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洛陽的詩句
1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2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唐·劉克莊《鶯梭》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唐·張籍《秋思》 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5掛林風景異, 秋似洛陽春 。
唐·王績《野望》 6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 劉禹錫 8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唐 歐陽修 9當春天地爭奢華, 洛陽園苑尤紛拏。 唐 韓愈 10香車傾一顧, 驚動洛陽塵。
唐·韓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頭少閑土, 盡是洛陽人舊墓。 唐 王建 12洛陽城里春光好, 洛陽才子他鄉老。
唐 韋莊 13爭得大裘長萬丈, 與君都蓋洛陽城。 白居易 14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朱敦儒(宋) 15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唐 杜甫 16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蔭中十萬家。 宋 司馬光 17何人不愛洛陽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清 劉灝 18曾為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唐 歐陽修 19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唐 武元衡 20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 李白 21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唐 歐陽修 22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唐 王維 23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
那堪好風景, 獨上洛陽橋。 唐 李益 24鄭國游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唐 李頎 25洛陽吹別風, 龍門起斷煙。 唐 李賀 26俯視洛陽川, 茫茫走胡兵。
唐 李白 27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后在三湘。 唐 賈至 28今我不樂思洛陽,身欲奮飛病在床。
唐 杜甫 29寄語洛陽使, 為傳邊塞情。 唐 崔顥 30悠悠洛陽去, 此會在何年。
唐 陳子昂 31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唐 李白 32漢有洛陽子, 少年明是非。 宋 王安石 33洛陽城東西, 長作經時別。
昔去雪如花, 今來花似雪。 34洛陽名工見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唐 吳均 35河中之水向東流, 洛陽女兒名莫愁。 晉 蕭衍 36既乏瑯邪政, 方憩洛陽社。
唐 謝珧 37悠悠遠行歸,經春涉長道。 幽冀桑始青,洛陽蠶欲老。
唐 崔顥 38洛陽三月梨花飛, 秦地行人春憶歸。 唐 崔顥 39傳聞合浦葉, 遠向洛陽飛。
唐 江左 40洛陽誰不死? 戡死聞長安。 唐 白居易 41陶令門前四五樹, 亞夫營里百千條。
何似東都正二月, 黃金枝映洛陽橋. 唐 白居易 42風起洛陽東, 香過洛陽西. 三國 曹鄴 43洛陽之興衰,天下治亂之喉也。 宋 李格非 44惶惶祖宗業, 永懷河洛間. 宋 陸游 45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周易》 46長安重游俠, 洛陽富財雄。 唐 盧照鄰 47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宋 司馬光 48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
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 三國魏 曹植 50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為王者之里。
晉 左思 《三都賦》 51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 漢 司馬遷 52人間佳節惟寒食, 天下明園重洛陽。
宋 邵雍 53洛陽牡丹甲天下。 宋 54漢魏文章半洛陽。
漢魏 55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三國魏 曹植 56生在蘇杭,葬在北邙。
唐 57洛陽名園歌舞沉, 亂鴉啼破林幾深。 宋 58追本溯源,根在河洛。
59終童山東之英妙,賈生洛陽之才子。 晉 潘岳 60朝來渡口逢京使,說道煙塵近洛陽。
唐 白居易 61洛陽訪才子,江岑作流人。 唐 孟浩然 62驅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
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古詩十九首之三》 63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 唐 李白 64華林滿芳景,洛京遍陽春. 唐 李世民 65鼓吹威夷狄,旌軒溢洛陽. 唐 李隆基 66南渡洛陽津,西望十二樓。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 唐 王昌齡 67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唐 許敬宗 68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唐 張九齡 69京洛皇居,芳禊春馀. 唐 崔智賢 70銘開武巖側,圖薦洛川中. 唐 武則天 71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 72今到白氏詩句出,無人不詠洛陽秋。 唐 徐凝 73記得歸詩章,花多屬洛陽. 唐 白居易 74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 唐 李隆基 75洛京千里近,離緒亦紛紛. 唐 武元衡 76行看洛陽陌,光景麗天中. 唐 張九齡 77東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會公卿. 唐 蘇颋 78緣憂武昌柳, 遂憶洛陽花。
唐 李商隱 79回首洛陽花石盡,煙渺黍離之地,更不復、新亭墮淚. 宋 文及翁 80人間何曾識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宋 楊萬里 81千嬌百媚看不夠,魂牽三月洛陽花。
唐 木蘭花 82古來利與名,俱在洛陽城。 唐 于鄴。
二、寫出關于洛陽的詩句
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蔭中十萬家。
誰道群花如錦繡,人將錦繡學群花。
這是司馬光《洛陽看花》一詩中的詩句。
關于洛陽牡丹牡丹曾有這樣一個傳說:牡丹花本來是長安多,有一年冬天,武則天寫下詔令:
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到次日凌晨,百花皆開,只有牡丹不放。武則天大怒,把它們貶植洛陽。誰知牡丹一到洛陽,居然競相怒放。武則天下令用火來燒,結果火雖燒焦了枝干,花卻更為奪目。
還有: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三、關于十一月的月亮的詩句
你好: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原文: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匝路亭亭艷,非時裛裛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大石嶺驛梅花(己卯十一月十三日)
作者:王周
仙中姑射接瑤姬,成陣清香擁路岐。
半出驛墻誰畫得,雪英相倚兩三枝。
四、贊美十一月的詩句
1.《醉后狂言酬贈蕭、殷二協律》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余杭邑客多羈貧,其間甚者蕭與殷:
天寒身上猶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塵。
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風吹沙雪紛紛。
賓客不見綈袍惠,黎庶未沾襦褲恩。
此時太守自慚愧,重衣復衾有余溫。
因命染人與針女,先制兩裘贈二君。
吳綿細軟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勞將詩書投贈我,如此小惠何足論。
我有大裘君未見,寬廣和暖如陽春。
此裘非繒亦非纊,裁以法度絮以仁。
刀尺鈍拙制未畢,出亦不獨裹一身。
若令在郡得五考,與君展覆杭州人。
2.《薊門行五首》
年代: 唐 作者: 高適
薊門逢古老,獨立思氛氳。一身既零丁,頭鬢白紛紛。勛
庸
今已矣,不識霍將軍。
漢家能用武,開拓窮異域。戍座厭糠核,降胡飽衣食。關
亭試一望,吾欲淚沾臆。
邊城十一月,雨雪亂霏霏。元戎號令嚴,人馬亦輕肥。羌
胡無盡日,征戰幾時歸。
幽州多騎射,結發重橫行。一朝事將軍,出入有聲名。
紛紛獵秋草,相向角弓鳴。
黯黯長城外,日沒更煙塵。胡騎雖憑陵,漢兵不顧身。
古樹滿空塞,黃云愁殺人。
3.
《和江鄰幾詠雪二十韻》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十一月將雪,寒誰計有無。
云橫凍鵬翼,霰集泣蛟珠。
萬里風為使,千門玉作樞。
縞衣來自鄭,濤鷺卷從吳。
積甲聞熊耳,觀鵝入越都。
庭槐高臃腫,屋蓋素模胡。
騁巧能藏丑,論功解飾枯。
巢禽皆白鳳,來獸必騶虞。
遼俗休夸豕,燕丹久望烏。
袒裘無壯臂,附火念焦髗。
歌竹休王滿,餐毛活使蘇。
亡羊何可問,別鶴不應孤。
靡密同脂網,縈回似舞姝。
漸深由片片,取重本銖銖。
日月方收照,乾坤不辨隅。
雖輕自相壓,更絜亦終渝。
饑虎僵幽谷,游龍脫勁須。
佳人調密蔗,公子擁貂狐。
共是空囊客,曾非暖席儒。
黃昏特過我,興與灞陵俱。
五、洛陽李杜甫的詩句
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 ——唐 李白
俯視洛陽川, 茫茫走胡兵。—— 唐 李白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唐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 李白
《洛陽》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洛陽昔陷沒,胡馬犯潼關。天子初愁思,都人慘別顏。
清笳去宮闕,翠蓋出關山。故老仍流涕,龍髯幸再攀。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唐 杜甫
六、贊美洛陽的詩句有哪些
1.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
唐代: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2.洛陽女兒行
唐代:王維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顏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
羅帷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
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3.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
唐代:韋莊
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
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4.洛陽陌
唐代:李白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
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5.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
宋代:歐陽修
洛陽正值芳菲節,秾艷清香相間發。游絲有意苦相縈,垂柳無端爭贈別。
杏花紅處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誰肯遠相隨,惟有寂寥孤館月。
七、與洛陽有關的詩句
戲答元珍——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始見花.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夜聞歸雁增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賈生——王安石 漢有洛陽子,少年明是非.所論多感慨,自信肯依違.死者若可作,今人誰與歸?應須蹈東海,不但涕沾衣.登郢州白雪樓——白居易 白雪樓中一望鄉,青山簇簇水茫茫。
朝來渡口逢京使,說道煙塵近洛陽。洛橋晚望——孟郊 天津橋下冰初結, 洛陽陌上行人絕.榆柳蕭疏樓閣閑, 月明直見嵩山雪 董嬌嬈——宋子侯 洛陽城東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春風東北起,花葉正低昂。
不知誰家子,提籠行采桑。纖手折其枝,花落何飄飏。
請謝彼姝子,何為見損傷?高秋八九月,白露變為霜。終年會飄墮,安得久馨香?秋時自零落,春月復芬芳。
何時盛年去,歡愛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腸。
歸來酌美酒,挾瑟上高堂。送應氏——曹植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
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垣墻皆頓擗,荊棘上參天。
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
游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念我平常居,氣結不能言。擬行路難——鮑照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千斫復萬鏤,上刻秦女攜手仙。
承君清夜之歡娛,列置幃里明燭前。外發龍鱗之丹彩,內含麝芬之紫煙。
如今君心一朝異,對此長嘆終百年。別詩——范云 洛陽城東西,長作經時別。
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行路難——吳均 洞庭水上一株桐,經霜觸浪困嚴風。
昔時抽心耀白日,今旦臥死黃沙中。洛陽名工見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
白璧規心學明月,珊瑚映面作風花。帝王見賞不見忘,提攜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張女彈,殷勤促柱楚明光。年年月月對君子,遙遙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棄鳴篪,爭先拂拭生光儀。茱萸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樹枝。
不學衡山南嶺桂,至今千年猶未知。莫愁歌——蕭衍 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
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
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提履箱。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嫁與東家王。
落日悵望——謝眺 昧旦多紛喧,日晏未遑舍。落日余清陰,高枕東窗下。
寒槐漸如束,秋菊行當把。借問此何時,涼風懷朔馬。
已傷歸暮客,復思離居者。情嗜幸非多,案牘偏為寡。
既乏瑯邪政,方憩洛陽社。遇長安使寄裴尚書——江總 傳聞合浦葉,遠向洛陽飛。
北風尚嘶馬,南冠獨不歸。去云目徒送,離琴手自揮。
秋蓬失處所,春草屢芳菲。太息關山月,風塵客子衣。
哭孔戡——白居易 洛陽誰不死?戡死聞長安。我是知戡者,聞之涕泫然。
戡佐山東軍,非義不可干。拂衣向西來,其道直如弦。
從事得如此,人人以為難。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
或望居諫司,有事戡必言。或望居憲府,有邪戡必彈。
惜哉兩不諧,沒齒為閑官。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
形骸隨眾人,斂葬北邙山。平生剛腸內,直氣歸其間。
賢者為生民,生死懸在天。謂天不愛人,胡為生其賢?謂天果愛民,胡為奪其年?茫茫元化中,誰執如此權?楊柳枝——白居易 陶令門前四五樹,亞夫營里百千條。
何似東都正二月,黃金枝映洛陽橋。四望樓——曹鄴 樓在洛陽東,今廢。
秦時有貴公子賈虛每日宴其上。背山見樓影,應合與山齊。
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鳴雞。無限燕趙女,吹笙上金梯。
風起洛陽東,香過洛陽西。公子長夜醉,不聞子規啼。
春夜別友人——陳子昂 銀燭吐清煙,金尊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懸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去,此會在何年。
遼西作————崔顥 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
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征兵。露重寶刀濕,沙虛金鼓鳴。
寒衣著已盡,春服與誰成?寄語洛陽使,為傳邊塞情。渭城少年行————崔顥 洛陽三月梨花飛,秦地行人春憶歸。
揚鞭走馬城南陌,朝逢驛使秦川客。驛使前日發章臺,傳道長安春早來。
棠梨宮中燕初至,葡萄館里花正開。念此使人歸更早,三月便達長安道。
長安道上春可憐,搖風蕩日曲江邊。萬戶樓臺臨渭水,五陵花柳滿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華,游子春來不見家。斗雞下杜塵初合,走馬章臺日半斜。
章臺帝城稱貴里,青樓日晚歌鐘起。貴里豪家白馬驕,五陵年少不相饒。
雙雙挾彈來金市,兩兩鳴鞭上渭橋。渭城橋頭酒新熟,金鞍白馬誰家宿。
可憐錦瑟箏琵琶,玉臺清酒就倡家。下婦春來不解羞,嬌歌一曲楊柳花。
贈輕車 ————崔顥 悠悠遠行歸,經春涉長道。幽冀桑始青,洛陽蠶欲老。
憶昨戎馬地,別時心草草。烽火從北來,邊城閉常早。
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懷抱。今日杯酒間,見君交情好。
寄韓諫儀注————杜甫 今我不樂思洛陽,身欲奮飛病在床。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鴻飛冥冥日月白,青楓葉赤天雨霜。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騎麒麟翳鳳凰。
芙蓉旌旗煙霧落,影動倒景搖瀟湘。星宮之君醉瓊漿,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聞昨者赤松子,恐是漢代韓張良。昔隨劉氏定長安,帷幄未改神慘傷。
國家成敗吾豈敢,色難腥腐餐楓香。周南留滯古所惜,南極老人應壽昌。
美人。
八、關于11月的詩句
農歷十一月稱作冬月
1、相逢季冬月
唐
高適
《贈別王十七管記》
2、不妨冬月作重陽
宋
魏了翁
《鷓鴣天·夫子同年第太常》
3、霜月苦、宮鼓冬冬
宋
無名氏
《導引·霜月苦》
4、商山季冬月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
5、春花秋月冬宜雪
元
馬熙
《摸魚子 并序 中執法安陽公初度之辰, 熙賦》
6、春花秋月冬宜雪
元
馬熙
《摸魚子 并序 中執法安陽公初度之辰, 熙賦》
7、我愛懷仁冬月
元
尹志平
《道無情 懷仁縣作》
8、夏月單衣冬蓋被
元
李道純
《煉丹砂 示眾》
9、連冰上冬月
南北朝
鮑照
《學劉公干體詩》
10、冬月不啟壁
宋
彭龜年
《燕居十六首》
九、關于洛陽的詩句 兩三句就行
1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2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唐·劉克莊《鶯梭》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唐·張籍《秋思》 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5掛林風景異, 秋似洛陽春 。
唐·王績《野望》 6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 劉禹錫 8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唐 歐陽修 9當春天地爭奢華, 洛陽園苑尤紛拏。 唐 韓愈 10香車傾一顧, 驚動洛陽塵。
唐·韓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頭少閑土, 盡是洛陽人舊墓。 唐 王建 12洛陽城里春光好, 洛陽才子他鄉老。
唐 韋莊 13爭得大裘長萬丈, 與君都蓋洛陽城。 白居易 14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朱敦儒(宋) 15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唐 杜甫 16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蔭中十萬家。 宋 司馬光 17何人不愛洛陽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清 劉灝 18曾為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唐 歐陽修 19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唐 武元衡 20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 李白 21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唐 歐陽修 22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唐 王維 23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
那堪好風景, 獨上洛陽橋。 唐 李益 24鄭國游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唐 李頎 25洛陽吹別風, 龍門起斷煙。 唐 李賀 26俯視洛陽川, 茫茫走胡兵。
唐 李白 27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后在三湘。 唐 賈至 28今我不樂思洛陽,身欲奮飛病在床。
唐 杜甫 29寄語洛陽使, 為傳邊塞情。 唐 崔顥 30悠悠洛陽去, 此會在何年。
唐 陳子昂 31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唐 李白 32漢有洛陽子, 少年明是非。 宋 王安石 33洛陽城東西, 長作經時別。
昔去雪如花, 今來花似雪。 34洛陽名工見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唐 吳均 35河中之水向東流, 洛陽女兒名莫愁。 晉 蕭衍 36既乏瑯邪政, 方憩洛陽社。
唐 謝珧 37悠悠遠行歸,經春涉長道。 幽冀桑始青,洛陽蠶欲老。
唐 崔顥 38洛陽三月梨花飛, 秦地行人春憶歸。 唐 崔顥 39傳聞合浦葉, 遠向洛陽飛。
唐 江左 40洛陽誰不死? 戡死聞長安。 唐 白居易 41陶令門前四五樹, 亞夫營里百千條。
何似東都正二月, 黃金枝映洛陽橋. 唐 白居易 42風起洛陽東, 香過洛陽西. 三國 曹鄴 43洛陽之興衰,天下治亂之喉也。 宋 李格非 44惶惶祖宗業, 永懷河洛間. 宋 陸游 45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周易》 46長安重游俠, 洛陽富財雄。 唐 盧照鄰 47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宋 司馬光 48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
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 三國魏 曹植 50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為王者之里。
晉 左思 《三都賦》 51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 漢 司馬遷 52人間佳節惟寒食, 天下明園重洛陽。
宋 邵雍 53洛陽牡丹甲天下。 宋 54漢魏文章半洛陽。
漢魏 55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三國魏 曹植 56生在蘇杭,葬在北邙。
唐 57洛陽名園歌舞沉, 亂鴉啼破林幾深。 宋 58追本溯源,根在河洛。
59終童山東之英妙,賈生洛陽之才子。 晉 潘岳 60朝來渡口逢京使,說道煙塵近洛陽。
唐 白居易 61洛陽訪才子,江岑作流人。 唐 孟浩然 62驅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
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古詩十九首之三》 63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 唐 李白 64華林滿芳景,洛京遍陽春. 唐 李世民 65鼓吹威夷狄,旌軒溢洛陽. 唐 李隆基 66南渡洛陽津,西望十二樓。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 唐 王昌齡 67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唐 許敬宗 68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唐 張九齡 69京洛皇居,芳禊春馀. 唐 崔智賢 70銘開武巖側,圖薦洛川中. 唐 武則天 71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 72今到白氏詩句出,無人不詠洛陽秋。 唐 徐凝 73記得歸詩章,花多屬洛陽. 唐 白居易 74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 唐 李隆基 75洛京千里近,離緒亦紛紛. 唐 武元衡 76行看洛陽陌,光景麗天中. 唐 張九齡 77東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會公卿. 唐 蘇颋 78緣憂武昌柳, 遂憶洛陽花。
唐 李商隱 79回首洛陽花石盡,煙渺黍離之地,更不復、新亭墮淚. 宋 文及翁 80人間何曾識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宋 楊萬里 81千嬌百媚看不夠,魂牽三月洛陽花。
唐 木蘭花 82古來利與名,俱在洛陽城。 唐 于鄴。
一、形容十一月的詩句
形容11月份的詞語有:天朗氣清
秋色宜人
寒風瑟瑟
風雨交加
蕭條冷清
秋風蕭瑟 秋意漸濃 金風送爽、雁過留聲、天朗氣清、一葉知秋、
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風過耳、
秋雨綿綿、一葉知秋、一叢金黃、一叢火紅、
秋意深濃、秋蘭飄香、秋雨綿綿、春花秋月、秋風過耳、麥田金黃,金桂飄香,正是秋收時節,滿載的收成寄寓著對祖國山河的祝福,我就是想到這些,你看看能用上嗎?希望我的回答能成為你的最佳答案!我是義烏 博蕾特皮革的程敏珍,在網上都能搜索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