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是一篇文情并茂的山水小札,與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堪稱六朝書札的雙璧。
閱讀下面《與朱元思書》與《答謝中書書》,完成8-11題。
(11分)
與朱元思書 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1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8、解釋下面句中劃線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風煙俱凈 ( ) (2)任意東西( )
(3)急湍甚箭 ( ) (4)橫柯上蔽( )
9、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
(任選一處。
)(2分)
10、根據要求填空:(4分)
(1)從文中找出從視覺和聽覺方面描寫景物的對偶句各一句。
視覺:
聽覺:
(2)作者描繪異水時,描繪出異水的特點是:
描繪奇山的特征是:
11、閱讀下面短文《答謝中書書》,結合《與朱元思書》的內容,完成文后問題。
(3分)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1)文中寫一日之美的對偶句是哪一句,請把它摘抄在下面的橫線上。
(1分)
(2)請比較本文和《與朱元思書》在寫山水景色上的異同。
(2分)
答案:
8、(1)都。
(2)向東,向西。
(3)甚于、超過。
(4)樹枝。
樹木的枝干
(2分。
答對2個得1分,得滿2分為止。
意思對即可。
)
9、譯文:(重重疊疊的)山巒各倚仗著自己的地勢爭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誰爬得最高,伸得最遠,由此而形成無數的山峰;
(2分。
意思對即可。
“負”、“ 軒邈”、“直”等關鍵詞,錯2個扣1分。
)
象老鷹那樣飛到天上(為名利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就會平息那熱衷功名的心;為世俗奔波勞碌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
(2分。
意思對即可。
“戾”、 “窺”、“ 反”等關鍵詞,錯2個扣1分。
)
10、(1)曉霧將歇,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猿鳥亂鳴;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2分,不要求全部答出,一處即可。
)
(2)清(清澈)急(湍急)。
山高,樹多,景美。
(2分,每點1分。
意思對即可。
)
11、(1)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2分,分號前后各得1分。
)
(2)都是抓住山水景色的特征,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進行具體描繪,語言簡潔、辭藻華麗,充滿美感而富于含蘊。
二者都是俊賞山林、心靈凈化后所寫,可稱雙璧。
不同點是《與朱元思書》先總寫后分寫,著重從視覺和聽覺寫景;本文則從不同時空層次進行描寫,以靜現動,以動見靜。
(2分。
意思相近即可,相同點不同點答對一點即得1分。
)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答謝中書書》和《與朱元思書》并稱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