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懶惰的事例
長期以來,人們一說起懶惰就深惡痛絕。其實,“懶”從某種角度來說,既能成為一種創造的動力,也能提高生產的效率。
猶太人漢弗特就是推崇這種“懶惰”哲學的人。他在加拿大渥太華開設了一家豪華賓館,處事甚為“懶惰”,凡是能吩咐別人為他干的事,他絕不親躬。賓館業務雖然繁忙,他卻整天悠閑自在。年終時,他讓賓館分別評選出10名最勤快和10名最“懶惰”的員工。漢弗特叫人把10名“懶惰”的員工叫到他的辦公室。這些員工心里七上八下,心想老板肯定會要我們滾蛋。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一進門,漢弗特就說道:“恭喜各位被評為本賓館最優秀的員工。”他們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看著他們一個個目瞪口呆的表情,漢弗特招呼他們坐下后,笑著慢慢解釋道:“據我觀察,你們的‘懶’突出表現在總是一次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習慣于一次就把客人的房間收拾干凈,一次就把工作干完,討厭多走半步路,討厭做第二次。因而在別人眼里你們整天閑著,在偷懶。但依我看,最優秀的員工全無例外的都是‘懶漢’,因為他們‘懶’得連一個多余的動作都懶得去做。而勤快員工的‘勤’,大多表現在他們整天忙忙碌碌,不在乎把力氣花在多余的動作上,做一件事不在乎往來多少趟,花多少時間,這樣能有效率嗎?”
人正是懶得推磨,才發明了風車;懶得走路,才發明了汽車;巧于懶惰的人,身上常常閃爍著創造的火花。
2.誰知道關于懶惰的短故事.
1、懶惰的勵志故事篇一 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走上成功之路,除了極少的外在因素外,大多都來源于自己的勤奮!打我記事兒起,父親就很懶惰。
下班后,把鞋往下一摔,便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然后,便是不停地指揮我擦桌、掃地,為他換拖鞋、倒茶水…… 我到了入學年齡,父親變得更懶惰了。
他不但什么家務也不做,而且還常常阻攔媽媽做家務。然后把那些我能做的家務全部推到我身上…… 每次看到其他小伙伴放學后,開心地玩耍,我心里就有一種不平:為什么其他小伙伴到家什么也不用做,為什么我要做那么多家務!一次放學的路上,一個小伙伴對我說:“你是不是你爹媽拾來的孩子呀!要不,怎么對你那么兇……”小伙伴的話讓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是呀,如果是親生的孩子,哪個爹媽不疼愛自己的孩子!2、懶惰的勵志故事篇二 一戶人家養了一條狗、一只貓。
狗是勤快的。每天,當主人家中無人時,狗便豎起兩只耳朵,虎視耽耽地巡視在主人家的周圍,哪怕有一丁點的動靜,狗也要狂吠著疾奔過去,就像一名格盡職守的警察,兢兢業業地為主人家做著看家護院的工作。
每當主人家有人時,他的精神便稍稍放松了,有時還會伏地沉睡。于是,女主人家每一個人的眼里,這只狗都是懶惰的,極不稱職的,便也經常不喂飽它,更別提獎賞它好吃的了。
貓是懶惰的。每當家中無人時,便伏地大睡,哪怕三五成群的老鼠在主人家中肆虐。
睡好了,就到處散散步,活動活動身子骨。等主人家中有人時,它的精神也養好了,這兒瞅瞅那兒望望,也像一名格盡職守的警察,時不時地,它還要去給主人舔舔腳、逗逗趣。
在主人的眼中,這無疑是一只極勤快、極盡職守的貓。好吃的自然給了它。
于是,狗被一步三回頭地趕出了家門。自始至終,它也不明白趕它走的原因。
它只看到,那只肥貓在它身后竊竊地、輕蔑地笑著。仔細留意一下生活,這樣的故事不只一個。
3、懶惰的勵志故事篇三 平庸很簡單,一分一秒就能做到。而想成為人上人,就得花費千倍萬倍的辛苦努力。
成長奮斗的路上不要害怕失敗,此刻的你完成不了的事,并不代表通過自己努力后也完成不了。別再為自己的不努力找理由了,這些只會讓你越來越甘于平庸。
你不知道,你在為完成不了一項任務找理由、想懈怠時,其實很多聰明又努力的人在面對同樣的任務時,他們懂得找方法,而不是冠冕堂皇地找各種理由。“找理由”哥們兒是我的同事,會計專業,畢業于武漢某高校。
剛去上班時,“找理由”哥們兒問我是不是有關系走后門進來的,我說沒有,我們都一樣,都是通過人事局發布通知報名進來的。說著說著,“找理由”哥們兒便提到“我一個農村來的,在武漢讀大學時,班上同學為了獎學金爭得頭破血流,為什么那么現實”,我說這的確是大學里的殘酷。
但是你說大學里到處是鉤心斗角,是因為你自己沒有撈到好處,如果你得到好處,自己就不會這么認為了。而后,“找理由”哥們兒便說并不是自己沒有撈到好處,是不想使盡渾身解數去爭取,所以大學畢業時,就混得一個黨員榮譽,一次院級獎學金。
工作中,“找理由”哥們兒總喜歡埋怨領導不重視自己,專業不對口,機會少,所以他每天上班都是渾渾噩噩地度過。他說自己的目標是考公務員,可每天上班聽到他說的話是“昨晚我因為煩躁失眠到凌晨才睡著”,下班時聽見他說的是“又過了煩躁的一天”,每天都這樣無所事事。
我說,如果你把心態放好,少找理由,而為工作找機會,就不會覺得煩躁了。你此刻在這里上班,就得先安心,既要做好工作,也要背書不耽誤自己考試。
他聽了后,笑著說知道了,明天開始學著寫新聞。第二天,“找理由”哥們兒來上班,仍然是戴著耳機無所事事地閑逛。
我說你不是準備學寫新聞嗎,他又會找很多理由說明自己不想寫新聞的原因,比如他說過自己從來沒有寫過文章,腦海里沒墨水。他會說新聞都是模板式的套話,如果老同事能教自己就好了,卻沒有見過他請教老同事。
他會說自己在網上看過別人寫的新聞,可總是會因為沒靈感而放棄。總之,“找理由”哥們兒會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而推托。
其實,“找理由”哥們兒總是喜歡給自己能夠做好卻不敢挑戰嘗試的事情找理由。而一次又一次地找理由無外乎是弱者的表現。
因為真正的強者只會在別人找理由時自己找方法,能夠在失敗中看見自己的不足,彌補缺失,而不是像弱者那樣為逃避而找理由。很多時候,你的各種理由只會讓你愈來愈逃避問題,不敢正視問題,不敢面對現實。
除了更新電子版新聞,“找理由”哥們兒基本上就沒什么事情可做了。很多時候我想讓他幫忙,他嘴巴上倒是說得好,馬上做。
等過了一會兒再問他時,他卻懶散地說好,我馬上做,不忙不忙。每當聽到他這么一說,我就自己解決問題了。
等我工作忙完了,“找理由”哥們兒才說你需要什么,我幫你。我說我已經做完了,他會驚訝地說這么快呀,那我繼續看電視了。
所以,“找理由”哥們兒大部分時間都在上網聊天,看電影,聽歌。4、懶惰的勵志故事篇四 哈佛大學圖書館里流傳著很多名言,其中一條就是:Never put things you can deal just now to tomorrow(勿將今日之事拖延至。
3.關于懶惰的事例
我們從小就聽長輩們說起過懶漢,仿佛懶惰很不體面。
實際上,沒有我們的這些懶漢,恐怕就沒有社會的進步;沒有我們的這些懶漢,勤勞的人面對的恐怕只會是單調乏味的勞作。比如晚飯后,露茜幫媽媽收拾餐具。
她小心翼翼地把碗碟摞得高高的。這時媽媽冷言冷語地責備說:“真是懶漢干活兒!”用不著經過幾番這樣的訓誡,這孩子就會養成濫用力氣的習慣,即:每次少拿一些碗碟,多跑幾趟路,把力氣花在不必要的往返上。
等她長大了,就會總是忙忙碌碌,一副倦容。 大多數勤勞的人都比懶惰的人容易衰老。
本只需要走一兩步,他們卻不在乎走上十步。他們寧愿循規蹈矩,落個疲憊不堪,也不肯運用心智去偷懶取巧。
懶惰的飯店服務員往往是最令人滿意,最優秀的。他總是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他討厭哪怕多走半步路。
只有那些勤快的伙計才會端上咖啡不帶方糖和勺子,他們不在乎多往返幾趟,每趟只拿來一樣東西,結果咖啡都已經涼了。 人類的一切進步想必都出自懶漢們想少走幾步路的良苦用心。
我們的遠祖住在條件惡劣的山洞里,每次喝水,都要走到溪水旁邊才行。于是他們發明了最初的水桶,這樣他們一次就可以把足夠喝一天的水提回家去。
不過,倘若他們懶得連水桶也不愿意提,不用說,他們下一步就會鋪設管道,這樣水便可以順著管道,從溪邊一直流進他們的屋子里。為了避免挑著水翻山越嶺,水泵和水車就被發明出來了,這些都是懶漢們后來的成就。
同樣,我們的某個祖先想到湖對岸去,可他又不愿沿著湖邊繞過去。這時第一條船就誕生了,它就是把一段樹干掏空以后做成的。
據說,一百多年前,有個叫漢弗萊·波特的少年,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臺討厭的蒸汽發動機旁邊,讓他每當操縱桿敲下來時,就把廢蒸汽放出來。他是個懶漢,覺得這活兒太累人,就在機器上裝了幾根鐵絲和幾個螺栓。
這樣,閥門就可以靠著它們自動開關了。這么一來,不但他可以脫身走人,玩個痛快,而且發動機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
他就這樣懶洋洋地發現了往復式發動機活塞的原理。現代農業機械都帶有座位。
起初想到安座位的絕不會是什么勤快的農夫,他們才不在乎整天在地里走路呢。這個主意最先肯定是由想坐著干活的人想出來的。
正是懶惰激勵了發明。 最杰出的工程師——人類動機的研究者弗蘭克·B·吉爾布萊思,常常把各行各業優秀工人的勞動動作拍成影片,由此觀察某一工序最少可以用幾個動作完成。
他發現,最優秀的工人毫無例外地都是懶漢,他們懶得連一個多余的動作都不肯做。勤快一些的工人的效率要低得多,因為他們不在乎把力氣花在多余的動作上。
一個稱職的領導也同樣懶惰;凡是能吩咐別人為他干的事,他絕不親躬。 精神的懶惰也同樣促進了人類的進步。
許多重要的規則和定理都是懶漢想出來的。這些人想在腦力勞動上尋找捷徑。
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人準是懶漢。他們探究各種互不相關的現象的根源,他們討厭需要吃苦受累的事情。
想想看,如果沒有發現自由落體定律,那么,要確定蘋果從枝頭落到地上的時間,要確定貓從離地一英里的氣球上掉到地上的時間,該會多么麻煩!想想看,如果某些懶漢不曾建立“2 2=4”的規則,我們的生活將會遇到多復雜的局面,將會碰到多少令人筋疲力盡的麻煩! 其實,正是懶漢承擔了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重任。現在是認真看待我們的這些懶漢的時候了,因為我們的這些懶漢身上寄托著人類的希望。
4.懶惰的例子~~~要10個~
懶惰是一種好逸惡勞,不思進取,缺少責任心,缺少時間觀念的心理表現。
小學生的懶惰表現尤為突出。在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求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而懶惰心理就像一道城門,打不開它,提高素質、能力又何從談起?因此我就小學生懶惰心理的表現,成因及矯正方法談點粗淺的看法。
一、懶惰心理的表現 1、思想方面的懶惰 懶惰的人常有明日復明日的思想。明知道這件事應該今天完成卻總期待著能夠明日去做。
例如:有懶惰心理的學生在完成當天作業時,常找出各種理由拖拖拉拉,邊玩邊學,時間晚了,就想明天早晨早點起床再完成,面第二天又起床晚了,上學后,又有了新的任務,這樣明日復明日,學習成績可想而知。 懶惰的人常有依賴別人的思想。
老師們經常會發現,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的總是個別幾名同學,而更多的人懶得動腦思考問題。心里想:反正我不舉手,也會有人說出正確答案。
這種依賴別人的懶惰心理只會使思維變得越來越遲鈍。 2、行動方面的懶惰 思想的懶惰必然導致行動上的懶惰。
懶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應該做,甚至應該馬上做.可卻遲遲不做,或硬挺過去;做事時總是無精打采、懶懶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積極、不主動、不勤奮。例如:在我校的養成教育中提出了:“在操場或教學樓內看到雜物要主動撿起”的要求,而許多同學由于懶惰,即使是彎彎腰這樣的動作也懶得去做。
學校每周末的大掃除,總有個別行為懶惰的同學溜邊或干活時拈輕怕重,其懶惰程度可見一斑。 二、懶惰心理的成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懶惰心理的產生呢? l、依賴性強。
如今的獨生子女有嚴重的依賴性。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或其他人,沒有主見,缺少獨立性,他們在家靠父母,在學校依靠老師,在社會上依靠其他人。
這種依賴性就是導致懶惰的主要原因。 2、缺少上進心 上進心是前進的動力。
缺少上進心的學生做事容易滿足,對自己要求不高,得過且過的思想嚴重:做事不求真,不求質量,不求快節奏,常抱著“應付”的態度和“混過去就行”的不負責任的態度。而這種缺少上進心的表現必然導致懶惰現象的產生。
例如:在我校每屆兒童畫展中,要求班級中的每位同學創作一幅美術作品,在班級內展出。就有個別同學放松自己的要求,心想:班級有這么多幅作品,也不缺我這一幅,應付過去就得了,于是懶得精心構思,懶得用心著色,草草完成了事。
這種缺少上進心的表現是產生懶惰心理的根本原因所在。 3、家庭關系的影響 從客觀上說,家長的過分溺愛,也是造成學生懶惰心理的因素。
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過分嬌縱,大包大攬,只會使孩子從小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勞而獲的壞習慣。另外,有的家長本身就缺少時間觀念,沒有勤勞的習慣和雷厲風行,果斷利落的作風。
“身教重于言教”,這樣的家庭影響嚴重影響了子女良好健康習慣的形成和良好行為的發展,促進懶惰現象的發生。 三、矯正懶惰習慣的方法 懶惰是成功的絆腳石,在充滿困難與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懶惰的人習慣于等、靠、要,從來不想去求知、發明、拼搏、創造,最終只能是一事無成。
只有勤奮、刻苦、好學、上進,朝著預定目標孜孜以求,才會達到光輝的項點,為此要努力克服懶惰的習慣。 l、要養成每天清早按時起床和外出鍛煉的習慣,改掉戀床不起的惡習。
2、樹立勞動最光榮的觀念。在家里主動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父母打掃衛生、洗臉、洗自己的衣物。
在學校認真完成值日,不依靠別人,積極參加學校組織和各種勞動、遠足活動,從而鍛煉意志,磨練耐力。 3、制定學習計劃。
所有各科作業都嚴格按老師規定的時間保質保量的完成,逐步養成不完成作業不睡覺的習慣,改掉“明日復明舊”的思想。 4、尋找榜樣。
找一個學習勤奮,做事勤勞的同學做為自己的榜樣,并請這位同學多幫助和監督自己。 5、又進步了,天天堅持檢查自己行為,如果當天沒有懶惰現象發少,就在當天的日記本上貼一面小紅旗,表明進步了。
只要堅持一至兩個月,久而久之,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6、厭惡療法。
做一個小丑娃放在寫字臺上,每當發覺自己有懶惰的心理或行為時,就在小丑娃的臉上畫一筆,或涂些顏料,久而久之.再看或丑娃丑陋的樣子,就會提醒自己改掉懶惰的習慣。 總之,懶惰是一個人成功的大敵,戰勝懶惰,戰勝自我,才能不斷地前進。
參考資料: /z/*。
5.有關懶惰的事例
長期以來,人們一說起懶惰就深惡痛絕。
其實,“懶”從某種角度來說,既能成為一種創造的動力,也能提高生產的效率。 猶太人漢弗特就是推崇這種“懶惰”哲學的人。
他在加拿大渥太華開設了一家豪華賓館,處事甚為“懶惰”,凡是能吩咐別人為他干的事,他絕不親躬。賓館業務雖然繁忙,他卻整天悠閑自在。
年終時,他讓賓館分別評選出10名最勤快和10名最“懶惰”的員工。漢弗特叫人把10名“懶惰”的員工叫到他的辦公室。
這些員工心里七上八下,心想老板肯定會要我們滾蛋。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一進門,漢弗特就說道:“恭喜各位被評為本賓館最優秀的員工。”
他們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看著他們一個個目瞪口呆的表情,漢弗特招呼他們坐下后,笑著慢慢解釋道:“據我觀察,你們的‘懶’突出表現在總是一次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習慣于一次就把客人的房間收拾干凈,一次就把工作干完,討厭多走半步路,討厭做第二次。
因而在別人眼里你們整天閑著,在偷懶。但依我看,最優秀的員工全無例外的都是‘懶漢’,因為他們‘懶’得連一個多余的動作都懶得去做。
而勤快員工的‘勤’,大多表現在他們整天忙忙碌碌,不在乎把力氣花在多余的動作上,做一件事不在乎往來多少趟,花多少時間,這樣能有效率嗎?” 人正是懶得推磨,才發明了風車;懶得走路,才發明了汽車;巧于懶惰的人,身上常常閃爍著創造的火花。
6.關于名人戰勝懶惰的事件
頭懸梁,錐刺股
戰國七雄中,秦國仗著強盛不斷發兵進攻鄰國,占領不少地方。其它六國都很害怕,想方設法去對付它。當時有一個人,叫蘇秦,他提出“合縱”抗秦,意思是六國聯合起來共同抗秦。因為六國位置是縱貫南北,南北為縱,所以稱為“合縱”。
蘇秦是洛陽人。洛陽是當時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為,曾求見周天子,卻沒有引見之路,一氣之下,變賣了家產到別的國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東奔西跑了好幾年,也沒做成官。后來錢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著草鞋,挑副破擔子,一付狼狽樣。他父母狠狠地罵了他一頓;他妻子坐在織機上織帛,連看也沒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給他做飯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開了。蘇秦受了很大刺激,決心爭一口氣。從此以后,他發憤讀書,鉆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時候讀書讀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 雖然很疼,但精神卻來了,他就接著讀下去。傳說,他晚上念書的時候還把頭發用帶子系起來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頭向下栽,揪得頭皮疼,他就清醒過來了。這就是后來人們說的“頭懸梁,錐刺股”,用來表示讀書刻苦的精神。就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識比以前豐富多了。
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于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7.關于懶惰而一事無成的小故事
寒號鳥
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縫,寒號鳥就把這道縫當做自己的窩。石崖前面有一條河,河邊有一棵大楊樹,楊樹上住著喜鵲。寒號鳥和喜鵲面對面住著,成了鄰居。
??
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
有一天,天氣晴朗。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枝,就忙著壘巢,準備過冬。寒號鳥卻整天飛出去玩,累了回來睡覺。喜鵲說:“寒號鳥,別睡覺了,天氣這么好,趕快壘窩吧。”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你不要吵,太陽這么好,正好睡覺。”
??
冬天說到就到了,寒風呼呼地刮著。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著:“哆羅羅,哆羅羅,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
??
第二天清早,風停了,太陽暖烘烘的。喜鵲又對寒號鳥說:“趁著天氣好。趕快壘窩吧。”寒號鳥不聽勸告,伸伸懶腰,又睡覺了。
??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河里的水結了冰,崖縫里冷得像冰窖。就在這嚴寒的夜里,喜鵲在溫暖的窩里熟睡,寒號鳥卻發出最后的哀號:“哆羅羅,哆羅羅,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
??
天亮了,陽光普照大地。喜鵲在枝頭呼喚鄰居寒號鳥。可憐的寒號鳥在半夜里凍死了。
3個和尚
山上有一個破廟,有一天,一個矮小的和尚要去山上的破廟,途徑一條河流,由于天很熱,便到附近的水池喝水,他來到廟中,看見廟里的缸沒水了,便挑水,給觀音的瓶子中加了水,那干枯的楊柳也死灰復燃.不久后,一個胖和尚也來到廟中,由于天熱,到水池邊喝水,他來到了廟中喝完了廟中的水,又挑了一桶,之后兩人都不愿挑水,后來他們意識到這樣做不行,于是兩人就挑水了,但是分配總是不均勻,都想占便宜,最后兩人在竿子上畫了一跳線,總算平息了風波.不久后,一個瘦和尚來到了廟中,由于天熱,到水池邊喝水,他來到了廟中喝完了廟中的水,又挑了一桶,之后三人都不愿挑水,楊柳也謝了,最后風干物燥,老鼠橫行,引起了一場大火,三人奮力救火.風波平息后,三人通力合作打水.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是一段寓言,一個意思是心不齊,二個是都懶惰,最后一事無成。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懶惰的人簡短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