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漢武帝的詩句
傳說中,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20年)得到一匹生長在“渥洼水中”的天馬,喜不自禁,作歌一首:
天馬歌(一)
太乙況,天馬下,沾赤汗,沫流赭.
志倜儻,精權奇,策浮云,暗上馳.
體容與,馳萬里,今安匹,龍為友.
九年后,從大宛國獲得天馬一匹,即原種“汗血馬”。漢武帝又作歌一首:
天馬歌(二)
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
天馬徠,出泉水,虎脊兩,化若鬼.
天馬徠,歷無草,徑千里,循東道.
天馬徠,執徐時,將搖舉,誰與期.
天馬徠,開遠門,竦予身,逝昆侖.
天馬徠,龍之媒,游閶闔,觀玉臺.
二、關于漢武帝詩句
《有感五首》之一 杜甫.
將帥蒙恩澤,兵戈有歲年。至今勞圣主,可以報皇天。
白骨新交戰,云臺舊拓邊。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
《有感五首》作于公元763年,那一年,吐蕃進攻大唐,長安危在旦夕,朝廷中分為“戰”與“逃”兩黨。 杜甫此時作詩,表達了寸土不讓,堅守長安愛國之心。詩中引用了“張騫乘槎”的典故。歌頌了漢武帝時代的兵強馬壯,用以鼓勵沙場征戰的大唐將帥士兵。特別是“白骨新交戰,云臺舊拓邊。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四句,以“仙人乘槎”之典故,委婉的說出了,國家的疆界一寸不能放棄,交戰的舊地,是張騫時代就歸為大漢的土地,在戰爭中,雖然會出現累累新白骨,但是,為了舊時的“拓邊”,為了國家的完整,馬革裹尸,雖死尤榮。這是一種悲慘的壯烈。
趙翼《廿二史札記》卷四有“漢帝多自作詔”一條,其中說到“漢詔最可觀,至今猶誦述”,文辭“可觀”,古今“誦述”的詔書中,有的是“天子自作”。他舉的第一個例子,就是漢武帝。
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說,“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澘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詩的第一句即“茂陵劉郎秋風客”。“秋風客”成為漢武帝的代號,正是因為《秋風辭》的緣故。
蘇軾《過萊州雪后望三山》詩“茂陵秋風客,勸爾麾一杯;帝鄉不可期,楚些招歸來”句,《安期生》詩“茂陵秋風客,望祀猶蟻蠭;海上如瓜棗,可聞不可逢”句,也是同樣的例證。清人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一一“飛廉館瓦”條說到元人王惲就一用漢飛廉館瓦當制作的硯臺寫詩,也稱漢武帝為“秋風客”:“元王文定惲《秋澗集》有《飛廉館瓦硯歌》,略云‘劉郎杳杳秋風客,神鳥冥飛憶初格。豹章爵首尾蟠蛇,建章千門風冽冽’云云。”
三、如果說漢武帝為中國的詩歌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指
漢武帝不但是一個極有文采的人,而且還是具有詩人情懷的人.他一生創作了不少的詩歌,可惜大都沒有保存下來.漢武帝流傳于后世、傳播于人口的只有四五首.漢武帝現存作品有《瓠子歌二首》、《秋風辭》、《天馬歌》、《西極天馬歌》、《李夫人歌》、《思奉車子侯歌》、《柏梁詩》、《李夫人賦》等十幾首.其中以《秋風辭》和《李夫人歌》最為著名,尤其是七言詩《秋風辭》,引起后代無數文人的共鳴.在整個漢代,就是專業詩人,也沒有漢武帝流傳下來的詩歌多,連大名鼎鼎的大才子司馬相如流傳至今的不過幾篇賦而已. 漢武帝在位期間,獨創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機構——樂府,樂府不僅保留了大量的有價值的民歌,使上古的一些詩篇可以流傳后世,也為后來的樂府體詩開創了先河.樂府詩體的流行和發展,對后世的建安文風和初唐文風都有很大的影響,象后來的三曹父子、陸機、李白等大文人,都是寫樂府詩的好手.從在這一點來說,漢武帝可以說是為中國的詩歌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四、漢武帝的詩詞
漢武帝劉徹非常喜歡文學,尤愛辭賦(古詩). 傳說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20年)得到一匹生長在”渥洼水中”的天馬,喜不自禁,隨之作歌一首: 天馬歌(一) 太乙況,天馬下,沾赤汗,沫流赭. 志倜儻,精權奇,策浮云,暗上馳. 體容與,馳萬里,今安匹,龍為友. ---元狩四年馬生渥洼水中作. 過了九年之后,雙從大宛國那里獲得一匹天馬,即指原種”汗血馬”.漢武帝自是喜不自禁作歌一首: 天馬歌(二) 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 天馬徠,出泉水,虎脊兩,化若鬼. 天馬徠,歷無草,徑千里,循東道. 天馬徠,執徐時,將搖舉,誰與期. 天馬徠,開遠門,竦予身,逝昆侖. 天馬徠,龍之媒,游閶闔,觀玉臺. ---太初四年(101年)誅宛王獲宛馬作. 秋風辭 秋風起兮白云飛, 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 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舡兮濟汾河, 橫中流兮揚素波. 蕭鼓鳴兮發棹歌, 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寶鼎.之歌 空桑琴瑟結信成, 四興遞代八風生. 殷殷鐘石羽翕鳴, 河龍供鯉醇犧牲. 百末旨灑布蘭生, 泰尊柘漿折朝醒. 微感心攸通修名, 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復正直往寧, 馮蜩切和疏寫平. 上天布施后士成, 穰穰豐年四時榮。
.。
五、贊美漢武帝的詩句
1、當時漢武帝唐李賀 《仙人》2、漢武帝唐白居易 《李夫人》3、傷心不獨漢武帝唐白居易 《李夫人》4、遙思漢武帝唐崔國輔 《七夕》5、傾國傾城漢武帝唐劉希夷 《公子行》6、若逢漢武帝唐梁锽 《戲贈歌者》7、恭惟漢武帝唐令狐楚 《青云干呂》8、常聞漢武帝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9、而其主不文;漢武帝徐樂諸才南北朝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 魏太子》10、千古知言漢武帝清龔自珍 《已亥雜詩 183》11、后得漢武帝宋梅堯臣 《秋風篇》12、嘗聞漢武帝宋梅堯臣 《守宮》13、徒聞漢武帝宋梅堯臣 《依韻和裴如晦秋懷》14、因思漢武帝宋王禹偁 《送筇杖與劉湛然道士》。
六、有哪些歌詠漢武帝的詩
仙人乘槎”在杜甫的筆下,是雄壯的愛國之心 《有感五首》之一 杜甫。
將帥蒙恩澤,兵戈有歲年。至今勞圣主,可以報皇天。
白骨新交戰,云臺舊拓邊。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
《有感五首》作于公元763年,那一年,吐蕃進攻大唐,長安危在旦夕,朝廷中分為“戰”與“逃”兩黨。 杜甫此時作詩,表達了寸土不讓,堅守長安愛國之心。
詩中引用了“張騫乘槎”的典故。歌頌了漢武帝時代的兵強馬壯,用以鼓勵沙場征戰的大唐將帥士兵。
特別是“白骨新交戰,云臺舊拓邊。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
四句,以“仙人乘槎”之典故,委婉的說出了,國家的疆界一寸不能放棄,交戰的舊地,是張騫時代就歸為大漢的土地,在戰爭中,雖然會出現累累新白骨,但是,為了舊時的“拓邊”,為了國家的完整,馬革裹尸,雖死尤榮。 這是一種悲慘的壯烈。
趙翼《廿二史札記》卷四有“漢帝多自作詔”一條,其中說到“漢詔最可觀,至今猶誦述”,文辭“可觀”,古今“誦述”的詔書中,有的是“天子自作”。他舉的第一個例子,就是漢武帝。
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說,“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 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咳煥嵯隆L浦鍆跛錮畛ぜ?熳鰲督鶩扇舜嗆焊琛貳!筆μ牡諞瘓浼礎懊炅趵汕鋟緲汀薄!扒鋟緲汀背晌?何淶鄣拇牛且蛭?肚鋟绱恰返腦倒省K臻豆持菅┖笸健肥?懊昵鋟緲停岸庖槐壞巰綺豢善冢┱泄槔礎本洌棟財諫肥?懊昵鋟緲停胗桃閑I;海上如瓜棗,可聞不可逢”句,也是同樣的例證。
清人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一一“飛廉館瓦”條說到元人王惲就一用漢飛廉館瓦當制作的硯臺寫詩,也稱漢武帝為“秋風客”:“元王文定惲《秋澗集》有《飛廉館瓦硯歌》,略云‘劉郎杳杳秋風客,神鳥冥飛憶初格。豹章爵首尾蟠蛇,建章千門風冽冽’云云。”
。
七、關于漢武帝的詩句
傳說中,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20年)得到一匹生長在“渥洼水中”的天馬,喜不自禁,作歌一首: 天馬歌(一) 太乙況,天馬下,沾赤汗,沫流赭. 志倜儻,精權奇,策浮云,暗上馳. 體容與,馳萬里,今安匹,龍為友. 九年后,從大宛國獲得天馬一匹,即原種“汗血馬”。
漢武帝又作歌一首: 天馬歌(二) 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 天馬徠,出泉水,虎脊兩,化若鬼. 天馬徠,歷無草,徑千里,循東道. 天馬徠,執徐時,將搖舉,誰與期. 天馬徠,開遠門,竦予身,逝昆侖. 天馬徠,龍之媒,游閶闔,觀玉臺。.。
八、有關劉徹統一天下的詩句
梅妃
柳葉雙眉久未描,
殘妝和淚濕紅綃.
長門自是無梳洗,
何必珍珠慰寂寥.
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鎮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妾薄命
李白
漢帝重阿嬌,貯之黃金屋.
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
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
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
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長門怨
陸游
寒風號有聲,寒日慘無暉,
空房不敢恨,但懷歲暮悲.
今年選后宮,連娟千蛾眉;
早知獲譴速,悔不承恩遲.
聲當徹九天,淚當達九泉,
死猶復見思,生當長棄捐.
九、電視劇漢武大帝中,劉徹念的詩句
日月星辰和四時。
驂駕駟馬從梁來。
郡國士馬羽林材。
總領天下誠難治。
和撫四夷不易哉。
刀筆之吏臣執之。
撞鐘伐鼓聲中詩。
宗室廣大日益滋。
周衛交戟禁不時。
總領從官柏梁臺。
平理請讞決嫌疑。
修飾與馬待駕來。
郡國吏功差次之。
乘輿御物主治之。
陳粟萬石揚以箕。
徼道宮下隨討治。
三輔盜賊天下危。
盜阻南山為民災。
外家公主不可治。
椒房率更領其材。
蠻夷朝賀常會期。
柱枅欂櫨相枝持。
枇杷橘栗桃李梅。
走狗逐兔張罘罳。
嚙妃女唇甘如飴。
迫窘詰屈幾窮哉。
落葉哀蟬曲
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
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于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