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作文“這其中應該有我”精彩例文
這其中應該有我
人充滿勞績,卻詩意地棲居在這個世界上----荷蘭德林
海子有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盧梭有他靜謐淡泊的瓦爾登湖。
他們的生活簡單卻有意蘊,樸素卻又豐富。
這樣的人群中應該有我。
在紛紛攘攘的大千世界,給自己的心靈找尋一個完滿的處所,在厭倦了鋼筋混凝土的令人窒息的氛圍后,去走進有著高妙造化的自然,去品讀西域蒼茫厚重的落日,去體味南國竹林水鄉的風情。
去加勒比,感受那一片清澈滌邃的海藍;去北歐,走進那充滿真善美的童話世界。
借更迭的四季,感知春去春回的訊息。
聆聽春雨的呢喃,去嗅嗅雨后“餓了似的花香”和最真純的泥土的氣息,去觸摸那月光的白絲練,去品嘗雪花的甘甜。
呼喚并走進自然,讓自己的形體“放浪形骸”,尋一處心靈的樂園,讓自己的生活平淡卻雅致,讓自己真正成為“詩意棲居”人群中的一員。
不辜負大好時光,親近書籍里令人向往的天地。
先秦諸子的思想里,構筑起我們“心中的道德定律”;大風泱泱,大潮滂滂的盛唐,有“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邊柳”的瀟灑與豪氣;嫵媚的宋朝,唯美的宋詞里滌藏了多少辛酸;魯賓遜讓我領略了異域的世界,《百年孤獨》為我轉動了整個地球。
“渡”人,等著人“渡”的翠翠,邊城波瀾不驚的水,青石砌的臺階,沈從文平淡的敘說,給我以悠遠的心情。
我愿以書籍為伴,神交古人,放眼四海,讓自己的視野開闊明凈,讓自己的心靈豐饒澄凈。
在那個人群中,他們快樂地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獲得簡單的詩意,又不在“詩意”中“無為”,樂觀坦然地面對得失。
懷一顆感恩的心,有情有義。
心思細賦而處處留心處處感悟,讓每一天進行新鮮的輪回。
體悟那些美好的景致,“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花開落”。
一個“詩意棲居”著的人群,一種灑逸脫俗的生活,怎不使人向往之?
這個人群中應該有我,我渴望融入這個幸福的人群。
【點評】:
文章由荷蘭德林的名句“人充滿勞績,卻詩意地棲居在這個世界上”做題記,切題開篇,中間部分緊緊圍繞“詩意棲居”展開,結尾簡明扼要升華主題。
選材豐富充實,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事物,那么多的詩句,都緊緊扣住主題,既展示了自己豐富的積累,又體現了作者寫作的深厚功底。
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的靈活運用,問號、分號等標點符號的創意使用,足見作者扎實的基本功。
作者還特別講究遣詞造句,用詞的巧妙貼切,引用的恰如其分,我相信即使是文學大家看了也會對這篇文章嘆為觀止。
這其中應該有我
屈原觀國之興亡,在汨羅江畔留下了一串串沉痛的叩問;項羽觀國之興亡,在烏江邊留下了一聲聲仰天的長嘯;文天祥觀國之興亡,在戰場上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壯語。
面對五星紅旗,我向祖國承諾:觀國之興亡,應該一定有我。
中華民族,歷盡滄桑仍能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源于愛國主義遍植人心。
從屈原到魯迅,還是從方志敏到李四光,無不以“我是中國人”為己任。
這是一個中國人的熾熱的愛國之心,強烈的民族責任感。
這更需要我們新一輩的青年繼續繼承和發揚。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曾是先輩們的豪言壯語,不論是居廟堂之高的文天祥,還是處江湖之遠的顧炎武、陸游,中華兒女都深深懂得這個道理,并為之奮斗,才使得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前人尚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況我們二十一世紀的新人呢?國之興盛,也是我的一份責任。
誠然,有些人認為國內生活暫時不如人家就一去了之,叫人覺得寒心。
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是不會拋棄自己的祖國的,正所謂“子不嫌母丑”。
仍記得,雅典奪冠后的劉翔那句“亞洲有我,中國有我“的激情釋放。
中國有我,劉翔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的錢學森,不也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嗎?國之興亡,應該有我。
我們的二零零八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和磨礪,從年初的南方雪災,到5.12大地震,再到海外火炬傳遞受阻------太多太多的不如意,但我們從沒有懷疑過自己的祖國。
多難興邦,困難壓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
國之興亡,應該有我。
讓我們毫不猶豫的接過父輩手中的纖繩,肩負起我們的責任------
【點評】:文章切合題意,站在“國之興亡“的角度,可謂立意高遠。
開篇運用三個排比句起興,引出主題” 國之興亡,應該有我“;中間引用了大量的事例,材料充實,足見作者積累之豐富。
結尾卒章顯志,深化主題,使得文章思路清晰,渾然一體。
語言樸實流暢,處處流露著作者的真情實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關注現實,聯系自我,是一個充滿愛心的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美中不足的是談偉人的多了些,自己的做法略少了點,個別材料陳舊。
這其中應該有我
當一盞油燈記錄下我們拼搏的身影,張開雙臂迎接屬于我們的感動;打開愛心的門扉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平凡的心里掛滿幸福;保護我們的生存家園,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能讓我們心中結滿快樂。
這其中應該有我!
拼搏的人群中應該有我。
盡管我們揮汗如雨,盡管前途布滿荊棘,但堅持的理念讓我們拼搏到底。
欣賞汪國真的“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拼搏的人群中應該有我,就算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仍用它去尋找光明,也許風雨滄桑了容顏,歲月模棱了我們的信念,但我們堅信這其中一定有我。
只有經歷風雨的洗禮,才能體會到陽光顯現那一刻的欣喜;只有在荊棘中磨礪,才能品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
讓我在挫折困境中成長,在拼搏與堅持中前進,愈戰愈勇。
打開愛心門扉的人群中應該有我。
獻出我們的一點愛心,就會體味到那份助人的快樂。
就像白朗寧的那句話“這個世界拿走愛就只剩下一座墳墓“一樣,有愛的世界才會風光旖旎,才會處處美麗。
在愛心施與的旅程中,讓我們把愛的香水噴灑到別人身上,讓我們在鳥語花香中奮進。
愛心之旅,應該有我,應該有每一個人。
冰雪災害凍封了我們的家園,地震災難摧毀了我們的”港灣“,但炎黃子孫如火的熱情又足以融化所有的不幸。
不要吝惜你的施與,送出一點小小的幫助,感受一股暖人的感動。
保護生存家園的人群中應該有我。
文明就在我們身邊,觸手可及。
有時候保護生存家園就是舉手之勞,卻可以讓人體會到品德的高貴。
節約一張紙,種植一棵樹,撿起一個廢棄的易拉罐------從小事做起,這是無需證明的高貴。
行動起來吧,加入我們的“文明馬拉松“,讓我們在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前進。
拼搏、愛心、文明的人群中有我,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讓我們輸給追求,嫁給幸福。
【點評】:這篇文章最突出的優點是運用總分總的結構,思路清晰。
開篇運用三個排比句,氣勢奪人,中間部分緊緊圍繞這三個排比句展開,最后再次照應開頭,升華主題。
再就是選材恰如其分,有效地達到了材料和中心的統一。
語言比較流暢,整散句的結合,使得文章韻律感較強,讀來朗朗上口。
詞語和詩句的引用恰到好處,使文章顯得較有文采。
雖然作者最后把拼搏、愛心、文明統一到了一起,但如果抓住一個角度,可能效果更好。
這其中應該有我
望著湛藍的天空中翱翔的雄鷹,雛鷹對自己說:這其中應該有我;望著參天大樹挺立于懸崖之巔,幼芽對自己說:這其中應該有我;望著遼闊的大海上翻騰的浪花,水滴對自己說:這其中應該有我。
于是我們看到:天空中多了一只雄健的鷹,峭壁上多了一顆參天大樹,大海中多了一朵美麗的浪花。
剛剛邁進成年門檻的我,望著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覺得:這其中應該有我。
國歌一陣陣嘹亮地響起,國旗一次次耀眼地升起。
望著杜麗、郭晶晶、王峰等一位位體育健兒登上冠軍的領獎臺,他們心中唱著國歌,眼中熱淚盈眶,這情景讓每一位炎黃子孫熱血沸騰。
看著他們臺下流汗流血的拼搏,我信誓旦旦地告訴自己:即使不能成為臺上的一員,在拼搏、奮斗的人群應該有我。
一剎那間的地動山搖,將無數鮮活的生命瞬間奪走去,哭喊聲、呼叫聲響徹整個災區。
第一時間趕往災區的人是我們的戰士,余震一次次地襲擊著災區,危險時刻存在,人民子弟兵的一句“我還可以多救幾個”讓我們每個人的心靈都在顫抖。
緊接著,無數個志愿者趕到了災區,雖然不似解放軍們幾天幾夜不合眼,他們也辛苦地工作著。
面包、餅干、帳篷,從每個人的手中傳送出去。
他們不計代價地忙碌著。
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精神——奉獻,在電視機前流淚的我恨不得長出翅膀飛到災區。
我毫不猶豫地對自己說:在奉獻的人群中應該有我。
愚公“年且九十”卻仍堅持移走住宅前面的王五與太行兩座大山,挖出的土石“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這是何其浩大、艱巨的工程,但他沒有放棄,堅信子子孫孫定能將它們移走。
東海何其寬廣、浩渺,然而形體嬌小的精衛卻堅持著自己的目標——填平東海。
女媧補天,夸父追日,------沒有誰會嘲笑他們,即使有些呆板,那也呆板得可愛。
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什么是執著。
看著他們永不停息的身影,我了解到了執著,感動于他們的執著,我信心堅定地對自己說:執著的人群中應該有我。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告訴我們成功離不開執著,“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告訴我們人生不能沒有奉獻,“成功來自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告訴我們沒有拼搏就沒有收獲。
當驚羨于他人的成功時,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自己:這其中應該有我!
【點評】:
文章思路清晰,層次分明,結構完整。
開篇使用排比的手法,由物及人,提出觀點;中間部分三個自然段,分別從奮斗、奉獻、執著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中心論點“這其中應該有我”,展現了一個書生意氣的當代青年人應該擁有的精神品質,文采飛揚,感情真摯,信念堅定;結尾部分總結全文,并作出用實際行動來實現美好品質的結論,與開頭遙相呼應。
這其中應該有我
聆聽那千年前唯美國度的吟誦“楊柳岸曉風殘月”;幻想那千里大漠中那片陪伴絲綢旅人的燃燒火焰;融入那令全國人民揪心的西南一方。
在那婉約的宋詞,那大漠中火紅的胡楊林,那西南心痛的時光中應該有我。
聆聽那千年前唯美國度的吟誦,這其中應該有我。
一場暮春的雨洗劫了所有的花朵,風安靜的棲落在花瓣上,黑夜張開眼睛任千年的月光緩緩推開宋詞這扇門。
空氣中依舊彌漫著雨水的涼氣,冥冥中似是回到了那細雨紛紛的江南。
多情的柳永執著于那碧水云間的清水河畔,用雨色的愛割出了血色的憂傷。
離別之際,任淚水打濕思念,隨槳聲人已遠去,只留給世人“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憂傷。
在梧桐殘花中看到那婉致嗅青梅的少女,在雁子回時看到那有著透明幸福的少婦。
易安給后人留下了“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凄婉。
在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宋詞沉淀成唯美的風景,伴隨著優美的旋律走進宋詞,這其中應該有我。
幻想那千里大漠中那片陪伴絲綢旅人的燃燒火焰,這其中應該有我。
那三十六國的繁華,那曾經狂嘶的烈馬,那騰燃的狼煙,以及那連綿萬里直達長安的座座烽臺都已被那浩茫的大漠洗禮的蒼涼斑駁。
唯獨那胡楊,在大漠烈日中嬌艷,在嚴寒中挺拔,不怕斑斑鹽堿,不怕鋪天蓋地的黃沙。
它是生命之樹,彰顯了生命的堅韌。
胡楊是最包容的樹,包容天地,包容人與自然。
它是碩大無邊的團體,它曾陪伴絲綢路上孤獨的旅人,用那猛烈的火焰燃燒著戈壁灘上的黑暗,用堅韌使沙漠生機無限。
走進那片火紅的堅韌與包容,這其中有我。
融入那令全國人民揪心的西南一方,這其中應該有我。
那個令全國人民揮淚的5.12,那個讓全國人民心寒的5.12。
隨著隆隆聲大地震裂,同時也伴隨著人們的心碎。
然而心碎只是暫時的,因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們都行動起來了。
火車,飛機,汽車承載著千萬人的愛心來到大西南,筑起了人們心中的長城,建起了精神家園。
解放軍戰士的揮汗如雨,白衣天使的盡職盡責,給黑暗迎來了曙光。
在這危難之際,愛心飄滿西南大地,這其中應該有我。
這唯美的吟誦,火紅的胡楊以及愛心的奉獻中都應該有我——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它使我長成偉岸的白楊,屹立于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
【點評】:
本文是一篇寫得較好的議論性散文。
首先,結構完美。
開頭一段非常簡潔,提綱挈領,總領全文。
中間三段,逐一展開,每段前面都有一個簡明的中心句,使得段意明確而又層次分明。
結尾總結全文,首尾呼應,干脆利落。
其次,語言優美。
語言詩意化,善用各種修辭手法,句式長短結合,感情淋漓盡致,雋永清新,耐人尋味。
這其中應該有我
魚兒因為有了“這其中應該有我”的信念,所以才有了努力拼搏之后擁有的那一片美麗的海區;花兒因為有了“這其中應該有我”的信念,所以才有了竭盡全力萌芽扎根之后的那巔峰上最絢麗的一支;鷹兒因為有了“這其中應該有我”的信念,所以才有了殘酷訓練之后屬于它的那片藍天。
一個人如果沒有了這種信念,那么他的一生將會暗淡無光,成功人士他們大多都有這種堅持不懈,努力拼搏的“這其中應該有我”的信念。
岳飛正是因為堅持“精忠報國中應該有我”的信念,成就了一位不朽的愛國將領。
他希望成為奮越疆場,為國出力的一員,希望戰場上有一個精忠報國的他。
正是這種信念激發了了“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壯志情懷。
雷鋒正是因為堅持“為人民服務中應該有我”才使社會中彌漫助人為樂的氣息。
他不怕吃苦,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社會現實中。
現在有些人說雷鋒是傻子,我不這樣認為他在勞動奉獻中為中國人民服務,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雷鋒堅持自己的信念,任勞任怨。
他的這種行為影響了當時社會,同使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的良知。
錢學森正是因為堅持“建設祖國中應該有我”才有了“錢學森十年歸國路”里從不言放棄,為祖國為人民,堅定的信念使他能夠創造“五年兩彈成”的佳績。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里的代表人物;力學、噴氣推進、航天技術,錢學森展現了一位科學家在研究上的牛勁;東方紅衛星、神舟飛船、嫦娥奔月,錢學森給中國航天事業打了足夠的底勁;今天,這位中國航天之父所開拓的事業正闊步向前,沖勁十足!他不僅以自己嚴謹和勤奮的科學態度在航天領域為人類的進步做出卓越的貢獻,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態度詮釋了一個科學家的人格本質。
在現代社會,時時處處都處于高度競爭中,我們應時刻鞭策自己:克服困難中有我,努力拼搏中有我,奮勇前進中有我,那么成功中將必定有我!
【點評】:
本文是一篇規范的議論文,開篇用生動的三段排比引出中心論點——成功人士他們大多都有這種堅持不懈,努力拼搏的“這其中應該有我”的信念。
接著分三個層次進行論述,用岳飛 “精忠報國中應該有我””,雷鋒“為人民服務中應該有我”。
錢學森“建設祖國中應該有我”三個事例進行論證。
文章層次清晰,論證充分,但事例不夠豐富,不是很新穎的例子,但是作者能夠從普通的例子中找出與本文論點相符合的角度來進行論述,使之言之有理,這是值得肯定的一點。
本文在語言上應該再下功夫,爭取再上一個水平。
這其中應該有我
心,依舊在痛。
我想去大聲呼喊“這其中應該有我”,可無情的現實總是適時地扼住我的咽喉,讓我想喊卻沒有力氣。
也許曾經的優秀,背保存在記憶的深處,就注定是一種悲哀。
當那些“曾經優秀”的思潮涌上心頭時,與今日這種曾經格格不入的現狀相對比,只能增加屬于我的那種悲哀。
然而,我還是禁不住在心中一遍遍的吶喊:“零七年的高考的大榜上,應該有我。
”還記得,成績出來時,那一個個接連不斷的電話,那些電話例傳出的關切的話語。
我無可奈何地守在電話旁邊,等待親友們對我的責備,可是誰也沒有。
但是,我分明從中讀出了他們的失望,這亦增加了我的悲哀。
不知情的三姨夫說:“報山大吧,你成績一向不錯!”我苦笑,強忍住淚水。
七月炎熱的風,將我送進了高四。
我記住恥辱,挑燈夜讀,備戰二零零八。
二零零八年,然而,對于我來說依舊是悲哀,我依舊是被關在了大學的門外。
之后,我沒有收到一個電話,整個房間里,我獨守一房的悲哀。
后來,我知道所有關心我的人都守在電話機房旁,等待這我主動為他們送達喜訊,然而希望依舊是落空。
我屈從報了專科,希望能夠讓煙臺那溫暖的海風、碧綠的大海撫慰我心中的痛,可惜八月八號那個吉祥的日子卻給我帶來這樣的打擊:“我被調劑了。
”淚水終于禁不住滑落臉頰,滴落在炎熱夏天卻冰冷的地板上,這時陪我坐在一起的親友們給了我冰冷的言語,任憑我的淚水怎么求饒,他們的言語依舊犀利。
那一夜,我未合眼,我明白了,所有的打擊都是為了讓我更快的站起來,溫室里不能培育出獨特的花朵。
于是,將曾經應被置于煙臺某大學宿舍的行李拎到了復讀學校,開始了我的高五。
至今才明白:空喊“這其中應該有我”這樣的空話是根本無濟于事的,做個“事后諸葛亮”毫無意義,將所有的記憶沉淀,保持一種心靜如水的狀態,一如既往的追求屬于自己的夢,才是最好的選擇。
生活不相信眼淚,“這其中應該有我”這樣的話語沉淀為一種內在的動力,努力備戰零九年高考才是最佳選擇。
【點評】:
讀罷此文,心中也不禁油然升起一絲痛感。
“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
”小作者正是有著自己的親身經歷,才有著如此切身的體會。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真情最能打動人心。
生活不相信眼淚,失敗乃成功之母,拼搏就能成功!相信已經諗知此道理的小作者定能圓夢零九!
這其中應該有我
青箬笠前明此事,綠蓑衣底度平生,斜風細雨小舟輕。
我知道在這些追逐崇古清夢的靈魂中,內心總會如風斜雨細的人間四月天般柔情繾綣;我知道在葉青花也潔的古典期云中應該有我。
守一窗斜風細雨,望一城霧靄,桃花流水處,山青水綠煙雨斜。
無數次夢中,我都看到自己一步步走進那令我魂牽夢繞的古典情韻,就這樣,一次夢中悄然的唯美邂逅更激起我內心一層層漣漪,那多情的柔波中分明在告訴自己這守候追逐古典情韻的人中應該有我。
“寄浮游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我不渴望奢盼自己成為歷史華美錦緞上瑰麗的色彩一抹,我不企及用流芳萬代的長詩潮濕大片大片歷史痕跡,但我知道那守候古典情韻的人中應該有我,我會如一葉輕靈的小舟,裝滿年輕的心靈對古韻清風的無限向往與眷戀,款款駛進歷史的長河,那里,有我向往嗟嘆的詩風詞韻,有我歆羨的小橋流水人家,還有那曾經讓我潸然淚下的一個個多愁善感的靈魂。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我守候的這片靜中會永存有這典雅的詩意吧。
懷揣這份向往,這份真摯,我一次次想起那份對古典情韻的最美詮釋“玉壺買春,賞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眠琴綠陰,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擁有了如此的情韻,便讓我在春江花逝中似乎看到了那“昏鴉近,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清風吹到丹瓶梅,心字已成灰”的納蘭容若,他一如曾經的俊雅飄逸。
字如珠璣,詩韻含清輝,他們給了我山光與水色,給了我夢飛翔的羽翼,于是我更堅信守候古典風韻的夢中應該有我。
這其中應該有我。
因為我曾無數次看到夢走進了那勝似烏托邦的古韻圣地,就那樣,一把油紙傘在手中旋開,不想遮擋那瀟瀟細雨,卻難舍那份古意情懷。
就這樣,看如瀑的青絲打碎水中倒影,滌蕩滿徑的花香。
徘徊在清風古韻立,我想永遠做那只屬于我的崇古清夢,我知道那會凝結成我生命的永恒。
萬戶點燈,天街湄岸,有你的夢里,這其中應該有我。
【點評】:
本文是一篇寫得很好的散文。
優美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古典文化畫卷,然后小作者堅信“這其中應該有我”,表達了小作者對我國燦爛悠久的古典文化由衷的贊美與喜愛之情。
“徘徊在清風古韻立,我想永遠做那只屬于我的崇古清夢,我知道那會凝結成我生命的永恒。
”應該相信,小作者的美夢一定能夠實現!
差不多的,你選一下改一下就可以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就樸素的愛國情懷寫一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