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大自然的詩句有哪些
1。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 張道洽《嶺梅》 2。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 韓鴻《寒食》 3。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 王安石《甘露歌》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 宋祁《玉樓春》 5。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 葉紹翁《游園不值》 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 朱熹《春日》 7。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 白居易《憶江南》 8。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 王安石《詠石榴花》 9。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 林逋《山園小梅》 11。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 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2。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 晏殊《踏莎行》 13。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 樂府古辭《孟珠》 14。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細雨中——宋 釋仲殊《絕句》 15。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 晏殊《浣溪沙》 17。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朝 元稹《菊花》 18。林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金 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19。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0。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漢樂府民歌《江南》 2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 楊萬里《小池》 22。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宋 周邦彥《蘇幕遮》 23。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 24。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唐 杜牧《山行》 25。
天涯何處無芳草——宋 蘇軾《蝶戀花》 26。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7。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 韓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春曉》 29。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南朝 梁 王籍《入若耶溪》 30。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唐 杜甫《絕句二首》 31。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 蘇軾《惠崇 春江晚景》 3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3。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 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唐 劉禹錫《秋詞》。
二、誰能告訴我10首表示熱愛大自然的古詩
1、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2、題臨瀧寺 (韓愈) 不覺離家已五千,仍將衰病入瀧船。
朝陽未到吾能說,海氣昏昏水拍天。 3、武溪 (宋 李渤) 翩翩初泛入瀧船,隱約乘槎上漢年。
岸狹束成三級浪,山高分得一毫天。 掃開盤石非無酒,流出桃花恐有仙。
青史若能留姓字,直須來此釣溪煙。4、逞秀亭(宋 宋時彥)南山亭謝復修完,上枕蒼崖下碧瀾。
一景詩人吟不盡,丹青圖寫也應難。5、登臘嶺頂(元 李鼎)披云千刃頂,縱目萬重山。
歸鳥來三楚,飛霞出百蠻。南經秦代郡,北是漢時關。
今古興亡事,紛紛一夢間。 6、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菁苔上。7、飲酒 (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南園 (唐 李賀)春水初生乳燕飛, 黃蜂小尾撲花歸。 窗含遠色通書幌, 魚擁香鉤近石磯。
9、春日 (北 秦觀)一夕輕雷落萬絲, 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 無力薔薇臥曉枝。
10、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三、描寫大自然的古詩
滁州西澗 唐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文解釋】 我只喜愛那生長在澗邊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樹叢上黃鶯在頻頻鳴叫。夜晚春天的潮水向岸邊涌來,又趕上一場急促的春雨,在這郊野的渡口沒有一個人影兒,只有那空空的渡船在水邊靜靜停泊。
【詞語解釋】 憐:愛憐,喜愛。 急:猛,快。
野渡:荒僻的渡口。 【詩文賞析】 中唐前期,韋應物是個潔身自好的詩人,也是個關心民苦的好官。
在仕途生涯中,他常處于進仕退隱的矛盾之中。中唐時期政治腐敗,人民生活貧苦,他有志改良而無能為力,有意退隱而又不能,進退兩難,只好任其自然。
仕途猶如遨游,無所作為,如同水急舟橫。這首詩流露出了作者恬淡憂傷的情懷。
春游西澗,晚雨野渡,看似一幅沒有主人公的山水畫,但詩人的靈魂卻無處不在。全詩以情寫景,借景抒情。
澗邊自甘寂寞的幽草、深樹、自得其樂的黃鸝、急水中的橫舟,沒有一處不寓有作者的寄托。這與詩人的處境和心情是分不開的 闕題 劉眘虛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這首詩的原來題目是《歸桃源鄉》。
桃源山就是作者劉眘虛的隱居之處。那么這首詩就寫作者在桃源山隱居之處那超塵脫俗的志趣的。
整首詩透露出隱居環境的舒適和安逸。白云、青溪、落花、流水。
這是先天的自然環境,還有作者本人的心境。點綴出一幅色彩清新幽雅的圖畫,真是讓人美不勝收,心馳神往。
詞句之間如行云流水,恰到好處,描繪的景色也同樣是清靜而得趣,幽靜而淡雅。看后我真想遍尋此處。
太美了,那是我理想的桃源,真是一個讓人見而忘返的好去處。作者在這如此美妙的地方,仍然不能忘記的是讀書。
這才是為這如此美好的地方添上重重的一筆,只有在這樣的環境里,作者才能領略出天人合一,物我兩忘,心神俱佳的氛圍。大有“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
語句對仗之工整,環境這恬靜,無不透露出這才是讀書的好地方。這才是大家所認為的家園。
受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影響很深,據說作者喜與僧道交際,顯然受佛學的影響很深。但是能夠在在如此清幽之地,保持讀書人和高尚情操是難能可貴的。
這首詩的寫作和修飾絲毫不比王維差,且有明顯略勝一籌的優勢。我非常喜歡這首詩,是我較早加以背誦和記錄的詩詞。
詩情畫意,閑云野鶴,瀟灑舒坦,優哉可羨。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南宋·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注釋】:1.短篷——小船。
篷是船帆。船的代稱。
2.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木植物,莖桿直立,長老了可做拐杖。
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游的樂趣。 詩人拄杖春游,卻說"杖藜扶我",是將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賴的游伴,默默無言地扶人前行,給人以親切感,安全感, 使這位老和尚 游興大漲,欣欣然通過小橋,一路向東。
橋東和橋西, 風景未必有很大差別,但對春游的詩人來說,向東向西,意境和情趣卻頗不相同。 "東",有些時候便是"春"的同義詞,譬如春神稱作東君, 東風專指春風。
詩人過橋東行,正好有東風迎面吹來,無論西行、北行、南行, 都沒有這樣的詩意。 詩的后兩句尤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楊柳風", 早春的風。
這樣說比"細雨"、"和風"更有美感,更富於畫意。 楊柳枝隨風蕩漾,給人以春風生自楊柳的印象稱早春時的雨為"杏花雨", 與稱夏初的雨為"黃梅雨",道理正好相同。
"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南宋初年,大詩人陸游已將杏花和春雨聯系起來。 "沾衣欲濕",用衣裳似濕未濕來形容初春細雨似有若無, 更見得體察之精微,描模之細膩。
試想詩人扶杖東行,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 細雨沾衣,似濕而不見濕,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 這是怎樣不耐心愜意的春日遠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這樣興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賞下去, 到他想起應該歸去的時候,怕要體力不支,連藜杖也扶他不動了吧?不必多慮。 詩的首句說:"古木陰中系短篷。
"短篷不就是小船嗎?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來,那小船偏激在溪水邊老樹下,正待他解纜回寺呢。 金谷園 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注解】: 1、香塵:石崇為教練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鋪象牙床上,使她們踐踏,無跡者賜 以珍珠。
2、墜樓人:指石崇愛妾綠珠,曾為石崇墜樓而死。 墜樓人,綠珠是石崇愛妾,孫秀想占有她,石崇怒而不給,孫秀便在趙王(司馬倫)前陷害石崇,崇因此被捕。
綠珠泣曰:“當效死于官(主子)前。”乃投于樓下而死。
【韻譯】: 繁華往事,已隨沉香煙塵飄蕩無存; 流水無情,野草卻年年以碧綠迎春。 啼鳥悲鳴,傍晚隨著東風聲聲傳來; 落花紛紛,恰似那墜樓的綠珠美人。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即景生情詩。大概寫詩人經過西晉富豪石崇的金谷園遺址而興吊古情 思。
前句寫金谷園昔日的繁華,今已不見;二句寫人事雖非,風景不殊;三、四兩句 即景生情,聽到啼鳥。
四、關于自然的詩句
1、新雷
清代:張維屏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譯文:大自然雖然默默無言但卻有情,每當寒冬將盡便促使春意萌生。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萬紫千紅,只等春雷一響,百花就將競相開放。
2、山行
清代:施閏章
野寺分晴樹,山亭過晚霞。
春深無客到,一路落松花。
譯文:山野寺廟把林子分開了,山亭好像從晚霞中間穿過去。春已經深了,可是從沒有客人到來;一路走來,仿佛聽到了松花落地的聲音。
3、池上絮
唐代:韓愈
池上無風有落暉,楊花晴后自飛飛。
為將纖質凌清鏡,濕卻無窮不得歸。
譯文:池塘上沒有什么風,只有那落日的余輝,楊花在天晴后又各自從池塘上飛起來了。柳絮為了依靠它的纖質越過這清鏡似的池塘,卻滿身濕透而不能夠歸去了。
4、古悠悠行
唐代:李賀
白景歸西山,碧華上迢迢。今古何處盡,千歲隨風飄。
海沙變成石,魚沫吹秦橋。空光遠流浪,銅柱從年消。
譯文:太陽天天落下西山,月亮夜夜升上高天。古往今來哪兒有盡頭,千年的時光隨風飄散。海中是沙粒慢慢變成巖石,如今的秦橋只見魚兒吹沫戲玩。時光像流水不斷逝去,漢武帝的銅柱也隨著歲月更移早已不在人間。
5、山寺
唐代:杜甫
野寺殘僧少,山園細路高。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
亂水通人過,懸崖置屋牢。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秋毫。
譯文:荒涼的山寺里和尚很少,蜿蜒的小路愈盤愈高。麝香在石竹叢里安睡,鸚鵡悠閑地啄食金桃。亂流的溪水行人可以趟過,懸崖上建構的屋宇十分牢靠。登上山頂的高閣天色已晚,百里之外還能望見飛鳥的毫毛。
6、泰山吟
魏晉:謝道韞
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云構發自然。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譯文:雄偉高大的泰山,以極其清秀的靈氣直沖青天。它的山巖洞穴仿佛天然間隔的空虛宅院,寂寞無聲,幽靜深邃。它絕非人間工匠的制造,而是大自然造物所開發的高樓大廈。
變幻莫測的風云氣象究竟是什么東西,竟然這樣使我的思想波動不定。決定離開變化多端的人境,搬到泰山中生活,恬然無為,延年益壽,安享天命。
五、描寫大自然的詩句
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1、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
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
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
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2、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 3、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4、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5、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6、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
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8、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
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9、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
道:說。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
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
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11、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 12、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4、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15、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16、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17、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20、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昚虛《闕題》 21、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22、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意為:道路被白云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唐 劉昚虛《闕題》 23、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24、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
后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 杜甫《春運》 25、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唐 杜甫《曲江對雨》 27、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
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 28、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29、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30、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31、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32、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33、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倫《蘇溪亭》 35、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半;多數。
未勻:參差不齊。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36、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37、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38、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唐 韓愈《春雪》 39、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遠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40、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41、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42、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43、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4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 45、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46、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47、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4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六、關于大自然的詩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芬芳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青溪
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淡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木蘭柴
秋山斂余照,飛鳥逐前侶。
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