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喧鬧的城市,能坐下來聽聽雨聲,是一件極為享受的事。
城市用它忙碌的手攝下了都市人匆忙的身影,又隨手把照片貼在了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匆匆忙忙的人們,有幾人能有這份閑情來聽聽那雨聲?
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地方,想那雨聲都有不同吧?只要不是狂風暴雨,雨聲,想都如輕音樂.江南的雨在夏季應該是最美的,雨打荷葉,如古箏彈奏的音律,清脆如珠擊.天涯海角,雨打芭蕉,淅淅瀝瀝,如那長簫吹奏的曲子,凄婉中含有凄清的美麗。
成都的雨在這個季節其實也是很溫柔的,她帶著花香泥甜,總在夜間輕輕地飄灑,沙沙如夜鶯鳴唱.總是在一夜間,城市就被春雨滋潤得花團錦簇,鶯飛草長.早起,仍雨絲點點,你會看到誰多自行車的后座上都插滿了鮮艷欲滴的花朵,坐在窗前的搖椅上.翻開書,聽聽那雨聲,窗外如絲的雨簾渡我到很遠.
隔窗聽雨,透過雨霧,穿一簾銀雨,將鄉愁結于滴水的樹枝,掛在綠葉尖。
故鄉的雨是輕柔的,它會突然而至,滋潤你塵封已久的心靈,夜里聽聽那雨聲,宛如母親吟唱的搖籃曲。
雨簾渡我到故鄉的瓦屋頂,瓦一片連著一片,雨中的屋頂銀灰般明亮,雨打片片青瓦,如少女纖巧的手在拔動琴弦,彈奏出曼妙的音樂。
聽聽那雨聲,初時,瓦屋頂斷續作響,叮咚如山泉,稍后,雨聲急如鼓點,“糟糟切切錯雜亂,大珠小珠落玉盤”也可以用來說這雨聲的。
緩緩地,雨聲又輕細如涓,沿屋檐滴落,千萬顆珍珠飛落青石板上,那滴滴嗒嗒的雨聲,如少女輕敲木琴飛出的琴音,聲聲響在心靈深處。
聲聲古樂,如母親妮喃話語,時時響在耳旁。
故鄉的雨別有一番情致,她是母親親切的呼喚。
雨中,一把紅傘轉動,母親撐一把油紙傘,從長長的青石板上走來。
年青嬌柔的容顏、紅雨傘、絲絲雨簾,母親慈祥的面容,淺淺的笑媚,一幅淡淡的不能抹去的山水畫。
紅傘轉動飛落的雨滴,濺出溫柔綿綿的韻律。
母親柔柔的語調和著兒時我無憂的童音,如天籟般好聽。
最是那雨中母親“雨兒,回家呢------”的親切呼喚,劃破雨簾,穿過幾十年的歲月風霜,和雨聲一起留存在我心中最溫暖的地方。
雨聲,蘊含一種淡淡的鄉愁。
如今的城市里聽不到這樣的雨聲,就是這被人稱之為“來了就不愿離開的城市”里,高聳的大樓代替了瓦屋。
再沒有了雨打西窗,滴落屋檐的美妙之音。
雨雖溫柔地來,卻濺落于水泥路面。
聲音如沉悶的鑼鼓,響得有些沉重而不安。
能閑下來,讓雨聲渡自己到故鄉,聽兒時的雨聲,想母親的話語,這的確是因了心靈深處的牽掛所至。
聽這雨聲,心靈深處,就會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安慰。
聽聽那雨聲,靜靜的坐在窗前,聽窗外那,柔軟的雨聲,心情會舒緩下來,雨聲會蕩滌掉浮華城市的疲憊,洗落你心靈之累。
聽聽那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