用手帕把溺者的舌頭拉到嘴的外面,以免呼吸道不暢通。
口對口人工呼吸法:讓溺者仰臥。先將溺者的下頜托起,使其頭部后仰,然后將溺者的鼻孔捏緊。
接著、救護者深吸氣后緊貼溺者的嘴吹氣,待溺者的前胸擴張后,便停止吹氣。此時救護者的嘴即離開,捏鼻的手也放開,讓溺者自行呼出空氣。
如此重復以上這些動作,一口一口地吹氣。每分鐘應吹16~20次。
7.人工呼吸方法是什么
病人呼吸已停止而心臟仍在跳動,或心跳剛停止不久,如電擊、溺水、勒死、中毒等情況下的急救。
進行工人呼吸時,應將病人安放在溫暖而且空氣流通的地點,解開衣服,清除口腔內痰、泥土、血,有假牙者應取出。
1.仰臥式人工呼吸法:病人仰臥,急救者面對病人,兩腿分開,跨過病人雙側大腿,跪在地上,兩臂伸直,雙手掌貼放在病人的肋弓下,拇指向內,其余四指向外,借急救者自身體重將病人胸廓向下前方推壓,持續2~3秒鐘,使胸廓縮小,排出肺內氣體;然后急救者上身伸直,雙手松開,使病人胸廓自行擴張而吸人空氣。如此反復施行,每分鐘15次為宜。
2.俯臥式人工呼吸法:病人俯臥,頭偏一則,急救者跪在地上,面對病人背面,手法及動作、次數等與仰臥式工人呼吸基本相同。在施行工人呼吸時,千萬不要用力過猛,以兔引起肋骨骨折。在作人工呼吸的同時,應與醫院聯系,請求前來處理
該答案來自南北游旅行網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