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網絡,供參考:
話劇指以對話為主的戲劇形式。
話劇雖然可以使用少量音樂、歌唱等,但主要敘述手段為演員在臺上無伴奏的對白或獨白。
話劇本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劇作、導演、表演、舞美、燈光、評論缺一不可。
中國傳統戲劇均不屬于話劇,一些西方傳統戲劇如古希臘戲劇因為大量使用歌隊,也不被認為是嚴格的話劇。
現代西方舞臺劇如不注為音樂劇、歌劇等的一般都是話劇。
話劇不可缺少的是接受這門藝術的對象———觀眾。
當然在莎士比亞的年代,話劇的因素要少一些。
話劇之所以在歐洲幾百年經久不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話劇培養了一代代的觀眾,而一代代觀眾對思考和娛樂這兩者有機的結合又促使了話劇的發展話劇藝術具有如下幾個基本特點:
第一,舞臺性
古今中外的話劇演出都是借助于舞臺完成的,舞臺有各種樣式,目的有 話劇—劇照
二:一利演員表演劇情,一利觀眾從各個角度欣賞。
第二,直觀性
話劇首先是以演員的姿態、動作、對話、獨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觀眾的視覺和聽覺;并用化妝、服飾等手段進行人物造型,使觀眾能直接觀賞到劇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第三,綜合性
話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其特點是與在舞臺塑造具體藝術形象、向觀眾直接展現社會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適應的。
第四,對話性
話劇區別于其他劇種的特點是通過大量的舞臺對話展現劇情、塑造人物和表達主題的。
其中有人物獨白,有觀眾對話,在特定的時、空內完成戲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