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什么詞語描寫行書的特點
龍飛鳳舞:如龍飛騰,似鳳飛舞。原形容氣勢奔放雄壯。現多形容書法筆勢活潑,形容靈活熟練地書寫,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龍鳳造型藝術。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龍蛇飛動:形容書法筆勢的勁健生動。蘇軾《西江月?平山堂》詞:“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鸞飄鳳泊: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原來形容書法瀟灑,毫無拘束。也比喻進修生夫妻離散。
鸞翔鳳翥:翥:高高地飛起。比喻書法筆勢飛動的姿態。
筆走龍蛇:筆下龍蛇騰躍。形容書法筆勢雄健灑脫。也代指揮毫寫字。
筆酣墨飽:筆墨運用得很暢快,很充分。多形容書法、詩文酣暢渾厚。 筆走龍蛇:筆下龍蛇騰躍。形容書法筆勢雄健灑脫。也代指揮毫寫字。 初寫黃庭:黃庭:道家經典《黃庭經》,晉人有《黃庭經》小楷書帖。舊時評論書法有“初寫黃庭,恰到好處”的成語。后用來比喻作事恰到好處。 春蚓秋蛇:比喻書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跡那樣彎曲。 劍拔弩張:劍從鞘里拔出來了,弓也張開了。形容形勢緊張,一觸即發。后也比喻書法雄健,有氣勢。 舉例發凡:左丘明為《春秋》作傳,把《春秋》書法歸納為若干類例,加以概括的說明。后因稱分類舉例以說明一書的體例為“舉例發凡”。參“發凡起例”。 力透紙背:原指書法遒勁有力,現也用來形容詩文生動,深刻有力。 龍飛鳳舞:如龍飛騰,似鳳飛舞。原形容氣勢奔放雄壯。現多形容書法筆勢活潑,形容靈活熟練地書寫,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龍鳳造型藝術。 龍蛇飛動:形容書法筆勢的勁健生動。蘇軾《西江月?平山堂》詞:“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鸞飄鳳泊: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原來形容書法瀟灑,毫無拘束。也比喻進修生夫妻離散。 鸞翔鳳翥:翥:高高地飛起。比喻書法筆勢飛動的姿態。 美女簪花:形容書法或詩文風格的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原形容書法筆力強勁(相傳晉?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墨汁滲入木板有三分深),現多形容分析、描寫、議論的深刻有力。 鐵畫銀鉤:畫:筆畫;鉤:鉤勒。形容書法又剛勁又漂亮。 信筆涂鴉:信筆:隨便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畫。后用“信筆涂鴉”、“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 信手涂鴉:信:聽憑,隨意;信筆:隨便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涂亂畫。后來用“涂鴉”或“信筆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
2.對王羲之,褚遂良,歐陽詢的書法特點做一個簡要的概括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損古法,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致、美侖美奐的書體。草書濃纖折中,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勁自然.
褚遂良他的書法,初學虞世南,晚年取法鐘繇、王羲之,融匯漢隸,豐艷流暢,變化多姿,自成一家。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并稱初唐四大書家。相傳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嘆息無人可以論書。魏征稱贊說:“褚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魏征認為,他對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認王字真偽的能力。
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并稱"歐虞",后人以其書于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號為"歐體"。
3.草書特點簡要慨括
章草筆畫簡約,有縈帶連接,與今草相似。
但其結體平正,用筆勁澀,筆畫中有波磔,特別是捺畫的起筆與捺的末筆,明顯的保留了隸書的筆意,且字字獨立,不相連綿,排列整齊,與今草、狂草有明顯的區別。今草即一般所說的草書,它是脫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隸書形跡,并在章草和楷書的基礎上加快行筆,增加圓環勾連而成。
張懷瓘《書斷》中說:"章草之書,字字區別,張芝變為今草,加其流速,拔茅連茹,上下牽連,或借上字之終而為下字之始,奇形離合,數意兼包。"這正是章草與今草不同體勢和運筆的概括 狂草創始于唐朝,唐人張旭是狂草的開山祖,故有"草圣"之稱。
后來的和尚懷素亦是狂草大家。狂草比今草更加簡便快速,且筆勢更加連綿回繞,活潑飛舞,奔騰放縱,大有馳騁不羈,一瀉千里之勢。
4.概括五種主要字體的特點
簡要介紹一下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的特點。
1.篆書。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襲。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
2.隸書。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2113波三折”。
3.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4.行書。方不如隸書,圓不如篆書,換言之5261就是楷書的變體,因寫起來像人行路,故稱行書。行書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4102,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5.草書。有草1653篆、草隸、狂草等,草書結構省簡、筆劃糾連,書寫流暢迅速,不易識別。
5.求簡要概括此4位書法家的作品特色
一、趙孟頫的書法作品的特點:快利秀逸,結體妍麗
第一,趙氏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削繁就簡,變古為今,其用筆不含渾,不故弄玄虛,起筆、運筆、收筆的筆路十分清楚,使學者易懂易循;
第二,外貌圓潤而筋骨內涵,其點畫華滋遒勁,結體寬綽秀美,點畫之間彼引呼應十分緊密。外似柔潤而內實堅強,形體端秀而骨架勁挺。學者不僅學其形,而重在學其神;
第三,筆圓架方,流動帶行。書寫趙體時,點畫需圓潤華滋,但結構布白卻要十分注意方正謹嚴,橫直相安、撇捺舒展、重點安穩。只有這樣,才能掌握趙體的特點。另外,他書寫楷書時略摻用行書的筆法,使字字流美動人,也是趙體的特點之一。
二、顏真卿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端莊雄偉。他的行書遒勁郁勃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并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顏真卿用筆勻而藏鋒,內剛勁而外溫潤,字的曲折出圓而有力。
三、王羲之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書法精致、美侖美奐,是極富有美的觀賞的。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致、美侖美奐的書體,開創了妍美流暢的行、草書法先河。
四、米芾對書法的分布、結構、用筆,有著他獨到的體會。要求“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米芾的書法中常有側傾的體勢,欲左先右,欲揚先抑,都是為了增加跌宕跳躍的風姿、駿快飛揚的神氣,以幾十年集古字的渾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絕不矯揉造作。
6.草書特點簡要慨括
章草筆畫簡約,有縈帶連接,與今草相似。
但其結體平正,用筆勁澀,筆畫中有波磔,特別是捺畫的起筆與捺的末筆,明顯的保留了隸書的筆意,且字字獨立,不相連綿,排列整齊,與今草、狂草有明顯的區別。今草即一般所說的草書,它是脫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隸書形跡,并在章草和楷書的基礎上加快行筆,增加圓環勾連而成。
張懷瓘《書斷》中說:"章草之書,字字區別,張芝變為今草,加其流速,拔茅連茹,上下牽連,或借上字之終而為下字之始,奇形離合,數意兼包。"這正是章草與今草不同體勢和運筆的概括 狂草創始于唐朝,唐人張旭是狂草的開山祖,故有"草圣"之稱。
后來的和尚懷素亦是狂草大家。狂草比今草更加簡便快速,且筆勢更加連綿回繞,活潑飛舞,奔騰放縱,大有馳騁不羈,一瀉千里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