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風景名勝作文 500
泉州清源山
老君造像雕于宋代,據《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為略施雕琢。”寥寥數語,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1米,厚7.2米,寬7.3米,席地面積為55平方米。石像頭戴風帽,額紋清晰,兩眼平視,鼻梁高突,右耳垂肩,蒼髯飛動,臉含笑容,左手依膝,右手憑幾,食指與小指微前傾,似能彈物,背屏青山,巍然端坐,更顯 空山幽谷,離絕塵世。頭、額、眼、髭、須等細雕刻獨具匠心。整個石像衣褶分明 ,刀法線條柔而力,手法精致,夸張而不失其意,渾然一體,毫無多
老君巖2
余痕跡。逼真 生動的表現了老人慈祥、安樂的神態,因而成了一種健康長壽的象征。泉州民間俗 語“摸著老君鼻,活到一百二“,但是真要摸到它的它卻也不容易呀。中外藝術家 把它視為東方石雕藝術珍品,莫怪四方游客慕名而來。該造像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觀圍護,規模宏偉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頗為壯觀,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詠贊。后來道觀被焚毀,老君巖便露天屹立,與大自然渾為一體,但老君造像,經風歷雨,保存至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客、很多學者慕名而來參觀考察。老君巖已成為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游熱點。法國學者黛安娜.李作為我國文化部外文局專家,隨外籍專家組來泉州考察,在老君巖題言:“這已是我第二次參觀老君巖,但我仍和上次一樣激動,因為這位老人和大地緊緊地融為一體,他好像
老君巖4
知道一切,又理解一切。”我國著名規劃專家任震英題贊老君造像為:“老子天下第一”。
望采納! 謝謝
泉州名勝古跡500字作文
我的家鄉泉州是個風景優美,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我愛我的家鄉。泉州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它是福建第二大港城市,地處祖國東南沿海,與我們祖國的臺灣寶島隔海相望。泉州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有風景秀麗的清源山、香火旺盛的開元寺、崇武古城等景觀吸引了眾多國內外觀光游客。在這些名勝古跡當中我最喜歡的還屬清源山了。清源山上風景秀麗,景點有老君巖與天湖。在爬山的路途上,沿路可以看見各種花草樹木已經形態各異的石頭,如果仔細聽可能會聽到溪流的流水聲,夏天還可聽到知了的叫聲,聞一聞,一股清新的草的芳香就會飄入鼻中……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對這座美麗的清源山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回憶。提到清源山人們就會想起老君巖。老君巖建造于宋代時期,這尊石像頭、額、眼、髭、須等細雕刻獨具匠心,生動表現出了老人慈祥、安樂的樣子,仔細看,仿佛真的似一位老人在慈祥的微笑著。泉州的特產也是令人記憶深刻的。蘆柑、龍眼、荔枝、枇杷和鐵觀音等享譽全國的特色產物,我最喜歡的還是德化出產的瓷器了,不論論顏色,還是論花紋與質地,都是數一數二的呢!泉州的特色小吃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的。看,夜市里隨處可見各種泉州的風味小吃,仔細的瞧一瞧:有海蠣煎、五香卷、肉棕、面線糊……各種美味的小吃一應俱全,品嘗一下,還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呢!泉州真是個歷史積淀豐厚,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文化瑰寶舉世矚目的城市啊! 聽了我的介紹之后,你是不是同樣像我一樣喜愛上我的家鄉泉州了呢?不管你是對我的家鄉有什么感受,我都會大聲的告訴你:“我愛我的家鄉泉州!”
寫泉州美景的文章要400字
千年古城泉州,位于東海之濱,地處福建東南部,與臺灣隔海相望。古稱“東方第一大港”,是幾百多年前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我曾經好奇地問過爸爸,大海怎么會有絲綢鋪成的路呢?爸爸說,是因為古時候,中外商人通過大海往來,進行絲綢或其他物品買賣。意大利旅行家亞格也曾經坐船探險到過泉州,并稱它為“光明之城”。 走進民間藝術魅力四射的泉州,你將會欣賞到旋律纏綿深沉的南音,那如絲如訴的聲音猶如天籟之音,令人回味無窮。你可以看到享譽中外、外觀精美、色澤鮮艷的提線木偶和布袋木偶。在演員精湛的表演下, 木偶們活靈活現、動作逼真、生動有趣。你會被拍胸舞、火鍋公火鍋婆、舞龍舞獅這些不拘一格、維妙維俏、滑稽詼諧的表演,逗得捧腹大笑 。高甲戲、梨園戲、打城戲等豐富多彩的戲劇會讓你眼花繚亂、如癡如醉。 走進被稱之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泉州,你會驚嘆泉州的博大精深,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印度教、摩尼教、基督教、婆羅教(明教)、天主教、猶太教……各種教派在這里星羅棋布。在我身邊,就有好些個叔叔阿姨, 他們信仰不同的宗教,卻互幫互助,善良可親, 和諧相處。 走進充滿悠久文化歷史的泉州,你可以看到眾多藝術價值馳名中外的名勝古跡。 與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的開元寺,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它規模宏大,構筑壯觀,古木參天、景色優美。最引人注目的是寺中高達四五十米的東西石塔和百柱大雄寶殿,“兩塔相對擎天龍,一殿居中鎮地虎”就是它的真實寫照。如果你到了開元寺,別忘了爬上龐大的石龜背,它可會祝福你健康長壽!建于北宋時期的伊斯蘭清凈寺,是我國現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筑風格的伊斯蘭教寺。整座石建筑造型巍峨壯觀,讓人感到不明白的是,為什么它的城樓蓋得那么高?位于泉州晉江的宋代五里橋,橋長達兩公里半,是當時全國最長的橋,人稱“天下無橋長此橋” ! 享有“老子天下第一”美譽的老君造像,依山刻于宋代,只見他有著一副慈祥的面孔,老長老長的胡子,炯炯有神的眼睛遙望著遠方,似乎在思索著什么,它雖然歷經千年風雨滄桑,依然栩翎如生。聽爸爸說,老君造像是我國道教石刻中獨一無二的藝術瑰寶,古代人民真了不起!清朝閩南建筑博物館 ──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屋脊高翹,雕梁畫棟、鐫花刻鳥,獨具藝術風格。“山中無石不刻字”的九日山,記下了古代泉州的歷史,見證了“漲海聲中萬國商”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泉州是一座藝術博物館,它贏得了“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的贊譽。 走進人杰地靈的泉州,你可以感指鉛受到幾百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氣息。“開辟荊榛納逗巧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把侵占臺灣38年之久的荷蘭殖民主義者打得落花流水、滾回老家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清朝宰相李光地、為中國統一作出積極貢獻的洪承疇、“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集音樂戲曲詩文繪畫書法金石為一身的弘一法師(李淑同)、平復臺灣的靖海將軍施瑯、讓倭寇聞風喪膽屁滾尿流、威武英勇的俞大猷……就生長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這里,你能看到他們成長的足跡,感受到他們的悲歡離合。頭戴黃色竹斗笠和花頭巾、身穿大肚褲、露出小肚臍、服飾奇特的洞鍵惠安女和頭上插滿鮮花的蟳蜅女,為泉州亮起一道人物風景線。 走進魅力城市泉州, 你可以一邊品味元宵圓的甜美,一邊贊嘆五花八門的泉州花燈藝術和德化瓷器的精美絕倫。你可以一邊品嘗著著名鐵觀音的茶香,一邊看到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你可以一邊吃著味道鮮美的海鮮,一邊觀賞泉州僑鄉不夜城光彩照人的美景。 走進令人流連忘返的泉州,你就能真正領略到“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的含義! 走進光明之城泉州……
泉州中山中路的作文五百字
在我的心目中,泉州是一個美麗富饒、名勝古跡眾多、魅力四射、一座蘊涵著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它有巍巍屹立的清源山,登高遠眺,整個古城盡收敏租稿眼底;有栩栩如生、須眉分明,是我國道教瑰寶的老君巖;有碧瓦紅梁,層層重檐翹角,古香古色的開元寺;有訴說歲月滄桑、民俗獨特的崇武古城……在我心底里,泉州又是一個充滿青春活力和現代氣息城市。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著祖國神州大地,也吹綠了家鄉的橋孝山山水水。當我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時,那平坦寬敞的水泥路,遍植刺桐城的奇花異草,那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商店里琳瑯滿目的商品,那街上川息不流的車輛、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熱鬧。如今,我和爸驅車來到了泉州東邊的晉江,那里又架起了一座美麗的大橋。遠遠望去,大橋氣貫長虹,像一條銀色的長龍,靜靜地橫臥在晉江的江面上。雙波浪魚腹式的粱體結構,更是美不勝收,它讓大橋在艷麗的嬌陽下顯得格外的壯麗;向下鳥瞅著江面,滔滔而去的江水是多么急,仿佛急著告訴世界人民,家鄉泉州突飛猛進的變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開”字形主塔了,它位于大橋中央,一條條斜拉索像一架豎琴的琴弦,在瑟瑟秋風地吹拂下,猶如型姿一雙雙靈巧的手,彈奏一首首美妙的曲子;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泉州的散文詩500字,泉州的風景名勝作文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