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明磊落
【拼音】: guāng míng lěi luò
【解釋】: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
胸懷坦白,正大光明。
【出處】: 《晉書·右勒載記下》:“大丈夫行事,當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2、堂堂正正
【拼音】: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解釋】: 堂堂:盛大的樣子;正正:整齊的樣子。
原形容強大整齊的樣子,現也形容光明正大。
也形容身材威武,儀表出眾。
【出處】: 《孫子·軍爭》:“無要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3、力挽狂瀾
【拼音】: lì wǎn kuáng lán
【解釋】: 挽:挽回;狂瀾:猛烈的大波浪。
比喻盡力挽回危險的局勢。
【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于既倒。”
4、彬彬有禮
【拼音】:bīn bīn yǒu lǐ
【解釋】:彬彬:原為文采與質樸兼備貌。
形容文雅而有禮貌。
【出處】: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83回:“喚出他兩個兒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禮。
”
5、溫文爾雅
【拼音】:wēn wén ěr yǎ
【解釋】: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
現有時也指缺乏斗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
爾雅:文雅。
【出處】: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陳錫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溫文爾雅,烏能作賊?’”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用來形容有君子風度的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