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08金華中考滿分作文醉心江南
這篇文章還是不錯的,望采納。
醉心江南
烏篷船載著江南人的綿綿情思,伴著小橋下的流水,駛過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
風兒輕輕地掠過我的臉龐,帶著我對江南的無限眷愛,飄進夢里,如風如紗。
江南,它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是一闕意味雋永的詞。是從琴弦里流淌出來的音樂。不知道為什么,對它,總是魂牽夢縈。許是是那悠悠蕩夢的水鄉,許是那楊柳岸多情的俊男倩女,許是那載滿客愁的楓橋,許是那神美的二十四橋明月夜……
哦,只因為它獨一無二的雋美風景。
淡淡的東風載不走昨夜小樓的影子,沐浴了唐風宋雨的雕欄玉砌,仍靜靜地守侯著天空的那一輪皓月。我,我這——深深地陶醉。
斜暉脈脈,江水悠悠,獨倚江樓時,吟上一首李熠的詞,不知李后主是否還會感慨春花秋月何時了?只是我想,面對那“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好”的絕美風景,他也該重新提筆,另作一闕歡快的詞了吧?
江南的水,如少女的秀發,柔柔的,纏著我無限的思緒。江南的山,如一片片神奇的彩云,在我眼前,撲朔迷離。
江南好,風景舊曾譜,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哦,我怎能不憶江南?
罷了,罷了。藏起我心中的無限眷愛,把江南的山山水水,藏入風景的相冊中,忘卻那些文人騷客,好好地醉心。
江南憶,最忙那奇異風景處——西子湖畔的花開了,樹綠了,人醉了。
哦,何能讓我細思量,我的江南美景。我置身其中,卻好似夢境。算了吧!還是繼續我對你的沉醉,讓風景之后,仍然掛上省略號。如果有緣,夢里,再與約相會!
江南……
烏篷船載著江南人的綿綿情思,伴著小橋下的流水,駛過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
二、醉心亭記的原文
原文+譯文
原文: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亭曰“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義。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亭曰“醒心”,使鞏記之。
凡公與州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相環,云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科其所睹,耳新科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氣而為名,取韓子退之《北湖》之詩去。噫!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矣。
雖然,公之作樂,吾能言之,吾君優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下之學者,皆為才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東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賢,韓子歿數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賓客,尚未知公之難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為人,而覽公之跡,思欲見之,有不可及之嘆,然后知公之難遇也。則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而鞏也,又得以文詞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歟!
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記.
譯文:
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邊,歐陽公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筑涼亭叫“豐樂亭”,自己寫了一篇豐樂亭記,來說明豐樂亭名稱的由來。之后又徑直在豐樂亭往東幾百步,找到山勢高的地方,建筑涼亭叫“醒心亭”,并且請我為它寫一篇記事。
只要歐陽公和賓客來游玩,一定會到豐樂亭飲酒。有人喝醉并且勞累了,就一定會到醒心亭觀望風景,看到群山環繞,白云山嵐水氣滋生蔓延,一望無際的曠野,花草樹木茂盛,山泉巖石秀麗,讓他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覺,他們的心也因驚奇而醒來,甚至久待而忘了回去。所以根據這樣的事形成的原因為它取名“醒心亭”,這是取自韓愈《北湖》一詩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說擅長從山泉之間獲得樂趣,而且給它們取名來顯示它們的實際情況,又是更擅長的了!
雖然如此,歐陽公的快樂,我能形容。我們的國君在上能寬大化民,不用刑罰,我們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沒有怨恨,天下的求學的人都賢德有才能,邊遠地區鳥獸草木生長都適當合宜,這才是歐陽修的快樂。而只是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邊,難道是歐陽公的快樂嗎?這其實是歐陽公用來在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像歐陽公的賢德,韓愈死后的數百年才有。現在與他同游的賓客都還不知道歐陽公的難得。以后的百千年,有人仰慕歐陽公的為人,來參觀他的遺跡,想要見他一面,卻有沒辦法再見到的感嘆(或說有比不上他的感嘆),然后才知道歐陽公的難得。所以凡是與他在這里同游的人,難道可以不感到歡喜、幸運嗎?而我又可以借著文章寄托名聲在他的文章之后,難道可以不感到歡喜、幸運嗎!
宋仁宗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記。
三、一文章《夢回詩經》載于《求學高分作文》
夢回詩經
2010-04-15 10:59:38|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簽: |字號大中小 訂閱
風、雅、頌,溯流而上,彌漫著宇宙里香火的氣息,夢回詩經,那里有水草豐美的土地,那里有草長鶯飛的四月,那里有金戈鐵馬的殺戮,那里有氣勢山宏的宮殿。當你用心靈去撞擊,當你用靈魂去感悟,你會醉心于那個地方,夢一樣的地方。
當你打開塵封的記憶。“良水”“豐草”“勘露”“玄鳥”……那些美麗的字符如同鐘聲響徹身心,當你夢回詩經,那些絢爛的文字將你包圍的時候,你會醉心于那樣的年代,沒有喧鬧的雜音,只有鳥兒的啼叫,沒有工于心計的對白,只有喃喃話語。
詩經里充滿著讓人無法割舍的眷戀。“汝傷吾心,吾心依依”一個戰士與一個國家淌血的傷口在《小雅》中暈開,化為永不完結的痛,等待戍邊戰士回家的女人吟誦的小調比得住任何一篇壯士渴歸的詩歌。夢回詩經,那里有因戰亂而不得不分開的情人,任情殤在十月蕭瑟的季節中回蕩。
詩經里充滿著再也找不到得執著渴望。“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句吟誦了千年的詩句,在記憶中變成一種符號,那種相思卻不能相見,那種相愛卻被一江水隔絕的痛楚,在當下物欲橫流,表白比一次性商品還廉價的時代,誰還會去追尋那樣的愛,可望而不可即得愛。思念離我們很遠。夢回詩經,那里有無數的河流,他們承載著一代代執著的思念。
詩經里充滿著樸素卻讓人感動的愛,夕陽余暉下,你與你的愛人在堆滿柴垛的馬上,揮鞭至家,你們通紅的笑臉,絮叨的話語,呢喃的應答,在那樣蕭瑟的秋風里,溫馨的讓人羨慕。現在的世界,人們除了在虛擬的網絡,電影院,KTV里尋找心靈的慰藉,還有什么選擇。不要說物質的生活多么美好,當我們靜下來沉淀一下,當我們空虛的無所適從,我們依然是想回到那個年代,水草豐美的土地,蘆葦蕩漾的岸邊,揚鞭揮舞的夕陽。
詩經是草野中生長的植物,是春天遺失的白袍,當你夢回詩經,如同品嘗品嘗一道不食人間煙火的齋菜,如同聆聽一曲悠久綿長的樂曲。夢回詩經,醉心于那個地方,與我一同溯流而上,去感受宇宙香火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