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黃河的句子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描寫黃河的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澄。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2.關于黃河的句子
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兒女母親河。
雖然你會發怒,有時讓人們痛失家園,但是你哺育了一個個民族英勇。在我心中,你是偉大的,你是堅強的,你永遠都在保護著中華民族這個弱小的“新生兒”,使它勇敢地面對種種困難,堅強地戰勝困難而不受到傷害。
黃河用鐵一樣的身軀保衛著中華民族。多少年來,外國列強的入侵,中華民族陷入危險之中的時候,是它濁流宛轉,奔騰不息的精神激勵著中華兒女從不退縮,敢于勝利。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護盾。黃河是戰勝敵人的長矛。
黃河,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黃河,像一條絲帶,滋潤著兩岸人民!黃河,像一位母親,哺育著中華兒女!黃河,像一條巨龍,引領著中華民族。
3.關于黃河的句子
李白詩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將進酒)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 王之渙曰: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 王維詩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使至塞上)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阮籍《詠懷》) 黃河九曲天邊落,華岳三峰馬上來。
(黃滋《送李佑之赴陜西參議》) 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李白《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同上)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
(李白《公無渡河》)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李白《北風行》)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劉禹錫《浪淘沙九首》 )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幾簸自天崖。
如今直上銀河去,直到牽牛織女家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燕臺路正長。 男兒久為客,不辨是他鄉。
覽百川之洪壯兮,莫尚美于黃河。 潛昆侖之峻極兮,出積石之嵯峨。
登龍門而南游兮,拂華陰于曲阿。 凌砥柱而激湍兮,逾洛汭而揚波。
體委蛇于后土兮,配靈漢于蒼穹。 貫中夏之能甸兮,經朔北之遐荒。
歷二周之北境兮,流三晉之南鄉。 秦自西而啟壤兮,齊據東而畫疆。
殷徒涉而永固,衛遷濟而遂疆。 趙決流而卻魏,嬴引溝而滅梁。
思先哲之攸嘆,何水德之難量。 關于黃河的詩詞歌謠 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元曲等大量文學經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產生在黃河,它們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
李白詩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將進酒)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贈《裴十四》) 王之渙曰: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 王維詩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艄公號子聲聲雷,船工拉纖步步沉。
運載好布千萬匹,船工破衣不遮身。運載糧食千萬擔,船工只能把糠饃啃。
軍閥老板發大財,黃河船工輩輩窮。” “一條飛龍出昆侖,搖頭擺尾過三門。
吼聲震裂邙山頭,驚濤駭浪把船行。” “三氣周瑜在江東,諸葛亮將臺祭東風。
祭起東風連三陣,火燒曹營百萬兵。”黃河船工祖祖輩輩生活在黃河上,漂泊在木船上。
他們對黃河了如指掌,把船只視為家珍。在與黃河風浪搏斗的生活實踐中,船工們創作出了豐富多采、獨具特色的黃河號子。
聲聲號子,抒發了船工們復雜的感情,反映出他們的喜、怒、哀、樂、憂、怨、悲、歡。黃河船工號子,伴隨著船工的勞動,是船民生活的旋律。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這是唐朝詩人劉禹錫《浪淘沙九首》詩中的第一首中的前兩句。
后兩句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 浪淘沙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涼洲詞》王之渙 黃河二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 體裁:【七絕】 類別:【未知】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愿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黃河二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 體裁:【七絕】 類別:【未知】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愿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作者:【韋應物】 年代:【唐】 體裁:【未知】 類別:【未知】 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寒樹依微遠天外, 夕陽明滅亂流中。
孤村幾歲臨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風。 為報洛橋游宦侶,扁舟不系與心同。
4.關于黃河的簡略資料
黃河,中國古代也稱河,發源于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后于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僅次于長江,也是世界第五長河流。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采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游因河段流經黃土高原,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1977年錄得最高含沙量達920千克/立方米,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5.有關黃河的資料,要簡潔
黃河(Yellow River)——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黃河,中國的母親
河。若把祖國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雞,黃河便是雄雞心臟的動脈。黃河流程達5464
千米,流域面積達到752442平方公里,上千條支流與溪川猶如無數毛細血管,源
源不斷地為祖國大地輸送著活力與生機。
黃河--優美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浪淘沙》
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川。--王安石《黃河》
“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王昌齡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黃河南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杜甫《黃河二首》
“望三門,三門開,黃河東去不回來”、“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賀敬之《三門峽--梳妝臺》
“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變通津,滄海化為塵。” ---元代詩人薩都剌《過古黃河堤》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吼萬里觸龍門”、“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 --李白
“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 --王維
“土花漠碧云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 李商隱
“黃河水白黃云秋,行人河邊相對愁”。 --白居易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黃河--俗語
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黃河清,圣人出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黃河面惡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九曲黃河十八灣 一碗河水半碗沙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干流貫穿九
個省、自治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
全長5464公里, 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
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
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兩岸缺乏
湖泊,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很小,流入黃河的河流很少。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
米,一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300米,水深一般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
~1.3米。
6.關于黃河的介紹
從河源至貴德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屬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過4000米,源頭河谷地海拔4200米,河源段河谷兩岸地形平緩排水不暢,形成大面積沼澤地,湖泊多;貴德自孟津江段是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為呂梁西波,南為渭河谷地,北與鄂爾多斯高原相接,西至蘭州谷地;黃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貌起伏不平,坡陡溝深,溝壑地面坡度15-20度,溝谷面積占40-50%,溝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進入地勢低平華北平原,海拔不超過50米,進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變緩,泥沙大量淤積,高出地面4-5米;由于黃河多次改道,地面積出扇狀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為緩崗與洼地相間分布的傾斜平原,洼地比較開闊平展。
【流域概況】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采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于晉、陜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岳華山腳下調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它流經9個省、區,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多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河。
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內,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
黃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游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干流峽谷 黃河干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于上游河段的28處,位于中游段流的2處,下游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干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干流全長的31.2%。
【生物資源】 黃河干流總共有魚類121種(亞種),干流中純淡水魚類有98種,占總數的78.4%。主要經濟魚類有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厚唇裸重唇魚、黃河裸裂尻魚、瓦氏雅羅魚、北方銅魚(鴿子魚)、鯉魚、鯽魚。
黃河上游魚類種類只有16種,組成也較簡單,僅有鯉科、鰍兩科的裂腹魚、雅羅魚、條鰍等。中下游魚類大體相似,均以鯉科為主。
中游有71種魚類,但缺乏自然的鰱、鳙、鳊、魴等典型平原類群的魚類,中游上段有與上游共有的裂腹魚和條鰍等,下游的魚類種類和數量都較多,有78種,其中有多種過河口魚類及半咸水魚類。對黃河支流的調查資料統計看,據甘肅洮河、陜西渭河、涇河的魚類統計看,以渭河水域種類較多,有30種,洮河次之有11種,涇河則僅有4種。
上中游支流中多數是鯉科、鰍科的小型魚類,另外有少數嘗科及鯰魚等, 經濟魚類為鯉、鯽、雅羅魚及鯰魚等。 上游:河源至貴德,兩岸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高峰可超過4000米,河道呈“s”,河源段400公里內河道曲折, 兩岸多湖泊、草地、沼澤,河水清水流穩定,水分消耗少,產水量大,多湖泊,最大湖泊星宿海、鄂陵湖,氣候為高原寒冷,魚類系中亞高原區系,種類少,資源豐富。
魚類資源長期未被開發利用。 中游:貴德至孟津,多經高山峽谷,水流迅急,坡降大,貴德到劉家峽山谷極為深削,河寬50-70米,最狹處不到15米,谷深100-500米,水流湍急,狹窄崖陡,蘊藏豐富的水力資源,在峽谷上修建了大型水庫,黃河出青銅峽后進入河套,形成大片沖積平原, 水流平緩,鯉鯽、鯰魚類資源較豐富。
黃河流經河口鎮,折向南行,穿行秦、晉峽谷,到龍門全長只有718公里,落差611米,比降大,龍門以下到潼關130公里河段, 納汾、渭、涇、洛諸水,水量大增, 泥沙大量淤積,河道不穩定,鯉魚資源豐富,中游經黃土高坡,攜帶大量泥沙,給下游巨大危害,是根治水害的關鍵河段。 下游:孟津至華北平原一段為下游,全長874公里,河道寬闊平坦,水流緩慢,泥沙淤積, 河床平均高出地面4-5米,為地上河,魚類資源最為豐富的漁業河段,河口洄游魚類, 河道性魚類,定居性魚類,半咸水魚及第水性魚類。
【河流分段】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后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
下面為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上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
上游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占全黃河總量的51.3%。
7.描寫長江黃河的簡短詩詞
描寫黃河的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
關于描寫長江的詩句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