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山河的詩句
描寫祖國山河的古詩
1、《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3、《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4、《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5、《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6、《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7、《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二、關于西湖的句子(神話)
茅家埠頭芳草平,第四壓堤橋影橫。
橋外飛花似郎意,橋邊深水似儂情。
西湖竹枝詞,是西湖詩詞中一個獨特的品種,它們絕大多數借西湖景觀風物作比興,既贊美湖光山色,又歌詠人間愛情,很受人們的喜歡。上面這一首,借蘇堤第四橋壓堤橋的風光起興,在眾多竹枝詞中,顯出不落常套的清新創意,而是將堤、橋風光,提升到了情緣的境界,使人們在可誦、可讀的同時,會情不自禁生出去看、去游的強烈愿望來。
古時候,去往西湖西岸的船只,尤其是大船,經過蘇堤時,一般走壓堤橋。這是因為,那時候蘇堤六橋并不像現在人們見到的那樣,基本上是一個模樣和相同的體量大小。作為堤上南起第四橋的壓堤橋,不但橋洞相對來得高大,而且橋下的湖水也極深,又與通往茅家埠的一道河港距離最近,所以,從外西湖來的大小船只,多數取道壓堤橋進入里西湖,再穿過里六橋中的臥龍橋(在今郭莊南側,橋洞同樣相當高大),然后,沿河港,直抵湖西岸的茅家埠,人、貨一齊上岸,各奔前程。
偏偏選壓堤橋來作“多情女兒薄情郎”主題的比興之用,除了地理交通上的原因之外,還因為舊時這條水路上所行的客船,有一大批是專門載送客人前往靈隱、天竺燒香拜菩薩的香客船。這些香客船上的善男信女中,有不少,正是那些在神權、王權、族權之外,還要遭受夫權重壓而無法也無力掌握自身命運--比如說婚嫁之類的終身大事--的青年女子,她們常常去拜菩薩的一大動機,便是為了祈求菩薩賜給自己一位好丈夫,保佑自己能有一場好婚姻。
然而,菩薩靠得住的時候似乎并不多,于是,便有了上面那首竹枝詞;于是,壓堤橋,便很有幸或很不幸地成為西湖上一座“另類”的“情人橋”。
蘇堤上,滿堤是楊柳,所謂“六橋煙柳”正指此。陽春三月,麗日和風,楊花應時而開,到處飛舞,詩仙李白曾在詩中稱之為"煙花三月",而更多的人卻因此花的"輕薄"、"怡蕩",而視之為那一類在感情生活上不忠實的人的象征,這才有了"水性楊花"一類的辭藻。這層意思到了上面這首竹枝詞中,便成為"橋外飛花似郎意"一句。
顯然,此“郎”非“牛郎”之“郎”,也不是馮夢龍《賣油郎獨占花魁》中“賣油郎秦鐘”之“郎”。而是一名輕薄有如亂飛楊花的薄情“郎”。
與薄情郎相對的,是一位“儂情”深似壓堤橋邊西湖水的多情女子,如果只以這首竹枝詞為依據加以推測,這位多情女子,很可能是從前西湖上常見的以劃船為生的青年女船工,或者是幫助劃船的老船工的女兒,杭州話稱她們為“船娘”。這位多情女子,在壓堤橋下經過得多了,自然而然會將那邊特殊的風景,和自己的遭遇聯系在一起。當然,這位多情的西湖船娘的身世,僅憑這首竹枝詞是很難了解得更多的。不過,倘若您讀過了這首竹枝詞,又坐過了穿行在壓堤橋下的西湖船,并且還不止一回地來到蘇堤柳色濃蔭密布的壓堤橋上,流連、徘徊、沉思過幾陣子的話,那么,只要回味和回想一下那里的山水風光、那里的堤橋風情,你就不難在自己的心目中,勾勒出這位西湖船娘的身影來了。可惜!沈從文先生未曾在西湖上生活過一段日子。否則,在他的生花妙筆之下,也會像塑造出《邊城》中老船工的外孫女翠翠那樣,為我們留下一位西子湖畔的船工的女兒或者西湖船娘的形象來的。這個形象的原形,可以在這首西湖竹枝詞中找到些許影痕。
壓堤橋,在蘇堤六橋中還有兩個特別之處,一是它的位置,大約相當于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二是橋的南面,不但是清康熙御題"蘇堤春曉"景名的碑亭所在,更早的年代,這里還建有施水庵、雪江書堂等建筑,因而堤面相對寬廣得多。南宋《咸淳臨安志》里說,這里橋下水極深,凡入靈、竺,舟行必取道于此,故橋旁設有石臺,籠燈以照夜船。至于從以前的文人在詩中有"重到桃花第四橋"的句子看,這里的桃花,顯然也堪與楊柳媲美。
西湖竹枝詞中用來比興情緣的景觀,比如雷峰塔和保俶塔,比如南高峰和北高峰,比如荷花深處睡鴛鴦,比如蕩漾湖波浮畫舫,何可勝數!壓堤橋,僅僅是其中別有意趣的一例而已。這可謂是:朗朗上口竹枝詞,湖山處處惹情思。
三、關于山的詩句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9.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11.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12.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李叔同:《送別》)
13.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夏完淳:《別云間》)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王灣《次北故山下》)
15.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王安石《登飛來峰》)
16.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17.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8.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9.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發白帝城》)
20.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2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2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23.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24.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王昌齡《從軍行》)
四、關于大觀樓的詩句
這不是詩句,是中國第一長聯[上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萍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下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五、關于“迎客松”的詩句有哪些
1、追悲謝靈運,不得殊常封。縱然孔與顏,亦莫及此松。
2、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閑云似我閑。
3、掃地物莽然,秋來百草生。飛鳥還舊巢,遷人返躬耕。
4、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貴賤不我均,若為天地情。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獨立天地經。寄言青松姿,豈羨朱槿榮。昭昭大化光,共此遺芳馨。——《古松感興》【唐】皇甫松
5、《題遺愛寺前溪松》
6、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南軒松》【唐】李白
7、弱質豈自負,移根方爾瞻。細聲聞玉帳,疏翠近珠簾。未見紫煙集,虛蒙清露沾。何當一百丈,欹蓋擁高檐。——《嚴鄭公階下新松》
8、欲存老蓋千年意,為覓霜根數寸栽。
9、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陰徹上方。
10、兩廊諸岳色,九里亂松聲。
11、落落出群非櫸柳,青青不朽豈楊梅。
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13、欲知松老看塵壁,死卻題詩幾許人。
14、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5、大可充棟梁,小亦宜桁福。牽補芘風雨,無復思營筑。
迎客松,在黃山玉屏樓左側、文殊洞之上,倚青獅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徑0.64米,地徑75厘米,枝下高2.5米,樹齡至少已有800年,黃山"四絕"之一。其一側枝椏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另一只手優雅地斜插在褲兜里,雍容大度,姿態優美。
迎客松是黃山的標志性景觀,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從人民大會堂鐵畫《迎客松》至車站碼頭,都有它的身影。迎客松已經成為中國與世界人民和平友誼的象征。
六、關于知青的詩句有哪些
1、《臨江仙·知青生活之一》 草樹凝煙山色暮,門前細雨霏霏。
辛勞哪得問愁悲。插秧筋骨斷,壘坎土粘眉。
落戶經年猶似夢,壯懷逐日灰飛。 2、《紀念章》 九州鋼鐵鑄神章,八億都成戀物狂。
緊靠心胸恒祝愿,長隨日月放光芒。友朋聯誼交珍愛,男女成親供洞房。
更有癡迷真壯烈,針別皮肉血光光! 3、《露天電影》 呼朋引伴到郭莊,銀幕高張打麥場。三戰情節詞可背,八出樣板耳能詳。
愛瞧精彩星眸亮,驚見殺伐月魄藏。男女青年何漸少?黑燈影里已雙雙。
4、《自留地》 應是承恩**,一家一塊補年饑。精耕細作情多寄,日近時親影不離。
稻麥蔥蘢超社壟,土田肥沃勝公泥。隊中養病家玩命,私字當頭狠狠批! 5、《農友》 十載荷鋤記憶真,當年農友倍相親。
同揮熱汗澆黃土,競唱秧歌入巧云。半塊粗饃雙果腹,一則笑話兩開心。
牧歸野外逢涼雨,擁進羊群體共溫。 6、《古風·批斗會》 李家有壯婦,潑辣遠近傳。
上山能伐木,下地可犁田。走路快如風,輕挑百斤擔。
膝下四女兒,企盼有一男。肚里又添丁,生計日艱難。
奈何大寨工,有勁也枉然。平生手腳勤,壯婦自盤算:做點小生意,貼補柴米鹽。
誰料那年代,此舉惹禍端。定為壞份子,批斗沒個完。
壯婦不服氣,詰問壞何見?“投機倒把罪,外加不服管”。話音未見落,身上挨皮鞭。
夜闌人已靜,月兒上中天。隊里批斗會,持續戰猶酣。
更有黑心者,使出殺手锏。彎腰又捆綁,孕婦直呼天。
此情此景在,栗栗不忍觀。夜風嗚嗚泣,月光皎皎寒。
嗚呼!自古民以食為天,是“社”是“資”有何干!天不禍人人自禍,令吾輾轉苦難言! 7、《懷佳人兮不能忘》 明月照,竹影搖,依稀當年小石橋。長亭蕭瑟桃花渡,十里柳岸送阿嬌。
潺潺流水碧,悠悠白云飄,離愁別恨怨幽幽,淚花閃閃猶強笑。牽手蘆花飛,揮手遠帆渺,佳人一去不復返,牽腸掛肚春夢遙。
人難忘,情難了,只為患難中,紅顏生死交。春播田頭暗呢喃,秋汛大堤和衣倒,自制煤油爐,臉盆把飯燒。
陋室暖如春,天涯生芳草。心無歸宿意茫茫,花經風雨麗人憔,荒野建田園,忍將青春耗。
血汗換來柴與米,甘苦得失知多少?聚散苦匆匆,此心總難拋,三十年,音訊渺。音容心底記,夢里追歡笑。
舉案齊眉意難平,綿綿此憾何時消?默默倚欄望,癡癡直到老!把酒臨風長相憶,醉中對月吟詞稿,到天荒,到地老。 8、《讀當年共赴邊疆插隊同學來信》 曾經風雪共邊屯,銘骨能忘歲月痕?塞外縱遼春不度,韶光雖逝命猶存。
草逢千劫依然綠,天本無情曷足論!莫嘆他鄉成異客,關山更有未歸魂。 9、《偷瓜》 七月瓜香十里飄,誘來幾伙小讒貓。
青紗帳里分兵力,調虎離山第一招。 10、《子女上調》(兩首) 一籃鮮果一籃糕,美酒兩瓶煙幾條。
步入朱門忙帶笑,身臨華室急彎腰。尊顏乍見心猶悸,薄禮全收慮始消。
更喜明宵來赴宴,佳音速報慰兒焦。 昨日張羅費百銀,今朝籌借備饈珍。
席間曲盡殷勤意,酒后聊酬款待人。著墨歪斜如走蟹,揮毫點綴也通神。
夜闌送得佳賓去,才入家門愁又頻。
七、關于賀蘭山的詩句
1、【滿江紅·寫懷】宋代: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望海潮·云協天塹】金 : 鄧千江
云協天塹,金湯地險,名藩自古皋蘭。
營屯繡錯,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關。鏖戰血猶殷。
見陣云冷落,時有雕盤。靜塞樓頭,曉月依舊玉弓彎。
看看定遠西還。有元戎閫令,上將齋壇。
區脫晝空,兜零夕舉,甘泉又報平安。吹笛虎牙閑。
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靈,毅魄長繞賀蘭山。
3、【梁司馬畫馬歌】唐代:顧況
畫精神,畫筋骨,一團旋風瞥滅沒。仰秣如上賀蘭山,
低頭欲飲長城窟。此馬昂然獨此群,阿爺是龍飛入云。
黃沙枯磧無寸草,一日行過千里道。展處把筆欲描時,
司馬一騧賽傾倒。
4、【贈通慧大師凈務】宋代: 陳舜俞
鄱陽江頭逢道人,昔我先子游從親。
口誦先子詩,別來三十春。我悲不忍聽,泫然淚沾巾。
道人見我少小日,嗟我老大空埃塵。我謂道人言,姑愿有所陳。
公孫希世董生逐,子貢結駟原憲貧。伯夷采薇避周粟,許由洗耳為堯民。
道雖有用舍,天實為屈伸。子誠空門士,胡為甘隱淪。
邇來拔士到屠販,圈牢往往生麒麟。延英賜對不膜拜,下視羅什來姚秦。
方袍騎馬使絕域,賀蘭山前無縉紳。如子固不羈,何不自化青云身。
今我迂疏不知返,悠悠如海空迷津。無錢買山廬峰下,行欲東來長水濱。
子如厭世欲已矣,來寄瓶錫為吾鄰。
5【送康元龍之靈武二首】明代:徐勃
賀蘭山下戰塵收,君去征途正值秋。落日故關秦上郡,斷煙殘壘漢靈州。 胡兒射獵經河北,壯士吹笳怨隴頭。城窟莫教頻飲馬,水聲嗚咽動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