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年齡已老卻功業未就的詩句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云中, 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PS:從何日遣馮唐中可以看出蘇軾是希望被重用的。
書 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二、形容偉大功業的成語
彪炳千古形容偉大的業績流傳千秋萬代。
出處: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中:“晉弘農太守郭璞詩,憲章潘岳,文體相輝,彪炳可玩。”補天浴日這是指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和羲和給太陽洗澡兩個神話故事。
后用來比喻人有戰勝自然的能力。也形容偉大的功業。
—— 關于偉大的成語出處:《淮南子·覽冥訓》:“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又《山海經·大荒南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淵。”
反聽劉隗刁協之徒,竊弄威柄,將我~之功,棄而不錄,思之不能無怨也。★明·朱鼎《玉鏡合記·新亭流涕》補天柱地修補天,支撐地。
比喻偉大的功勛。出處:無垂范百世垂:流傳。
范:典范。指光輝榜樣或偉大精神永遠流傳。
出處:宋·陸游《跋李莊簡公家書》:“雖徙海表,氣不少衰,丁寧訓戒之語,皆足垂范百世。”豐功偉績豐:大。
偉大的功績。—— 描寫偉大的成語出處:清·張春帆《宦海》第六回:“這位章制軍在兩廣做了幾年,也沒有什么豐功偉績。”
紀念他在辛亥革命時期,領導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的~。★**《紀念孫中山先生》光輝燦爛色彩光亮耀眼。
多比喻前程的遠大或事業的偉大。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一:“灼然一切處,光明燦爛去。”
其中有著時代的眉目,也決不是英雄們的八寶箱,一朝打開,便見~。★魯迅《且介亭雜文·序言》光前絕后光:光大,擴充;絕:斷絕。
擴充了前人所不及的事,做出了后人難以做到的事。形容功業偉大或成就卓著。
出處:宋·洪邁《容齋四筆·藍田丞壁記》:“而堤文友拔超峻,光前絕后,以柳視之,殆猶碔砄之美玉也。” 小人的事都在節級肚里,今夜晚間只要~。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二回光前啟后猶光前裕后。形容人功業偉大。
—— 關于偉大的成語出處:明·王九思《繡停針·壽康對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鳳毛麟角,光前啟后。”
光前裕后光前:光大前業;裕后:遺惠后代。為祖先增光,為后代造福。
形容人功業偉大。出處:南朝·陳·徐陵《歐陽頠德政碑》:“方其盛也,綽有光前。”
《尚書·仲虺之誥》:“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垂裕后昆。”宋·王應麟《三字經》:“揚名聲,顯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似這般~,一靈兒可也知不?★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三折呼風喚雨舊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現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偉大力量。
也可形容反動勢力猖獗。出處:宋·孫覿《罨溪行》:“罨畫溪頭烏鳥樂,呼風喚雨不能休。”
兄弟,你真是瑪志尼一流人物,天生成~,攪得一國的原動力的了。★清·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經國大業經國:治理國家;大業:偉大的事業。
極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描寫偉大的成語出處: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三、形容功業的成語
【昂霄聳壑】:昂:高;壑:峪。
高出霄漢,聳立山壑。形容才能杰出,建樹宏大功業。
也形容志氣高昂,胸懷廣闊。【補天浴日】:這是指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和羲和給太陽洗澡兩個神話故事。
后用來比喻人有戰勝自然的能力。也形容偉大的功業。
【不世之業】:不世:非常、非凡。稀世罕有的功業。
【不朽之功】:不配:永不磨滅;功:功業。永遠不能磨滅的功業。
比喻功勛卓著。【才不半古,功已倍之】:才;有不此:古人;功:功業。
才能不及古人的一半,而所立功業已多古人一倍。形容人得時遇勢,易建功業。
【創業垂統】:創業:創建功業;垂:流傳;統:指一脈相承的系統。創立功業,傳給后代子孫。
【垂成之功】:垂:接近,快要。將要成就的大功業。
【垂浴浚后昆:裕:富足。后昆:子孫,后代,后嗣。
為后世子孫留下功業或財產。【豐功懋烈】:豐:豐厚;懋:盛大。
巨大隆盛的功業。【豐功盛烈】:猶言豐功偉績。
巨大隆盛的功業。【豐功偉烈】:豐:多;偉:大,顯赫;烈:功業。
偉大的功績和成就。【功不成,名不就】:成:成功;就:達到。
功業沒有成功,名利也沒有得到。比喻事情沒做好,什么也沒有得到。
【功成事立】:功業成就,事業建立。【功成事遂】:遂:順適,如意。
功業完成,事業順意。【功成者隳】:隳:毀壞。
功業成就的同時就孕育著毀壞。常用其勸人功成身退。
【功就名成】:功:功業。就:達到。
指成就了功業,也有了名聲。【功均天地】:均:等同。
功業與天地等同。極言功業之大。
【功者難成而易敗】:功;功業、事業。事業的成功非常難,但失敗卻很容易。
【光前絕后】:光:光大,擴充;絕:斷絕。擴充了前人所不及的事,做出了后人難以做到的事。
形容功業偉大或成就卓著。【光前啟后】:猶光前裕后。
形容人功業偉大。【光前浴浚后:光前:光大前業;裕后:遺惠后代。
為祖先增光,為后代造福。形容人功業偉大。
【積德累功】:積累仁德與功業。【積功興業】:指建立功業,實現抱負。
【積厚流光】:積累的功業越深厚,則流傳給后人的恩德越廣。【進德修業】:修業:推廣、擴大功業。
提高道德修養,擴大功業建樹。【進德脩業】:指增進道德與建立功業。
【絕后光前】:絕:斷絕;光:光大,擴充。擴充了前人所不及的事,做出了后人難以做到的事。
形容功業偉大或成就卓著。【立人達人】:立:建樹,成就;達:發達,顯貴。
舊指幫助人建立功業,提高地拉。【流風遺烈】:前輩留下來的風尚和功業。
【名標青史】: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
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名垂青史】: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
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千秋大業】:長久的、偉大的功業或事業。【身退功成】:指功業成就,退隱家園。
【實至名歸】:實:實際的成就;至:達到;名:名譽;歸:到來。有了真正的學識、本領或功業,自然就有聲譽。
【實至名隨】:實:實際的成就;至:達到;名:名譽;隨:跟隨。有了真正的學識、本領或功業,自然就有聲譽。
【騰聲飛實】:傳揚名聲與功業。使名實俱得傳揚。
【王謝風流】:王謝:王導、謝安,六朝時金陵王氏、謝氏為望族;風流:有建樹。泛指高門望族中世代出有影響的人物并有功業傳世。
【喜功好大】:功:功績,成就;好:愛好,喜歡。喜愛干大事,建大功業。
多形容浮夸的作風。【小兒破賊】:比喻年紀輕就建立功業。
【業峻鴻績】:功業高,成績大。【遺德休烈】:指先人留下的德澤和功業。
同“遺德余烈”。【遺德余烈】:指先人留下的德澤和功業。
【遺恩余烈】:前人遺留下的恩德功業。【蔭子封妻】:妻子得到封號,子孫獲得世襲官爵。
指建立功業,光耀門庭。【與日月齊光】:與太陽、月亮的光芒相當。
常用以稱贊人的精神、功業偉大。【與日月爭光】:爭:競爭。
與太陽、月亮比光輝。常用以稱贊人的精神、功業偉大。
【浴日補天】:這是指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和羲和給太陽洗澡兩個神話故事。后用來比喻人有戰勝自然的能力。
也形容偉大的功業。【爭光日月】:爭:競爭。
與太陽、月亮比光輝。常用以稱贊人的精神、功業偉大。
四、關于年齡已老卻功業未就的詩句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 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PS:從何日遣馮唐中可以看出蘇軾是希望被重用的。
書 憤 (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五、形容事業的詩詞
1、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楚辭·離騷》
滋:栽培。畹:古代土地面積單位,三十畝為一畹。詩人以種植大量蘭蕙之類的香草來比喻自己曾廣泛地培育人才。
2、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楚辭·九章·涉江》
詩人因自己高潔的品行不為人們所理解而傷感,他真誠地希望自己的名聲能與天地同樣萬壽無疆,自己的事業能與日月一樣永放光芒。
3、茍懷四方志,所在可游盤。————〔晉〕歐陽建《臨終詩》
四方志:經營四方之志。詩句鼓勵后人要樹立遠大志向,建功立業:如果志在四方,那么隨處都可以有所作為。
4、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六、形容人功勞很大的詩句
1. 《交趾懷古》
清代:曹雪芹
銅鑄金鏞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
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說子房。
2. 《寄源休》
唐代:元結
天下未偃兵,儒生預戎事。功勞安可問,且有忝官累。
昔常以荒浪,不敢學為吏。況當在兵家,言之豈容易。
忽然向三嶺,境外為偏帥。時多尚矯詐,進退多欺貳。
縱有一直方,則上似奸智。誰為明信者,能辨此勞畏。
3. 《寄虔州韓使君》
唐代:張籍
南康太守負才豪,五十如今未擁旄。早得一人知姓字,
常聞三事說功勞。月明渡口漳江靜,云散城頭贛石高。
郡政已成秋思遠,閑吟應不問官曹。
4.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5. 《七德舞-美撥亂,陳王業也》
唐代:白居易
七德舞,七德歌,傳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
觀舞聽歌知樂意,樂終稽首陳其事。太宗十八舉義兵,
白旄黃鉞定兩京。擒充戮竇四海清,二十有四功業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
速在推心置人腹。亡卒遺骸散帛收,饑人賣子分金贖。
魏徵夢見子夜泣,張謹哀聞辰日哭。怨女三千放出宮,
死囚四百來歸獄。剪須燒藥賜功臣,李績嗚咽思殺身。
含血吮創撫戰士,思摩奮呼乞效死。則知不獨善戰善乘時,
以心感人人心歸。爾來一百九十載,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無極。豈徒耀神武,
豈徒夸圣文。太宗意在陳王業,王業艱難示子孫。
6. 《從軍行》
唐代:李白
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
鼓聲鳴海上,兵氣擁云間。
愿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