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贊美岳飛的名言
吊岳飛 胡銓(宋) 匹馬吳江誰著鞭,惟公攘臂獨爭先。
張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 堪憫臨淄功未就,不知鐘室事何緣。
石頭城下聽輿論,萬姓顰眉亦可憐。 觀岳侯石像 薛季宣(宋) 萬死何知獄吏尊,威名蓋代古難存。
二桃豈以功高賜,一舸不容身退論。 幾見飲江思道濟,繆為圖像肖王敦。
沉碑千古蛟川恨,付與無窮客斷魂。 岳武穆王墓 葉紹翁(宋) 萬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復堪憐。
如公少緩須臾死,此虜安能八十年! 漠漠凝塵空偃月,堂堂遺像在凌煙。 早知埋骨西湖路,悔不鴟夷理釣船! 謁岳王墳 鄭超(震?)(宋) 我來拜謁岳王墳,松柏蒼蒼上宿云。
臣子報君終一死,權奸賣國欲中分。 鷹揚當日誰能及,雁叫中原不可聞。
石馬石人山寂寂,英雄于此憶將軍。 (清雋集)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 遺老不應知此恨,亦逢漢節解沾衣。
二、岳飛的名言有哪些
岳飛(1103-11141)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少年從軍,官至河南、北諸路招討使,樞密副使。他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因堅持抗敵,反對議和,為奸相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謀害。工詩詞,但留傳甚少。詞僅存三首(上面已回答滿江紅 略),內容皆表達抗金的偉大抱負和壯志難酬的深沉慨嘆。風格悲壯,意氣豪邁。有《岳武穆集》。
年代:南宋 作者:岳飛 作品:登黃鶴樓有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鐵蹄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 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年代:宋 作者:岳飛 作品:小重山
內容: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三、關于岳飛的名人名言
一、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南宋 岳飛《滿江紅·寫懷》
譯文: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二、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南宋 岳飛《滿江紅·寫懷》
譯文: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
三、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南宋 岳飛《滿江紅·寫懷》
譯文:我憤怒得頭發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
四、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南宋 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
譯文:士兵在哪里?他們血染沙場,鮮血滋潤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們在戰亂中喪生,尸首填滿了溪谷。悲嘆大好河山一如往昔,但千家萬戶流離失所,田園荒蕪。
五、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南宋 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譯文:昨天秋夜的蟋蟀止不住的鳴叫聲將我從遙遠的夢境中驚醒,已是三更時分。起來獨自繞著臺階踽踽行。四周靜悄悄沒有人聲,簾外一輪淡月正朦朧。
四、【岳飛說的名言(3個以上)】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出身貧寒,二十歲應募為“敢戰士”,身經百戰,屢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將.紹興十年(1140)統率岳家軍大破金兵于郾城,進軍朱仙鎮,準備渡河收復中原失地.但朝廷執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后被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流傳下來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滿愛國激情的佳作.有《岳武穆集》,為后人所編. 【名人】\x09宋·岳飛 【名言】\x09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飛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天下太平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滿江紅 寫懷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滿江紅 登黃鶴樓有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路!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五、誰知道寫岳飛或岳飛寫的詩詞,名言,對聯
岳飛(1103-11141)字鵬舉,相州湯陰人。
少年從軍,官至河南、北諸路招討使,樞密副使。他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
因堅持抗敵,反對議和,為奸相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謀害。工詩詞,但留傳甚少。
詞僅存三首,內容皆表達抗金的偉大抱負和壯志難酬的深沉慨嘆。風格悲壯,意氣豪邁。
有《岳武穆集》。年代:南宋作者:岳飛作品:滿江紅內容:登黃鶴樓有感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鐵蹄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鍔。
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年代:宋作者:岳飛作品:滿江紅內容: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年代:宋作者:岳飛作品:小重山內容: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年代:宋作者:岳飛作品:登池州翠微亭詩內容: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未足,馬蹄催趁明月歸。過張溪贈張完手持竹杖訪黃龍,舊穴空遺虎子蹤。
云鎖斷巖無覓處,半山松竹撼秋風。【出處】此詩原載《江西通志》和《雩都縣志》。
乾隆三十四年黃邦寧編《岳忠武王文集》亦收錄這首詩。【題解】雩(yu)都,古代縣名。
據《章貢志》云,漢高帝六年始置。一九五七年改為于都縣, 屬江西省。
華嚴寺,光緒二十九年刻本《雩都縣志》卷二載,“羅田巖,縣南五里,一名善山, 深廣如屋,古稱華巖禪院。左為仕學山房,內有巖穴,高不過五尺,而深廣倍之。
周濂溪先生倅虔時,曾游此,為賦詩,后 人因建濂溪閣于其右,門臨懸崖。側柏四株,根盤石上,大可四抱,蒼翠拂云,為數百年物,今存其三。
閣右石壁岳武穆、文信國題筆在焉。”這首詩當作于紹興三年(1133)秋。
《題驟馬崗》立馬林崗豁戰眸,陣云開處一溪流。機舂水沾猶傳晉,黍離宮庭孰憫周?南服只今殲小丑,北轅何日返神州!誓將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淚不收。
【出處】這首詩載《江西通志》。【題解】驟馬崗,江西一地名。
光緒七年刻本《江西通志》卷五十《山川略》云 :“在武寧縣西六十里,俗呼走馬崗,一名飲馬崗。宋紹興間,岳飛討賊飲馬于此。”
這首詩應是作于紹興三年夏。當時,岳飛奉朝廷之命出兵吉州、虔州,鎮壓農民起義軍。
他沒有執行宋廷關于屠城的密旨。他把彈壓農民起義軍視為“殲小丑”,而耿耿于懷的是何日麾師北伐,收復失地。
這首詩表達了岳飛對打內戰的厭倦和不能北上抗金保家衛國的憤慨。《駐軍盆珠》云屯壁壘夜鳴錚,帳擁珠崗翠色縈。
但使狐鼪乞一活,何須血刃下孤城。日連旗影蠶洲暗,光拂劍花遂水橫。
虔吉未平歸未得,何時廓字罷天兵?【出處】道光版《龍泉縣志》卷十一《藝文志》下載有這首詩。見《吉安師專學報》1986年第一期載劉志桂《岳飛在遂川的碑文和詩》和王水根《岳飛鎮壓吉州農民起義史跡考略》。
【題解】盆珠,地名,在龍泉縣(今江西省遂川縣)西。公元1133年夏,岳飛奉南宋朝廷之命率軍前往吉虔兩州鎮壓農民起義軍。
經過三個月的征剿,撲 滅了彭友等義軍,并于盆珠鄉立《平寇紀績碑》,此碑已毀于1958年。碑文如下:吉屬龍泉,山寇彭友,竊據縣城,賊首陳容等,流毒度南地界。
紹興三年,夏四月,子奉詔命進剿。先鋒張憲、王貴等,間道永新抵泉。
駐軍縣之盆珠, 千戈四塞蔽野。 予一戰擒友。
賊眾大敗,逃遁固石洞依山為壘。,六月初旬,提兵由武陵疾馳賊巢。
砍死陳容,賊黨余酋悉降。俘老弱二萬有奇,選其精壯者盡編入伍從軍。
寇平奏凱,居民遮道壺漿以迎王師。惟皇赫濯,丕振聲靈。
用伐山石,紀厥功成。《駐兵新淦題伏魔寺壁》雄氣堂堂貫斗牛,誓將直節報君仇。
斬除頑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戶侯。【出處】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一:“紹興癸丑(1133),岳武穆提兵平虔、吉群盜,道出新淦,題詩青泥市蕭寺壁間云;‘雄氣堂堂貫斗牛,誓將直節報君仇。
斬除頑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戶侯。’淳熙間(1174——1189),林令梓欲摹刻于石,會罷去,不果。
今寺廢壁亡矣。 其孫類家集,惜未有告之者。”
明萬歷十年刊本《湯陰精忠廟志》,《岳忠武王文集》諸本收存此詩。江蘇丹陽縣《曲阿培棠岳氏宗譜》亦收錄有這首詩。
【題解】詩題或作《題新淦蕭寺壁》、《題青泥市寺壁》。新淦,古代縣名,在江西省中部。
一九五七年改名新干縣。伏魔寺,清黃邦寧《岳忠武王文集》注:“寺舊在江邊,今移建山中,改名新修,石刻現在。
新淦縣濱臨贛江,是往來于南昌和吉州、虔州的必經之地。這首詩當是紹興三年岳飛平定吉、虔農民起義而“凱旋”,途經新淦時寫的。
從紹興元年至三年,岳飛奉命奔波于江湖之地,從事內戰,但他一刻未曾忘記雪國恥、報君仇。