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表達了作者心中對鮑浩然的不舍與留戀的惜別深情,以及離愁別緒和對友人的深情祝愿。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是北宋詞人王觀創作的詞。
題目一作《別意》。
這是一首送別詞,寫的是春末時節送別友人鮑浩然,表達了詞人送別友人鮑浩然時的心緒。
這首詞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設喻巧妙、情趣盎然,又語帶雙關,寫得妙趣橫生,在送別詞中獨樹一幟。
擴展資料
作品原文: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作品譯文: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想問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匯的地方。
剛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假如你到江南,還能趕上春天的話,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王觀(公元1035年—1100年),字通叟,宋代詞人,如皋(今江蘇如皋)人,一說高郵人。
相傳曾奉詔作《清平樂》一首,描寫宮廷生活。
高太后對王安石等變法不滿,認為王觀屬于王安石門生,就以《清平樂》褻瀆了宋神宗為名,第二天便將王觀罷職。
王觀于是自號“逐客”,從此以一介平民生活。
王觀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臨江仙-離杯》、《高陽臺》等,其中《卜算子》一詞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設喻巧妙,又語帶雙關,寫得妙趣橫生,堪稱杰作。
《紅芍藥》詞寫人生短暫,從而提出人生應追歡及早,寫法亦頗有特色。
“詩貴緣情。
這首小詞正是用它所表現的真摯感情條打動讀者的心弦的。
且不必問題目云云,它那從民間營養吸取來的健康情調、鮮明語言、民歌的藝術技巧引起讀者的美感和共鳴,使它臻于詞的上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