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愛國的詩詞及賞析、
示兒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賞析: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一,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
從這里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翻譯: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滿江紅 [岳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賞析:這是一首氣壯山河、光照日月的傳世名作。
此詞即抒發他掃蕩敵寇、還我河山的堅定意志和必勝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絕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全詞聲情激越,氣勢磅礴。
開篇五句破空而來,通過刻劃作者始而怒發沖冠、繼而仰天長嘯的情態,揭示了他憑欄遠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洶涌激蕩的心潮。接著,“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現了他蔑視功名,唯以報國為念的高風亮節,下句則展現了披星戴人、轉戰南北的漫長征程,隱然有任重道遠、不可稍懈的自勵之意。
“莫等頭”二句既是激勵自已,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時光,倍加奮勉,以早日實現匡復大業。耿耿之心,拳拳之意,盡見于字里行間。
下片進一步表現作者報仇雪恥、重整乾坤的壯志豪情。“靖康恥”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韻鏗鏘。
“何時滅”,用反詰句吐露其一腔民族義憤,語感強烈,力透字背。“駕長車”句表達自已踏破重重險關、直搗敵人巢穴的決心。
“壯志”二句是“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式的憤激之語,見出作者對不共戴天的敵寇的切齒痛恨。結篇“待從頭”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復、江山一統之后,再回京獻捷。
全詞以雷貫火燃之筆一氣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藝術魅力,因而一向廣為傳誦,不斷激發起人們的愛國心與報國情。翻譯:我怒發沖冠,獨自登高憑欄,陣陣風雨剛剛停歇。
我抬頭遠望天空一片高遠壯闊。我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塵土,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年間的奇恥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卻。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上戰車,踏破賀蘭山缺。
我滿懷壯志,發誓喝敵人的鮮血,吃敵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賞析: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詩的開頭,回顧身世。
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經磨煉,無論什么艱難困苦都無所畏懼。接著追述戰斗生涯:在荒涼冷落的戰爭環境里,我度過了四年。
把個人命運和國家興亡聯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從國家和個人兩個方面,繼續抒寫事態的發展和深沉的憂憤。
這一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真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遭遇。國家民族的災難,個人坎坷的經歷,萬般痛苦煎熬著詩人的情懷,使其言辭倍增凄楚。
五六句喟嘆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詩人因國家覆滅和己遭危難而顫栗的痛苦心靈。結尾兩句以磅礴的氣勢收斂全篇,寫出了寧死不屈的壯烈誓詞,意思是,自古以來,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這顆愛國忠心照耀在史冊上就行了。
這句千古傳誦的名言,是詩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贊歌。全詩格調沉郁悲壯,浩然正氣貫長虹,確是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
翻譯:在家國都遭逢千辛萬苦期間,我通過的考試而被起用為官。我為朝廷起兵抗元已整整四年了。
這些歲月,由于戰爭不停,田園寥落,人民痛苦不堪,祖國的山河也已破碎得像在風雨中搖曳的柳絮一樣不可收拾。隨著抗元斗爭的不斷失利,自己也像受到暴風雨吹打的浮萍一樣生死難卜。
在江西的惶恐灘戰敗后,被元軍追趕,我的心緒就像惶恐灘的名字那樣惶恐。我被押解過零丁洋時,身為俘虜,心里那種感受就像零丁洋的名字那樣孤苦零丁。
自古以來,有哪個人能長生不死呢?但重要的是要留下赤膽忠心,在史冊上光輝照耀。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賞析: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
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 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
二句寫征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 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龍城飛將” 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
全詩以平凡的語言,。
2.愛國詩歌50字左右加賞析
現代愛國詩歌
1、《我愛這片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2、《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舒婷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
我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祖國啊!
我是貧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窩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祖國啊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
喂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3.簡短的愛國詩歌
祖國啊,我為你自豪!
當巍峨的華表,
讓挺拔的身軀披上曙光,
當雄偉的天安門,
讓風云迎來東升的太陽.
歷史的耳畔,
傳來了禮炮的隆隆回響,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響,
是中國滄桑巨變的回響.
一位巨人俯瞰著世界,
洪亮的聲音,
全世界都聽到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那勝利的旗幟,
在朗朗的空中迎風飄揚,
人民揚起了頭顱,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4.愛國古詩及賞析,特別的,短點的,急死人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其二)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意境: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里,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
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簡版賞析:以“癡情化夢”的手法,深沉地表達了作者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和那種“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讀者展示了詩人的一片赤膽忠心。
詳細賞析:
陸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罷官后,閑居家鄉山陰農村。此詩作于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當時詩人已經68歲,雖然年邁,但愛國情懷絲毫未減,日夜思念報效祖國。詩人收復國土的強烈愿望,在現實中已不可能實現,于是,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夜里,觸景生情,由情生思,在夢中實現了自己金戈鐵馬馳騁中原的愿望。
詩的開頭兩句,意思緊密相聯:“僵臥孤村不自哀”敘述了作者的現實處境和精神狀態,“尚思為國戍輪臺”是對“不自哀”這種精神狀態的解釋,前后照應,形成對比。“僵、臥、孤、村”四字寫出了作者此時凄涼的境遇。“僵”字寫年邁,寫肌骨衰老,“臥”字寫多病,寫常在床蓐;“孤”字寫生活孤苦,不僅居處偏僻,而且思想苦悶,沒有知音;“村”寫詩人貧困村居,過著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寫出了作者罷官回鄉后處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現狀。籠罩著一種悲哀的氣氛,讓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緒急轉,又現出一種樂觀豪放之氣。詩人對自己的處境并不感到悲哀,貧病凄涼對他來說沒有什么值得悲哀之處;詩人自己尚且“不自哀”,當然也不需要別人的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終生不渝的統一之志,理解他為這個壯志奮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滿腔熱血、一顆忠心,就是“尚思為國戍輪臺”的精神狀態。這兩句詩是詩人靈魂和人格的最好說明,山河破碎,國難當頭,自有“肉食者謀之”,詩人不必多此一舉。另外,詩人正是因為“喜論恢復”、熱心抗敵才屢屢受打擊,最后才罷官閑居的。作為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一生問心無愧,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盡到了自己的責任,而今后國運如何他可以毫不負責。其次,雖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詩人作為年邁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擔報國殺敵的義務了。作為一個既無責任也無義務的七旬老人仍有“為國戍輪臺”的壯志,這就讓人肅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達官貴人和茍且偷生的人,他們承擔著責任和義務卻無心復國,顯得渺小和可鄙。
“夜闌臥聽風吹雨”緊承上兩句。因“思”而夜闌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風吹雨打聲,由自然界的風雨又想到國家的風雨飄搖,由國家的風雨飄搖自然又會聯想到戰爭的風云、壯年的軍旅生活。這樣聽著、想著,輾轉反側,幻化出特殊的夢境——“鐵馬冰河”,而且“入夢來”反映了政治現實的可悲:詩人有心報國卻遭排斥而無法殺敵,一腔御敵之情只能形諸夢境。“鐵馬冰河入夢來”正是詩人日夜所思的結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英雄氣概。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聲,是南宋時代的民族正氣。
5.短一點的愛國現代詩(越短越好)
1.我愛祖國
我愛祖國,
愛中國的長江,
那奔騰不息的江水,
凝結著勞動人民的智慧。
我愛祖國,
愛中國的長城,
那連綿起伏的巨龍,
俯臥在中華大地上。
我愛祖國,
愛中國的每一寸國土,
那受人欺壓的歷史早已過去,
迎來了一個嶄新的中國。
啊,我愛祖國!
2.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
我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祖國啊!
我是貧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期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窩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祖國啊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
喂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3.我愛這片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就應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4.囚歌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呵,給你自由!
我渴望著自由,但也深明白--
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盼著那一天,
地下的火沖騰,
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
我就應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5.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飄著些微云,
地上吹著些微風。
啊!
微風吹動了我頭發,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戀愛著海洋,
海洋戀愛著月光。
啊!
這般蜜也似的銀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魚兒慢慢游。
啊!
燕子你說些什么話?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樹在冷風里搖,
野火在暮色中燒。
啊!
西天還有些兒殘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拓展資料
愛國詩是詩歌題材的一種。就是把自己對祖國人民的熱愛,用詩歌這種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詩歌題材。
著名愛國詩人有屈原,杜甫,陸游,辛棄疾,王維等。
6.愛國主義詩歌和賞析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詩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過零丁洋時。后來元軍統帥張弘范再逼他寫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將領張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詩以明志節。
詩歌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兩件大事:一是在他21歲時,明經入仕,因科舉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勤王抗元。第二聯寫國家山河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歷經艱辛危苦。第三聯上句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詩歌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最后一聯,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岳飛 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一起寫登高臨遠 ,憑欄眺望,句中隱括了荊軻于易不餞別、
座中人發盡沖冠的故事。連“瀟瀟雨歇”一語,亦神似《易水歌》。
長嘯而仰天,足以表壯懷之激烈。
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一縱一橫,兼寫壯懷壯舉,概括性極強。
又信手拈來古樂府名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將及時努力與抗金事業聯系,洋溢著愛國主義激情,為千古箴銘。
上片寫出責任感、緊迫感,過片更直書國恥,慷慨陳詞。
謂當激勵士卒,功期再戰,北逾沙漠,喋血虜廷。
這里,“饑餐渴飲”和“食肉被皮”兩個成語熔鑄一聯,
如實反映了慘遭凌暴的宋人對金兵的仇恨,切齒之聲紙上可聞。
又由于“壯志”、“笑談”等語的運用,
造成“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輕快語調,表現出在戰略上對敵人的蔑視。
結尾以收拾金甌的決勝氣概鎮住全詞,與發端的力量悉稱。
全詞濡染大筆,直抒胸臆,忠義憤發,元氣淋漓。
寓絕大感慨,饒必勝信念。
從而成為豪放詞的千古杰作,至于岳飛英名,同垂不朽。
7.愛國詩歌 簡短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風, 像一個太悲哀了的老婦 緊緊地跟隨著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著行人的衣襟, 用著你土地一樣古老的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著…… 那從林間出現的, 趕著馬車的 你中國的農夫, 戴著皮帽, 冒著大雪 要到哪兒去呢? 告訴你 我也是農人的后裔—— 由于你們的 刻滿了癇苦的皺紋的臉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的 歲月的艱辛。 而我 也并不比你們快樂啊 ——躺在時間的河流上 苦難的浪濤 曾經幾次把我吞沒而又卷起—— 流浪與監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貴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們的生命 一樣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沿著雪夜的河流, 一盞小油燈在徐緩地移行, 那破爛的烏篷船里 映著燈光,垂著頭 坐著的是誰呀? ——啊,你 蓬發垢面的小婦,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與溫暖的巢穴 已枝暴戾的敵人 燒毀了么? 是不是 也像這樣的夜間, 失去了男人的保護, 在死亡的恐怖里 你已經受盡敵人刺刀的戲弄7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無數的 我們的年老的母親, 就像異邦人 不知明天的車輪 要滾上怎樣的路程? ——而且 中國的路 是如此的崎嶇, 是如此的泥濘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那些被烽火所嚙啃著的地域, 無數的,土地的墾植者 失去了他們所飼養的家畜 失去了他們把沃的田地 擁擠在 生活的絕望的污巷里; 饑謹的大地 伸向陰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顫抖著的兩臂。
中國的痛苦與災難 像這雪夜一樣廣闊而又漫長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中國, 我的在沒有燈光的晚上 所寫的無力的詩句 能給你些許的溫暖么? 《北方》 那個珂爾沁草原上的詩人 對我說: “北方是悲哀的。” 不錯, 北方是悲哀的。
從塞外吹來的 沙漠風, 已卷去 北方的生命的綠色 與時日的光輝, ——一片暗淡的灰黃, 蒙上一層揭不開的沙霧; 那天邊疾奔而至的呼嘯, 帶來了恐怖, 瘋狂地 掃蕩過大地 荒漠的原野 凍結在十月的寒風里; 村莊呀, 古城呀, 山坡呀, 河岸呀, 頹垣與荒冢呀, 都披上了土色的憂郁…… 孤單的行人, 上身俯前 用手遮住了臉頰, 在風沙里 困苦了呼吸, 一步一步地 掙扎著前進…… 幾只驢子 ——那有悲哀的眼 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 載負了土地的 痛苦的重壓, 它們厭倦的腳步, 徐緩地踏過 北國的 修長而又寂寞的道路…… 那些小河早巳枯干了 河底已畫滿了車撤, 北方的土地和人民 在渴求著 那滋潤生命的流泉啊! 枯死的林木 與低矮的住房, 稀疏地 陰郁地 散布在 灰暗的天幕下; 天上, 看不見太陽, 只有那結成大隊的雁群 惶亂的雁群, 擊著黑色的翅膀, 叫出它們的不安與悲苦, 從這荒涼的地域逃亡, 逃亡到 綠蔭蔽天的南方去了…… 北方是悲哀的; 而萬里的黃河 洶涌著渾濁的波濤, 給廣大的北方 傾瀉著災難與不幸; 而年代的風霜, 刻畫著 廣大的北方的 貧窮與饑餓啊。 而我 ——這來自南方的旅客, 卻愛這悲哀的北國啊。
撲面的風沙 與入骨的冷氣, 決不曾使我咒詛; 我愛這悲哀的國土, 一片無垠的荒漠, 也引起了我的崇敬: ——我看見 我們的祖先 帶領了羊群, 攻著笳笛, 沉浸在這大漠的黃昏里…… 我們踏著的 古老的 松軟的黃土層里, 埋有我們祖先的骸骨啊, ——這土地是他們所開墾, 幾千年了 他們曾在這里 和帶給他們以打擊的自然相搏斗, 他們為保衛土地 從不曾屈辱過一次,· 他們死了 把土地遺留給我們—— 我愛這悲哀的國土, 它的廣大而瘦瘠的土地, 帶給我們以淳樸的言語 與寬闊的姿態, 我相信:這言語與姿態 堅強地生活在大地上, 永遠不會滅亡; 我愛這悲哀的國土 古老的國土呀, 這國土養育了 那為我所愛的 世界上最艱苦 與最古老的種族 《手推車》 在黃河流過的地域 在無數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車 以唯一的輪子 發出使陰暗的天穹痙攣的尖音 芽過寒冷與靜寂 從這一個山腳 到那一個山腳 徹響著 北國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凍的日子 在貧窮的小村與小村之間 手推車 以單獨的輪子 刻畫在灰黃土層上的深深的轍跡 穿過廣闊與荒漠 從這一條路 到那一條路 交織著 北國人民的悲哀 《時代》 我站立在低矮的屋檐下 出神地望著蠻野的山崗 和高遠空闊的天空, 很久很久心里像感受了什么奇跡, 我看見一個閃光的東西 它像太陽一樣鼓舞我的心, 在天邊帶著沉重的轟響, 帶著暴風雨似的狂嘯, 隆隆滾輾而來…… 我向它神往而又歡呼! ‘ 當我聽見從陰云壓著的雪山的那面 傳來了不平的道路上巨輪顛簸的軋響 像那些奔赴婚扎的新郎 ——縱然我知道由它所帶給我的 并不是節日的狂歡 和什么雜耍場上的哄笑 卻是比一千個屠場更殘酷的景象, 而我卻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