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姓來源有三:1、出自己姓,昆吾之后。
據 《元和姓纂》和《蘇洵族譜》等所載,顓頊帝裔孫吳回為帝嚳火正,生子陸終,陸終生樊為昆吾,至周武王,其裔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蘇(故城在今河南溫縣東南),子孫遂以國為氏。
2、出自古代少數民族。
據《漢書》所載,遼東烏桓在漢武帝時附漢,他們分遷至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地,中有改漢姓蘇的;又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改鮮卑族代北復姓跋略氏單姓蘇。
3、其他少數民族改蘇姓而來。
清蘇佳氏、蘇都哩氏、蘇爾佳氏改蘇姓,錫伯族蘇木爾氏,漢姓為蘇,裕固族蘇勒都斯氏,漢姓為蘇,土族蘇卜氏,漢姓為蘇,羌族蘇蟒達房名,漢姓為蘇,彝族阿蘇氏,漢姓為蘇……,其他少數民族亦有。
蘇忿生:周初大臣,官至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后被封于蘇國為王。
蘇秦:河南洛陽人,戰國時的縱橫家,曾成功地勸說六國國王聯合抗秦,身佩六國相印,可謂三寸不爛之舌能抵百萬雄兵。
蘇武:杜陵(今陜西西安)人,漢武帝時出使匈奴,被匈奴羈留十九年,牧羊于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附近),嚙雪吞旃,而仍杖漢節,為保持民族氣節樹立了榜樣。
蘇章:扶風平陵(今陜西咸陽)人,東漢名臣,少博學,善屬文,安帝時舉賢良方正,歷任冀州、并州刺史,后因抑制豪強,不徇私情而被罷職。
蘇惠:始平(今陜西興平)人,十六國時女詩人,以“回文璇機圖詩”著名,此詩今人仍尋解不疲。
蘇定芳:冀州武邑(今屬河北)人,唐初大將,在抗擊突厥、援救新羅的戰斗中戰功卓著,使大唐勢力西至中亞,東至朝鮮半島,因功封邢國公。
蘇味道:趙州欒城(今屬河北)人,唐時宰相,其詩文與李嶠齊名,號“蘇李”。
蘇 :京兆武功(今屬陜西)人,唐朝文學家,襲封許國公,曾與宋王景合作,共理政事。
文學上,時人有與張說(燕國公)并稱為“燕許大手筆”。
后人輯有《蘇廷碩集》。
蘇洵、蘇軾、蘇轍:四川眉縣人,北宋文學家,父子三人并稱“三蘇”,又與其他五人合稱“唐宋八大家”。
蘇洵其文語言明暢,筆力雄健,稱為“老蘇”,有《嘉佑集》傳世;蘇軾為“大蘇”,尤為著名,辭文書法無所不精,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東坡易傳》等傳世;蘇轍為“小蘇”,有《欒城集》傳世。
蘇頌:福建泉州人,北宋天文學家,他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鐘——水運儀象臺,有《新儀象法要》遺世。
蘇舜欽:四川三臺人,宋代高士,其慷慨有大志,好為古文詩歌,隱讀以終,著有《蘇學士集》。
蘇廷煜:安徽蒙城人,清代畫家,其墨梅蘭竹菊及書法,為時稱“雙絕”。
蘇曼殊:廣東香山(今中山)人,近現代文學家,其小說以男女愛情為主,描寫細膩生動。
通英、法語和梵文,亦工繪畫。
后削發為僧,號曼殊,有《蘇曼殊全集》傳世。
蘇兆征:廣東香山人,中共早期工運領袖之一,曾組織過省港大罷工、廣州起義,一九二九年病逝于上海。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姓蘇的來由是怎么回事還有姓蘇的名人有哪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