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讀書的名言或詩句及寫感受
關于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 1、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在世界上我們只活一次,所以應該愛惜光陰。
必須過真實的生活,過有價值的生活。——巴甫洛夫 4、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5、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 6、不管饕餮的時間怎樣吞噬著一切,我們要在這一息尚存的時候,努力博取我們的聲譽,使時間的鐮刀不能傷害我們。
——莎士比亞 7、不要老嘆息過去,它是不再回來的;要明智地改善現在。要以不憂不懼的堅決意志投入撲朔迷離的未來。
——朗費羅 8、不要為已消盡之年華嘆息,必須正視匆匆溜走的時光。 ——布萊希特 9、當許多人在一條路上徘徊不前時,他們不得不讓開一條大路,讓那珍惜時間的人趕到他們的前面去。
——蘇格拉底 10、敢于浪費哪怕一個鐘頭時間的人,說明他還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價值。 ——達爾文 11、成功=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
--愛因斯坦 12、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莎士比亞 13、沒有方法能使時釧為我敲已過去了的鐘點。
——拜 倫 14、人的全部本領無非是耐心和時間的混合物。 ——巴爾扎克 15、任何節約歸根到底是時間的節約。
——馬克思 16、時間就是能力等等發展的地盤。——馬克思 17、時間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
時間給空想者痛苦,給創造者幸福。——麥金西 18、時間是偉大的導師。
——伯 克 19、時間是一個偉大的作者,它會給每個人寫出完美的結局來。——卓別林 20、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赫胥黎 21、忘掉今天的人將被明天忘掉。——歌 德 22、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的悲哀。
——布萊克 23、在所有的批評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 ——別林斯基 24、從不浪費時間的人,沒有工夫抱怨時間不夠。
——杰弗遜 25、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畝是時間。——歌德 26、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
——培根 27、春光不自留,莫怪東風惡。 ——莎士比亞 28、拋棄今天的人,不會有明天;而昨天,不過是行去流水。
——約翰· 洛克 29、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莎士比亞 30、一切節省,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省。
——馬克思 31、利用時間是一個極其高級的規律。——恩格斯 32、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
——培根 33、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34、今天應做的事沒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誤了。
——裴斯泰洛齊 35、浪費時間是一樁大罪過。 ——盧梭 36、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富蘭克林 37、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倫·凱勒 38、遷延蹉跎,來日無多,二十麗姝,請來吻我,衰草枯楊,青春易過。
——莎士比亞. 39、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過時間,有才能的人設法利用時間。 ——叔本華 40、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在我們背后。
——美國作家 馬克·吐溫 41、人生苦短,若虛度年華,則短暫的人生就太長了。 ——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42、只要我們能善用時間,就永遠不愁時間不夠用。
——德國詩人歌德 43、不管饕餮的時間怎樣吞噬著一切,我們要在這一息尚存的時候,努力博取我們的聲譽,使時間的鐮刀不能傷害我們。 ——莎士比亞 44、不要老嘆息過去,它是不再回來的;要明智地改善現在。
要以不憂不懼的堅決意志投入撲朔迷離的未來。 ——朗費羅 45、不要為已消盡之年華嘆息,必須正視匆匆溜走的時光。
——布萊希特 46、敢于浪費哪怕一個鐘頭時間的人,說明他還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價值。 ——達爾文 47、即將來臨的一天,比過去的一年更為悠長。
——福爾斯特 48、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幾秒鐘雖然不長,卻構成永恒長河中的偉大時代。
——弗萊徹 49、我們若要生活,就該為自己建造一種充滿感受、思索和行動的時鐘,用它來代替這個枯燥、單調、以愁悶來扼殺心靈,帶有責備意味和冷冷地滴答著的時間。 --高爾基 50、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鐘。
--達爾文 51、即將來臨的一天,比過去的一年更為悠長。 ——福爾斯特 52、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幾秒鐘雖然不長,卻構成永恒長河中的偉大時代。 ——弗萊徹。
二、關于學習活動的某種感受的詩句
冬夜讀書示子聿
[作者]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觀書有感(其一)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其一)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
(其二) 昨天夜里江邊漲起了陣陣春潮,巨艦大船輕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來行駛要白費很多推拉力氣,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順漂。
三、關于學習活動的某種感受的詩句有哪些
1.《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3.《讀書》
宋代: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4.《觀書》
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5.《勸學》
唐代: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四、古人說明讀書的重要的詩句
1、神童詩
宋代: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譯文
皇上器重英雄豪杰,讀書教你們如何博得皇上的歡心;
所有行業都是低賤的,只有讀書入仕才是正途。
2、柏學士茅屋
唐代: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云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譯文
安史之亂的戰火使柏學士失去了官職,昔日常參議朝政,直言相諫的他,將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隱居于此。
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一樣的刻苦讀書,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有成。
觀茅屋戶外,那祥云如車蓋一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一樣地湍急流去。
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3、讀書有所見作
清代: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譯文
人的心如同一顆優良的苗,得到好好的養護才能生長。苗的生長需要泉水的灌溉,心則是需要道德規范的教育。
人一天不讀書,心中就沒有什么好的想法。一個月不讀書,就感覺到耳朵和眼睛都不清晰了。
4、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后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5、和董傳留別
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譯文
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
不喜歡陪伴著老儒一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
口袋里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
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夸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五、作文用古詩詞介紹某種事物
一是直接引用詩詞。
一般可以圍繞話題,發散思維,搜尋相關的詩詞,排比成文。比如下面關于“生命”主題的一段文字,就是引用了四位詩人的詩句對“生命”作了解釋:生命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生命就是蘇東坡“一蓑風雨任平生”的超脫與豁達;生命就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無奈與感傷。
直接引用詩詞讓我們親切地感受到了這四位詩人的形象,而排比成文更顯示了作者對語言的把握能力,使文章的文采“躍然紙上”。再比如作文《望月》中的一個片段:“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
月是我們應該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賜之福。“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是我們招之即來,盡可傾訴的知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是游子思鄉念親的一杯苦茶。“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月又是我們參透歷史,頓悟人生的一劑良藥。
對詩句的引用和評價淋漓盡致地將作者對詩詞的分析鑒賞和感悟能力展現在了我們面前,讓那輪萬古的明月高懸在我們的上空,使我們遙想百年、千年之前古人的夢想,使文章有了深刻的文化思考。一是化用詩詞。
所謂化用,就是截取詩詞的某一部分直接變成我們作文語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語言去演繹詩詞的意境。比如下面這些語段: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鷺;樂觀就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樂觀就是那鸚鵡洲頭隨風拂動的萋萋芳草;樂觀就是那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
——話題“樂觀”片段在眾人皆醉的麻木空氣中,你選擇了清醒;在眾人皆濁的惡濁世道上,你選擇了清白。褪去了華服,你選擇了荷葉制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選擇了汨羅江的波濤。
——《面對選擇》片段出自內心真誠的心靈選擇,才能勾畫鸚鵡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點化二十四橋的清風明月,才能渲染香爐峰間的日照紫煙。——《美麗一次》片段天空中一絲云兒飄過,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覺得真好,這就是語文;初升的朝陽光芒萬丈,你覺得生機勃發,這就是語文;如血的殘陽映紅半邊天,讓人無限留戀,別忘了這也是語文。
語文是那巍巍昆侖,是那草葉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舊都中國色天香的牡丹;語文是那無聲的冷月,是那靜謐的荷塘,是秦皇島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漁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鷺,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是那山重水復后的柳暗花明。——《冷香飛上語文》這些文字沒有直接引用杜甫、劉禹錫、龔自珍等的詩句,而是將他們詩句中的意象搬用過來作為自己作文語言中的一個成分或是作者用自己的語言對詩句的意境進行大膽的描寫。
這樣的語段讓我們聯想起詩句的意境,帶領我們進入似曾相似的詩歌意境,但是又能感受到作文創作者的心聲。同樣它也能增加文章的文采。
當然寫作這樣的語段,最重要的是作者對詩詞的分析、感悟和概括能力。如果不明白詩的意境,隨便套用,那便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一是仿用詩詞。這種方法就是根據詩詞的形式,作者用自己的語言再寫一句(首)形式一樣的詩詞,以達到表達自己情意的目的。
比如一篇以“家”為話題的作文中有這樣一段:夜來幽夢忽還鄉,水汪汪,捕魚忙。四寂無聲,惟有馨風涼。
料得年年思家時,明月夜,蘆葦浜。作文很好地仿用了蘇軾《江城子》的下闋: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蘇軾的《江城子》表達的是對亡妻的思念之情,回憶往日的美好時光,看看這凄涼的短松崗,唯有自己“形影相吊”,怎不叫人思緒萬千,愁腸寸斷!而對“家”的思念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家鄉鄉親忙碌的身影,熱鬧的勞動場面,相對于自己身邊的“四寂無聲”,唯有無限的思念了!可以說仿用詩詞不僅能借助詩詞的形式指引讀者走進原詩的意境,同時也能很好地表現作者寫作上“學以致用”的本領,使文章出采。不僅古典詩詞適于仿用,現代詩詞亦可借來“攻玉”。
比如作文《責任》的片段就是仿用了詩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非常巧妙地對文章作了一個漂亮的結尾:詩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面對責任,我想說:從今天起,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恪盡職守,堅守崗位\從今天起,關心環境與他人\我有一顆真誠的心,面對責任,四季如春。
我想,詩詞就是“螢火蟲”,用好了這只“螢火蟲”,相信它一定會為你的作文增添絢麗的色彩,照亮你深厚的文化思考,照亮閱卷者“疲憊”的雙眼。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用用詩句說明某種讀書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