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上最美的80道風景讀后感
這本書以靈動的文字勾勒中國人的山水長卷,以煥彩的圖片講述東西方的地理象征,編織出一次穿越時空的夢幻之旅。
山是中華民族的脊梁,祖國到處都有名山大川,更有那“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黃山。
黃山四季景致不同,韻味各異,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更是令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黃山是美的集合,是天地造化的寵兒。黃山之美,渾然天成,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黃山之美,無處不奇,無處不美;黃山之美,無法用語言盡述,也許只能用心靈去體會領悟。如果說有一個地方比巴比倫的空中花園更能讓人忘懷塵世,如登天境,那就是長白山的空中湖泊——天池。天池深鎖于云山霧海之中,池水清澈寒冷,明凈如鏡,在晴空的映襯下,恰如一顆鑲嵌在長白山頂的碧玉。
在這些美麗的景點中,我最向往的是 “人在溝里走,如同畫中行”的九寨溝!九寨溝有五絕: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水是九寨溝的精靈,走到岸邊低頭看,便能看見湖面上樹的倒影、山的倒影,所有的東西都在湖面倒映,真幻難分。在陽光下湖面總是發出五彩的顏色,使人賞心悅目。九寨溝是水的世界,也是瀑布的王國。有的瀑布從高高的翠巖上飛瀉而下,猶如銀色的綢緞;有的從山巖上咆哮而下,一下子就流到了湖底,濺起無數的小水花,仿佛一顆顆珍珠。彩林也是五絕之一,彩林中生長著很多的奇花異草,地面上積滿了厚厚的苔蘚,隨著季節的變化呈現出種種奇麗風貌。九寨溝中除了湖就是雪峰了,烈日之下,雪峰頂上發出一道道亮閃閃的光,千變萬化,好看極了!九寨溝中生活的都是藏族人,藏族的語言,服飾和習俗都和我們不一樣,構成了獨特的九寨藏情。粼粼的波光、五彩的池水、蒼茫的林海、神奇的生物、飛瀉的瀑布、皚皚的雪峰,形成了一幅瑰麗如夢的奇景。神奇的九寨溝,真像是人間仙境,令人向往啊!
什么時候,我們能夠穿越那與天齊高的珠穆朗瑪,在雅魯藏布江把心洗凈,在雪山之巔把魂喚醒;什么時候,我們能輕舟獨泛于寧靜的淡水河,在暗香與殘陽交織的光影中沉醉。夢想沒有極限,美也沒有極限,讓我們用有限的空間來容納無限的美!
2.全球最美的100個地方讀后感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讀后感:風情城市 我是從最后一個專題“風情城市”開始了我的書游旅程。
不過很遺憾,書中只是簡單泛泛介紹了我國的五個城市:哈爾濱、大連、青島、上海、香港、和澳門。還有很多我心神往之的地方都沒有提到,比如說西安、南京、洛陽、揚州等等。
下面簡單說說我通過文字和圖片對上述幾個城市的印象。 哈爾濱:因為喜歡冬天,所以不由得喜歡這座心目中的冰雪之城。
夢想在某一年清冷的冬天,可以牽著愛人的手,和他相擁著漫步冰雪世界,享受東方小巴黎的獨特浪漫。 大連:全國最適合生存的地方,有著最純凈的天、最碧藍的海、最颯的女騎警、最美麗的衣裳。
在盛夏,和朋友徜徉在大海身邊,想必是一種難得的愜意。 上海:應該是全國最洋氣的地方。
這樣的地方,旅伴是誰都會收獲最新潮的感覺,不過去外灘,最好身邊是個心儀的帥哥,哪怕暗戀的也好!:) 香港和澳門:去這里一定要唱著《東方之珠》和《七子之歌》去,去感受那里的滄桑和動感,我選擇的游伴是兒子,帶他去迪斯尼,和他一起找回童年的天真。 青島:06年匆匆去過,印象談不上深刻,因為呆在那里的兩天時間,天公不作美,一直陰雨綿綿,甚至還有臺風的傳言,所以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純凈美麗。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依然還只是停留在文字圖片或者自己的想象中。不過,雨中登嶗山,別有一番滋味;晚上的朋友相聚,更是了卻了一樁多年的心愿,也算是去得其所了。
最讓我欣喜的是,在青島的照片,張張美麗,定格了那個時期美麗的心情。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讀后感之二:造化之功 這一章節,主要介紹分布在我國的大大小小的山脈、沙漠、峽谷以及一些地質年代形成的特有景觀,這一章節,歸根到底在講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文字間充滿了敬畏和神秘。
這里我只說山脈。 我把提到的山脈分成了兩類:一類是人跡罕至的山峰,比如位于中尼交界處的珠穆朗瑪峰、四川的貢嘎山、新疆的博格達峰以及云南的梅里雪山。
這些地方,自然條件惡劣,海拔高度高不可攀,似乎想我這樣的游者只能在別人的文字和圖片中瞻仰她的雄偉、猜測她的神奇、敬畏他的冷峻了。 還有一類是集自然和人文景觀于一身,所以幾乎無一例外都成了道教佛教的修行圣地,數千年來吸引著眾多的游者和朝拜者,甚至封建統治者前去祭拜封禪,可以說這些山某種程度上也見證了朝代的更迭、歷史的變遷。
書中提到的泰山、華山、峨眉山、五臺山、黃山、武夷山、阿里山、廬山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應該并不陌生,起碼我們可以從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中”的詩句中仰望過五岳之尊的泰山;從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話中或者從華山論劍的刀光劍影中憧憬過險峻神奇的華山;從眾多武俠小說的俠骨柔情中見識過峻秀如女子之眉的峨眉山;從順治帝董小宛這中國式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傳說中想象過五臺山;從迎客松的熱情和舒展的身姿中夢飛黃山;從膾炙人口的《阿里山的姑娘》那首民歌中唱響了阿里山;從唯美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中走上了廬山。這些山,已經和她擁有的典故一起深入人心,讓人向往了。
這些山中,兩次等臨泰山,第一次是04年國慶假期,在半夜借著月色星光,和同事們一步步攀登上去,只為了看那場讓人心動的磅礴日出。向上爬的時候,因為黑燈瞎火的,只聽得到自己給自己的加油的喊聲和怦怦的心跳,全然沒有顧得上看山中的風景,看完日出下山,才知道原來十八盤如此的危險,心中充滿了對自己的崇拜,能完全靠雙手雙腳爬上來,真是英雄。
第二次是07年國慶假期,再次和朋友一家登臨泰山,這次沒有費勁,是乘纜車上去的,而且步行的那段繞開了緊十八盤,于是一路上看盡了風景,尤其喜歡刻在山壁上的書法,和周圍的風景相映成趣,使自然和人文高度和諧起來。和泰山,還有另一段緣,去年為省校本課程觀摩會準備的大型講座《旅游文化》中,我忍不住再次以泰山為例,引用了眾多文人墨客的詩歌絕句,只為了說明:山因為詩歌而靈動,詩歌因為山而流傳。
喜歡泰山,因為他的胸懷以及那份傲視群山的大氣和豪邁,這一點,泰山絕對是山中之丈夫。 06年去華山的時候,心里其實是想選擇去黃帝陵和壺口瀑布的,不過,拗不過朋友,自己也沒有獨行的勇氣,于是噘著嘴隨同前往。
不過游過之后,才覺得不虛此行,比較泰山,我更愛華山,因為他的岸然和坦蕩,因為他不同于世俗的清高。山中俠客,我想非他莫屬。
泰山的好多人文景觀,太多的刻上了封建統治者的痕跡,而華山,他是自由的,是飄逸的,是逍遙的,更是放縱的。從劈山救母的西峰到華山論劍的北峰,從趙匡胤和陳摶老祖下棋的東峰到華山最高的南峰,流傳的是一種張揚的魄力和精神,沒有束縛,只有抗爭和拼搏。
華山的魅力,我想只有將身心置于山水之間才更體會他獨到的韻味。此外游過華山,才真正體會到了云也可以成海,才真正熏染到了水墨山水的悠然。
3.全球最美的100個地方讀后感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讀后感:風情城市 ?? ??我是從最后一個專題“風情城市”開始了我的書游旅程。
不過很遺憾,書中只是簡單泛泛介紹了我國的五個城市:哈爾濱、大連、青島、上海、香港、和澳門。還有很多我心神往之的地方都沒有提到,比如說西安、南京、洛陽、揚州等等。
?? ??下面簡單說說我通過文字和圖片對上述幾個城市的印象。 ?? ??哈爾濱:因為喜歡冬天,所以不由得喜歡這座心目中的冰雪之城。
夢想在某一年清冷的冬天,可以牽著愛人的手,和他相擁著漫步冰雪世界,享受東方小巴黎的獨特浪漫。 ?? ??大連:全國最適合生存的地方,有著最純凈的天、最碧藍的海、最颯的女騎警、最美麗的衣裳。
在盛夏,和朋友徜徉在大海身邊,想必是一種難得的愜意。 ?? ??上海:應該是全國最洋氣的地方。
這樣的地方,旅伴是誰都會收獲最新潮的感覺,不過去外灘,最好身邊是個心儀的帥哥,哪怕暗戀的也好!:) ?? ??香港和澳門:去這里一定要唱著《東方之珠》和《七子之歌》去,去感受那里的滄桑和動感,我選擇的游伴是兒子,帶他去迪斯尼,和他一起找回童年的天真。 ?? ??青島:06年匆匆去過,印象談不上深刻,因為呆在那里的兩天時間,天公不作美,一直陰雨綿綿,甚至還有臺風的傳言,所以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純凈美麗。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依然還只是停留在文字圖片或者自己的想象中。不過,雨中登嶗山,別有一番滋味;晚上的朋友相聚,更是了卻了一樁多年的心愿,也算是去得其所了。
最讓我欣喜的是,在青島的照片,張張美麗,定格了那個時期美麗的心情。 ??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讀后感之二:造化之功 ?? ??這一章節,主要介紹分布在我國的大大小小的山脈、沙漠、峽谷以及一些地質年代形成的特有景觀,這一章節,歸根到底在講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文字間充滿了敬畏和神秘。
這里我只說山脈。 ?? ??我把提到的山脈分成了兩類:一類是人跡罕至的山峰,比如位于中尼交界處的珠穆朗瑪峰、四川的貢嘎山、新疆的博格達峰以及云南的梅里雪山。
這些地方,自然條件惡劣,海拔高度高不可攀,似乎想我這樣的游者只能在別人的文字和圖片中瞻仰她的雄偉、猜測她的神奇、敬畏他的冷峻了。 ?? ??還有一類是集自然和人文景觀于一身,所以幾乎無一例外都成了道教佛教的修行圣地,數千年來吸引著眾多的游者和朝拜者,甚至封建統治者前去祭拜封禪,可以說這些山某種程度上也見證了朝代的更迭、歷史的變遷。
書中提到的泰山、華山、峨眉山、五臺山、黃山、武夷山、阿里山、廬山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應該并不陌生,起碼我們可以從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中”的詩句中仰望過五岳之尊的泰山;從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話中或者從華山論劍的刀光劍影中憧憬過險峻神奇的華山;從眾多武俠小說的俠骨柔情中見識過峻秀如女子之眉的峨眉山;從順治帝董小宛這中國式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傳說中想象過五臺山;從迎客松的熱情和舒展的身姿中夢飛黃山;從膾炙人口的《阿里山的姑娘》那首民歌中唱響了阿里山;從唯美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中走上了廬山。這些山,已經和她擁有的典故一起深入人心,讓人向往了。
?? ??這些山中,兩次等臨泰山,第一次是04年國慶假期,在半夜借著月色星光,和同事們一步步攀登上去,只為了看那場讓人心動的磅礴日出。向上爬的時候,因為黑燈瞎火的,只聽得到自己給自己的加油的喊聲和怦怦的心跳,全然沒有顧得上看山中的風景,看完日出下山,才知道原來十八盤如此的危險,心中充滿了對自己的崇拜,能完全靠雙手雙腳爬上來,真是英雄。
第二次是07年國慶假期,再次和朋友一家登臨泰山,這次沒有費勁,是乘纜車上去的,而且步行的那段繞開了緊十八盤,于是一路上看盡了風景,尤其喜歡刻在山壁上的書法,和周圍的風景相映成趣,使自然和人文高度和諧起來。和泰山,還有另一段緣,去年為省校本課程觀摩會準備的大型講座《旅游文化》中,我忍不住再次以泰山為例,引用了眾多文人墨客的詩歌絕句,只為了說明:山因為詩歌而靈動,詩歌因為山而流傳。
喜歡泰山,因為他的胸懷以及那份傲視群山的大氣和豪邁,這一點,泰山絕對是山中之丈夫。 ?? ??06年去華山的時候,心里其實是想選擇去黃帝陵和壺口瀑布的,不過,拗不過朋友,自己也沒有獨行的勇氣,于是噘著嘴隨同前往。
不過游過之后,才覺得不虛此行,比較泰山,我更愛華山,因為他的岸然和坦蕩,因為他不同于世俗的清高。山中俠客,我想非他莫屬。
泰山的好多人文景觀,太多的刻上了封建統治者的痕跡,而華山,他是自由的,是飄逸的,是逍遙的,更是放縱的。從劈山救母的西峰到華山論劍的北峰,從趙匡胤和陳摶老祖下棋的東峰到華山最高的南峰,流傳的是一種張揚的魄力和精神,沒有束縛,只有抗爭和拼搏。
華山的魅力,我想只有將身心置于山水之間才更體會他獨到的韻味。此外游過華山,才真正體會到了云也可以成海,才真正熏染到了水墨山水的悠然。
4.以作文最最美麗的地方寫一篇讀后感
美麗的地方我又能去老舅舅家玩了!那里的天空才是真正出自大自然之手,空氣是那么濕潤,新鮮,天空是那么的湛藍,高遠。
在天底下,便是連綿起伏的山巒,可山巒并不裸露,而是同綠樹紅花掩映著。山巒和山路都十分陡峭,鳥兒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像漂泊在大海中的一只只小船。
這種境界,即使人愉快,又感到心情舒暢,既愿站在山頂眺望遠方,又感到在夢境中一般。在這境界里,連小鳥有時候都停在枝頭上東張西望,好像連它們也想多停下來欣賞一下風景。
走大約三里才能到達止的地。三里全是山。
再走三里,也還是山。在這陡峭的山路上行車,必須雨具發小心,但這陡峭的山卻使這旅程更加有趣。
起初,聽不見什么聲音,除了各種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走了一會兒,便遠遠地聽見開采大理石的聲音。
這聲音告訴我,離老舅家不遠了。不一會,車停了下來,眼前出現了老舅的家。
老舅老妗早已在門口等候,見我們來了,老舅老妗立刻朝車子這邊走來。下了車,老舅老妗一邊向我們問寒問暖,一邊帶我們進了家門。
這時,跑來一只胖乎乎的小狗圍著我們高興地直叫,好奇而又友好地望著我們。沙發上坐穩,老妗便給我和妹妹每人手中塞了一把糖果。
老舅招呼我們吃桌上早已擺好的水果,我和妹妹最愛吃的甜點。過了一會兒后,我和妹妹便去逗小狗,大人們聊著家常事,都十分開心。
5.描寫美麗景色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觸和體會;對相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相同的人從不相同的視點考慮疑問,更是會發生不相同的觀念,遭到不相同的啟迪。
以我們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挖苦南郭先生的視點去考慮,能夠領悟到沒有真身手蒙混過日子的人遲早要"泄露",認識到把握真知灼見的重要性,如果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緣由,就能夠想到領導者要有腳踏實地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虛有其表,不然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鉆;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視點去考慮,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短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供給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然后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棄大鍋飯的必要性。
6.【全球最美的地方》讀后感】
放寒假的時候,我和媽媽去新聞書店買了一本叫《全國最美的100個地方》的書,上面豐富了我許多知識,然而讓我感觸很深的還是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急劇破壞。
書上介紹了全球多個美麗典雅的景致,比如有好望角、冰島,阿爾卑斯山、羅馬斗獸場等等等等······其中我最喜歡還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好望角,這里氣象萬變、景象其妙、聳立于大海,它于青山為鄰,飛鳥為伴,黃昏夕陽把好望角渲染成一個金黃的世界,讓人感覺好像在世外桃源一樣。但是書上對人類破壞環境的行為也是再三敲響了警鐘,千百年來,地球這個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土地上發生過許多許多的傳奇,多么帶有迷人的色彩,然而在如今的自然界里,精靈死傷無數,對生存看得如此清淡.自從人類的出現,便對自然界這個永遠養育生靈的綠色造成一次又一次的疤痕,而且面對生靈而言非常可悲。
人類亂砍濫伐,加劇水土流失,引起洪水泛濫,污染河流,滅絕動物。為此這些,天為之哭泣(酸雨、暴風雪)、地為之動搖(泥石流)、水為之沸騰(海嘯、洪災)、火為之燃燒(草原、森林大火)······讓我們永得共識,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碧水藍天,在生命線前染紅一片天空。
7.求一篇讀后感書名為《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讀后感:風情城市 我是從最后一個專題“風情城市”開始了我的書游旅程。
不過很遺憾,書中只是簡單泛泛介紹了我國的五個城市:哈爾濱、大連、青島、上海、香港、和澳門。還有很多我心神往之的地方都沒有提到,比如說西安、南京、洛陽、揚州等等。
下面簡單說說我通過文字和圖片對上述幾個城市的印象。 哈爾濱:因為喜歡冬天,所以不由得喜歡這座心目中的冰雪之城。
夢想在某一年清冷的冬天,可以牽著愛人的手,和他相擁著漫步冰雪世界,享受東方小巴黎的獨特浪漫。 大連:全國最適合生存的地方,有著最純凈的天、最碧藍的海、最颯的女騎警、最美麗的衣裳。
在盛夏,和朋友徜徉在大海身邊,想必是一種難得的愜意。 上海:應該是全國最洋氣的地方。
這樣的地方,旅伴是誰都會收獲最新潮的感覺,不過去外灘,最好身邊是個心儀的帥哥,哪怕暗戀的也好!:) 香港和澳門:去這里一定要唱著《東方之珠》和《七子之歌》去,去感受那里的滄桑和動感,我選擇的游伴是兒子,帶他去迪斯尼,和他一起找回童年的天真。 青島:06年匆匆去過,印象談不上深刻,因為呆在那里的兩天時間,天公不作美,一直陰雨綿綿,甚至還有臺風的傳言,所以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純凈美麗。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依然還只是停留在文字圖片或者自己的想象中。不過,雨中登嶗山,別有一番滋味;晚上的朋友相聚,更是了卻了一樁多年的心愿,也算是去得其所了。
最讓我欣喜的是,在青島的照片,張張美麗,定格了那個時期美麗的心情。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讀后感之二:造化之功 這一章節,主要介紹分布在我國的大大小小的山脈、沙漠、峽谷以及一些地質年代形成的特有景觀,這一章節,歸根到底在講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文字間充滿了敬畏和神秘。
這里我只說山脈。 我把提到的山脈分成了兩類:一類是人跡罕至的山峰,比如位于中尼交界處的珠穆朗瑪峰、四川的貢嘎山、新疆的博格達峰以及云南的梅里雪山。
這些地方,自然條件惡劣,海拔高度高不可攀,似乎想我這樣的游者只能在別人的文字和圖片中瞻仰她的雄偉、猜測她的神奇、敬畏他的冷峻了。 還有一類是集自然和人文景觀于一身,所以幾乎無一例外都成了道教佛教的修行圣地,數千年來吸引著眾多的游者和朝拜者,甚至封建統治者前去祭拜封禪,可以說這些山某種程度上也見證了朝代的更迭、歷史的變遷。
書中提到的泰山、華山、峨眉山、五臺山、黃山、武夷山、阿里山、廬山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應該并不陌生,起碼我們可以從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中”的詩句中仰望過五岳之尊的泰山;從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話中或者從華山論劍的刀光劍影中憧憬過險峻神奇的華山;從眾多武俠小說的俠骨柔情中見識過峻秀如女子之眉的峨眉山;從順治帝董小宛這中國式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傳說中想象過五臺山;從迎客松的熱情和舒展的身姿中夢飛黃山;從膾炙人口的《阿里山的姑娘》那首民歌中唱響了阿里山;從唯美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中走上了廬山。這些山,已經和她擁有的典故一起深入人心,讓人向往了。
這些山中,兩次等臨泰山,第一次是04年國慶假期,在半夜借著月色星光,和同事們一步步攀登上去,只為了看那場讓人心動的磅礴日出。向上爬的時候,因為黑燈瞎火的,只聽得到自己給自己的加油的喊聲和怦怦的心跳,全然沒有顧得上看山中的風景,看完日出下山,才知道原來十八盤如此的危險,心中充滿了對自己的崇拜,能完全靠雙手雙腳爬上來,真是英雄。
第二次是07年國慶假期,再次和朋友一家登臨泰山,這次沒有費勁,是乘纜車上去的,而且步行的那段繞開了緊十八盤,于是一路上看盡了風景,尤其喜歡刻在山壁上的書法,和周圍的風景相映成趣,使自然和人文高度和諧起來。和泰山,還有另一段緣,去年為省校本課程觀摩會準備的大型講座《旅游文化》中,我忍不住再次以泰山為例,引用了眾多文人墨客的詩歌絕句,只為了說明:山因為詩歌而靈動,詩歌因為山而流傳。
喜歡泰山,因為他的胸懷以及那份傲視群山的大氣和豪邁,這一點,泰山絕對是山中之丈夫。 06年去華山的時候,心里其實是想選擇去黃帝陵和壺口瀑布的,不過,拗不過朋友,自己也沒有獨行的勇氣,于是噘著嘴隨同前往。
不過游過之后,才覺得不虛此行,比較泰山,我更愛華山,因為他的岸然和坦蕩,因為他不同于世俗的清高。山中俠客,我想非他莫屬。
泰山的好多人文景觀,太多的刻上了封建統治者的痕跡,而華山,他是自由的,是飄逸的,是逍遙的,更是放縱的。從劈山救母的西峰到華山論劍的北峰,從趙匡胤和陳摶老祖下棋的東峰到華山最高的南峰,流傳的是一種張揚的魄力和精神,沒有束縛,只有抗爭和拼搏。
華山的魅力,我想只有將身心置于山水之間才更體會他獨到的韻味。此外游過華山,才真正體會到了云也可以成海,才真正熏染到了水墨山水的悠然。
8.黃山風景觀后感五十字到一百字
下文僅供參考:
黃山的險峻山勢,如詩如畫的風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每當我回憶起黃山之行時,突突地涌動在我的記憶中的卻是那云。至今我還認為黃山的云最為生動,最有氣勢、最是絢麗。
站在黃山腳下仰首望山,就見白云分成好幾層繚繞在山間,最低處是幽谷中一縷縷淡淡的云氣,好像是下面的山澗被煮沸了一般。山間的白云如帶,既相對的固定,又緩緩地移動,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巒,遮掩得若隱若現,若即若離,充滿了神奇的色彩。遠處的一個個山峰,就被云隱藏在云海中,含羞般只露出個山尖尖,撲朔迷離的樣子使你感覺到這般圖景只有天庭才有。
奇峰怪石和古松隱現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黃山一年之中有云霧的天氣達200多天,水氣升騰或雨后霧氣未消,就會形成云海,波瀾壯闊,一望無際,黃山大小山峰、千溝萬壑都淹沒在云濤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頂也就成遼闊浩瀚云海中的孤島。陽光照耀,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云散落在諸峰之間,云來霧去,變化莫測。風平浪靜時,云海一鋪萬頃,波平如靜,映出山影如畫,遠處天高海闊,峰頭似扁舟輕搖,近處仿佛觸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來感受它的溫柔質感。忽而,風起云涌,波濤滾滾,奔涌如潮,浩浩蕩蕩,更有飛流直瀉,白浪排空,驚濤拍岸,似千軍萬馬度卷群峰。待到微風輕拂,四方云慢,涓涓細流,從群峰之間穿隙而過;
云海漸散,清淡處,一線陽光灑金繪彩;濃重處,升騰跌宿稍縱即逝。云海日出,日落云海,萬道霞光,絢麗繽紛。
紅樹鋪云,成片的紅葉浮在云海之上,這是黃山深秋罕見的奇景。北海雙剪峰,當云海經過時為兩側的山峰約束,從兩峰之間流出,向下傾瀉,如大河奔騰,又似白色的壺口瀑布,輕柔與靜謐之中可以感受到暗流涌動和奔流不息的力量,是黃山的又一奇景。
玉屏樓觀南海,清涼臺望北海,排云亭看西海,白鵝嶺賞螯魚峰眺天海。由于山谷地形的原因,有時西海云遮霧罩,白鵝嶺上卻青煙飄渺,道道金光染出層層彩葉,北海竟晴空萬里,人們為云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謂之“趕海”。
黃山與云相依為命,才構成了一幅幅旖旎的黃山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