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文素材關于反腐的事例
朱元璋斬婿
明朝初年,茶葉是由國家經銷的,私人一律不允許販賣茶葉,否則要處以刑法,嚴重的可以判處死刑。但是,也有一些人置國家法令不顧,大肆販賣私茶,以牟取暴利。朱無璋的女婿歐陽倫就是其中的一個,他身為附馬都尉,卻利令智昏,仗恃有朱元璋做靠山,利用職權販賣私茶牟利,成為當時最大的“官倒”,地方官員都敢怒而不敢言。朱元璋知道這件事后,勃然大怒,下令要處死歐陽倫。他的女兒苦苦向父親求情,但是朱元璋不為所動,堅決要依法行事。歐陽倫終于被推上了斷頭臺。
清廉儉樸
楊繼宗,明時陽城(今山西省陽城縣)人,為人耿直,辦事公道而敏捷,一生清廉儉樸,連皇帝都稱贊他是一個“不貪污一文錢“的人。
楊紀宗任嘉興知府時,一次監察御史孔儒來嘉興,借口肅清菲源,到處清鄉,弄得雞犬不寧。楊繼宗對此甚為憤慨,遂出面干預。孔儒知道后,大發雷霆說:“小小知府,竟管到我御史頭上來了!”楊毫不客氣地回敬說:“治理國家必須有一套制度,官吏理應各懷其職。身為監察御史,應彈劾不法,剔除奸弊,勸懲官吏。至于清查戶口,維護治安,那是地方官吏的事。”孔儒被說謊得理屈詞窮,因而懷恨在心,在他快要離開嘉興時,借口辭行,一天突然闖進知府衙門,直入楊繼宗住處。他見室內空空如也,沒什么值錢的財物,心里甚為驚奇。突然,他看到楊的床頭放著一只箱子,心想里面定有貴重物品,便搶步上前,將箱子打開,但箱里除了幾套破舊衣服,別無他物。在事實面前,孔儒沒趣地離開了。
2.我國腐敗貪官的實例
2016年9月30日,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山東省委原常委、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受賄案,對被告人王敏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二百萬元;對王敏受賄所得財物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王敏是一位典型的“兩面派”。中紀委監察部官網曾刊登王敏案件警示錄,告誡廣大領導干部“千萬不能跟黨裝兩面人、耍兩面派”。
王敏在任之時,張口“廉潔”、閉口“清正”。“一個班子,尤其是黨委書記過不了廉潔關,就沒有擔當的資格”,“一個干部,能成長到局級,不容易,大家都不愿意他犯錯誤、挨處分,但一旦犯了錯誤,誰都管不了,有紀律在那兒放著!”他常在各種會議上大談廉潔,“苦口婆心”教育干部。
為了樹立自己的形象,王敏寫在文章里、講在會議上。說起用人,他講“堅決整治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和突擊提拔干部等問題”;說到反腐,他講“要始終保持查辦案件的強勁勢頭,對腐敗分子,不論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堅決懲處”。
就在2014年12月18日落馬當天上午,他還在濟南市領導干部大會上作廉政警示教育報告,強調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從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訓,做到敬法畏紀、遵規守矩。但實際上,2014年6月,借在中央黨校學習之機,王敏潛入濟南一家房地產公司總經理趙某在北京的會所吃喝玩樂。在十八大以來嚴懲腐敗的高壓態勢下,依然不收斂不收手,頂風違紀。
2005年,王敏結識濟南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趙某,從此拉開了相互利用、權錢交易的“二人轉”序幕。近十年來,在王敏的力挺下,趙某的生意順風順水,財源廣進。基于為趙某提供了諸多便利,王敏向其索賄的底氣十足,儼然把趙某當成了自家的“錢袋子”和“提款機”。趙某則對王敏“知恩圖報”,先后向其行賄現金、房產、名人字畫等錢物累計達人民幣1800余萬元。
3.求貪污腐敗的具體例子
軍隊,警務人員鎮壓人民反抗;可以說人民很少反抗,除非不反抗就會餓死。少數統治者掌握著這個國家,并通過極端不平衡的武力裝備,法律途徑來管理這個國家,并盡最大可能的滿足他們自己的利益。
如果你真想徹底根治腐敗,首先要大多數人民愿意跟著你推翻統治者,然后你還要以最大毅力將軍隊,警務人員的領導權利交還給人民(即暴力機構由人民領導,而非由政府或領導人領導);同時把國家的法律機關,教育機構,財政機構也交給全部的人民來管理,你自己只能擁有協調這些各個部門(暴力機構除外)的權利。這樣當你腐敗的時候,人民如果不能通過和平手段使你做出改正,那么他們可以直接使用暴力機關將你制服,這樣也就無所謂腐敗了 。
不過這樣就會出現政府工作人員是以興趣、愛好管理協調的人員來擔任,而并非由利欲熏心的人來擔任。 其實人來的社會本應如此,可惜卻走上了岔道,你說是嗎?
4.中國近代腐敗事例有哪些
晚清吏治呈現出結構性、整體性與惡性腐敗的特征,滲入社會政治生活的各個層面,并表現出“末世”的瘋狂情結。此時的官場,完全是政以賄成、官以價論、刑以錢免。至新政時期,貪污 受賄更是浸滲到官僚系統的各個層面。“在上者賣官鬻爵,賄賂公行,坦然無可忌憚;在下者輦金載寶,鉆營奔競,恬然絕無羞恥。”新政時期貪污受賄的典型代表當屬慶親王奕劻。奕劻納 賄“細大不捐”,其貪庸好貨之名連外國人也熟聞。英國《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莫理循就曾斥其為“貪得無厭的混帳親王”。奕劻在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時,挾洋自重,吃里爬外。光緒 二十九年入軍機處,就在縉紳名冊上標明天下官缺的優劣肥瘦,放缺任官以孝敬金銀的多寡來定奪,“內而侍郎,外而督撫,皆可用錢買得”。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就記載 ,“貪贓枉法賣官鬻爵,朝野為之側目”的奕劻僅在英商匯豐銀行就存儲120萬兩貪腐得來的錢財。英國等西方列強也借奕劻的貪腐對其進行訛詐,這位慶親王“以辦賣國外交和賣官鬻爵而出 名”。
如果有幫助到你,請采納!
5.關于廉潔的故事,短一些的
清代著名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為官倡導簡肅,把排衙喝道之類的禮儀看成是桎梏,他察看民情,不像別的官員那樣八抬大橋,前呼后擁,鳴鑼開道,大顯威風,而是身著便服,腳踏草鞋,親臨鄉下察訪,即使在夜間出巡,也只讓一個差役,提著寫有“橋”字樣的燈籠引路,從不打“回避”、“肅靜”之類的牌子。
一次,山東巡撫包括向板橋索求字畫,板橋畫竹并題詩以贈: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般詩情畫意,生動表述了板橋身在官位,卻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乾隆十七年,濰縣遇到天災。
板橋關心民瘼,呈請,賑濟。然后,他的請賑惹怒了上司,遭到打擊報復,被加上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板橋遂憤然辭官,卸職返鄉。鄭板橋回到楊州,生活仍很貧寒,他在女兒嫁奩詩中寫道:官罷囊空兩袖寒,聊憑賣畫佐朝餐。
最慚吳陷奩錢薄,贈爾春風幾筆蘭。鄭板橋一生歷盡坎坷,廉潔愛民,于乾隆三十年放下了手中的如椽之筆,與世長辭。
他身后留下的不啻是成百上千幅的“日畫日詩日書三絕”,更是留下了一個兩袖清風的清風楷模。
6.反腐倡廉的小故事有哪些,不要太長的,但也不要太短的,總之夠做手
厚謝婉拒
宋時,劉溫臾在朝中身居要職,一個自稱他門生的人送給他一車糧草,劉溫臾推辭不掉,當即答謝回贈他一套華麗的衣服,其價值高于一車糧草的數倍,那人見達不到送禮行賄的目的,只好將糧草拖了回去。
官員為政清廉與否,自律相當重要,但他律亦不可少。下面的幾則古人勸廉的故事,對于今天加強廉政建設無疑也大有裨益。
母勸子廉
東晉西征大將軍陶侃做潯陽縣吏時,曾主管縣衙魚肉及精美食品供應。有一回,他派人送一瓦鍋魚制品給母親諶氏。諶氏原封未動讓人退回,并附信一封:“你做縣吏,送給我公物,不但不能使我受益,還會增加我對你的擔憂。”她規勸兒子要公私分明,為政清廉。在母親的教導下,陶侃反思自己,改過自新,后來以政績顯著聞名于世。
妻勸夫廉
古時,東關臨池司馬孟宗在外做漁官時,因妻子愛吃魚,他便把腌魚寄給妻子。其妻卻將魚如數退回,并附言說:“你做漁官,卻把腌魚寄給我,別人如何看呢?”為此,她三年不吃魚,司馬孟宗從此也恪守清廉。
兄勸弟廉
清順治年間,侯抒愫任濰縣知縣時,操守清正。大商人郭某遭了官司,有十多個官員為其說情,侯抒愫都閉門不見。侯抒愫為官清正與其哥哥的勸導是分不開的。當初,侯抒愫任知縣時,其哥哥侯抒惲就勸戒說:“我們家世代清白,你如果貪一文錢回來,我就不認你這個弟弟了。”
老勸新廉
明朝有個兵部尚書叫王廷相。有一次,他給新上任的御史講了這樣一件事:一天,他坐轎外出,走到半路下雨了。雨后再上路時,一個穿著新鞋的轎夫小心翼翼,后來還是一不小心踩到了水洼里,鞋面被弄臟了。于是,這個轎夫便不再顧惜新鞋,再遇到泥水,便滿不在乎地踩上去。御史是負有彈劾、糾察官員過錯之責的人,王廷相講的這個故事,其中的寓意很深,是勸戒御史引以為戒,堅持防微杜漸,以保清廉本色。
下勸上廉
金海陵王執政時,劉煥任任丘縣縣尉。任丘縣縣令是個貪財的人,劉煥遇事就提醒他“收斂貪財之心,少干貪占之事”。這個縣令還能聽進他的勸告,與劉煥共事期間真的多干實事,不搞貪占。后來,朝廷考核官員時,縣令受到獎賞。縣令置酒感謝劉煥:“你有廉慎之德,使我獲得了獎賞,感謝你的提醒和規勸。”
“一字”故事見清廉
晏嬰一裘
春秋齊景公時,齊國的良相晏嬰一生崇尚節儉。他平日粗茶淡飯,妻室只著布衣,從不奢望絲綢。晏嬰自己有一狐裘,一直穿了三十年,別人譏笑他,他卻泰然處之。景公稱贊他勤政廉潔,并賜給他千金之裘,但他卻堅辭不接受。
7.貪污腐敗案例
出來了做好事/壞事的案例很難找,這個媒體不會說。
只能給你幾個最新的。
1 2007年4月,被告人黃江利用其擔任南丹縣物價局局長的職務便利,以解決單位辦公經費緊張為借口,向南丹縣某公司提出贊助要求,該公司贊助10000元給南丹縣物價局。4月22日,黃江到公司提取現金10000元。隨后,到南丹縣某汽車修理廠虛開1張面額為9999元的修理費發票并補貼1元錢現金,拿給南丹縣某公司沖帳。2007年2月9日、3月16日,黃江分別三次拿各種開支發票叫本單位工作人員代簽,由他自己在審批意見欄上簽同意開支并到單位財務報帳,得款共計44849元據為已有。案發后,黃江主動退贓人民幣30000元。
南丹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被告人構成貪污罪,存在自首情節。遂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處沒收財產人民幣60000元。被告人黃江不服提起上訴。河池中院經審理后判決,撤銷南丹縣人民法院的刑事判決;上訴人黃江犯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責令上訴人退賠人民幣43059元。
自首+悔過自新,獲得緩刑,算好的。
2一個司機班長有多大的權力,是怎樣貪污、受賄的?公訴書上,列明了李某的犯罪過程。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李某在任鄭州市煙草專賣局機關服務中心司機班班長期間,利用其管理單位公務車輛維修的職務之便,以多開、虛開維修款和裝具款發票的方式,通過鄭州市二七區華麗汽車修理站、鄭州盛達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分多次套出單位公款共計103.3萬余元。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間,李某利用職務之便,分4次收受鄭州市二七區華麗汽車修理站經理劉某某修理款回扣,共計9.4萬余元。
二七區法院支持了檢察機關的指控,認定李某貪污、受賄兩項罪名成立。
獲刑15年半 留下數百萬元債務
河南天欣律師事務所的律師為其做了罪輕辯護,認為李某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其家屬還替他退回贓款6萬元,悔罪態度好,應從輕處罰。該觀點得到了法官的支持。
最后兩項罪行合并判刑15年。
一個司機就貪污200W,罪有應得。
8.腐敗的下場的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 小時候大家都應該聽過的。
樹上有10只鳥,獵人來了,一槍打死了兩只,問還剩幾只? 答案:剩余的鳥都飛走了,剩余0只。 第二個故事 工作后在《中國青年報》上看到的,雖然有十多年的時間了,反倒在記憶里越來越清晰了。
樹上有10只鳥,獵人來了,一槍打死了兩只,問還剩幾只? 答案:還剩8只鳥。剩余的8只鳥還互相討論:"哪兩個SB活該倒霉,誰讓他們撞到槍口上!" 第三個故事 第三故事是我瞎編的,其實上兩個故事又何嘗不是瞎編? 樹上有10只鳥,獵人來了,一槍打死了兩只,問還剩幾只? 答案:n只鳥,又飛來了很多鳥。
它們也在互相議論:"這地方能挖光陰!"望采納!!。
9.諷刺干部腐敗的小故事
一老農放羊經過鄉政府,鄉長看到后大聲喝叱:“不許在這放羊吃草!”
老農連忙趕羊:“你以為你是干部,走到哪吃到哪。”
老農放羊途中看見一群人在陪下來視察的領導吃飯,其中一個男的向領導敬酒:“x長,
再來一杯吧?”
領導:“不啦,不啦,我已經過量了!”
過了一會,另外一小姐上,“x長,再來一杯吧?”
領導:“好,好!”
老農想喂點水給羊,羊不喝。
老農怒罵:“你以為你是干部,沒有小姐就不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