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贊美三龍山的詩句
走進益陽
益陽歷史悠久,人文環境優美,是一座令人神往的文化古城。主要的益陽旅游景點——創辦于440年前的龍洲書院,是古代湖南四大書院之一;會龍山上與白鹿寺遙相映襯的棲霞寺系東晉古剎,相傳是明代建文帝避難的地方;坐落在資江大橋南端的裴公亭,是唐代宰相裴休攻讀詩書的故地;桃花江畔清幽靜美的鳳凰山,傳說是當年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流放時行吟垂釣,寫作《天問》的地方。益陽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這里的奇山異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俊杰。從唐代詩僧齊己,清代兩江總督陶澍到近代華僑教育家張國基,從革命先烈熊亨瀚、夏曦到被人們譽為“三周一葉”的現代文化名人周揚、周立波、周谷城和葉紫;他們都為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益陽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早在30年代,一首“桃花江、美人窩”的歌曲就傳遍了東南亞。 益陽文化歷史旅游資源眾多,市境內列入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42處,1949年以來先后發掘文化遺址23處,古墓500余座,出土歷代陶器、玉器、木器、鐵器、銅劍、帛畫、漆器、玻璃器皿等文物3000余件。益陽市主要文化歷史旅游景觀有益陽市的裴公亭、棲霞寺、白鹿寺。古城益陽有十景:關瀨驚湍、志溪帆落、會龍棲霞、裴亭云樹、白鹿晚鐘、慶州唱晚、西灣春望、碧津蟯渡、甘壘夜月、十州分漲。其中許多是有關三國的遺址,著名的有關云長單刀赴會前磨刀礪器的“磨刀亭”,魯肅為拒關云長而筑的“魯肅堤”,關羽、魯肅談判所在地臨江亭等。
二、贊美長河的詩句
1、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3、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懷》
4、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5、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6、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白居易《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7、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8、長江千里,煙淡水云闊。——李綱《六幺令》
9、巨海一邊靜,長江萬里清。——李白《贈升州王使君忠臣》
10、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曹勛《續巴東三峽歌》
11、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李之儀《卜算子》
1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3、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14、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5、樓下長江百丈清,山頭落日半輪明。——杜甫《越王樓歌》
1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眺》
17、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還應有主人。若把長江比湘浦,離騷不合自靈均。——黃滔《過長江》
18、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19、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20、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王維《漢江臨泛》
21、中有萬里之長江,回風滔日孤光動。——杜甫《王兵馬使二角鷹》
22、敲驢吟雪月,謫出國西門。行傍長江影,愁深汨水魂。筇攜過竹寺,琴典在花村。饑拾山松子,誰知賈傅孫。?——李洞《賦得送賈島謫長江》
23、八月長江萬里晴,千帆一道帶風輕。盡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陽城。——崔季卿?《晴江秋望》
2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眺》
25、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楊慎《臨江仙》
三、贊美烏江的詩句
詠史詩·烏江
年代:【唐】 作者:【胡曾】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
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烏江
年代:【宋】 作者:【汪元量】
平生英烈世變雙,漢騎飛來肯受降。
早與虞姬帳不死,不教戰血到烏江。
題烏江亭
年代:【唐】 作者:【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四、贊美“蘆葦蕩壯觀”的詩句有哪些
贊美“蘆葦蕩壯觀”的詩句有:
1、關河萬里寂無煙,月明空照蘆葦。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潛齋韻》
2、苦竹林邊蘆葦叢,停舟一望思無窮。——唐代·白居易《風雨晚泊》
3、川原秋色靜,蘆葦晚風鳴。——唐代·賈島《送耿處士》
4、蘆葦晚風起,秋江鱗甲生。——唐代·劉禹錫《晚泊牛渚》
5、杳杳漁舟破暝煙,疏疏蘆葦舊江天。——唐代·鄭谷《江際》
6、夢魂空系瀟湘岸,煙水茫茫蘆葦花。——唐代·黃滔《別友人》
7、蘆葦深花里,漁歌一曲長。——唐代·貫休《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8、橫塘一別已千里,蘆葦蕭蕭風雨多。——唐代·許渾《夜泊永樂有懷》
9、夜寒宿蘆葦,曉色明西林。——唐代·常建《晦日馬鐙曲稍次中流作》
10、蘆葦聲多雁滿陂,濕云連野見山稀。——唐代·朱慶馀《早發廬江涂中遇雪寄李侍御》
五、贊美大山的詩句
終南山
王維 唐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望天門山
李白 唐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游終南山
孟郊 唐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
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出于“陋室銘”
2、泰山: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3、黃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4、嶗山:“水作龍吟 ,石同虎踞,峭壁危崖,觸目皆是,音樂圖畫,兼而有之。”
5、九華山:“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李白
“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王安石
蘇軾是這樣贊美廬山的: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再看宋朝宰相寇準七歲時的詠華山:“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再看詩仙李白的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再看杜甫是如何贊美泰山的:"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六、贊美洞庭湖的詩句有哪些
一、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望洞庭》劉禹錫
遙望洞庭,山青水綠。林木蔥蘢的洞庭山聳立在泛著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銀盤里的一只青螺。
二、風波不動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應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洞庭詩》雍陶
湘山的倒影向天連,碧水山色啊掩映天。或許湘君前來梳洗,君山望鏡自照面顏。
三、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洞庭秋月行》劉禹錫
秋夜,月亮在洞庭湖心生起,萬頃微波泛起,好似熔煉黃金。
四、以上詩句均贊美了洞庭湖美麗的景色。
七、贊美山的詩句有哪些
贊美群山的詩句有
1. 碧池縐澄綠,群山發清響。《山居雜詩九十首》年代: 宋 作者: 曹勛
2. 南溪地逐名賢重,深鎖群山。燕喜公閑。一斛明珠兩小鬟。《采桑子·馬湖來舞釵初賜》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3. 溪上群山,戢戢分駝背。《蝶戀花·清曉天容爭顯晦》年代: 宋 作者: 李彌遜
4. 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濤。《江城子·客中重九共登高》年代: 宋 作者: 李綱
5. 應與君家卻暑,冷看白滿群山。《朝中措·斜斜整整暗江灣》年代: 宋 作者: 曹勛
6. 點點群山吳楚,歷歷三州燈火,潮落沒沙鷗。《水調歌頭·江影浮空闊》年代: 宋 作者: 曹勛
7. 群山燦燦晚光迷。朔風寒日度云遲。《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趙師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